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淑德院。
鄭貴妃跪倒在萬曆帝麵前。
萬曆帝凝視著他深愛的女人,良久才開口:“栽贓賀六,是你跟張鯨合謀的吧?”
如果換做其他尋常的嬪妃,一定會矢口否認。
鄭貴妃在萬曆帝麵前,卻絲毫沒有隱瞞的說:“是!此事的確是張鯨與臣妾合謀。”
萬曆帝道:“你現在該對朕撒謊的。”
鄭貴妃用一種潑辣的口吻說道:“臣妾為什麽要對皇上撒謊?憑什麽慈寧宮、坤寧宮裏的那兩個女人,可以聯起手來,用什麽巫蠱案陷害臣妾和洵兒,臣妾就不能陷害他們最忠實的走狗?!”
萬曆帝之所以如此寵愛鄭貴妃,就是因為她身上有著一種不同於尋常嬪妃的潑辣性子。
萬曆帝一聲歎息:“唉,你錯了,大錯而特錯!賀六不止忠心於李太後、王皇後,更忠心於朕啊!你要陷害他,就是陷害朕的大忠臣!”
鄭貴妃不甘示弱的說道:“誰不知道,他賀六一門心思想幫皇長子坐上太子之位?有他在,我們洵兒遲早是要被他害了的。”
萬曆帝龍顏大怒:“胡說八道!拋開國本之爭不談,洵兒是朕的兒子。賀六忠誠於朕,就會忠誠於朕的兒子!他怎麽可能害洵兒?”
鄭貴妃道:“皇上,知人知麵不知心。誰知道他賀屠夫心裏,裝著多少暗箭毒藥?”
萬曆帝搖頭:“你始終是個女人,見識有限,不會看人。嘉靖朝、隆慶朝,再加上本朝,賀六已經整整替朝廷效力五十年了!執掌錦衣衛也有三十年。他的心裏,對奸臣、貪官裝的是暗箭、毒藥。對朕,對朕的兒子,裝的卻是赤膽忠心!”
萬曆帝站起身:“這場刺殺案鬧劇,讓朕很生氣!朕最生氣的,不是你陷害賀六。而是你跟張鯨攪合到了一起!你記住,後妃與內相攪合到一起,遲早會幹預朝政!這是大忌!”
鄭貴妃小聲嘟囔著:“那李太後和馮保以前還攪合到一起了呢。”
鄭貴妃跟萬曆帝的確是真愛。也隻有真愛與真愛之間,才敢說出如此狂悖不堪的話來。
萬曆帝朝著鄭貴妃嘶吼:“沒錯!朕當初為什麽那麽恨馮保和母後?就是因為她們聯手,幹預朝政!拿走了本屬於朕的權力!你給我好好想想吧!”
說完,萬曆帝氣衝衝的出了淑德院,移駕永壽宮。
一回永壽宮,萬曆帝連喝了三杯清茶,強壓住了心頭的火氣。而後,他吩咐支應太監魏忠賢:“去,宣賀六入宮見駕。”
半個時辰後,賀六進得永壽宮大殿。
萬曆帝屏退一眾太監宮女。大殿內,隻剩下他和賀六二人。
萬曆帝道:“賀愛卿,朕沒有管好自己的嬪妃。讓你受委屈了。”
賀六撲哧一聲笑了。他的兩顆門牙已經沒了:“嗬,皇上,被綁在樹上一個時辰,這算什麽委屈?老臣一生經過的大災大難多了。這點小事兒,實在是不足掛齒。”
萬曆帝看到賀六缺了兩顆門牙的樣子,忍俊不禁:“賀愛卿,賀老頭。你說的沒錯,的確是不足掛齒啊。你兩顆門牙什麽時候掉的?”
