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有自己的理想,要學會尊重
李嘉誠:我一生的理念 作者:李嘉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李嘉誠案例
李嘉誠有兩個兒子—李澤钜和李澤楷。這兩兄弟有“小超人”之稱,比起哥哥的穩重斯文,李澤楷要大膽得多,行事開放,思想活絡,很有李嘉誠年輕時的作風。李嘉誠一手打造的長江實業對李澤楷沒有什麽吸引力。他想要創造出完全屬於自己的事業,要開拓出另一番天地。對於李澤楷的特立獨行,李嘉誠沒有阻止,而是給予了支持。
李澤楷從小就顯露出聰明靈敏的特性,很有才氣。在他13歲的時候,李嘉誠送他去加拿大讀書學習,在國外的日子,李澤楷雖然年紀還小,但他開始自食其力,外出打工來賺生活費。到了1983年,17歲的李澤楷進入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自己喜歡的計算機工程。雖然從繼承家族企業來看,李澤楷應當讀商科,但李嘉誠認為年輕人既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那就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所以,李嘉誠並沒有反對。
早先,李澤钜在斯坦福大學讀的是土木工程係,李澤楷如果讀法律或者管理類的專業,能夠和李澤钜的專業相輔相成。李澤楷不讀這些專業,反而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也是不能理解的。當時的電腦還沒有在全球普及,這門專業畢業後,看起來前途似乎並不樂觀。
但是,不管怎麽說,李嘉誠選擇了支持兒子的做法。4年過去後,21歲的李澤楷從大學畢業。大學畢業後,李澤楷沒有繼續深造,也沒有進入相關的行業工作。他去了加拿大,加入李嘉誠有投資的加拿大投資顧問公司哥頓資金公司從事電腦工作,成為一名打工的白領。
工作了幾年之後,李澤楷選擇回到香港發展。回港不久,他便抓住了一個機會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李澤楷回到香港後正趕上衛星廣播有限公司成立,李嘉誠家族和和記黃埔各占一半股權。衛星廣播有限公司打算向亞洲衛星公司所擁有的“亞洲衛星一號”租用線路,和記黃埔占有亞洲衛星公司1/3的股份。李澤楷對這個項目非常感興趣,積極參與,被任命為衛視的董事兼副主席。
走馬上任後,李澤楷全心全意投入精力在這個項目上,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和努力,最終使得衛視運營走上了正軌。兩年的發展之後,衛視覆蓋50個國家,擁有了一個廣闊的市場。成功之後,李澤楷並沒有繼續維持發展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這個衛視王國,而是選擇將其出售。李澤楷選中的買家是世界傳媒大王默多克。在和默多克的談判中,李澤楷沉著應對,富有技巧,最終以5.25億美元出售了衛視63.6%的股權,為集團帶來了30億港元的收益,而他自己則淨賺4億港元。
在1993年8月底,李澤楷被提升為和記黃埔的副主席,但李澤楷的誌向並不在此,他一心想要撐起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榮升和記黃埔的副主席之前,李澤楷就宣布成立了私人公司“盈科拓展”。所以,在李澤楷做了和記黃埔副主席後,很多人就紛紛猜測,李澤楷會一心接手家族企業,還是會致力於自己的事業。
最終,李澤楷選擇了打拚自己的事業。對於兒子一路走來的做法,李嘉誠表示了支持和理解。他顯得很豁達:“年輕人有自己的理想,那是好事。和黃管理層有足夠人手,我不會勉強他做。”
● 李嘉誠智慧
作為企業家,李嘉誠成功地將一家企業從小做大;作為父母,李嘉誠對下一代的教育也是很成功的。李嘉誠以自己的寬容和支持讓兒子走上了自己選擇的人生之路,讓兒子的人生之路沒有留下遺憾。李嘉誠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成功的,就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強加在兒子身上,沒有壓製兒子個人的自由和個性的發展。
對於李澤楷來說,李嘉誠作為一個父親,無論是事業還是做人,都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想要超過父親,那就隻能盡力做得更好。李嘉誠並沒有對兒子的選擇做出過多幹涉,他對兒子的人生有著足夠的尊重。
魯迅先生在教育下一代方麵,也有著足夠的尊重和理解,魯迅說:“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更大礙於孩子發達。”
有一次,魯迅在家中請客吃飯,兒子海嬰作陪。在吃到魚圓的時候,客人們都說魚圓新鮮好吃,但隻有海嬰說魚圓不新鮮。他嘀咕了一句:“媽媽,魚圓是酸的。”魯迅的妻子認為兒子胡鬧,趕忙責備了他幾句。受了委屈的海嬰很是不高興。魯迅見狀,夾起一塊魚圓嚐了嚐,發現魚圓果然不新鮮了,便感慨地說:“孩子說不新鮮,我們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看來我們也得尊重孩子說的話啊!”
