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強盜來說,他們的邏輯是——見者有份,或者說隻要自己看上的就是自己的,別人不得染指,甚至連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也沒有。在侵占琉球國的時候,日本就不折不扣地扮演了這樣一個令人唾棄的角色。在這個演技絕佳的強盜眼裏,琉球國是一塊巨大的肥肉,但自從咽下這塊肥肉起,他的日子就沒再太平過。


    琉球群島,處於今日本與台灣之間,在《隋書》中被稱為“流求”,《元史》中寫作“瑠求”。12世紀初,琉球群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分別出現了南山、中山、北山三國。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使臣楊載帶著“即位建元詔”來到琉球群島,告知這裏的國家自己即帝位的消息。


    朱元璋遣使來到琉球群島後,位於中部的中山國王察度派遣其弟泰期等一行人隨使臣楊載來到中國,向明朝進獻了自己國家的珍貴物品,朱元璋則回贈了當時明朝實行的《大統曆》以及綾羅綢緞。此後,琉球三國幾乎每年都遣使來到中國,與明朝正式建立了朝貢關係,成為了明朝的屬國。


    1429年,中山王尚巴誌統一了琉球群島,建立了琉球王國,此後,琉球國每一任國王都需要由明朝政府冊封任命才能正式進行統治,沒有得到明朝認可的王位繼任者無權行使統治權。至1550年時,琉球王國達到其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琉球與周邊國家,如朝鮮以及日本的貿易有了快速的發展。


    在與明朝建立朝貢關係上的交往中,琉球王國廣泛吸收了大陸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成果,本國文明得到了很大提升。15世紀下半葉,琉球王國產生了本土的音樂。受明朝影響,佛教於這時也盛行起來,崇信佛教的皇宮貴族在王國各地建造寺院。這些寺廟的方向一律向西,以示傾慕明朝、慕義向化之意。


    明萬曆三十七年,即1609年,德川家康命令與琉球王國相近的鹿兒島薩摩藩島津家九率領3000士兵侵略琉球。由於受明朝保護近百年,島內不見兵戈,雖然擁有精銳的皇宮衛隊,但終因寡不敵眾,琉球國王被島津家九虜去,日本控製了琉球王國,並且派駐官吏監督琉球內政長達45年。為了換回國王,琉球隻得同意德川幕府的要求,向其每年進貢8000石糧食。雖是進貢,但是在琉球看來,兩國的地位並沒有發生性質上的改變。琉球將向日本朝貢看成是正常的兩國貿易。


    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定鼎北京。琉球王國遣使來到中國請求冊封。由於當時國內戰亂尚未平息,而且清朝認為琉球王國還未將明朝賜給琉球國王的印信上繳朝廷,所以琉球王國第一次向清朝請求冊封沒能成功。


    1654年,由於清朝的幹預,日本勢力退出了琉球王國,為感念恩德,1655年,琉球王國再次遣使來清朝朝貢。這回使者上繳了明朝的印信,希望能得到正式的封號。於是,順治皇帝向琉球王國頒布了《敕琉球詔》,封琉球國王為尚質王,確認了琉球王國作為清朝屬國的地位,規定了琉球王國的朝貢時間和所行人員的數目。到了康熙元年,康熙皇帝再次向琉球王國頒布了《敕琉球詔》。在這份詔書中,對琉球王國王位繼承做了詳細規定,隻有被清朝敕封以後才能稱王,沒有敕封前,隻能稱作世子。


    19世紀中後期,明治維新使日本走向了快速發展之路,在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麵逐漸趕上西方列強的腳步,同時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也漸漸顯露出來。


    1868年,沒有征得琉球王國的同意,日本的明治政府單方麵將琉球王國劃歸鹿兒島縣管轄,並且加緊了對琉球內政的幹涉。就在日本朝野盤算如何以更好的借口控製琉球時,一個突發事件使日本看到了徹底占領琉球的“希望”。


    1871年11月27日,一艘載有66名前往中國進行貿易的琉球人的船隻,在回國途中因遭遇颶風,漂到了今台灣南部,船上一些人因同台灣當地的牡丹社民發生衝突而被殺,其餘人則由清政府送回琉球。這一事件被清廷稱為“牡丹社事件”。


