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5日,唯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誌在日本東京展出,日本天皇親臨參觀。這方墓誌重見天日之後,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遣唐使的研究熱潮。墓誌的主人是井真成,當年他隨著日本第九次遣唐使的船隊來到中國的時候,還是個19歲的小青年。
與井真成一道而來的還有日後成為李白摯友的阿倍仲麻呂,以及下道真備和大和長岡等人。他們都是日本中層官僚的子女,經過嚴格挑選,學識、樣貌都達到才俊的標準。井真成在這方墓誌上被形容為“才稱天縱”。然而天才總被老天妒,公元734年,這位才能出眾的遣唐使,因病死於長安,享年36歲。
墓誌展出不久,這位遣唐使的故鄉藤井寺市便成立了相關的研究會,還發行了關於他的紀念郵票。
公元623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六年,隋朝時來中國留學的日本學問僧惠齊、惠光,藥師惠日、福因等人從中國經朝鮮半島回到日本。歸國後,他們上奏推古天皇:“留於唐國學者,皆學以成業,應喚。”“大唐國者法式備定之珍國也,常須達。”意思是說留學於唐國的學者,都已經學習有成,應該召喚回國。而且大唐國是一個少有的法律完備的國家,我國應該常派人去學習。
在這些學問僧的不斷建議與努力下,公元630年,即唐貞觀四年,日本舒明天皇向唐王朝第一次派出了遣唐使。從這年開始到895年的260多年間,日本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後因故沒有成行的有3次,實際成行的16次。但是有一次遣唐使隻到了朝鮮半島,而其中有兩次是作為送回唐朝專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遣唐使久久未歸而特派使團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實際上名副其實的遣唐使一共12次。
日本第一次派出的遣唐使團由正使犬上禦田鍬和副使惠日率領,這兩個人都曾有入隋的經曆,對中土事務非常熟悉。遣唐使團於631年11月抵達唐朝首都長安,唐太宗接見了使團成員,並於第二年派新州刺史高表仁為使臣護送回日本並進行回訪。隋朝時留在中國的學問僧靈雲、僧旻、留學生勝鳥養等人也隨使團返回闊別已久的故鄉。
得知唐使回訪的消息後,舒明天皇非常重視,馬上組織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團,率32艘船隻,在難波津歡迎唐使的到來。然而,高表仁登岸後卻與舒明天皇為禮節問題發生了爭執。高表仁要求“天皇下禦座,麵北接受唐使國書”,舒明天皇無法接受這個要求,雙方相持不下,最後高表仁沒有遞交唐太宗的國書,而是立刻回國。回國後高表仁受到了唐太宗的嚴厲處分,不僅被罷免了官職,而且被罰沒兩年俸祿。史書評價他“無綏遠才”。
653年,孝德天皇派出了120人的赴唐使團前往唐朝。在這艘船上,有著名的學問僧道昭。道昭來到中國,拜玄奘法師為師,學習佛教的經、律、論,後成為日本的一代高僧。次年,孝德天皇又派去遣唐使經朝鮮半島到長安朝貢。這次使團的副使依然由第一次遣唐使副使惠日擔任,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惠日是一位很有貢獻的人物。
659年9月15日,齊明天皇派出的遣唐使團中由正使率領的船隊在海上遭遇暴風,漂到中國南海的一個島上。這次暴風奪去了大部分人的生命,隻有5個人偷了島上漁民的漁船到了中國的括州(今浙江溫州一帶)。而由副使率領的船隊於9月22日順利抵達中國,並於10月15日乘坐驛站的車輛駛往京城長安。途中得知唐高宗正在洛陽,便掉轉方向來到洛陽向唐高宗朝貢。與這位副使同來的還有北海道一男一女兩個阿依努人。阿依努人向唐高宗敬獻了一張白鹿皮、三張弓、八十枝箭。
