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名力士圍了上來,忙不迭的將金錁子扒到地上。
不多時,前廳之中,除了一座銀山又多了一座金山。
老胡數了數,對賀六說:“差不多有六百錠金錁子。這些都是五兩的小錠,加起來是三千兩金子。合三萬多兩銀子!”
賀六在吳府之前,從總督府借了一名筆帖式,幫他記錄查檢到的財物。
賀六吩咐筆帖式道:“記錄在案:前院正客廳,查得白銀八萬兩,黃金三千兩。”
筆帖式如實記錄。猛然間,賀六轉頭走到一名錦衣衛力士麵前。
“拿出來。”賀六命那力士道。
力士一臉疑惑:“六爺,拿什麽?”
“拿什麽?自然是拿金子!”賀六怒道。
力士賣起了糊塗:“六爺,什麽金子啊?”
賀六沉默不語,隻是將手伸入那力士的袍袖裏。他的袍袖裏,赫然昧藏了兩枚金錁子。
老胡在一旁打趣道:“在賀六爺眼皮子地下藏金子?傻後生,你可知道,咱六爺長了個狗鼻子!能聞見金銀的味道呢!”
力士跪倒,磕頭不已:“六爺饒命,屬下吃屎迷了眼,糊塗油脂蒙了心。。。。”
賀六對待錦衣衛中的下級校尉、力士,一向是寬容的很:“得了得了。下回別這麽幹了。這些銀子一絲一毫皆是民脂民膏,你私自留下了,豈不跟那吳良庸一樣,變成了搜刮民脂民膏的王八蛋?”
當著總督府筆帖式的麵,賀六不能將話挑明:反正這一大宗髒銀,錦衣衛的私庫要逢百扒一。到年下,上到指揮使下到力士都能分上一份。。。。
老胡對賀六說:“前院客廳的正廳搜完了,南北還各有一個側廳。要去搜側廳麽?”
賀六道:“不著急。”
他繞著客廳正廳轉了一圈。目光停留在客廳正中央掛著的一副碩大的山水畫前。
賀六走到山水畫前,將畫摘下。隻見畫後麵,竟有兩個小小的凹陷。每個凹陷中,都有一個銅製把手。
他和老胡每人拽住一個銅把手,向後一拉。“嘩啦”。山水畫後的牆,竟然一大塊木板上麵糊著泥粉。
木板被拽到地上,一個碩大的暗格出現在賀六麵前。
暗格之中,密密麻麻的擺著五六十柄大小不一的玉如意。
m正e《版kn首q發ano
賀六拿起一柄如意看了看,對老胡說:“全都是上好的緬玉!這一格子玉如意,價值不下五萬銀子!”
力士們上前,小心翼翼的將玉如意拿出來,放到一個大木箱中。
賀六又命那筆帖式道:“記錄在案,前院正客廳暗格內查的玉如意五十七柄。”
老胡算了算:“老六,這一個客廳裏,就藏了十五六萬銀子啊!”
賀六笑了笑:“別著急,我聞著這客廳裏還有銀子的味兒,還沒抄幹淨呢!”
老胡環顧四周:“還沒抄幹淨?不能把?這兒哪還有能藏銀的地方?”
賀六並不答話,隻是繞著那張落在地上的山水畫轉了兩圈。他俯下身去,將山水畫的上下兩根畫軸抽出。
兩根畫軸的前端竟然是活的,可以擰開。
賀六擰開畫軸,畫軸裏竟是空心的,全是一卷一卷的錢莊莊票。
力士們清點了清點。兩根畫軸之中,共藏有三十卷錢莊莊票。每一卷五張。共一百五十張。這些莊票全都是江南四方錢莊開出的,俱是二百兩一張。
老胡眼睛都直了:“一副破畫的兩個畫軸裏,竟又藏著三萬兩銀子?”
賀六點了點頭:“嗬,這吳良庸藏銀子也是好手段。加起來,這客廳的正廳已經搜出十八九萬銀子了。洪武爺曾定下規矩,貪汙銀子超過六十兩便要剝皮揎草。嗬,幸虧吳大人沒活在洪武朝。不然光前廳的藏銀就夠他剝皮揎草三百回的!”
洪武帝在對待官員貪汙的問題上常常法外施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剝皮揎草:即在貪官脖頸處開洞,灌入水銀,將人皮完整剝下來,做成袋狀,在裏麵填充稻草後示眾。
老胡背起清白箱:“老六,咱們該去偏廳了吧?”
賀六點頭:“嗯,搜的差不多的。去偏廳吧。”
可剛走到正廳門口,賀六便收住腳步,轉過了身。
老胡問:“怎麽,老六,你又聞到了銀子的味道?”
