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紫式部”這個名字是後人塞給這位才華橫溢的貴族女子的“紀念品”,雖然很多人對於這位才女隻留下姓而沒傳下名感到遺憾,但是當現在的讀者捧讀她用雋永美妙的文字留下的那一本厚厚的《源氏物語》時,依然能從這個已經逝去千年的古人身上感受到一種傳統的韻味,也許還會在心頭冒出這樣的疑問:這個女子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她的生活、她的家庭又是如何?她的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麽呢?這樣的疑問隻能作為一種想象飄落在無邊無際的懷念當中。假如紫式部能明了鍾情她的讀者的心聲的話,或許會淡淡地說一句:一切任情而動的事不過雲煙罷了。
979年,紫式部出生在一個有著深厚漢學素養的中等貴族家庭,她的父親藤原為時是當時著名的研究中國文學的學者,不僅擅長漢詩,和歌也寫得很出色。受到家庭文化氛圍的熏陶,紫式部自幼不僅熟讀中國典籍,而且還擅長樂器和繪畫。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才女”的稱號。
在隨藤原為時學習漢學的過程中,紫式部不僅熟悉了先秦以來的中國古代文獻,閱讀了《戰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史書,而且還特別喜歡唐詩,對白居易的詩有很深的造詣。
紫武部生活的平安時代,是日本曆史上較為特殊的一個時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穩定後,天皇的權力落在了大貴族藤原氏家族手中,出現了持續200多年的“攝政關白”時代。所謂“攝政關白”,就是指天皇年幼時輔政者為“攝政”,天皇成年親政後,協助天皇執政的稱為“關白”。“攝關政治”實際上就是外戚統治,為了鞏固本家族的攝關地位,藤原氏與天皇聯姻,讓自家的女兒成為皇後,一旦生下皇子,就迫使天皇退位,讓皇子登基,以便扶持幼小的天皇來獨攬朝綱。
由於采取一夫多妻製,藤原氏家族人丁興旺,而“攝關”在一定時期內隻能是一個,為了登上這個權力的高位,藤原氏家族各支係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為能使自己的女兒獲得天皇的寵愛,以便生下皇子,他們競相收羅名門才女,做女兒的侍從女官,輔導她們學習和歌,進修漢學,彈箏練琴,以養成貴族氣質,抬高身價。受這種形勢的影響,日本曆史上出現了一個特別重視婦女修養、教育的時代,才女輩出。
由於父親的關係,紫式部與這些藤原氏家族的女官很早就有了接觸,通過這些女官,紫式部領略到了世家豪族的奢靡生活,這讓出身於中等貴族之家的她深有感觸。後來由於家道中落,她的內心充滿了無比的惆悵,信奉佛教的她對人和社會逐漸產生了敏感、冷峻的認識。
998年,紫式部遵從父命,與父親的朋友,比自己年長20多歲的地方官藤原宣孝結婚,當時的藤原宣孝已經有了三個妻子。婚後一年,紫式部生下了女兒,取名為藤原賢子。結婚三年以後,藤原宣孝因病去世,紫式部隻身帶著幼女賢子過著淒涼的寡居生活。
寡居期間,紫式部又重拾筆墨,寫她熟悉的漢詩與和歌,這期間,她開始創作《源氏物語》,並陸續寫出了一些文字。這些文字後來被傳到了公卿藤原道長的手中,受到了他的高度讚揚。1005年,紫式部被藤原道長招入後宮,擔任自己的女兒,一條天皇的中宮彰子的女官,為她講授《日本書紀》和《白氏文集》等漢書。
這一時期,與紫式部大約同時代的才女還有和泉武部、清少納言、道綱母等,她們分別寫有《和泉式部日記》、《枕草子》、《蜻蛉日記》等。紫式部所生活的時代可以說是日本的女性文學時代,這是世界文學史上極罕見的現象。
曾經寡居的生活使紫式部對一夫多妻製下日本婦女的可悲命運有著切身的體驗,而女官的身份又使她經常和上層貴族接觸,無論是對婦女命運還是宮廷生活,紫式部都有深切的體會和了解,這為她創作《源氏物語》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使這部小說走向了與她在進宮前創作時截然不同的內容和風格。
在平安時代,散文文學尤其是物語文學十分流行,在紫式部之前,已經出現了一批雖然不夠成熟、完整,但已初具規模的物語作品,如《竹取物語》、《宇津保物語》和《落窪物語》,這些作品為紫式部的創作提供了借鑒。另外,平假名的出現,特別是首先為女子熟練掌握,也為紫式部的創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源氏物語》總共54回,近百萬字,以藤原道長執政下的平安王朝貴族社會盛極而衰的轉折時期為背景。故事涉及3代天皇,曆70餘年。全書所涉及的人物有400多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30人左右。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官僚以及平民百姓。全書以源氏家族為中心,上半部寫了源氏公子的愛情生活;後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為主人公,鋪陳了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從體裁看,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
