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究竟從哪裏來?”對於這一問題,人類始終無法給出定論。每個民族都希望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希望自己的祖先同時也是人類的祖先,日本也不例外。尤其是當繩紋陶器被發現之後,日本民族的起源問題,出現了與“源於中國大陸說”完全不同的可能。隨著繩紋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日本民族起源的爭論也變得愈發激烈了。
相傳在很久以前,宇宙剛剛從混沌的泥漿固化為天地。天被稱作“高天原”。平淡無奇的某天,有一男一女兩個神靈從高天原降到地上,男的叫伊邪那歧命,女的叫伊邪那美命。他們站在天浮橋上,用滴落的汗水構成了自凝島。後來,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就在那裏結婚了,生下了大八州國,這就是最早的日本。
伊邪那歧命、伊邪那美命誕下日本的傳說一如中國盤古開天地之說,最為日本人津津樂道,因此,日本人也常常自稱為“神國的子民”。
不過,依據地質學家和考古學者的研究,擺在我們麵前的這場“創世紀故事會”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奇異美妙,而是充滿了怒海波濤的艱險和滄海桑田的無常。在距今大約1萬多年前,由於地球氣候變暖,加之地殼運動加劇,原本森林茂密的亞洲東北部的沿海地區慢慢從亞洲大陸分離出來,經過時光的衝洗,逐漸形成了如今像蒙古彎刀般懸在太平洋上的日本列島。
這把蒙古彎刀的刀把是北海道,刀尖是九州,刀身由四國和本州組成,近3萬公裏漫長的海岸線勾勒出其曲折多變的刀背。或許是伊邪那歧命、伊邪那美命的一時疏忽,這個愛情的結晶“大八州國”雖然模樣喜人,但是落胎地卻選擇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所在——身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在兩大板塊相互碰撞、擠壓之下,交界處的岩層便會出現變形、斷裂等地質運動,繼而產生火山爆發現象以及地震,所以日本一直是世界上火山運動和地震頻發的國家。
就是在這樣一塊地質災害多發的古老大地,從3萬年前開始,日本先民們便在這座四周環海,遠離大陸的孤島上頑強地生存著。這些原始先民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由中國大陸經由朝鮮半島抵達日本的最初移民組成,一部分則來自本地先民,也就是阿伊努人。從外貌上來看,阿伊努人與典型的日本人截然不同。他們眉骨突出,毛發稠密,眼窩深陷,風俗和信仰迥異。
這些原始先民以捕獵和漁獵為生,由於工具簡陋,往往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居於山洞或是叢林之中,生活非常艱苦。對於這些原始先民來說,舊石器時代的生活是灰暗的,無任何精彩跌宕之處,當然,除了那些給他們帶來恐懼的自然災害。
時光如梭,2萬多年過去了,目睹過台風的狂飆和地震的暴虐的原始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了新石器時代,這個時期也被日本的史學家稱為“繩紋時代”。
1960年,在九州福井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上層,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幾片刻有繩紋的碎陶片,經過碳14測定,這些陶片來自1.2萬年前。這一發現震驚了世界,就時間而言,這種帶有繩紋式樣的陶器遠遠超過了當時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日本成了全世界最早製作陶器的地區。也就在同一年,在日本神奈川縣,考古學家們又發現了同樣的陶器,經過檢測,這些陶器來自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隨後不久,有繩紋裝飾紋的陶器在日本各地陸續出土。為了方便研究,考古學家便將這類陶器統一命名為“繩紋陶器”,將同一時期的文化冠之以“繩紋文化”。
繩紋陶器的燒成溫度較低,約600~800,多為黑褐色或茶褐色。有專家認為,繩紋是表示上升的雙螺旋紋,是對太陽神的崇拜符號。
以繩紋陶器為代表的“繩紋文化”從北海道到九州直至衝繩群島均有分布,這一時期的先民以原始部落的形式聚居於沿海地區。與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一樣,其食物來源主要依靠狩獵和漁獵,有所不同的是,繩紋人的狩獵和漁獵工具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已經有了具備較遠射程的弓箭以及耐用的漁網,除此之外,人們還開始用上了由獸骨製成的魚叉和魚鉤。魚叉安有木柄,叉頭有各種不同的型式。至繩紋時代中期,在日本東北地區流行起一種叫“離頭叉”的魚叉,這種魚叉叉頭穿繩索,射中後與柄脫離,以繩索回收。考古發現,這個時期的日本先民已經大量地製造和使用獨木船。
