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生時代晚期,日本列島上出現了大大小小數百個國家,這些國家曾經多次向漢朝設在朝鮮半島的樂浪郡朝貢,以獲得名分上的認同,鞏固自己的統治。在中國的史書中,這些大小不等的國家被統稱為倭國。據史書記載,公元57年,倭國派使者來東漢國都洛陽朝貢,光武帝劉秀賜給他一枚刻有“漢委奴國王”的金印。1784年2月23日,在日本九州福岡縣的誌賀島上,一個叫甚兵衛的農民在整修農田水溝時,鋤到一塊大石頭,隨後在這塊大石下發現了這塊金印。


    三國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倭國中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派遣難升米和都市牛利兩個使者,來到朝鮮半島上的帶方郡,向太守劉夏提出,希望能去魏都洛陽朝見魏國皇帝,進獻貢品。劉夏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並親自帶領使者來到了國都洛陽。這兩位使者向魏明帝獻上了四個男奴隸,六個女奴隸以及二匹二丈的布。


    遠涉重洋來朝貢,讓魏明帝非常高興,於是下詔封卑彌呼女王為“親魏倭王”,賜以金印紫綬,同時封正使難升米為“率善中郎將”,副使都市牛利為“率善校尉”,並賜以銀印。作為對卑彌呼貢品的答禮,魏明帝賜給絳地交龍錦五匹、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又單賜卑彌呼紺地句文錦三匹、細班華罽五張、白絹五十匹、金八兩、五尺刀二口、銅鏡百枚,珍珠、鉛丹各五十斤。


    兩年後,這些賜贈物品由帶方郡官員送到倭國,這是魏使第一次到達日本列島。這之後,雙方來使不斷,魏使到倭國兩次,倭國使者到魏國四次。其中卑彌呼女王所統領的邪馬台國與魏國交往最為密切。那麽這個卑彌呼女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物呢?


    日本列島自進入農耕文明以後,由於農作物的大量生產,食物出現剩餘,部落之間出現了貧富差距。為了爭奪農業資源,掠奪人口,各部落之間經常發生爭鬥,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最後演變成戰爭。經過多年的兼並戰爭,日本列島原本大小不一的百餘國逐漸合並為三十幾個國家,其中以邪馬台國實力最為強大。與中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一樣,在多年的征伐中,邪馬台國也成了這三十幾個國家共推的霸主,其國王也被認為是天下的共主。


    在卑彌呼成為女王之前,邪馬台國是以男子為首領,公元188年左右,一些小國之間又再起戰端,史書記載為“倭國亂,相攻伐”,最後各國貴族共同推舉卑彌呼為女王,日本列島這才恢複了安定。據《三國誌·魏誌·倭人傳》記載,卑彌呼女王“事鬼道,能惑眾”,照此理解,卑彌呼應該是一個類似於掌管部族祭祀的神職人員。由於戰爭頻發,各國都祈求上天庇佑,獲得勝利,而這一祈求行為又由部落祭司負責,久而久之,祭司者的地位凸顯出來,他們利用原始巫術控製族人,由此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卑彌呼女王便是這樣一個人。


    卑彌呼登上權力寶座之後,據說常年居住在深宮裏,很少與外人見麵,後世學者認為這是為了保持其作為與上天溝通的神祭者的神秘麵紗。據《魏誌·倭人傳》記載,這位女王有千餘名女奴婢服侍,而平常的飲食起居都通過一個男侍來完成,又說其隻是以大祭司的身份來統治國家,而真正以世俗權力統治邪馬台國的則是這個男侍。而這個男侍在有些學者看來,即史書上所記的“有男弟佐治國”的那個“男弟”。


    卑彌呼女王統治期間,邪馬台國已出現大率、大倭、大夫等官職,這些官職均由占統治地位的“大人”階層出任。大率是邪馬台國派駐各附屬國的督察官員,大倭監管集市貿易,大夫則是掌管外交事務的官員。除了“大人”,邪馬台國還有“下戶”和“生口”兩大被統治階層。“下戶”為自由民,有家室,交納租稅,占人口的絕大多數,是主要的勞動力。他們與“大人”等級分明,尊卑有序,“大人”可娶四五個妻子,而“下戶”隻可娶二三個妻子,除此之外,如果兩者在途中相遇,“下戶”必須要避到草叢當中,或蹲或跪,兩隻手要抵在地上,隻有這樣才算恭敬,在回話的時候,要說“噫”,如同現在的“是的”。相對於“下戶”的自由之身,“生口”則為徹底的奴隸,這些奴隸多為戰俘和罪犯,供統治階層隨意驅使,有的還被用來作為殉葬品。


    卑彌呼時期的邪馬台國由於鐵器農具的大量使用,農業生產力大幅提升,糧食出現了剩餘,這些剩餘的糧食有的就被用來釀酒,在邪馬台國,不分男女,都逐漸養成了嗜酒的習慣。除了糧食的富餘,貿易也開始興盛起來,出現了“國國有市,交易有無”的繁榮景象。


    當時的人認為凡事都已注定,無論什麽事情都要問個吉凶,占卜一般采用燒骨的方式,然後按火燒出來的痕跡來斷定凶吉。還有一個習俗頗引人注目,當時若是有人去世,不立刻下葬,而是在家中停屍十天左右,在這十天裏,喪主不能吃肉,而當喪主哭泣時,參加喪禮的人則唱歌跳舞,一起喝酒,等死者入土,葬禮結束後,喪主全家要沐浴更衣。這一時期,民風淳厚,極少發生偷盜淫邪的惡事。當時人似乎還沒有用上筷子,吃飯都用手抓,且冬夏吃的都是生菜。


    這一時期,日本列島基本上處於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雖然由於地域差異而導致各國發展並不平衡,但是相互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當然,這種融合也不完全是和風細雨的。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與狗奴國的卑彌弓呼交惡,兩國交戰多年,各有損失。卑彌呼女王便通過帶方郡向魏國求助,而就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公元246年,帶方郡發生了當地人起義,守城太守戰死,雖然魏國很快平定了這次起義,但在太守戰死的這一段時間內,帶方郡也陷入了短時的混亂,直到第二年,新上任的郡守才處理卑彌呼女王的求助事宜。雖然由於魏國的相助,邪馬台國穩定了局勢,恢複了盟主的地位,但是由於魏國援軍姍姍來遲,卑彌呼女王已經在和狗奴國的戰爭中戰死。


    卑彌呼死後,邪馬台國曾經立過一個男子為王,但是卻因此引發了一場內亂,支持者與反對者相互對立爭鬥,死了近千人。後立卑彌呼的宗女壹與為王,動亂的局勢才算穩定下來。傳說,這位新任女王與卑彌呼相同,也是一個祭司。


    然而相同的身份,卻不能創造相同的成績。政局雖重新穩定了下來,但邪馬台國卻再沒有了曾經女王在位時的輝煌,單憑此後百餘年間中國史書再沒提及倭國及邪馬台國一事便可見一斑。邪馬台國的衰落,幾乎已能肯定,而另一個更強大的國家則正在發展、醞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本書讀懂日本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光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光波並收藏一本書讀懂日本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