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府邸。
告老還鄉的王崇古見到賀六,一臉震驚:“六爺,你怎麽來了?”
賀六道:“王大人做過襄敏公譚綸、戚繼光大帥、李成梁大帥的頂頭上司。您在邊關節製二十萬兵馬的時候,我賀六隻是錦衣衛中的一個小百戶。在您麵前,我怎能當得上一個‘爺’字。您喚我老六即可。我想您應該能猜到我來蒲州的目的。”
王崇古眉頭緊蹙,沉思片刻,而後歎了聲:“那我就托大,稱你一聲老六。唉,你是受了皇命來蒲州的吧?”
賀六點點頭:“是受了皇命,來辦密差。”
王崇古雖然已致仕還鄉,在官場、軍中卻有著無數的門生故吏。對於朝廷大事,他可謂是了若指掌。
王崇古是一代名臣,遇大事不糊塗。他知道,自己的外甥張四維上躥下跳的要廢除新政,那是找死。他屢次寫信勸張四維,張四維都沒把舅舅的話放在心上。
賀六說自己是受了皇命,來蒲州辦密差,王崇古立馬猜到了這件所謂的“密差”是什麽。
王崇古道:“老六,既然是辦密差,你似乎不應該來我府上找我。”
賀六發自肺腑的說道:“我敬佩王大人一生為大明立下的汗馬功勞。明人不做暗事,我來蒲州,不想瞞著王大人。”
王崇古問道:“你就不怕我給那個人通風報信?”
賀六搖頭:“我相信,您不會為了親戚的性命,置天下蒼生的福祉於不顧。如果是那樣,您就不是王崇古了。”
王崇古凝視著賀六,猛然間,他跪倒在地:“老六,我那死去的姐姐隻有四維這一個兒子。我求你,讓四維丟了權便罷手吧!你殺張家的任何人,我都不會管。隻求你放過四維一人的性命。”
賀六連忙去攙王崇古:“王大人快快請起。您這樣的大忠臣跪我,我會折壽的。我答應你,不殺張四維。”
王崇古站起身,老淚縱橫:“老六,謝了。”
賀六拱手道:“王大人,我先告辭了。”
王崇古歎了聲:“唉,走吧。我不送你了。”
賀六離開了王崇古的府邸。這是他此生最後一次見到王崇古。
五年後,王崇古病死。朝廷追贈太保,賜諡襄毅。後世史家,將他與楊博、譚綸、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並稱為嘉、隆兩朝最優秀的軍事家。
王崇古,名垂千古,彪炳史冊。
賀六雖然答應了王崇古不殺張四維,卻不打算放過張四維的父親、後母、兩個弟弟。這家人在蒲州當地作惡多端。張四維本人又是個官場牆頭草,為了功名利祿不擇手段,汙蔑千古名相。家破人亡是張四維自找的。
賀六回了棲身的客棧。
楊萬湊了上來,說道:“六爺,我打探到了一件事。”
賀六問:“哦?什麽事?”
楊萬道:“張家為富不仁,且奢靡無度。張嵋川、胡氏、張四經、張四德這家人,日日都要喝加人參熬製過的雞湯進補。”
賀六眉頭一挑:“哦?張府裏的人參,都是從哪兒采買的?”
楊萬答道:“都是從城東的鶴年堂采買。”
賀六點點頭:“百日斷魂散準備好了麽?”
楊萬連忙道:“早就備好了。”
百日斷魂散,乃是江湖殺手常用的慢性毒藥。人服用了這藥,不會立馬殞命。這奇毒會讓人的身子虛弱不堪,對任何小病都沒有抵抗之力。服用此藥百日,一場小小的傷風,都能要了人的性命。故曰“百日斷魂”。
賀六又問:“這鶴年堂應該是個大藥鋪吧?”