值得一書的是,繩紋時代,人們從洞穴中走了出來,建立了固定的住房。這種住房由木頭支柱和草屋頂組成,被稱作豎穴式房屋。早期的豎穴式房屋內沒有爐灶,隨著時間的推移,豎穴式房屋中央開始出現爐灶,中期以後,爐灶已經不再隻是挖個土坑那般簡單,而是用石塊精心堆砌。
隨著居住條件和食物的改善,原始村落的規模逐漸擴大,由幾戶人家發展至十幾戶、乃至幾十戶一個部落。繩紋時代中期,人口的增加,使先民們將原本分散的住屋集中到了一起,排列成環狀,形成一個圓形中心廣場,不僅有利於抵禦野獸襲擊,更有利於各種宗教活動的開展。
對於繩紋時代的人們來說,青春期或許是一個既讓人興奮,同時也令人害怕的時期,因為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們都必須拔牙,這一習俗到底出於什麽目的,直至現今仍困擾著考古學家,但是很多人都傾向這一說法,那就是青春期拔牙是被接受為氏族正式成員時舉行的一種成年儀式。
成年儀式到底是怎樣的情形,已再難複原,不過通過近年來陸續出土的文物,我們倒是可以一窺繩紋人死後的世界。繩紋人死後都會被葬於離中央宗教祭祀區不遠的公共墓地,除了簡單的由貝殼和獸骨製成的裝飾物外,一般很少有其他的隨葬器物。
自從發現繩紋時期的公共墓葬群以來,繩紋人是否是現代日本人的祖先便一直是考古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說繩紋人的成分比較複雜,很難代表作為單一民族的日本人的形象;有人質疑持繩紋人是現代日本人觀點的學者,既然說是祖先,為什麽在日本各地發現的繩紋時期的成年人的人骨在體質上有那麽大的區別?認定“繩紋祖先說”的東京大學人類學長穀教授解釋說,這是因為繩紋人分布全日本之後,由於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使他們在人體特征上有了不同的變化。
在大學教授和官方輿論的宣傳下,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接受了繩紋人是日本人祖先的這一說法,即使如此,日本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來自哪裏依然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即便是日本學者,也無法將這一問題完全解釋清楚。然而,對於繩紋人來說,他們更關心如何捕獲食物,用什麽樣的貢品祭祀生靈,如何再建造一座高大的房屋,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早出晚歸,日子清苦,但生活很充實。不過這一切直到一群神秘來客踏上他們的土地,來到他們麵前為止……
相傳在很久以前,宇宙剛剛從混沌的泥漿固化為天地。天被稱作“高天原”。平淡無奇的某天,有一男一女兩個神靈從高天原降到地上,男的叫伊邪那歧命,女的叫伊邪那美命。他們站在天浮橋上,用滴落的汗水構成了自凝島。後來,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就在那裏結婚了,生下了大八州國,這就是最早的日本。
伊邪那歧命、伊邪那美命誕下日本的傳說一如中國盤古開天地之說,最為日本人津津樂道,因此,日本人也常常自稱為“神國的子民”。
不過,依據地質學家和考古學者的研究,擺在我們麵前的這場“創世紀故事會”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奇異美妙,而是充滿了怒海波濤的艱險和滄海桑田的無常。在距今大約1萬多年前,由於地球氣候變暖,加之地殼運動加劇,原本森林茂密的亞洲東北部的沿海地區慢慢從亞洲大陸分離出來,經過時光的衝洗,逐漸形成了如今像蒙古彎刀般懸在太平洋上的日本列島。
這把蒙古彎刀的刀把是北海道,刀尖是九州,刀身由四國和本州組成,近3萬公裏漫長的海岸線勾勒出其曲折多變的刀背。或許是伊邪那歧命、伊邪那美命的一時疏忽,這個愛情的結晶“大八州國”雖然模樣喜人,但是落胎地卻選擇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所在——身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在兩大板塊相互碰撞、擠壓之下,交界處的岩層便會出現變形、斷裂等地質運動,繼而產生火山爆發現象以及地震,所以日本一直是世界上火山運動和地震頻發的國家。
就是在這樣一塊地質災害多發的古老大地,從3萬年前開始,日本先民們便在這座四周環海,遠離大陸的孤島上頑強地生存著。這些原始先民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由中國大陸經由朝鮮半島抵達日本的最初移民組成,一部分則來自本地先民,也就是阿伊努人。從外貌上來看,阿伊努人與典型的日本人截然不同。他們眉骨突出,毛發稠密,眼窩深陷,風俗和信仰迥異。
