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紋時代以來,日本就有以自然萬物為崇拜對象的原始宗教,屬於多神靈信仰。這種信仰原本沒有固定的稱謂,也沒有一定的祭拜場所,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顯得較為隨意。自佛教傳入日本,尤其是聖德太子大力推崇佛教以後,信奉佛教、皈依佛教的人越來越多,而對本國固有的神靈崇拜似乎越來越淡漠。一些對佛教持反對意見的朝廷大臣為了與外來的宗教對抗,突出日本原有宗教的地位,便借用了中國漢字“神道”一詞來與佛教加以區分。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演進,如今,神道教已成為日本最重要的宗教,信仰者占總人口的80%。
據說日本有“天神地祗八百萬”,小到花草樹木,大到宇宙天地,包括嫁娶婚喪,消災免禍,求職晉升,均有相應的神來各司其職,而這也正是日本神道教的一大特點,即神道教是多神崇拜教,尤其是對於早期神道教來說,自然界的各類動植物,以及自然現象都是其祭祀膜拜的對象。
“神道”這一詞最早見於中國的儒家經典《周易》,文中有“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的描述。如果說日本早期的神道是圖騰或生靈崇拜的延續,那麽自聖德太子改革朝政,加強皇權統治以後,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神道教更多地披上了“綜合教”的外衣。它融合了中國的道教和自朝鮮傳來的佛教的教義和理論,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套相對完備的組織與製度,在日本普通民眾生活中開始與佛教一樣,扮演起極為重要的角色。
這一時期,佛教和神道教往往相互混合而存在,普通老百姓既信仰佛教也信仰神道教。正是在佛教的影響下,神道教開始建造神像,建立固定的供奉場所,並且盛行在神社附近建立神宮寺,佛教寺院也迎立神道教的神祗進行祭祀。由於佛教與神道教的長期混合,從公元9世紀開始到13世紀,神道教逐步發展出一套完備的“本地垂跡”的理論學說,這種理論認為,西方如來就是日本的天照大神,天照大神則是西方如來在日本國的化身。
13世紀以後,一些研究神道教的學者在“本地垂跡”學說的基礎上,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神道理論,因理論不同從而產生出近百種流派,經過長期融合消化,到了江戶時代,陸續發展成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這三大教派。
神道教的這三大教派的組織及教義雖各有不同,但是在明治維新之前,它們之間的發展都還基本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沒有誰高誰低的區分。明治維新以後,明治政府向國民大力鼓吹和強化灌輸天皇至上和日本民族優越論,伴隨著國家主義思想的上升,明治政府積極扶持以族緣或地緣為基礎、以神社為中心的崇敬祖先神、氏神、地域神為信仰的神社神道,將其列為國家祭祀的範疇,並通過行政命令把信奉神道教,參拜神社作為日本國民必須遵守的義務。也就是從明治時期開始,神道教便以超越一切宗教的形式被規定為日本的國教。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離,神道教作為日本國教的地位才得以終結。
作為神道教的祭祀場所,神社一般都建在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地方。這與早期神社的設立形式有關。早期的神社多是在樹木茂盛之地建一小屋,中央種一常綠樹,稱為“神籬”,這是迄今為止遍及日本各地大大小小近13萬座神社的雛形。
在這些大小不一的神社的入口處,聳立有類似中國牌樓的建築物,被稱為“鳥居”,人神兩界由此分開,“鳥居”之外是俗人的世界,“鳥居”之內是神的世界。鳥居通常為木製,也有用銅或鐵的。小神社通常隻有一個“鳥居”,而大規模的神社則有兩三個或更多的“鳥居”,比如位於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在這座神社門前,有一條因眾多“鳥居”的排列而形成的長長的甬道,被稱為“千本鳥居”。
為什麽將這種牌樓似的建築物稱作“鳥居”呢?原來,日本人認為,鳥是人類靈魂的化身,人有善惡,靈魂也有善惡。為了不讓鳥接近神社,便在神社前建立“開”字型牌樓的“鳥居”,鳥在這裏居住,也就不會進入神社,以此保護神社的神聖性不被侵擾。
