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互利,是能得到雙贏的好事
李嘉誠:我一生的理念 作者:李嘉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李嘉誠案例
羅素說:“合作是解救人類的唯一途徑。”做生意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可是,合作是一門大學問,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在商界,李嘉誠的合作理念頗為人稱道。
李業廣是“胡關李羅”律師行的股東之一,又持有英聯邦的會計師執照,有兩把刷子,在業界的名氣很盛。有人卻說李業廣是李嘉誠的專用律師,李嘉誠解釋說:“哪有?我可沒有那麽大的本事,能讓李業廣為我自己所用。”
李嘉誠也不是自謙,李業廣確實在香港頗有名氣。他身兼20多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相當於兼任著香港1/4上市公司的董事。此外,他還是香港許多有錢人的高級參謀。有著這樣身份的李業廣,雖然不是見錢眼開之人,但是一般的大亨還真難請到他。不過,他卻在長江上市時就做了首屆董事會董事;長江做大後,他做了長江旗下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就憑這一點,足見李嘉誠會用人並懂合作之道。
李嘉誠比較務實,他不會玩虛張聲勢的伎倆。雖然自己的名氣比李業廣大,但也不拉攏名人給自己任董事,看中的是李業廣的才華。兩李合作之後,為長江實業製訂了很多擴張計劃。
李業廣向來為人低調,一般都在幕後為李嘉誠賣力。直到1991年,李業廣做了香港證券聯合交易所主席,才聲名大噪。在李業廣之前做香港證券聯合交易所董事局主席的都是香港的知名人士,如:金銀會創始人胡漢輝,股壇的大人物李福照,慎生銀行的主席利國偉。
李業廣做聯所主席的消息一傳出,各大報紙關於李業廣的消息鋪天蓋地。在介紹他時是這樣說的:“胡關李羅”律師行合夥人,長江實業集團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由此可以看出,公眾對李業廣對長江的貢獻極為認可。
證券專家杜輝廉,是一位出身於倫敦證券經濟行的英國人。70年代,杜輝廉作為惟高達證券公司的代表來到香港,並與李嘉誠相識相交。1994年,惟高達被萬國寶通銀行收購,杜輝廉便留在了萬國寶通銀行的證券部。
李嘉誠在打股市的收購戰時,多次請教杜輝廉。杜輝廉也經手了長江實業和李嘉誠家族的股票買賣,被稱為“李嘉誠的股市經紀”。
杜輝廉是長江實業智囊團裏唯一不支幹薪者,李嘉誠也曾多次邀請杜輝廉做董事,但都被杜輝廉拒絕了。他拒絕參與長江實業的股權結構、股市集資、股票投資,為此,有情有義的李嘉誠總感覺虧欠杜輝廉。
1988年底,杜輝廉和好友梁伯韜開辦了百富勤融資公司,而杜梁二人隻占了35%的股份,剩下的股份給了由李嘉誠帶頭的18位商界巨頭。
杜輝廉是百富勤的主席。在18位富商的幫助下,百富勤發展態勢極好,很快就收購了廣生銀行和泰盛銀行。不久,百富勤又分出百富勤證券公司。4年後,百富勤年盈利達到6.68億元。
待到百富勤在香港成為小巨人之後,為了讓杜梁二人的股份額處於安全位置,李嘉誠主動將自己的股份分給了杜梁二人一部分,自己僅留了5.1%。李嘉誠對百富勤的投資簡直是公益性質的,完全是出於報杜輝廉曾經效力長江實業的恩。不過,百富勤發展很好,成了大家爭相購買的熱門股,李嘉誠手裏的百富勤股份還是給他賺了不少錢。
身兼兩家上市公司主席的杜輝廉後來一直在給長江實業做顧問。90年代,李嘉誠與中資公司的每一次合作,都向杜輝廉進行了專業谘詢。當被《明報》的記者問到自己的智囊團有多少人時,李嘉誠說了實話:“數也數不清,比如你們集團的廣告公司就是。”
● 李嘉誠智慧
李嘉誠說過:“大家合力就能辦更大的事,為彼此帶來更大的利益。許多人為爭一時之氣與人失和乃至勢不兩立,處處與之為難,這樣做從長遠考慮是得不償失的。因為你在不給對方機會的同時也斷送了自己的機會。以和求發展,雙方均受益才是更高境界。”
一個人不明白天堂和地獄的區別是什麽,上帝就帶他到一個房間:“看看吧,這就是地獄。”
在那個房間裏的正中央放著一口大鍋,鍋裏煮著香噴噴的肉湯,但圍著鍋的一群人卻個個一臉餓相,瘦骨嶙峋。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個可以伸到鍋裏的湯勺,但是湯勺的勺柄太長,他們自己沒辦法把湯送到嘴裏,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鍋裏的肉湯挨餓。