賀六笑了笑:“你真是我肚子裏的蛔蟲。”
老胡笑罵道:“你這廝真是牙尖嘴利。你想說我成天在你肚腸裏吃你的糞麽?”
賀六轉頭回到客廳。他來到客廳一扇屏風前。
這屏風共有四扇。屏風上是蜀錦刺繡,繡的是梅蘭竹菊四友。
老胡問:“這屏風有何稀奇的?”
賀六跟京城端古宅的老掌櫃許炎平為師,學了二十年的古玩鑒賞。對於古玩的價值,他是爛熟於心。
他對老胡道:“咱們差點漏了五千兩銀子!”
老胡問:“你是說,這屏風值五千兩?我怎看不出它有什麽好?”
賀六道:“如果我沒猜錯,這是當年蜀漢皇帝劉禪的遺物!劉禪降魏後,司馬炎送了他一扇蜀繡屏風,以解他思鄉之苦。畫的便是這梅蘭竹菊。端古齋的許師傅對我說過,這扇蜀繡用的是金絲銀線,上的是六寶色。屏框是整塊的檀香木雕琢而成的!錯不了!你看這落款,相國炎贈。那時司馬炎尚未稱帝,以相國之身操控大魏。”
老胡道:“我了個乖乖。這位吳大人隨便一個擺設竟就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賀六命筆帖式道:“記錄在案!前廳查得蜀漢皇帝劉禪遺物——檀香木蜀繡梅蘭竹菊四友屏風一件,折銀五千兩!”
老胡和賀六終於移步去了偏廳。
偏廳與正廳一樣,也是遍布暗格、銀窖。整整一個上晌,老胡和賀六才查抄完客廳正廳、北偏廳、南偏廳。查得財物共折銀四十萬兩。
這才是吳良庸十二進院落中一進的一半兒。也就是整個吳府的二十四分之一。
吃午飯時,老胡邊喝著酒,邊對賀六說:“都說兩淮鹽運使是天下第一肥缺。今天咱總算是見識了!兩淮鹽運使的官帽,簡直就是個聚寶盆啊!前些日子,小閣老嚴世藩拿這個位子跟你換《百官行錄》,看來開的價碼還真不低。”
賀六搖頭:“越肥的位子,越容易丟了命。吳良庸現在不就是性命難保麽?”
不多時,前廳之中,除了一座銀山又多了一座金山。
老胡數了數,對賀六說:“差不多有六百錠金錁子。這些都是五兩的小錠,加起來是三千兩金子。合三萬多兩銀子!”
賀六在吳府之前,從總督府借了一名筆帖式,幫他記錄查檢到的財物。
賀六吩咐筆帖式道:“記錄在案:前院正客廳,查得白銀八萬兩,黃金三千兩。”
筆帖式如實記錄。猛然間,賀六轉頭走到一名錦衣衛力士麵前。
“拿出來。”賀六命那力士道。
力士一臉疑惑:“六爺,拿什麽?”
“拿什麽?自然是拿金子!”賀六怒道。
力士賣起了糊塗:“六爺,什麽金子啊?”
賀六沉默不語,隻是將手伸入那力士的袍袖裏。他的袍袖裏,赫然昧藏了兩枚金錁子。
老胡在一旁打趣道:“在賀六爺眼皮子地下藏金子?傻後生,你可知道,咱六爺長了個狗鼻子!能聞見金銀的味道呢!”
力士跪倒,磕頭不已:“六爺饒命,屬下吃屎迷了眼,糊塗油脂蒙了心。。。。”
賀六對待錦衣衛中的下級校尉、力士,一向是寬容的很:“得了得了。下回別這麽幹了。這些銀子一絲一毫皆是民脂民膏,你私自留下了,豈不跟那吳良庸一樣,變成了搜刮民脂民膏的王八蛋?”
當著總督府筆帖式的麵,賀六不能將話挑明:反正這一大宗髒銀,錦衣衛的私庫要逢百扒一。到年下,上到指揮使下到力士都能分上一份。。。。
老胡對賀六說:“前院客廳的正廳搜完了,南北還各有一個側廳。要去搜側廳麽?”
賀六道:“不著急。”
他繞著客廳正廳轉了一圈。目光停留在客廳正中央掛著的一副碩大的山水畫前。
賀六走到山水畫前,將畫摘下。隻見畫後麵,竟有兩個小小的凹陷。每個凹陷中,都有一個銅製把手。
他和老胡每人拽住一個銅把手,向後一拉。“嘩啦”。山水畫後的牆,竟然一大塊木板上麵糊著泥粉。
木板被拽到地上,一個碩大的暗格出現在賀六麵前。
暗格之中,密密麻麻的擺著五六十柄大小不一的玉如意。
m正e《版kn首q發ano
賀六拿起一柄如意看了看,對老胡說:“全都是上好的緬玉!這一格子玉如意,價值不下五萬銀子!”