楊萬道:“稟六爺,鶴年堂的藥材生意,在蒲州城裏是數一數二的。”
賀六問:“這次來蒲州辦差,你從咱們錦衣衛私庫中帶了多少銀子?”
楊萬道:“帶了五千兩。”
賀六點點頭:“我手裏,還有一萬多兩銀票,大概夠了。明日,咱們到鶴年堂走一遭,想辦法盤下鶴年堂。”
第二天,賀六跟楊萬來到了鶴年堂,找到了鶴年堂的老板季常發。
這季常發五十來歲,是個算盤精。
賀六自稱是京城裏來的呂姓藥商,打算在蒲州境內,收購一座藥鋪,出售京城運過來的藥材。
季常發明顯將賀六當成了錢多人傻的冤大頭。他道:“這麽說來,呂老板是想買下我這鶴年堂了?”
賀六點點頭:“是這樣。不知道季老板是否打算出手,要價幾何?”
季常發道:“鵝們山西人做生意,向來是童叟無欺。容鵝拿算盤打一下鶴年堂價值幾何。”
說完,他拿出算盤,“劈裏啪啦”一陣打。隨後,他道:“鶴年堂值五十萬兩銀子。”
賀六“噗嗤”一聲樂了:“季老板,您。。。瘋了吧?蒲州又不是京城!即便是京城的同仁堂,也不敢說自己值五十萬兩銀子!”
季常發笑道:“呂老板,你別急啊,容鵝一筆一筆給你算!鵝們鶴年堂開了三十多年了,信譽滿蒲州!蒲州的老百姓都知道,要買真藥、好藥,必來鶴年堂。鶴年堂這塊金字招牌,就值十萬兩銀子;鶴年堂如今每年的流水銀子是十萬兩,純利兩萬兩左右,十年的利就是二十萬兩。鵝沒病沒災,再幹十年不成問題。這筆未來的利,你該給我吧?還有熟練夥計五十名,哦,再加上藥鋪的店麵,等等雜項加起來。要您五十萬兩銀子,一點兒都不多。”
告老還鄉的王崇古見到賀六,一臉震驚:“六爺,你怎麽來了?”
賀六道:“王大人做過襄敏公譚綸、戚繼光大帥、李成梁大帥的頂頭上司。您在邊關節製二十萬兵馬的時候,我賀六隻是錦衣衛中的一個小百戶。在您麵前,我怎能當得上一個‘爺’字。您喚我老六即可。我想您應該能猜到我來蒲州的目的。”
王崇古眉頭緊蹙,沉思片刻,而後歎了聲:“那我就托大,稱你一聲老六。唉,你是受了皇命來蒲州的吧?”
賀六點點頭:“是受了皇命,來辦密差。”
王崇古雖然已致仕還鄉,在官場、軍中卻有著無數的門生故吏。對於朝廷大事,他可謂是了若指掌。
王崇古是一代名臣,遇大事不糊塗。他知道,自己的外甥張四維上躥下跳的要廢除新政,那是找死。他屢次寫信勸張四維,張四維都沒把舅舅的話放在心上。
賀六說自己是受了皇命,來蒲州辦密差,王崇古立馬猜到了這件所謂的“密差”是什麽。
王崇古道:“老六,既然是辦密差,你似乎不應該來我府上找我。”
賀六發自肺腑的說道:“我敬佩王大人一生為大明立下的汗馬功勞。明人不做暗事,我來蒲州,不想瞞著王大人。”
王崇古問道:“你就不怕我給那個人通風報信?”
