“有趣之人”和“無趣之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裏?
我們先看看什麽是興趣。
興趣(interesting),來源於拉丁文詞根 “inter”,在……之間,後麵加上了代表最高級的“est”和代表當下的“ing”。這仿佛在告訴我們,興趣就是你以最高級(est)的形式投入到當下(ing)的事情之中(inter)去。也就是說,興趣就是讓你自己完全身在事物其中。當你真正完全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中去時,不管這個事情多麽簡單卑微,你都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任何一個瑜伽教練都會告訴你,即使認真地投入你的呼吸——這個每天你做過無數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無數的樂趣。
佛家的禪宗也有關於投入的故事:
有源律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大珠慧海:“用功。”
有源律師:“如何用功?”
大珠慧海:“饑來吃飯困來眠。”
有源律師:“一切人總如同師父用功否?”
大珠慧海:“不同。”
有源律師:“何故不同?”
大珠慧海:“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吃飯的時候吃飯,喝水的時候喝水,那就是禪。可惜大部分人不是這樣,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想著工作,在喝水的時候又想著吃飯,在工作的時候想著出錯,在戀愛的時候擔心分手,在擁抱的時候還在看表…… 所以我們還是凡人一個。
在做職業規劃課程這幾年,我見過很多很多人,他們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有什麽興趣”又或者是“好像對什麽都有興趣”。但如果你問問他們,聽說你那麽喜歡市場,為什麽不試試看呢?他們就會回答:“如果萬一失敗了該怎麽辦?”
你知道他們的問題在哪裏了吧。這些人都是不敢投入的“無興趣一族”,那就是,他們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進入當下,他們從來沒有感到過樂趣。他們總在思考“讀這本書,有什麽用處?”“萬一做不好怎麽辦?”這讓他們無法從任何東西中獲得樂趣,自然也就無法對什麽都感興趣。擔憂之牆永遠把你和樂趣隔離開來。你就好像一個糟糕的讀者,每看一頁小說都要翻到最後去看看結局,那麽你就完全失去了閱讀的樂趣。
所以當下的投入帶來快樂。下麵是一段我的經曆:
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從一個朋友那裏學到了一個橡皮筋近景魔術(就是劉謙春晚上表演那個)。我覺得相當有趣,於是開始當場學習。在一開始的時候,我是最笨手笨腳的一個,不是穿幫就是把橡皮筋彈飛到隔壁人的碗裏。大家一看我表演就說:“你表演的不是魔術,而是魔術揭秘吧。”還有人說:“你以為你是劉謙啊!”
但是我還是覺得有趣,在回家的路上,我一邊開車,一邊用手比劃這個魔術。我在優酷網上麵下載了所有劉謙的視頻,一幀一幀地看他如何換手指頭,如何誤導觀眾,如何做動作。一有上課的機會,我就主動給身邊的人展示。當然,有的是魔術表演,有的還是魔術揭秘表演。一個星期以後,我成功地表演了這個魔術,即使麵對當天和我一起學習魔術的人,大家明明知道我在換手,卻就是看不出來了!
我有什麽收獲?我的收獲是,我可以在課堂中間變魔術讓大家開心,也可以用來在家裏哄哄我老婆。更加重要的是,我開始多一種讓自己快樂生活的方式,我覺得我在魔術方麵也很有天賦呢!而且這讓我自信心膨脹。
所以樂趣來源於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後的結果,正是因為這樣,樂趣可以是無條件的。
一個嬰兒在玩的時候咯咯地笑,並不是因為這個遊戲會讓他獲得什麽。我們在演奏樂器的時候覺得開心,並不是因為我們要通過這個拿到鋼琴十級。我們在聽笑話的時候哈哈大笑,並不是因為我們要記錄下來這個笑話炫耀給別人。我們在看小說的時候覺得心向往之,並不是因為這本小說能讓我減壓。
因為快樂就是快樂,投入的快樂是無條件的。
現在我們對投入有了下麵的理解:1背⑹允怯鋅贍艸曬Γ有可能失敗的。
2背曬Φ某⑹閱蓯棧竦匠曬。
3輩懷曬Φ某⑹閱蓯棧竦街腔邸
4輩還艸刹懷曬Γ投入都能帶來快樂。
既然這樣,為什麽不停止你內心對後果的擔憂,投入一些呢?