《源氏物語》到底何時成書,至今尚無定論,被研究者廣泛認同的成書時間是在1014年。在完成該書兩年以後,紫式部告別了人世。
979年,紫式部出生在一個有著深厚漢學素養的中等貴族家庭,她的父親藤原為時是當時著名的研究中國文學的學者,不僅擅長漢詩,和歌也寫得很出色。受到家庭文化氛圍的熏陶,紫式部自幼不僅熟讀中國典籍,而且還擅長樂器和繪畫。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才女”的稱號。
在隨藤原為時學習漢學的過程中,紫式部不僅熟悉了先秦以來的中國古代文獻,閱讀了《戰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史書,而且還特別喜歡唐詩,對白居易的詩有很深的造詣。
紫武部生活的平安時代,是日本曆史上較為特殊的一個時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穩定後,天皇的權力落在了大貴族藤原氏家族手中,出現了持續200多年的“攝政關白”時代。所謂“攝政關白”,就是指天皇年幼時輔政者為“攝政”,天皇成年親政後,協助天皇執政的稱為“關白”。“攝關政治”實際上就是外戚統治,為了鞏固本家族的攝關地位,藤原氏與天皇聯姻,讓自家的女兒成為皇後,一旦生下皇子,就迫使天皇退位,讓皇子登基,以便扶持幼小的天皇來獨攬朝綱。
由於采取一夫多妻製,藤原氏家族人丁興旺,而“攝關”在一定時期內隻能是一個,為了登上這個權力的高位,藤原氏家族各支係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為能使自己的女兒獲得天皇的寵愛,以便生下皇子,他們競相收羅名門才女,做女兒的侍從女官,輔導她們學習和歌,進修漢學,彈箏練琴,以養成貴族氣質,抬高身價。受這種形勢的影響,日本曆史上出現了一個特別重視婦女修養、教育的時代,才女輩出。
由於父親的關係,紫式部與這些藤原氏家族的女官很早就有了接觸,通過這些女官,紫式部領略到了世家豪族的奢靡生活,這讓出身於中等貴族之家的她深有感觸。後來由於家道中落,她的內心充滿了無比的惆悵,信奉佛教的她對人和社會逐漸產生了敏感、冷峻的認識。
998年,紫式部遵從父命,與父親的朋友,比自己年長20多歲的地方官藤原宣孝結婚,當時的藤原宣孝已經有了三個妻子。婚後一年,紫式部生下了女兒,取名為藤原賢子。結婚三年以後,藤原宣孝因病去世,紫式部隻身帶著幼女賢子過著淒涼的寡居生活。
寡居期間,紫式部又重拾筆墨,寫她熟悉的漢詩與和歌,這期間,她開始創作《源氏物語》,並陸續寫出了一些文字。這些文字後來被傳到了公卿藤原道長的手中,受到了他的高度讚揚。1005年,紫式部被藤原道長招入後宮,擔任自己的女兒,一條天皇的中宮彰子的女官,為她講授《日本書紀》和《白氏文集》等漢書。
這一時期,與紫式部大約同時代的才女還有和泉武部、清少納言、道綱母等,她們分別寫有《和泉式部日記》、《枕草子》、《蜻蛉日記》等。紫式部所生活的時代可以說是日本的女性文學時代,這是世界文學史上極罕見的現象。
曾經寡居的生活使紫式部對一夫多妻製下日本婦女的可悲命運有著切身的體驗,而女官的身份又使她經常和上層貴族接觸,無論是對婦女命運還是宮廷生活,紫式部都有深切的體會和了解,這為她創作《源氏物語》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使這部小說走向了與她在進宮前創作時截然不同的內容和風格。
在平安時代,散文文學尤其是物語文學十分流行,在紫式部之前,已經出現了一批雖然不夠成熟、完整,但已初具規模的物語作品,如《竹取物語》、《宇津保物語》和《落窪物語》,這些作品為紫式部的創作提供了借鑒。另外,平假名的出現,特別是首先為女子熟練掌握,也為紫式部的創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源氏物語》總共54回,近百萬字,以藤原道長執政下的平安王朝貴族社會盛極而衰的轉折時期為背景。故事涉及3代天皇,曆70餘年。全書所涉及的人物有400多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30人左右。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官僚以及平民百姓。全書以源氏家族為中心,上半部寫了源氏公子的愛情生活;後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為主人公,鋪陳了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從體裁看,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
《源氏物語》到底何時成書,至今尚無定論,被研究者廣泛認同的成書時間是在1014年。在完成該書兩年以後,紫式部告別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