賀六道:“一個月前,老臣的孫兒吆喝著要吃排骨。老臣讓廚房燉了一鍋。哪曾想,老臣的牙齒不經使了,一塊排骨竟然崩掉了兩顆門牙。”
萬曆帝違禮,笑的上氣不接下氣:“那塊排骨真是人世間最硬的骨頭啊!你賀老頭一輩子,啃下過嚴嵩父子那塊硬骨頭,啃下過呂芳、陳宏那塊硬骨頭,啃下過高拱、孟衝那塊硬骨頭,啃下過張四維那塊硬骨頭。最後,卻讓一塊排骨崩掉了兩顆門牙。”
萬曆帝違製,稱賀六為“賀老頭”,足見萬曆帝如今對賀六何等的寵信。
賀六道:“皇上,韓愈在《祭十二郎文》裏寫的好。視茫茫,發蒼蒼,齒牙動搖。老臣現在就是這樣。兩眼昏花,一頭白發,牙齒隨隨便便就能被崩掉。”
萬曆帝動情的說道:“你這一輩子,不容易啊。”
賀六忽然道:“皇上,老臣有個不情之請。”
萬曆帝問:“盡管言來。”
賀六道:“老臣的孫子賀澤貞已經到了尋師讀《四書》的年紀。老臣倚老賣老,想請皇上下道旨,讓首輔王錫爵做澤貞的老師。”
萬曆帝想了想,說道:“王錫爵是嘉靖四十一年的榜眼,乃當世大儒。澤貞是殉國忠良之後,也隻有王錫爵那樣的當世大儒,才配做他的老師。好,朕一會兒就讓司禮監擬這道旨。”
賀六叩首道:“臣代賀澤貞,另代殉國的犬子,叩謝皇恩!”
萬曆帝鼻頭一酸:“唉。世忠是朕做皇長子時的兩名伴讀郎之一。如果說朕在世間有幾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的話,世忠算一個,袁可立算一個。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啊。朕本來都打算,待你賀愛卿老的下不了床。就讓世忠代替你,接管錦衣衛。讓王之禎、駱思恭做他的副手。哪曾想,天妒英才。他跟朕同歲!才二十八啊,就這麽撒手人寰了。”
賀六道:“皇上如此看重世忠。他在天有靈,定然能夠瞑目了。嗯,臣還想再倚老賣老一次,替一個人求個情。”
萬曆帝問:“替誰求情?”
賀六道:“王安,王公公。他伺候了李太後、王皇後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被貶廣東做鎮守太監,實在是大材小用。”
萬曆帝心中思忖:現在鄭貴妃跟張鯨攪合到了一塊,不如讓王安回京,幫著皇後製衡鄭貴妃和張鯨。
帝王之術,精髓在於平衡各方的勢力。各方勢力相互牽製,做皇帝的才能放心。在朝堂上是如此,在後宮中,亦是如此。
萬曆帝終於開了金口:“罷了。你賀老頭兒的麵子大啊。朕怎麽能不給你麵子?就讓王安回京吧,依舊在司禮監做秉筆,兼任慈寧、坤寧兩宮的管事牌子。”
賀六又是一聲高呼:“吾皇聖明!”
萬曆帝朝著殿門口喊:“魏忠賢!”
二十二歲的魏忠賢,走進了大殿:“皇上,奴婢在。”
萬曆帝道:“賀愛卿牙口不好。朕記得,禦膳房有江南新貢上來的香糯。燉粥是極好的。你陪賀愛卿去禦膳房取一些,再把他送出宮。”
魏忠賢拱手道:“是,皇上。”
賀六跟魏忠賢出了永壽宮,走向禦膳房。
走了片刻,賀六道:“魏小公公,我老了,腿腳不好,咱們站下歇一會兒吧。”
魏忠賢道:“是,六爺。”
賀六問:“沒記錯的話,魏小公公今年二十二?”
魏忠賢道:“六爺好記性。奴婢犬齡二十二。”
賀六笑道:“二十二歲,便能夠得到皇上的信任。魏小公公前途無量啊。”
魏忠賢道:“六爺過譽了。奴婢隻是為皇上效些犬馬、微末之勞罷了。哪像您這樣一等一的大忠臣,替皇上辦的,都是些關乎朝廷社稷的大事兒。”
賀六道:“你比我家澤貞,大了那麽十多歲。澤貞那孩子,性子孤僻。原來漢驕在京城,他還能有個兄長照應。現在漢驕已經去了山東當縣令。唉,澤貞形單影隻的,可憐的很啊。若魏小公公不嫌棄,我看不如讓澤貞認你做義兄,如何?”