賀六搖頭:“我相信,您不會為了親戚的性命,置天下蒼生的福祉於不顧。如果是那樣,您就不是王崇古了。”
王崇古凝視著賀六,猛然間,他跪倒在地:“老六,我那死去的姐姐隻有四維這一個兒子。我求你,讓四維丟了權便罷手吧!你殺張家的任何人,我都不會管。隻求你放過四維一人的性命。”
賀六連忙去攙王崇古:“王大人快快請起。您這樣的大忠臣跪我,我會折壽的。我答應你,不殺張四維。”
王崇古站起身,老淚縱橫:“老六,謝了。”
賀六拱手道:“王大人,我先告辭了。”
王崇古歎了聲:“唉,走吧。我不送你了。”
賀六離開了王崇古的府邸。這是他此生最後一次見到王崇古。
五年後,王崇古病死。朝廷追贈太保,賜諡襄毅。後世史家,將他與楊博、譚綸、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並稱為嘉、隆兩朝最優秀的軍事家。
王崇古,名垂千古,彪炳史冊。
賀六雖然答應了王崇古不殺張四維,卻不打算放過張四維的父親、後母、兩個弟弟。這家人在蒲州當地作惡多端。張四維本人又是個官場牆頭草,為了功名利祿不擇手段,汙蔑千古名相。家破人亡是張四維自找的。
賀六回了棲身的客棧。
楊萬湊了上來,說道:“六爺,我打探到了一件事。”
賀六問:“哦?什麽事?”
楊萬道:“張家為富不仁,且奢靡無度。張嵋川、胡氏、張四經、張四德這家人,日日都要喝加人參熬製過的雞湯進補。”
賀六眉頭一挑:“哦?張府裏的人參,都是從哪兒采買的?”
楊萬答道:“都是從城東的鶴年堂采買。”
賀六點點頭:“百日斷魂散準備好了麽?”
楊萬連忙道:“早就備好了。”
百日斷魂散,乃是江湖殺手常用的慢性毒藥。人服用了這藥,不會立馬殞命。這奇毒會讓人的身子虛弱不堪,對任何小病都沒有抵抗之力。服用此藥百日,一場小小的傷風,都能要了人的性命。故曰“百日斷魂”。
賀六又問:“這鶴年堂應該是個大藥鋪吧?”
楊萬道:“稟六爺,鶴年堂的藥材生意,在蒲州城裏是數一數二的。”
賀六問:“這次來蒲州辦差,你從咱們錦衣衛私庫中帶了多少銀子?”
楊萬道:“帶了五千兩。”
賀六點點頭:“我手裏,還有一萬多兩銀票,大概夠了。明日,咱們到鶴年堂走一遭,想辦法盤下鶴年堂。”
第二天,賀六跟楊萬來到了鶴年堂,找到了鶴年堂的老板季常發。
這季常發五十來歲,是個算盤精。
賀六自稱是京城裏來的呂姓藥商,打算在蒲州境內,收購一座藥鋪,出售京城運過來的藥材。
季常發明顯將賀六當成了錢多人傻的冤大頭。他道:“這麽說來,呂老板是想買下我這鶴年堂了?”
賀六點點頭:“是這樣。不知道季老板是否打算出手,要價幾何?”
季常發道:“鵝們山西人做生意,向來是童叟無欺。容鵝拿算盤打一下鶴年堂價值幾何。”
說完,他拿出算盤,“劈裏啪啦”一陣打。隨後,他道:“鶴年堂值五十萬兩銀子。”
賀六“噗嗤”一聲樂了:“季老板,您。。。瘋了吧?蒲州又不是京城!即便是京城的同仁堂,也不敢說自己值五十萬兩銀子!”
季常發笑道:“呂老板,你別急啊,容鵝一筆一筆給你算!鵝們鶴年堂開了三十多年了,信譽滿蒲州!蒲州的老百姓都知道,要買真藥、好藥,必來鶴年堂。鶴年堂這塊金字招牌,就值十萬兩銀子;鶴年堂如今每年的流水銀子是十萬兩,純利兩萬兩左右,十年的利就是二十萬兩。鵝沒病沒災,再幹十年不成問題。這筆未來的利,你該給我吧?還有熟練夥計五十名,哦,再加上藥鋪的店麵,等等雜項加起來。要您五十萬兩銀子,一點兒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