每逢神道教的重要祭典,如每年2月4日舉行的新年祭、每年12月31日舉行的神嚐祭和新嚐祭、每年6月和12月舉行的月次祭,參拜者便會從“鳥居”進入,沿甬道而行,來到淨盆處,在這裏洗淨雙手,然後兩掌相擊,雙手合十進行參拜,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大地安寧。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已經不限於在這些重要節日到來的時候才去參拜神社,而是“不問蒼天,隻問前程”。買新房子,房屋裝修,小孩上學,與人相親,仕途晉級,考試升學,隻要涉及社會生活,人們都會去神社參拜,不管其靈驗與否,隻為求得心中的安寧。
除此之外,對於日本3歲和5歲的男孩以及3歲、7歲的女孩來說,去神社參拜似乎又有著另一番意味。每年的11月15日,這些男孩和女孩便會穿上盛裝,由大人帶領去神社舉行參拜儀式,以祈求身體健康,能平平安安地長大成人。回家的時候,大多還會去照相館拍一套全家福紀念照。這一天,孩子的長輩都會送來糖果禮物,一起祝願孩子們健康成長。這就是日本所謂的“七五三節”。
據說這個節日起源於平安時代,到了江戶時代,盛行於全國。江戶時代,由於城市經濟的發展,人口激增,導致環境惡化,繼而產生一係列的流行性疾病,使得當時出生的嬰兒多數夭折。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41歲時,側室為其生下了次子,由於長子孱弱多病,德川家光便將家族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這個初生的嬰兒身上,在這個孩子5歲的時候,德川家光選了個吉日為次子設宴慶賀,希望他能順利長大成人,而這個吉日正是11月15日。受到幕府的影響,各地諸侯也紛紛效仿,沒多久便傳到了民間。
在神社裏除了舉行形式多樣的祭祀與祈福活動外,日本人的成年禮、畢業典禮和婚禮也大多選擇在神社舉行,尤其會選擇名氣和規模都響當當的神宮。神宮的級別要比神社高,因其供奉的不是皇室的祖先就是前代天皇或是重要的曆史人物,比如明治神宮、平安神宮、橿原神宮、伊勢神宮。
在明治神宮,每年都要舉辦上千場日本傳統婚禮,尤其是在每年元旦的“初詣”,會吸引五六百萬人前來遊玩祈福,為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這時候也是明治神宮最熱鬧也最擁擠的時刻,往往需要全副武裝的警察前來維持秩序,確保遊人安全。而抽簽、小吃和紀念品的購買,同樣是新年夜參拜不可或缺的歡樂內容。
在如今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神社已經失去了其宗教祭祀的最初意義,而變得越來越接近於一種“民俗”。不過反過來想想,或許這才是神道教的本來麵目,神道教也許更適合作為對世間萬物的美麗想象和人自身的美好憧憬的一條通道而存在。
據說日本有“天神地祗八百萬”,小到花草樹木,大到宇宙天地,包括嫁娶婚喪,消災免禍,求職晉升,均有相應的神來各司其職,而這也正是日本神道教的一大特點,即神道教是多神崇拜教,尤其是對於早期神道教來說,自然界的各類動植物,以及自然現象都是其祭祀膜拜的對象。
“神道”這一詞最早見於中國的儒家經典《周易》,文中有“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的描述。如果說日本早期的神道是圖騰或生靈崇拜的延續,那麽自聖德太子改革朝政,加強皇權統治以後,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神道教更多地披上了“綜合教”的外衣。它融合了中國的道教和自朝鮮傳來的佛教的教義和理論,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套相對完備的組織與製度,在日本普通民眾生活中開始與佛教一樣,扮演起極為重要的角色。
這一時期,佛教和神道教往往相互混合而存在,普通老百姓既信仰佛教也信仰神道教。正是在佛教的影響下,神道教開始建造神像,建立固定的供奉場所,並且盛行在神社附近建立神宮寺,佛教寺院也迎立神道教的神祗進行祭祀。由於佛教與神道教的長期混合,從公元9世紀開始到13世紀,神道教逐步發展出一套完備的“本地垂跡”的理論學說,這種理論認為,西方如來就是日本的天照大神,天照大神則是西方如來在日本國的化身。
13世紀以後,一些研究神道教的學者在“本地垂跡”學說的基礎上,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神道理論,因理論不同從而產生出近百種流派,經過長期融合消化,到了江戶時代,陸續發展成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這三大教派。