早期遣唐使到中國的航海路線主要是沿朝鮮半島的西岸北行,再沿遼東半島東南岸南行,跨過渤海灣後在山東半島的登州登陸,再由陸路前往長安。這條航線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較安全。公元670年到760年這近百年間改由從九州島南下,沿種子島、屋久島、奄美諸島,然後向西北橫跨東海,最後在揚州登陸。這條航線主要航行於渺茫無邊的東海上,危險性較大。從760年以後到停止派遣遣唐使前,航行路線改由九州西邊的五島列島西南橫渡東海,在明州(今寧波)登陸,然後轉由大運河北上。
遣唐使團的規模初期隻有一二百人,到了中後期,人員增至500餘人,最多一次曾達到651人。遣唐使團除了大使、副使等官員外,還有各類隨從,而且每次都會帶有若幹名留學生和學問僧,這些人大多是日本通曉經史、才幹出眾的第一流人才。尤其是留學生和學問僧,均為國內的優秀人物。遣唐使團抵達唐境後,地方官員馬上安排他們的食宿,然後上奏朝廷,而後派專差護送使團正、副使進長安,由內侍引導麵見皇帝,呈上貢物,唐皇下詔嘉獎,給使臣授爵賞賜。
260多年的遣唐使活動,推動了日本社會製度的革新,也深刻影響了日本人的文化與生活。遣唐使歸國後,參與樞要,仿行唐製,如《大寶法令》就是以唐律令為規範製定的。還仿效唐朝教育製度,開設各類學校教授漢學,培養人才。818年,嵯峨天皇根據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議,下詔改革禮儀,命“男女衣服皆依唐製”,連曆法、節令也積極仿效中國。
公元895年,菅原道真向宇多天皇呈上《請令諸公卿議定遣唐使進止狀》,請求停止派遣遣唐使團。宇多天皇采納了他的建議。
日本終止派遣遣唐使,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遣唐使耗費巨大,唐朝政局動蕩不安以外,經過近300年對唐文化的吸收與消化,日本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自身的改革,對大唐文化學習的需求已不像最初那樣迫切。在擺脫了來自中國的文化影響後,日本逐漸形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國風文化。
與井真成一道而來的還有日後成為李白摯友的阿倍仲麻呂,以及下道真備和大和長岡等人。他們都是日本中層官僚的子女,經過嚴格挑選,學識、樣貌都達到才俊的標準。井真成在這方墓誌上被形容為“才稱天縱”。然而天才總被老天妒,公元734年,這位才能出眾的遣唐使,因病死於長安,享年36歲。
墓誌展出不久,這位遣唐使的故鄉藤井寺市便成立了相關的研究會,還發行了關於他的紀念郵票。
公元623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六年,隋朝時來中國留學的日本學問僧惠齊、惠光,藥師惠日、福因等人從中國經朝鮮半島回到日本。歸國後,他們上奏推古天皇:“留於唐國學者,皆學以成業,應喚。”“大唐國者法式備定之珍國也,常須達。”意思是說留學於唐國的學者,都已經學習有成,應該召喚回國。而且大唐國是一個少有的法律完備的國家,我國應該常派人去學習。
在這些學問僧的不斷建議與努力下,公元630年,即唐貞觀四年,日本舒明天皇向唐王朝第一次派出了遣唐使。從這年開始到895年的260多年間,日本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後因故沒有成行的有3次,實際成行的16次。但是有一次遣唐使隻到了朝鮮半島,而其中有兩次是作為送回唐朝專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遣唐使久久未歸而特派使團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實際上名副其實的遣唐使一共12次。
日本第一次派出的遣唐使團由正使犬上禦田鍬和副使惠日率領,這兩個人都曾有入隋的經曆,對中土事務非常熟悉。遣唐使團於631年11月抵達唐朝首都長安,唐太宗接見了使團成員,並於第二年派新州刺史高表仁為使臣護送回日本並進行回訪。隋朝時留在中國的學問僧靈雲、僧旻、留學生勝鳥養等人也隨使團返回闊別已久的故鄉。