力士們上前,小心翼翼的將玉如意拿出來,放到一個大木箱中。
賀六又命那筆帖式道:“記錄在案,前院正客廳暗格內查的玉如意五十七柄。”
老胡算了算:“老六,這一個客廳裏,就藏了十五六萬銀子啊!”
賀六笑了笑:“別著急,我聞著這客廳裏還有銀子的味兒,還沒抄幹淨呢!”
老胡環顧四周:“還沒抄幹淨?不能把?這兒哪還有能藏銀的地方?”
賀六並不答話,隻是繞著那張落在地上的山水畫轉了兩圈。他俯下身去,將山水畫的上下兩根畫軸抽出。
兩根畫軸的前端竟然是活的,可以擰開。
賀六擰開畫軸,畫軸裏竟是空心的,全是一卷一卷的錢莊莊票。
力士們清點了清點。兩根畫軸之中,共藏有三十卷錢莊莊票。每一卷五張。共一百五十張。這些莊票全都是江南四方錢莊開出的,俱是二百兩一張。
老胡眼睛都直了:“一副破畫的兩個畫軸裏,竟又藏著三萬兩銀子?”
賀六點了點頭:“嗬,這吳良庸藏銀子也是好手段。加起來,這客廳的正廳已經搜出十八九萬銀子了。洪武爺曾定下規矩,貪汙銀子超過六十兩便要剝皮揎草。嗬,幸虧吳大人沒活在洪武朝。不然光前廳的藏銀就夠他剝皮揎草三百回的!”
洪武帝在對待官員貪汙的問題上常常法外施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剝皮揎草:即在貪官脖頸處開洞,灌入水銀,將人皮完整剝下來,做成袋狀,在裏麵填充稻草後示眾。
老胡背起清白箱:“老六,咱們該去偏廳了吧?”
賀六點頭:“嗯,搜的差不多的。去偏廳吧。”
可剛走到正廳門口,賀六便收住腳步,轉過了身。
老胡問:“怎麽,老六,你又聞到了銀子的味道?”
賀六笑了笑:“你真是我肚子裏的蛔蟲。”
老胡笑罵道:“你這廝真是牙尖嘴利。你想說我成天在你肚腸裏吃你的糞麽?”
賀六轉頭回到客廳。他來到客廳一扇屏風前。
這屏風共有四扇。屏風上是蜀錦刺繡,繡的是梅蘭竹菊四友。
老胡問:“這屏風有何稀奇的?”
賀六跟京城端古宅的老掌櫃許炎平為師,學了二十年的古玩鑒賞。對於古玩的價值,他是爛熟於心。
他對老胡道:“咱們差點漏了五千兩銀子!”
老胡問:“你是說,這屏風值五千兩?我怎看不出它有什麽好?”
賀六道:“如果我沒猜錯,這是當年蜀漢皇帝劉禪的遺物!劉禪降魏後,司馬炎送了他一扇蜀繡屏風,以解他思鄉之苦。畫的便是這梅蘭竹菊。端古齋的許師傅對我說過,這扇蜀繡用的是金絲銀線,上的是六寶色。屏框是整塊的檀香木雕琢而成的!錯不了!你看這落款,相國炎贈。那時司馬炎尚未稱帝,以相國之身操控大魏。”
老胡道:“我了個乖乖。這位吳大人隨便一個擺設竟就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賀六命筆帖式道:“記錄在案!前廳查得蜀漢皇帝劉禪遺物——檀香木蜀繡梅蘭竹菊四友屏風一件,折銀五千兩!”
老胡和賀六終於移步去了偏廳。
偏廳與正廳一樣,也是遍布暗格、銀窖。整整一個上晌,老胡和賀六才查抄完客廳正廳、北偏廳、南偏廳。查得財物共折銀四十萬兩。
這才是吳良庸十二進院落中一進的一半兒。也就是整個吳府的二十四分之一。
吃午飯時,老胡邊喝著酒,邊對賀六說:“都說兩淮鹽運使是天下第一肥缺。今天咱總算是見識了!兩淮鹽運使的官帽,簡直就是個聚寶盆啊!前些日子,小閣老嚴世藩拿這個位子跟你換《百官行錄》,看來開的價碼還真不低。”
賀六搖頭:“越肥的位子,越容易丟了命。吳良庸現在不就是性命難保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