對子女要抱有足夠的尊重和寬容,才能讓子女成長得更加健康。李嘉誠在對待子女教育問題上是這樣,很多成功人士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時,也不會為了讓他們變得更優秀而對他們施加壓力。
一位名校畢業的高才生,在進入社會後工作順利,在職場發展得如魚得水,很快還創下了自己的事業,當上了老板。周圍的鄰居很羨慕這位高才生的父母,紛紛向他們請教教子成龍的經驗。但是沒想到這位高才生的父母說自己並沒有刻意地做什麽,而是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
鄰居不相信這位高才生父母說的話,認為這其中一定有什麽秘訣。被大家追問得實在沒辦法,高才生的父親想了想,說道:“如果說秘訣的話,那就是我尊重我孩子的理想,不會去對他所做的事情指手畫腳。”
尊重就是最大的鼓勵,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為兒女傾注了無數心血,但兒女就是不能成才,讓他們痛心疾首。但這些父母從來沒有問過兒女,他們心中最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麽。所以說,尊重子女,讓子女朝著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去發展,才是對子女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李嘉誠有兩個兒子—李澤钜和李澤楷。這兩兄弟有“小超人”之稱,比起哥哥的穩重斯文,李澤楷要大膽得多,行事開放,思想活絡,很有李嘉誠年輕時的作風。李嘉誠一手打造的長江實業對李澤楷沒有什麽吸引力。他想要創造出完全屬於自己的事業,要開拓出另一番天地。對於李澤楷的特立獨行,李嘉誠沒有阻止,而是給予了支持。
李澤楷從小就顯露出聰明靈敏的特性,很有才氣。在他13歲的時候,李嘉誠送他去加拿大讀書學習,在國外的日子,李澤楷雖然年紀還小,但他開始自食其力,外出打工來賺生活費。到了1983年,17歲的李澤楷進入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自己喜歡的計算機工程。雖然從繼承家族企業來看,李澤楷應當讀商科,但李嘉誠認為年輕人既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那就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所以,李嘉誠並沒有反對。
早先,李澤钜在斯坦福大學讀的是土木工程係,李澤楷如果讀法律或者管理類的專業,能夠和李澤钜的專業相輔相成。李澤楷不讀這些專業,反而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也是不能理解的。當時的電腦還沒有在全球普及,這門專業畢業後,看起來前途似乎並不樂觀。
但是,不管怎麽說,李嘉誠選擇了支持兒子的做法。4年過去後,21歲的李澤楷從大學畢業。大學畢業後,李澤楷沒有繼續深造,也沒有進入相關的行業工作。他去了加拿大,加入李嘉誠有投資的加拿大投資顧問公司哥頓資金公司從事電腦工作,成為一名打工的白領。
工作了幾年之後,李澤楷選擇回到香港發展。回港不久,他便抓住了一個機會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李澤楷回到香港後正趕上衛星廣播有限公司成立,李嘉誠家族和和記黃埔各占一半股權。衛星廣播有限公司打算向亞洲衛星公司所擁有的“亞洲衛星一號”租用線路,和記黃埔占有亞洲衛星公司1/3的股份。李澤楷對這個項目非常感興趣,積極參與,被任命為衛視的董事兼副主席。
走馬上任後,李澤楷全心全意投入精力在這個項目上,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和努力,最終使得衛視運營走上了正軌。兩年的發展之後,衛視覆蓋50個國家,擁有了一個廣闊的市場。成功之後,李澤楷並沒有繼續維持發展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這個衛視王國,而是選擇將其出售。李澤楷選中的買家是世界傳媒大王默多克。在和默多克的談判中,李澤楷沉著應對,富有技巧,最終以5.25億美元出售了衛視63.6%的股權,為集團帶來了30億港元的收益,而他自己則淨賺4億港元。