一個投入之人
在我們的生命動力課程中,有一個學員分享了她在新東方少兒師資班中的經曆。她認識了一個有趣的人。
在少兒師資班學英語的四個月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maggie。她和我們不一樣,我們大多是剛畢業幾年,想學習完馬上找份工作養活自己。據說maggie老公是富商,現在孩子上學了在家無事,出來學習算是給自己找點事做。從她的穿用可以看出,家裏條件非常好,我們把她劃為另一類人,畢竟她不用拚命學習麵對未來的就業壓力。
一個月後學校舉行美文背誦大賽,大賽分為三輪。第一輪是任選一篇背誦,第二輪是從指定的10篇文章中抽簽選出一篇背誦,第三輪從指定的20篇文章中抽簽選出一篇背誦。我們班60人中有20人參加比賽,大部分人都沒有參加,一是感覺這個對就業沒有太大幫助,二是覺得自己英語一般,肯定會被pk 下來。我們想:“既然拿不到獎就沒有必要參加了吧。”除了成績最好的一個同學,沒有人真正有興趣。
讓我們吃驚的是,maggie也參加了。我們一致認為,她的英語水平是必死的狀態。但是她準備得很認真,請外教糾正發音,每背下來一段就向大家展示,得到同學的鼓勵後背得更帶勁了。讓我們更加吃驚的是,maggie終於贏得了評委的認可,和另外兩個班裏英語最好的同學,3人一起進入第二輪比賽。另外兩個人,一個是在國外留學過,討厭死記硬背,沒有再準備10篇指定的文章,而另一個人是以刻苦認真出名的,他不僅背下了10篇,還要提前準備第三輪的20篇文章。maggie和他們不一樣,她還是以一半欣賞一半學習的心態,她說讀得越多越覺得英語好美,背不下來沒關係,但是那種感覺讓她覺得很美。到了比賽那天,maggie隻背下來4篇半的文章,但她還是很高興地參加比賽。當她沒有抽中自己準備的文章的時候,她問老師:“老師,很抱歉我沒有背過這篇,但是我特別喜歡另一篇文章,我可以背給你們聽嗎?”老師同意了,當她飽含感情背到“youth is……”她陶醉得仿佛沒有其他人存在,美極了。
而我就站在旁邊,從頭到尾一直看完這場比賽。我不禁問自己,如果我不是花時間去評價和圍觀,是不是我也能夠做到?從此,我開始明白為什麽有些人總是那麽優秀。
我們先看看什麽是興趣。
興趣(interesting),來源於拉丁文詞根 “inter”,在……之間,後麵加上了代表最高級的“est”和代表當下的“ing”。這仿佛在告訴我們,興趣就是你以最高級(est)的形式投入到當下(ing)的事情之中(inter)去。也就是說,興趣就是讓你自己完全身在事物其中。當你真正完全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中去時,不管這個事情多麽簡單卑微,你都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任何一個瑜伽教練都會告訴你,即使認真地投入你的呼吸——這個每天你做過無數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無數的樂趣。
佛家的禪宗也有關於投入的故事:
有源律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大珠慧海:“用功。”
有源律師:“如何用功?”
大珠慧海:“饑來吃飯困來眠。”
有源律師:“一切人總如同師父用功否?”
大珠慧海:“不同。”
有源律師:“何故不同?”
大珠慧海:“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吃飯的時候吃飯,喝水的時候喝水,那就是禪。可惜大部分人不是這樣,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想著工作,在喝水的時候又想著吃飯,在工作的時候想著出錯,在戀愛的時候擔心分手,在擁抱的時候還在看表…… 所以我們還是凡人一個。
在做職業規劃課程這幾年,我見過很多很多人,他們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有什麽興趣”又或者是“好像對什麽都有興趣”。但如果你問問他們,聽說你那麽喜歡市場,為什麽不試試看呢?他們就會回答:“如果萬一失敗了該怎麽辦?”
你知道他們的問題在哪裏了吧。這些人都是不敢投入的“無興趣一族”,那就是,他們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進入當下,他們從來沒有感到過樂趣。他們總在思考“讀這本書,有什麽用處?”“萬一做不好怎麽辦?”這讓他們無法從任何東西中獲得樂趣,自然也就無法對什麽都感興趣。擔憂之牆永遠把你和樂趣隔離開來。你就好像一個糟糕的讀者,每看一頁小說都要翻到最後去看看結局,那麽你就完全失去了閱讀的樂趣。
所以當下的投入帶來快樂。下麵是一段我的經曆:
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從一個朋友那裏學到了一個橡皮筋近景魔術(就是劉謙春晚上表演那個)。我覺得相當有趣,於是開始當場學習。在一開始的時候,我是最笨手笨腳的一個,不是穿幫就是把橡皮筋彈飛到隔壁人的碗裏。大家一看我表演就說:“你表演的不是魔術,而是魔術揭秘吧。”還有人說:“你以為你是劉謙啊!”