上帝又領他去到另一個房間:“這一次,讓你看看什麽是天堂。”
在這個房間裏,也是房間中間放著一鍋肉湯,但這個房間裏的人個個氣色都很好,每個人都是歡樂的表情。雖然他們的手中也是一個勺柄很長的湯勺,但他們每個人都能喝到肉湯,原因就是他們會用自己的湯勺喂別人。
同樣的條件,一些人能夠身處天堂,一些人隻能身處地獄,關鍵就在於你是獨自霸占資源,還是共享利益。如果真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發揚合作精神,合作能夠取得持續性的成功,因為缺乏合作精神而導致失敗破產的企業,比因為其他原因而失敗的公司總和還要多。拿破侖?希爾說在他經商的多年間,親眼見證了各式各樣因為不懂合作而宣告失敗的企業。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能力都是有限的,都需要與他人合作來加強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地位和能力,這個時代需要的是能夠互相包容接受的人,而不是獨行俠。
李嘉誠也是很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他一直與人為善,在人際交往中有著良好的口碑。他認為不論是經商還是做人,獨來獨往,得不到別人支持和幫助的人,走的路不會太長,也不會太寬,隻有互惠互利,才能相互將路走寬。
“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當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發展,競爭兼並,不可避免。即使這樣,也不拋掉以和為貴的態度。商業合作必須有三大前提:一是雙方必須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須有可以合作的意願,三是雙方必須有共享共榮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抓住機遇,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就能帶來雙贏的良好局麵。”李嘉誠正是堅持這樣做,才在商海中打下了一片天地。
羅素說:“合作是解救人類的唯一途徑。”做生意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可是,合作是一門大學問,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在商界,李嘉誠的合作理念頗為人稱道。
李業廣是“胡關李羅”律師行的股東之一,又持有英聯邦的會計師執照,有兩把刷子,在業界的名氣很盛。有人卻說李業廣是李嘉誠的專用律師,李嘉誠解釋說:“哪有?我可沒有那麽大的本事,能讓李業廣為我自己所用。”
李嘉誠也不是自謙,李業廣確實在香港頗有名氣。他身兼20多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相當於兼任著香港1/4上市公司的董事。此外,他還是香港許多有錢人的高級參謀。有著這樣身份的李業廣,雖然不是見錢眼開之人,但是一般的大亨還真難請到他。不過,他卻在長江上市時就做了首屆董事會董事;長江做大後,他做了長江旗下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就憑這一點,足見李嘉誠會用人並懂合作之道。
李嘉誠比較務實,他不會玩虛張聲勢的伎倆。雖然自己的名氣比李業廣大,但也不拉攏名人給自己任董事,看中的是李業廣的才華。兩李合作之後,為長江實業製訂了很多擴張計劃。
李業廣向來為人低調,一般都在幕後為李嘉誠賣力。直到1991年,李業廣做了香港證券聯合交易所主席,才聲名大噪。在李業廣之前做香港證券聯合交易所董事局主席的都是香港的知名人士,如:金銀會創始人胡漢輝,股壇的大人物李福照,慎生銀行的主席利國偉。
李業廣做聯所主席的消息一傳出,各大報紙關於李業廣的消息鋪天蓋地。在介紹他時是這樣說的:“胡關李羅”律師行合夥人,長江實業集團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由此可以看出,公眾對李業廣對長江的貢獻極為認可。
證券專家杜輝廉,是一位出身於倫敦證券經濟行的英國人。70年代,杜輝廉作為惟高達證券公司的代表來到香港,並與李嘉誠相識相交。1994年,惟高達被萬國寶通銀行收購,杜輝廉便留在了萬國寶通銀行的證券部。
