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加快生活步伐成為習慣的世界裏,放慢腳步似乎有點逆道而行。工作場合下我們總是使自己看起來很忙碌。即使知道慢慢地完成工作一般都會更有效率,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匆忙地周旋於大大小小的會議和項目之間。你也許正在為日益加快的生活步伐而痛苦煩惱著,但還好你現在看到了這篇文章。人不是機器,不可以一周七天,一天24小時的快速高效地運轉著的。蠟燭不能兩頭點,精力不可過分耗。


    人需要休息,放鬆和娛樂。我們不時地需要時間來思考一些事情,整理思緒,愉悅身心。但對於一個總是叫嚷著時間有限的人來說,生活樂趣好像是觸不可及的事情。


    德國作家約瑟夫·皮鮊的《休閑:文化的基礎》一書早在1940年就告誡大家不要讓社會進入到一個他所稱為的“全民工作”的世界裏。我們都需要閑情去放鬆,去創造,去與他人相處以及學會如何思考。當我們對那些理所當然的生活原理和習慣頂禮膜拜時,也是我們的文化慢慢趨於毀滅之時。


    我們的一生都是在不同的節奏中度過,你不可能踩著一個步點悠然自得。現代的工作需要快節奏,每分每秒都關係到事業的成敗,在緊張紛繁的夾縫中,我們別無選擇,隻有用比別人哪怕是快半步的節奏去尋求超越。


    然而,在一天的繁忙之餘,很多人忘了生活的本質,一味地追求無止境的速度和效益,而無暇去打點自己的生活,進而快得茫然所措,快得近乎無奈,快得忘記了生活本來的意義。


    其實,在追求工作的高效率和高回報時,你可千萬別忘了要在閑暇之餘體會生活慢節奏帶來的歡愉。


    因為選擇慢節奏,也是選擇了那種自由隨行的人生態度。有一家知名的電台搞了一次題為“您從什麽時候開始慢節奏了?”的調查,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有的聽眾認為自己從退休之後才開始了慢節奏,一生忙忙碌碌,即便在工作的時候伸個懶腰都抽不出空來。現在回過頭來一想,美好的時光根本沒有機會細細品味,想起來內心充滿了遺憾。有的聽眾說自己天生下來就懂得享受,生活、工作幾乎是慢條斯理,慢節奏從上小學就開始了,可也沒覺得好在哪裏。以上兩種是這次調查中截然不同的看法,看起來處在了問題的兩極,而我們經過觀察,社會上有一大部分人竟然身在兩個行列之中,這就不能不讓調查者感到意外了。


    縱觀人們的不同看法,我們應該從那些成功人士上尋求答案了,你會尋求到共同的一點,那就是:工作的快節奏與生活慢節奏的自然結合。在為自己從事的事業奔波時要不遺餘力,竭盡所能,追求工作和成功的最高境界。在生活的閑暇把節奏盡量放緩,聽聽音樂、散散步、聊聊天,找到最適合你的休閑方式,在一分一秒中體會生活的甘甜。你隻有放緩了身心才能用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緊張的工作氛圍中去,生活慢下來,心情就會亮起來。又到午間休息了,您是不是該放鬆一下了?


    放慢腳步在某種程度上能成就一個唯一獨特的你,這對於自己或是他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禮物。同時,從中你也許能體驗到與眾同樂其樂更樂的感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靜下來,才能看見自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心並收藏靜下來,才能看見自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