這些原始先民以捕獵和漁獵為生,由於工具簡陋,往往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居於山洞或是叢林之中,生活非常艱苦。對於這些原始先民來說,舊石器時代的生活是灰暗的,無任何精彩跌宕之處,當然,除了那些給他們帶來恐懼的自然災害。
時光如梭,2萬多年過去了,目睹過台風的狂飆和地震的暴虐的原始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了新石器時代,這個時期也被日本的史學家稱為“繩紋時代”。
1960年,在九州福井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上層,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幾片刻有繩紋的碎陶片,經過碳14測定,這些陶片來自1.2萬年前。這一發現震驚了世界,就時間而言,這種帶有繩紋式樣的陶器遠遠超過了當時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日本成了全世界最早製作陶器的地區。也就在同一年,在日本神奈川縣,考古學家們又發現了同樣的陶器,經過檢測,這些陶器來自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隨後不久,有繩紋裝飾紋的陶器在日本各地陸續出土。為了方便研究,考古學家便將這類陶器統一命名為“繩紋陶器”,將同一時期的文化冠之以“繩紋文化”。
繩紋陶器的燒成溫度較低,約600~800,多為黑褐色或茶褐色。有專家認為,繩紋是表示上升的雙螺旋紋,是對太陽神的崇拜符號。
以繩紋陶器為代表的“繩紋文化”從北海道到九州直至衝繩群島均有分布,這一時期的先民以原始部落的形式聚居於沿海地區。與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一樣,其食物來源主要依靠狩獵和漁獵,有所不同的是,繩紋人的狩獵和漁獵工具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已經有了具備較遠射程的弓箭以及耐用的漁網,除此之外,人們還開始用上了由獸骨製成的魚叉和魚鉤。魚叉安有木柄,叉頭有各種不同的型式。至繩紋時代中期,在日本東北地區流行起一種叫“離頭叉”的魚叉,這種魚叉叉頭穿繩索,射中後與柄脫離,以繩索回收。考古發現,這個時期的日本先民已經大量地製造和使用獨木船。
值得一書的是,繩紋時代,人們從洞穴中走了出來,建立了固定的住房。這種住房由木頭支柱和草屋頂組成,被稱作豎穴式房屋。早期的豎穴式房屋內沒有爐灶,隨著時間的推移,豎穴式房屋中央開始出現爐灶,中期以後,爐灶已經不再隻是挖個土坑那般簡單,而是用石塊精心堆砌。
隨著居住條件和食物的改善,原始村落的規模逐漸擴大,由幾戶人家發展至十幾戶、乃至幾十戶一個部落。繩紋時代中期,人口的增加,使先民們將原本分散的住屋集中到了一起,排列成環狀,形成一個圓形中心廣場,不僅有利於抵禦野獸襲擊,更有利於各種宗教活動的開展。
對於繩紋時代的人們來說,青春期或許是一個既讓人興奮,同時也令人害怕的時期,因為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們都必須拔牙,這一習俗到底出於什麽目的,直至現今仍困擾著考古學家,但是很多人都傾向這一說法,那就是青春期拔牙是被接受為氏族正式成員時舉行的一種成年儀式。
成年儀式到底是怎樣的情形,已再難複原,不過通過近年來陸續出土的文物,我們倒是可以一窺繩紋人死後的世界。繩紋人死後都會被葬於離中央宗教祭祀區不遠的公共墓地,除了簡單的由貝殼和獸骨製成的裝飾物外,一般很少有其他的隨葬器物。
自從發現繩紋時期的公共墓葬群以來,繩紋人是否是現代日本人的祖先便一直是考古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說繩紋人的成分比較複雜,很難代表作為單一民族的日本人的形象;有人質疑持繩紋人是現代日本人觀點的學者,既然說是祖先,為什麽在日本各地發現的繩紋時期的成年人的人骨在體質上有那麽大的區別?認定“繩紋祖先說”的東京大學人類學長穀教授解釋說,這是因為繩紋人分布全日本之後,由於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使他們在人體特征上有了不同的變化。
在大學教授和官方輿論的宣傳下,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接受了繩紋人是日本人祖先的這一說法,即使如此,日本人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來自哪裏依然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即便是日本學者,也無法將這一問題完全解釋清楚。然而,對於繩紋人來說,他們更關心如何捕獲食物,用什麽樣的貢品祭祀生靈,如何再建造一座高大的房屋,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早出晚歸,日子清苦,但生活很充實。不過這一切直到一群神秘來客踏上他們的土地,來到他們麵前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