李嘉誠在打股市的收購戰時,多次請教杜輝廉。杜輝廉也經手了長江實業和李嘉誠家族的股票買賣,被稱為“李嘉誠的股市經紀”。
杜輝廉是長江實業智囊團裏唯一不支幹薪者,李嘉誠也曾多次邀請杜輝廉做董事,但都被杜輝廉拒絕了。他拒絕參與長江實業的股權結構、股市集資、股票投資,為此,有情有義的李嘉誠總感覺虧欠杜輝廉。
1988年底,杜輝廉和好友梁伯韜開辦了百富勤融資公司,而杜梁二人隻占了35%的股份,剩下的股份給了由李嘉誠帶頭的18位商界巨頭。
杜輝廉是百富勤的主席。在18位富商的幫助下,百富勤發展態勢極好,很快就收購了廣生銀行和泰盛銀行。不久,百富勤又分出百富勤證券公司。4年後,百富勤年盈利達到6.68億元。
待到百富勤在香港成為小巨人之後,為了讓杜梁二人的股份額處於安全位置,李嘉誠主動將自己的股份分給了杜梁二人一部分,自己僅留了5.1%。李嘉誠對百富勤的投資簡直是公益性質的,完全是出於報杜輝廉曾經效力長江實業的恩。不過,百富勤發展很好,成了大家爭相購買的熱門股,李嘉誠手裏的百富勤股份還是給他賺了不少錢。
身兼兩家上市公司主席的杜輝廉後來一直在給長江實業做顧問。90年代,李嘉誠與中資公司的每一次合作,都向杜輝廉進行了專業谘詢。當被《明報》的記者問到自己的智囊團有多少人時,李嘉誠說了實話:“數也數不清,比如你們集團的廣告公司就是。”
● 李嘉誠智慧
李嘉誠說過:“大家合力就能辦更大的事,為彼此帶來更大的利益。許多人為爭一時之氣與人失和乃至勢不兩立,處處與之為難,這樣做從長遠考慮是得不償失的。因為你在不給對方機會的同時也斷送了自己的機會。以和求發展,雙方均受益才是更高境界。”
一個人不明白天堂和地獄的區別是什麽,上帝就帶他到一個房間:“看看吧,這就是地獄。”
在那個房間裏的正中央放著一口大鍋,鍋裏煮著香噴噴的肉湯,但圍著鍋的一群人卻個個一臉餓相,瘦骨嶙峋。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個可以伸到鍋裏的湯勺,但是湯勺的勺柄太長,他們自己沒辦法把湯送到嘴裏,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鍋裏的肉湯挨餓。
上帝又領他去到另一個房間:“這一次,讓你看看什麽是天堂。”
在這個房間裏,也是房間中間放著一鍋肉湯,但這個房間裏的人個個氣色都很好,每個人都是歡樂的表情。雖然他們的手中也是一個勺柄很長的湯勺,但他們每個人都能喝到肉湯,原因就是他們會用自己的湯勺喂別人。
同樣的條件,一些人能夠身處天堂,一些人隻能身處地獄,關鍵就在於你是獨自霸占資源,還是共享利益。如果真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發揚合作精神,合作能夠取得持續性的成功,因為缺乏合作精神而導致失敗破產的企業,比因為其他原因而失敗的公司總和還要多。拿破侖?希爾說在他經商的多年間,親眼見證了各式各樣因為不懂合作而宣告失敗的企業。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能力都是有限的,都需要與他人合作來加強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地位和能力,這個時代需要的是能夠互相包容接受的人,而不是獨行俠。
李嘉誠也是很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他一直與人為善,在人際交往中有著良好的口碑。他認為不論是經商還是做人,獨來獨往,得不到別人支持和幫助的人,走的路不會太長,也不會太寬,隻有互惠互利,才能相互將路走寬。
“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當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發展,競爭兼並,不可避免。即使這樣,也不拋掉以和為貴的態度。商業合作必須有三大前提:一是雙方必須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須有可以合作的意願,三是雙方必須有共享共榮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抓住機遇,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就能帶來雙贏的良好局麵。”李嘉誠正是堅持這樣做,才在商海中打下了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