神道教的這三大教派的組織及教義雖各有不同,但是在明治維新之前,它們之間的發展都還基本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沒有誰高誰低的區分。明治維新以後,明治政府向國民大力鼓吹和強化灌輸天皇至上和日本民族優越論,伴隨著國家主義思想的上升,明治政府積極扶持以族緣或地緣為基礎、以神社為中心的崇敬祖先神、氏神、地域神為信仰的神社神道,將其列為國家祭祀的範疇,並通過行政命令把信奉神道教,參拜神社作為日本國民必須遵守的義務。也就是從明治時期開始,神道教便以超越一切宗教的形式被規定為日本的國教。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離,神道教作為日本國教的地位才得以終結。
作為神道教的祭祀場所,神社一般都建在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地方。這與早期神社的設立形式有關。早期的神社多是在樹木茂盛之地建一小屋,中央種一常綠樹,稱為“神籬”,這是迄今為止遍及日本各地大大小小近13萬座神社的雛形。
在這些大小不一的神社的入口處,聳立有類似中國牌樓的建築物,被稱為“鳥居”,人神兩界由此分開,“鳥居”之外是俗人的世界,“鳥居”之內是神的世界。鳥居通常為木製,也有用銅或鐵的。小神社通常隻有一個“鳥居”,而大規模的神社則有兩三個或更多的“鳥居”,比如位於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在這座神社門前,有一條因眾多“鳥居”的排列而形成的長長的甬道,被稱為“千本鳥居”。
為什麽將這種牌樓似的建築物稱作“鳥居”呢?原來,日本人認為,鳥是人類靈魂的化身,人有善惡,靈魂也有善惡。為了不讓鳥接近神社,便在神社前建立“開”字型牌樓的“鳥居”,鳥在這裏居住,也就不會進入神社,以此保護神社的神聖性不被侵擾。
每逢神道教的重要祭典,如每年2月4日舉行的新年祭、每年12月31日舉行的神嚐祭和新嚐祭、每年6月和12月舉行的月次祭,參拜者便會從“鳥居”進入,沿甬道而行,來到淨盆處,在這裏洗淨雙手,然後兩掌相擊,雙手合十進行參拜,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大地安寧。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已經不限於在這些重要節日到來的時候才去參拜神社,而是“不問蒼天,隻問前程”。買新房子,房屋裝修,小孩上學,與人相親,仕途晉級,考試升學,隻要涉及社會生活,人們都會去神社參拜,不管其靈驗與否,隻為求得心中的安寧。
除此之外,對於日本3歲和5歲的男孩以及3歲、7歲的女孩來說,去神社參拜似乎又有著另一番意味。每年的11月15日,這些男孩和女孩便會穿上盛裝,由大人帶領去神社舉行參拜儀式,以祈求身體健康,能平平安安地長大成人。回家的時候,大多還會去照相館拍一套全家福紀念照。這一天,孩子的長輩都會送來糖果禮物,一起祝願孩子們健康成長。這就是日本所謂的“七五三節”。
據說這個節日起源於平安時代,到了江戶時代,盛行於全國。江戶時代,由於城市經濟的發展,人口激增,導致環境惡化,繼而產生一係列的流行性疾病,使得當時出生的嬰兒多數夭折。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41歲時,側室為其生下了次子,由於長子孱弱多病,德川家光便將家族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這個初生的嬰兒身上,在這個孩子5歲的時候,德川家光選了個吉日為次子設宴慶賀,希望他能順利長大成人,而這個吉日正是11月15日。受到幕府的影響,各地諸侯也紛紛效仿,沒多久便傳到了民間。
在神社裏除了舉行形式多樣的祭祀與祈福活動外,日本人的成年禮、畢業典禮和婚禮也大多選擇在神社舉行,尤其會選擇名氣和規模都響當當的神宮。神宮的級別要比神社高,因其供奉的不是皇室的祖先就是前代天皇或是重要的曆史人物,比如明治神宮、平安神宮、橿原神宮、伊勢神宮。
在明治神宮,每年都要舉辦上千場日本傳統婚禮,尤其是在每年元旦的“初詣”,會吸引五六百萬人前來遊玩祈福,為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這時候也是明治神宮最熱鬧也最擁擠的時刻,往往需要全副武裝的警察前來維持秩序,確保遊人安全。而抽簽、小吃和紀念品的購買,同樣是新年夜參拜不可或缺的歡樂內容。
在如今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神社已經失去了其宗教祭祀的最初意義,而變得越來越接近於一種“民俗”。不過反過來想想,或許這才是神道教的本來麵目,神道教也許更適合作為對世間萬物的美麗想象和人自身的美好憧憬的一條通道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