    1873年,日本遣使來到中國。到達北京後,使臣來到總理衙門,拜見了大臣毛昶熙和董恂。在與這兩位大臣的交談中,日本使臣談起了“牡丹社事件”,詢問清廷是如何處置犯事的台灣島民的,毛、董二人淡淡言道:“殺人者皆屬‘生藩’,係化外之民,朝廷不予追究。”這句話讓日本使臣抓住了把柄,“化外”的意思就是清政府無力管轄的地方,既然清政府無力管轄,那麽日本就要代表琉球王國為死去的琉球人向那些“化外之人”討回公道。


    當時的清政府依然將日本看成“小國”,認為日本人的話不過是一番笑談。但是在清政府疏於防範之際,日本人卻開始了其蓄謀已久的行動。行動是從海軍將領樺山資紀與其部下裝扮成大陸商人來到台灣進行秘密勘察開始的。在這次勘察中,日本獲得了有關台灣沿岸地形的詳細數據,為其日後武裝登陸台灣做好了準備。


    樺山資紀回到日本後,明治政府很快組建了以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總指揮的侵略軍,準備出兵占領台灣。然而此時,明治政府卻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由於當時的日本國力尚不強大,缺少大型的運兵船隻,無奈之下,明治政府隻好向正在積極向東方世界擴張的美國租借了“紐約號”郵船。不久以後,明治政府租借美國郵船一事傳到了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的耳朵裏,這讓他很是吃驚,他擔心美國勢力的介入會破壞英國在中國的利益。於是他向美國施加壓力,迫使其宣布中立,但稱郵船為民間船隻,不在政府禁止之列。就這樣,1874年5月,滿載3000名日本侵略軍的美國郵船駛向了台灣,並在琅嶠成功登陸。


    英國公使威妥瑪一直在關注日本的動向,當他得知日本軍隊登陸台灣後,立即向清朝政府報告了這一事件。清政府一開始對日本入侵並沒有高度重視,以為隻是日本不法之徒的騷擾。不久,負責外交事務的李鴻章在陸續接到英、德、美等國的報告後,才認識到此次事件的嚴重性,隨即上奏清廷,請求派員處理台灣之事。


    1874年6月,清廷委任沈葆楨為欽差大臣,督辦台灣軍務。沈葆楨到台後,積極加強戰備,堅守城池,在台日軍雖然接連攻破了十幾個原住民部落,卻很難向台灣的市鎮推進。由於補給不及時,加上水土不服,很多日本士兵得了傳染病,死亡者接近整個侵略軍的三分之一。遭受了巨大損失,耗費了巨額軍費卻沒有占得絲毫便宜的明治政府隻得命西鄉從道撤軍。


    但日本並不甘心“無功而返”,9月,日本內務卿大久保利通來到中國,通過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和美國駐華公使忻敏向清政府提出條件,要求賠償日本此次出兵台灣的軍費。在英、美等國的“調停”下,中日兩國簽訂了《北京專約》。清政府答應給日本死亡士兵10萬兩撫恤銀,並對其在台修建的各類建築以40萬兩白銀購回。除了巨額賠償,清政府還在《北京專約》中承認台灣“生藩”對日本國屬民妄為加害,日軍出兵是“保民義舉”。正是這條規定,為日後琉球王國被日本侵占留了下隱患。


    1875年,日本以武力強行占領琉球王國,要求琉球王停止向清朝進貢,並廢除清朝年號,改為日本明治年號。眼見情勢危急,琉球王尚泰急忙派人向清政府求助。但因此時清廷正忙於跟侵擾新疆的阿古柏作戰,無暇顧及琉球一事。收複新疆後又不全力處置琉球國之事,致使日本在1878年4月,單方麵將琉球王國改為直轄的衝繩縣,並將琉球王室遷移到東京看管,對琉球開始了殖民統治。


    琉球形勢的急劇惡化讓清廷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1879年3月,美國前總統格蘭特來到中國,李鴻章希望格蘭特能從中斡旋此事。但當格蘭特進行調停時,日本人卻拿出《北京專約》當中“日本國此次所辦,原為保民義舉,中國不指以為不是”一條,認為既然清政府承認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就等於承認了琉球是日本的領地,這讓格蘭特束手無策,也讓清廷啞口無言。至此,因清廷的腐敗無能,最終未能改變日本侵占琉球國的事實。


    嚐到甜頭的日本,徹底看清了與自己一水之隔、大清朝這個“龐然大物”,竟然是如此的軟弱。世人皆有欺軟怕硬的劣性,在利益麵前表現得尤其明顯。於是,琉球成了一次試探性的舉動,成了推動“大陸政策”最強的助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本書讀懂日本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光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光波並收藏一本書讀懂日本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