賀六這隻老狐狸,一生見過無數的人。現在,他已經練就了一雙看人的火眼金睛。他認定,魏忠賢將來必定權勢熏天。現在讓澤貞認他當義兄,是為了多給澤貞找一個靠山。
魏忠賢雖然年輕,卻城府很深。他聞言內心一陣狂喜,麵色倒是很平靜。
跟錦衣衛六爺的孫子結幹親?這是何等的榮耀?誰不知道,六爺深得皇上信任,又掌管錦衣衛幾十年。在朝中一呼百應!魏忠賢正愁自己身份卑微,找不到機會巴結賀六呢。賀六竟主動向他示好。
魏忠賢跪在賀六麵前:“奴婢何德何能,怎麽敢跟一門忠良的賀家結幹親?”
賀六笑道:“魏小公公,你是司禮監年輕一輩支應太監中的尖子。遲早會有一番大作為。到那時啊,澤貞遇事免不了要你幫忙呢。”
賀六哪裏能想到,魏忠賢將來不是有一番大作為,而是在朝堂上有一番胡作非為!數十年後,魏忠賢成為了大明開國以來,權勢最駭人聽聞的第一大太監。大明親王隻敢稱千歲,朝中官員們卻稱魏忠賢為“九千歲”!
魏忠賢道:“六爺如此看重奴婢。奴婢要是再推脫,倒是不識抬舉了。”
賀六笑道:“好,就這麽說定了。我回去挑個黃道吉日。請你來寒舍,讓澤貞跟你斬雞頭,燒黃紙,義結金蘭!”
陳炬成了賀澤貞的幹爺爺,王之禎、駱思恭成了賀澤貞的幹爹,王錫爵成了賀澤貞的老師,魏忠賢成了賀澤貞的義兄。等王安回京後,賀六還打算讓賀澤貞拜王安為幹爺爺。
若幹年後,賀澤貞雖無親生父母,一圈幹親卻都是權勢熏天的大人物。當時京城裏的人,都稱他為“京城第一少”。
鄭貴妃跪倒在萬曆帝麵前。
萬曆帝凝視著他深愛的女人,良久才開口:“栽贓賀六,是你跟張鯨合謀的吧?”
如果換做其他尋常的嬪妃,一定會矢口否認。
鄭貴妃在萬曆帝麵前,卻絲毫沒有隱瞞的說:“是!此事的確是張鯨與臣妾合謀。”
萬曆帝道:“你現在該對朕撒謊的。”
鄭貴妃用一種潑辣的口吻說道:“臣妾為什麽要對皇上撒謊?憑什麽慈寧宮、坤寧宮裏的那兩個女人,可以聯起手來,用什麽巫蠱案陷害臣妾和洵兒,臣妾就不能陷害他們最忠實的走狗?!”
萬曆帝之所以如此寵愛鄭貴妃,就是因為她身上有著一種不同於尋常嬪妃的潑辣性子。
萬曆帝一聲歎息:“唉,你錯了,大錯而特錯!賀六不止忠心於李太後、王皇後,更忠心於朕啊!你要陷害他,就是陷害朕的大忠臣!”
鄭貴妃不甘示弱的說道:“誰不知道,他賀六一門心思想幫皇長子坐上太子之位?有他在,我們洵兒遲早是要被他害了的。”
萬曆帝龍顏大怒:“胡說八道!拋開國本之爭不談,洵兒是朕的兒子。賀六忠誠於朕,就會忠誠於朕的兒子!他怎麽可能害洵兒?”
鄭貴妃道:“皇上,知人知麵不知心。誰知道他賀屠夫心裏,裝著多少暗箭毒藥?”
