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生前在官製上推行“考成法”,讓普天下的官員都沒了好日子過。朝野之中,對張居正心懷不滿的官員多如牛毛。
這些人,如今全都聚集到了內閣首輔張四維身邊,蓄勢待發,準備對張居正發動致命的一擊。
幾百份參劾張居正的奏折已經備好。隻等張四維、張鯨一聲令下,這些奏折就會像雪片一樣飛向永壽宮。
永壽宮中,萬曆帝的龍案上,放著賀六呈上的奏折。
年輕的皇帝,臉上寫滿了震驚、狐疑。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整個大明官場,第一個上折子參張居正的,竟然是張居正生前的鐵杆盟友:賀六!
張鯨在一旁道:“皇上,賀六這廝,真會見風使舵啊!怪不得他能屹立三朝而不倒。”
萬曆帝道:“嗬,賀六還真滑頭啊。他這封奏折不是明折,而是密折。大明有製,臣子給皇帝上的密折,皇帝不得公之於眾。賀六這是既想當女表子,又想立牌坊!既想向朕表忠心,又不想落下個叛友背盟的壞名聲!”
張鯨連忙跪倒:“啟稟皇上,賀六居心叵測。此等狠毒奸詐之人,您斷不可用。”
萬曆帝不置可否的說了一聲:“哦?是麽?”
張鯨繼續說道:“皇上,賀六和馮保都是張居正的死黨。若皇上要借著清算張居正,在朝臣麵前立威,便不能留這兩個人!”
萬曆帝沒有應聲。他站起身,走向殿門外。猛然,他回頭對張鯨說了一句:“張四維是怎麽辦事的?竟然讓賀六搶先上了參張居正的折子!他手底下不是號稱有言官上百,黨羽上千麽?還不趕緊讓那些人,行落井下石之事?”
張鯨忙不迭的叩首:“是,皇上。奴婢這就去催張首輔。”
萬曆十年臘月初十。陝西道禦史楊四知上折,參張居正生前十四大罪。一石激起千層浪!緊接著,都察院、六科廊的二十多名言官,上折參張居正生前貪獰、擅權、欺君。
萬曆十年冬這場轟轟烈烈的“倒張事件”,終於正式拉開了帷幕。
錦衣衛,北鎮撫司。
馮保氣衝衝的進了北鎮撫使值房。
賀世忠起身拱手問:“馮叔叔,你怎麽來了?”
馮保冷笑一聲:“陝西道禦史楊四知領著二十幾個言官上折子參張先生。嗬,我聽說,楊四知的名字,含義為知仁,知禮,知義,知信,此謂之四知也。可惜,他不知死!世忠,你這個北鎮撫使是張先生的學生!應該主動維護老師的名節!我讓你帶著北鎮撫司的人,跟我們東廠的人一起,將那些汙蔑張先生的言官,全都抓起來!”
賀世忠愣住了。
馮保有些發急:“世忠,你還在等什麽?趕緊去召集北鎮撫司的力士啊!東廠的六百番役,已經等在了錦衣衛衙門外!”
賀世忠麵露難色:“馮叔叔,我爹給我下了令。最近三天,不得擅動錦衣衛中的一兵一卒。”
馮保傻眼了:“什麽?難道有人汙蔑張先生,你爹也不管不顧?”
賀世忠道:“馮叔叔,你也知道,我雖名義上是錦衣衛的北鎮撫使。可錦衣衛的袍澤弟兄們,隻聽我爹的號令。他說錦衣衛不得妄動,弟兄們就不能妄動。”
馮保冷笑一聲:“嗬,少了賀屠夫,我這個司禮監掌印難道就得吃帶毛的豬?你們錦衣衛不管這事兒不要緊!我們東廠單獨辦這件事!”
說完,馮保起身離去。京城之中,一時間東廠番役四出!馮保不僅抓了上折子參張居正的那二十多名官員,還抓了幾百名官員家眷!
這些人到了東廠手裏,還能有好果子吃麽?馮保下令對他們行庭杖。一日便杖死了七八名官員。
永壽宮。
張鯨急匆匆的走進大殿。他叩首道:“皇上,馮保抓了楊四知等二十多名言官。在東廠之中,對他們施以嚴酷的刑罰。那些言官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這才一天,便死了四名都察院禦史,三名六科廊給事中。”
萬曆帝“哦”了一聲,繼續埋頭批閱著奏折,似乎並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張鯨提醒萬曆帝:“皇上,事情照這麽發展下去,那些本來打算參張居正的言官,會因畏懼馮保的權勢而作鳥獸散!”
萬曆帝抬起頭:“嗬,你太低估言官的力量了。這些人,就像是狗皮膏藥。他們既然已經粘上了死去的張居正,就不會輕易鬆開手。朕現在,是在替他們攢一樣東西。”
張鯨問:“奴婢愚鈍,不知皇上在替他們攢什麽東西?”
萬曆帝說出了一個字:“怒!”