但是我還是覺得有趣,在回家的路上,我一邊開車,一邊用手比劃這個魔術。我在優酷網上麵下載了所有劉謙的視頻,一幀一幀地看他如何換手指頭,如何誤導觀眾,如何做動作。一有上課的機會,我就主動給身邊的人展示。當然,有的是魔術表演,有的還是魔術揭秘表演。一個星期以後,我成功地表演了這個魔術,即使麵對當天和我一起學習魔術的人,大家明明知道我在換手,卻就是看不出來了!
我有什麽收獲?我的收獲是,我可以在課堂中間變魔術讓大家開心,也可以用來在家裏哄哄我老婆。更加重要的是,我開始多一種讓自己快樂生活的方式,我覺得我在魔術方麵也很有天賦呢!而且這讓我自信心膨脹。
所以樂趣來源於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後的結果,正是因為這樣,樂趣可以是無條件的。
一個嬰兒在玩的時候咯咯地笑,並不是因為這個遊戲會讓他獲得什麽。我們在演奏樂器的時候覺得開心,並不是因為我們要通過這個拿到鋼琴十級。我們在聽笑話的時候哈哈大笑,並不是因為我們要記錄下來這個笑話炫耀給別人。我們在看小說的時候覺得心向往之,並不是因為這本小說能讓我減壓。
因為快樂就是快樂,投入的快樂是無條件的。
現在我們對投入有了下麵的理解:1背⑹允怯鋅贍艸曬Γ有可能失敗的。
2背曬Φ某⑹閱蓯棧竦匠曬。
3輩懷曬Φ某⑹閱蓯棧竦街腔邸
4輩還艸刹懷曬Γ投入都能帶來快樂。
既然這樣,為什麽不停止你內心對後果的擔憂,投入一些呢?
一個投入之人
在我們的生命動力課程中,有一個學員分享了她在新東方少兒師資班中的經曆。她認識了一個有趣的人。
在少兒師資班學英語的四個月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maggie。她和我們不一樣,我們大多是剛畢業幾年,想學習完馬上找份工作養活自己。據說maggie老公是富商,現在孩子上學了在家無事,出來學習算是給自己找點事做。從她的穿用可以看出,家裏條件非常好,我們把她劃為另一類人,畢竟她不用拚命學習麵對未來的就業壓力。
一個月後學校舉行美文背誦大賽,大賽分為三輪。第一輪是任選一篇背誦,第二輪是從指定的10篇文章中抽簽選出一篇背誦,第三輪從指定的20篇文章中抽簽選出一篇背誦。我們班60人中有20人參加比賽,大部分人都沒有參加,一是感覺這個對就業沒有太大幫助,二是覺得自己英語一般,肯定會被pk 下來。我們想:“既然拿不到獎就沒有必要參加了吧。”除了成績最好的一個同學,沒有人真正有興趣。
讓我們吃驚的是,maggie也參加了。我們一致認為,她的英語水平是必死的狀態。但是她準備得很認真,請外教糾正發音,每背下來一段就向大家展示,得到同學的鼓勵後背得更帶勁了。讓我們更加吃驚的是,maggie終於贏得了評委的認可,和另外兩個班裏英語最好的同學,3人一起進入第二輪比賽。另外兩個人,一個是在國外留學過,討厭死記硬背,沒有再準備10篇指定的文章,而另一個人是以刻苦認真出名的,他不僅背下了10篇,還要提前準備第三輪的20篇文章。maggie和他們不一樣,她還是以一半欣賞一半學習的心態,她說讀得越多越覺得英語好美,背不下來沒關係,但是那種感覺讓她覺得很美。到了比賽那天,maggie隻背下來4篇半的文章,但她還是很高興地參加比賽。當她沒有抽中自己準備的文章的時候,她問老師:“老師,很抱歉我沒有背過這篇,但是我特別喜歡另一篇文章,我可以背給你們聽嗎?”老師同意了,當她飽含感情背到“youth is……”她陶醉得仿佛沒有其他人存在,美極了。
而我就站在旁邊,從頭到尾一直看完這場比賽。我不禁問自己,如果我不是花時間去評價和圍觀,是不是我也能夠做到?從此,我開始明白為什麽有些人總是那麽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