在1993年8月底,李澤楷被提升為和記黃埔的副主席,但李澤楷的誌向並不在此,他一心想要撐起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榮升和記黃埔的副主席之前,李澤楷就宣布成立了私人公司“盈科拓展”。所以,在李澤楷做了和記黃埔副主席後,很多人就紛紛猜測,李澤楷會一心接手家族企業,還是會致力於自己的事業。
最終,李澤楷選擇了打拚自己的事業。對於兒子一路走來的做法,李嘉誠表示了支持和理解。他顯得很豁達:“年輕人有自己的理想,那是好事。和黃管理層有足夠人手,我不會勉強他做。”
● 李嘉誠智慧
作為企業家,李嘉誠成功地將一家企業從小做大;作為父母,李嘉誠對下一代的教育也是很成功的。李嘉誠以自己的寬容和支持讓兒子走上了自己選擇的人生之路,讓兒子的人生之路沒有留下遺憾。李嘉誠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成功的,就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強加在兒子身上,沒有壓製兒子個人的自由和個性的發展。
對於李澤楷來說,李嘉誠作為一個父親,無論是事業還是做人,都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想要超過父親,那就隻能盡力做得更好。李嘉誠並沒有對兒子的選擇做出過多幹涉,他對兒子的人生有著足夠的尊重。
魯迅先生在教育下一代方麵,也有著足夠的尊重和理解,魯迅說:“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更大礙於孩子發達。”
有一次,魯迅在家中請客吃飯,兒子海嬰作陪。在吃到魚圓的時候,客人們都說魚圓新鮮好吃,但隻有海嬰說魚圓不新鮮。他嘀咕了一句:“媽媽,魚圓是酸的。”魯迅的妻子認為兒子胡鬧,趕忙責備了他幾句。受了委屈的海嬰很是不高興。魯迅見狀,夾起一塊魚圓嚐了嚐,發現魚圓果然不新鮮了,便感慨地說:“孩子說不新鮮,我們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看來我們也得尊重孩子說的話啊!”
對子女要抱有足夠的尊重和寬容,才能讓子女成長得更加健康。李嘉誠在對待子女教育問題上是這樣,很多成功人士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時,也不會為了讓他們變得更優秀而對他們施加壓力。
一位名校畢業的高才生,在進入社會後工作順利,在職場發展得如魚得水,很快還創下了自己的事業,當上了老板。周圍的鄰居很羨慕這位高才生的父母,紛紛向他們請教教子成龍的經驗。但是沒想到這位高才生的父母說自己並沒有刻意地做什麽,而是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
鄰居不相信這位高才生父母說的話,認為這其中一定有什麽秘訣。被大家追問得實在沒辦法,高才生的父親想了想,說道:“如果說秘訣的話,那就是我尊重我孩子的理想,不會去對他所做的事情指手畫腳。”
尊重就是最大的鼓勵,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為兒女傾注了無數心血,但兒女就是不能成才,讓他們痛心疾首。但這些父母從來沒有問過兒女,他們心中最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麽。所以說,尊重子女,讓子女朝著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去發展,才是對子女最大的幫助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