張鯨一頭霧水的看著萬曆帝。
萬曆帝解釋道:“東廠打死了七名言官,兔死狐悲。朝廷裏的其他言官,一定會恨死馮保!恨又會變成怒!等到言官們的憤怒如波濤般翻滾的時候,馮保的死期也就到了!到時候,言官會一擁而上,攻擊馮保。朕會下旨,嚴懲馮保。這樣一來,朝中所有官員都會明白,誰維護張居正,誰就沒有好下場!即便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維護張居正,亦隻會引火燒身!”
張鯨伸出自己的大拇指:“高,皇上實在是高啊!”
萬曆帝輕蔑的一笑,問道:“對了,錦衣衛有沒有參與抓人的事?”
張鯨搖搖頭:“那倒沒有。賀六嚴令錦衣衛所有力士,一律在衛中待命,不得擅動。”
萬曆帝合上一本奏折,笑了聲:“嗬,賀六真是個老滑頭。罷了,他是頭一個上折子參張居正的。雖然是密折,密折也是折子嘛。朕是時候見見他了。今天下晌,讓他來一趟永壽宮。”
下晌,賀六進入到永壽宮中。
萬曆帝問道:“賀六。張先生活著的時候,視你為知己。你上密折參他,算不算叛友背盟啊?”
賀六沉默不言。
萬曆帝將那封奏折扔到賀六麵前:“撿起來。”
賀六領命,撿起了奏折。
萬曆帝笑道:“這奏折,不是你的筆跡。而是張先生的筆跡。這應該是張先生死前,給你留的一條後路吧?”
賀六叩首道:“臣不敢欺瞞皇上,是。”
萬曆帝半嘲不諷的說道:“你倒是很直率,沒有否認。也對,你是錦衣衛的查檢百戶出身,擅長鑒別古玩字畫,自然更擅長鑒別字跡。你當然知道這折子是張先生的字跡。如果你想瞞朕,肯定不會將張先生的原折呈上。自己謄抄一份奏折,又花不了你幾刻時辰的功夫。”
賀六叩首:“皇上聖明。”
萬曆帝問:“說說吧,張先生為何要給你留這條後路?”
賀六違禮,抬起頭,直視著萬曆帝的眼睛:“因為,臣是張先生留給皇上的一柄鋒利的匕首!”
萬曆帝來了興趣:“張先生留給我一柄匕首幹什麽?朕是開明之君。今後要動刀兵,也是動代表光明正道的天子劍。絕不會動旁門左道的匕首。”
賀六朗聲道:“皇上,有些事,代表光明正道的天子劍是辦不了的!隻有隱藏在袖中的匕首能辦。”
這些人,如今全都聚集到了內閣首輔張四維身邊,蓄勢待發,準備對張居正發動致命的一擊。
幾百份參劾張居正的奏折已經備好。隻等張四維、張鯨一聲令下,這些奏折就會像雪片一樣飛向永壽宮。
永壽宮中,萬曆帝的龍案上,放著賀六呈上的奏折。
年輕的皇帝,臉上寫滿了震驚、狐疑。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整個大明官場,第一個上折子參張居正的,竟然是張居正生前的鐵杆盟友:賀六!
張鯨在一旁道:“皇上,賀六這廝,真會見風使舵啊!怪不得他能屹立三朝而不倒。”
萬曆帝道:“嗬,賀六還真滑頭啊。他這封奏折不是明折,而是密折。大明有製,臣子給皇帝上的密折,皇帝不得公之於眾。賀六這是既想當女表子,又想立牌坊!既想向朕表忠心,又不想落下個叛友背盟的壞名聲!”
張鯨連忙跪倒:“啟稟皇上,賀六居心叵測。此等狠毒奸詐之人,您斷不可用。”
萬曆帝不置可否的說了一聲:“哦?是麽?”
張鯨繼續說道:“皇上,賀六和馮保都是張居正的死黨。若皇上要借著清算張居正,在朝臣麵前立威,便不能留這兩個人!”
萬曆帝沒有應聲。他站起身,走向殿門外。猛然,他回頭對張鯨說了一句:“張四維是怎麽辦事的?竟然讓賀六搶先上了參張居正的折子!他手底下不是號稱有言官上百,黨羽上千麽?還不趕緊讓那些人,行落井下石之事?”
張鯨忙不迭的叩首:“是,皇上。奴婢這就去催張首輔。”
萬曆十年臘月初十。陝西道禦史楊四知上折,參張居正生前十四大罪。一石激起千層浪!緊接著,都察院、六科廊的二十多名言官,上折參張居正生前貪獰、擅權、欺君。
萬曆十年冬這場轟轟烈烈的“倒張事件”,終於正式拉開了帷幕。
錦衣衛,北鎮撫司。
馮保氣衝衝的進了北鎮撫使值房。
賀世忠起身拱手問:“馮叔叔,你怎麽來了?”