得知唐使回訪的消息後,舒明天皇非常重視,馬上組織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團,率32艘船隻,在難波津歡迎唐使的到來。然而,高表仁登岸後卻與舒明天皇為禮節問題發生了爭執。高表仁要求“天皇下禦座,麵北接受唐使國書”,舒明天皇無法接受這個要求,雙方相持不下,最後高表仁沒有遞交唐太宗的國書,而是立刻回國。回國後高表仁受到了唐太宗的嚴厲處分,不僅被罷免了官職,而且被罰沒兩年俸祿。史書評價他“無綏遠才”。
653年,孝德天皇派出了120人的赴唐使團前往唐朝。在這艘船上,有著名的學問僧道昭。道昭來到中國,拜玄奘法師為師,學習佛教的經、律、論,後成為日本的一代高僧。次年,孝德天皇又派去遣唐使經朝鮮半島到長安朝貢。這次使團的副使依然由第一次遣唐使副使惠日擔任,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惠日是一位很有貢獻的人物。
659年9月15日,齊明天皇派出的遣唐使團中由正使率領的船隊在海上遭遇暴風,漂到中國南海的一個島上。這次暴風奪去了大部分人的生命,隻有5個人偷了島上漁民的漁船到了中國的括州(今浙江溫州一帶)。而由副使率領的船隊於9月22日順利抵達中國,並於10月15日乘坐驛站的車輛駛往京城長安。途中得知唐高宗正在洛陽,便掉轉方向來到洛陽向唐高宗朝貢。與這位副使同來的還有北海道一男一女兩個阿依努人。阿依努人向唐高宗敬獻了一張白鹿皮、三張弓、八十枝箭。
早期遣唐使到中國的航海路線主要是沿朝鮮半島的西岸北行,再沿遼東半島東南岸南行,跨過渤海灣後在山東半島的登州登陸,再由陸路前往長安。這條航線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較安全。公元670年到760年這近百年間改由從九州島南下,沿種子島、屋久島、奄美諸島,然後向西北橫跨東海,最後在揚州登陸。這條航線主要航行於渺茫無邊的東海上,危險性較大。從760年以後到停止派遣遣唐使前,航行路線改由九州西邊的五島列島西南橫渡東海,在明州(今寧波)登陸,然後轉由大運河北上。
遣唐使團的規模初期隻有一二百人,到了中後期,人員增至500餘人,最多一次曾達到651人。遣唐使團除了大使、副使等官員外,還有各類隨從,而且每次都會帶有若幹名留學生和學問僧,這些人大多是日本通曉經史、才幹出眾的第一流人才。尤其是留學生和學問僧,均為國內的優秀人物。遣唐使團抵達唐境後,地方官員馬上安排他們的食宿,然後上奏朝廷,而後派專差護送使團正、副使進長安,由內侍引導麵見皇帝,呈上貢物,唐皇下詔嘉獎,給使臣授爵賞賜。
260多年的遣唐使活動,推動了日本社會製度的革新,也深刻影響了日本人的文化與生活。遣唐使歸國後,參與樞要,仿行唐製,如《大寶法令》就是以唐律令為規範製定的。還仿效唐朝教育製度,開設各類學校教授漢學,培養人才。818年,嵯峨天皇根據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議,下詔改革禮儀,命“男女衣服皆依唐製”,連曆法、節令也積極仿效中國。
公元895年,菅原道真向宇多天皇呈上《請令諸公卿議定遣唐使進止狀》,請求停止派遣遣唐使團。宇多天皇采納了他的建議。
日本終止派遣遣唐使,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遣唐使耗費巨大,唐朝政局動蕩不安以外,經過近300年對唐文化的吸收與消化,日本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自身的改革,對大唐文化學習的需求已不像最初那樣迫切。在擺脫了來自中國的文化影響後,日本逐漸形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國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