馮保冷笑一聲:“陝西道禦史楊四知領著二十幾個言官上折子參張先生。嗬,我聽說,楊四知的名字,含義為知仁,知禮,知義,知信,此謂之四知也。可惜,他不知死!世忠,你這個北鎮撫使是張先生的學生!應該主動維護老師的名節!我讓你帶著北鎮撫司的人,跟我們東廠的人一起,將那些汙蔑張先生的言官,全都抓起來!”
賀世忠愣住了。
馮保有些發急:“世忠,你還在等什麽?趕緊去召集北鎮撫司的力士啊!東廠的六百番役,已經等在了錦衣衛衙門外!”
賀世忠麵露難色:“馮叔叔,我爹給我下了令。最近三天,不得擅動錦衣衛中的一兵一卒。”
馮保傻眼了:“什麽?難道有人汙蔑張先生,你爹也不管不顧?”
賀世忠道:“馮叔叔,你也知道,我雖名義上是錦衣衛的北鎮撫使。可錦衣衛的袍澤弟兄們,隻聽我爹的號令。他說錦衣衛不得妄動,弟兄們就不能妄動。”
馮保冷笑一聲:“嗬,少了賀屠夫,我這個司禮監掌印難道就得吃帶毛的豬?你們錦衣衛不管這事兒不要緊!我們東廠單獨辦這件事!”
說完,馮保起身離去。京城之中,一時間東廠番役四出!馮保不僅抓了上折子參張居正的那二十多名官員,還抓了幾百名官員家眷!
這些人到了東廠手裏,還能有好果子吃麽?馮保下令對他們行庭杖。一日便杖死了七八名官員。
永壽宮。
張鯨急匆匆的走進大殿。他叩首道:“皇上,馮保抓了楊四知等二十多名言官。在東廠之中,對他們施以嚴酷的刑罰。那些言官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這才一天,便死了四名都察院禦史,三名六科廊給事中。”
萬曆帝“哦”了一聲,繼續埋頭批閱著奏折,似乎並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張鯨提醒萬曆帝:“皇上,事情照這麽發展下去,那些本來打算參張居正的言官,會因畏懼馮保的權勢而作鳥獸散!”
萬曆帝抬起頭:“嗬,你太低估言官的力量了。這些人,就像是狗皮膏藥。他們既然已經粘上了死去的張居正,就不會輕易鬆開手。朕現在,是在替他們攢一樣東西。”
張鯨問:“奴婢愚鈍,不知皇上在替他們攢什麽東西?”
萬曆帝說出了一個字:“怒!”
張鯨一頭霧水的看著萬曆帝。
萬曆帝解釋道:“東廠打死了七名言官,兔死狐悲。朝廷裏的其他言官,一定會恨死馮保!恨又會變成怒!等到言官們的憤怒如波濤般翻滾的時候,馮保的死期也就到了!到時候,言官會一擁而上,攻擊馮保。朕會下旨,嚴懲馮保。這樣一來,朝中所有官員都會明白,誰維護張居正,誰就沒有好下場!即便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維護張居正,亦隻會引火燒身!”
張鯨伸出自己的大拇指:“高,皇上實在是高啊!”
萬曆帝輕蔑的一笑,問道:“對了,錦衣衛有沒有參與抓人的事?”
張鯨搖搖頭:“那倒沒有。賀六嚴令錦衣衛所有力士,一律在衛中待命,不得擅動。”
萬曆帝合上一本奏折,笑了聲:“嗬,賀六真是個老滑頭。罷了,他是頭一個上折子參張居正的。雖然是密折,密折也是折子嘛。朕是時候見見他了。今天下晌,讓他來一趟永壽宮。”
下晌,賀六進入到永壽宮中。
萬曆帝問道:“賀六。張先生活著的時候,視你為知己。你上密折參他,算不算叛友背盟啊?”
賀六沉默不言。
萬曆帝將那封奏折扔到賀六麵前:“撿起來。”
賀六領命,撿起了奏折。
萬曆帝笑道:“這奏折,不是你的筆跡。而是張先生的筆跡。這應該是張先生死前,給你留的一條後路吧?”
賀六叩首道:“臣不敢欺瞞皇上,是。”
萬曆帝半嘲不諷的說道:“你倒是很直率,沒有否認。也對,你是錦衣衛的查檢百戶出身,擅長鑒別古玩字畫,自然更擅長鑒別字跡。你當然知道這折子是張先生的字跡。如果你想瞞朕,肯定不會將張先生的原折呈上。自己謄抄一份奏折,又花不了你幾刻時辰的功夫。”
賀六叩首:“皇上聖明。”
萬曆帝問:“說說吧,張先生為何要給你留這條後路?”
賀六違禮,抬起頭,直視著萬曆帝的眼睛:“因為,臣是張先生留給皇上的一柄鋒利的匕首!”
萬曆帝來了興趣:“張先生留給我一柄匕首幹什麽?朕是開明之君。今後要動刀兵,也是動代表光明正道的天子劍。絕不會動旁門左道的匕首。”
賀六朗聲道:“皇上,有些事,代表光明正道的天子劍是辦不了的!隻有隱藏在袖中的匕首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