萬曆帝搖頭:“你始終是個女人,見識有限,不會看人。嘉靖朝、隆慶朝,再加上本朝,賀六已經整整替朝廷效力五十年了!執掌錦衣衛也有三十年。他的心裏,對奸臣、貪官裝的是暗箭、毒藥。對朕,對朕的兒子,裝的卻是赤膽忠心!”
萬曆帝站起身:“這場刺殺案鬧劇,讓朕很生氣!朕最生氣的,不是你陷害賀六。而是你跟張鯨攪合到了一起!你記住,後妃與內相攪合到一起,遲早會幹預朝政!這是大忌!”
鄭貴妃小聲嘟囔著:“那李太後和馮保以前還攪合到一起了呢。”
鄭貴妃跟萬曆帝的確是真愛。也隻有真愛與真愛之間,才敢說出如此狂悖不堪的話來。
萬曆帝朝著鄭貴妃嘶吼:“沒錯!朕當初為什麽那麽恨馮保和母後?就是因為她們聯手,幹預朝政!拿走了本屬於朕的權力!你給我好好想想吧!”
說完,萬曆帝氣衝衝的出了淑德院,移駕永壽宮。
一回永壽宮,萬曆帝連喝了三杯清茶,強壓住了心頭的火氣。而後,他吩咐支應太監魏忠賢:“去,宣賀六入宮見駕。”
半個時辰後,賀六進得永壽宮大殿。
萬曆帝屏退一眾太監宮女。大殿內,隻剩下他和賀六二人。
萬曆帝道:“賀愛卿,朕沒有管好自己的嬪妃。讓你受委屈了。”
賀六撲哧一聲笑了。他的兩顆門牙已經沒了:“嗬,皇上,被綁在樹上一個時辰,這算什麽委屈?老臣一生經過的大災大難多了。這點小事兒,實在是不足掛齒。”
萬曆帝看到賀六缺了兩顆門牙的樣子,忍俊不禁:“賀愛卿,賀老頭。你說的沒錯,的確是不足掛齒啊。你兩顆門牙什麽時候掉的?”
賀六道:“一個月前,老臣的孫兒吆喝著要吃排骨。老臣讓廚房燉了一鍋。哪曾想,老臣的牙齒不經使了,一塊排骨竟然崩掉了兩顆門牙。”
萬曆帝違禮,笑的上氣不接下氣:“那塊排骨真是人世間最硬的骨頭啊!你賀老頭一輩子,啃下過嚴嵩父子那塊硬骨頭,啃下過呂芳、陳宏那塊硬骨頭,啃下過高拱、孟衝那塊硬骨頭,啃下過張四維那塊硬骨頭。最後,卻讓一塊排骨崩掉了兩顆門牙。”
萬曆帝違製,稱賀六為“賀老頭”,足見萬曆帝如今對賀六何等的寵信。
賀六道:“皇上,韓愈在《祭十二郎文》裏寫的好。視茫茫,發蒼蒼,齒牙動搖。老臣現在就是這樣。兩眼昏花,一頭白發,牙齒隨隨便便就能被崩掉。”
萬曆帝動情的說道:“你這一輩子,不容易啊。”
賀六忽然道:“皇上,老臣有個不情之請。”
萬曆帝問:“盡管言來。”
賀六道:“老臣的孫子賀澤貞已經到了尋師讀《四書》的年紀。老臣倚老賣老,想請皇上下道旨,讓首輔王錫爵做澤貞的老師。”
萬曆帝想了想,說道:“王錫爵是嘉靖四十一年的榜眼,乃當世大儒。澤貞是殉國忠良之後,也隻有王錫爵那樣的當世大儒,才配做他的老師。好,朕一會兒就讓司禮監擬這道旨。”
賀六叩首道:“臣代賀澤貞,另代殉國的犬子,叩謝皇恩!”
萬曆帝鼻頭一酸:“唉。世忠是朕做皇長子時的兩名伴讀郎之一。如果說朕在世間有幾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的話,世忠算一個,袁可立算一個。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啊。朕本來都打算,待你賀愛卿老的下不了床。就讓世忠代替你,接管錦衣衛。讓王之禎、駱思恭做他的副手。哪曾想,天妒英才。他跟朕同歲!才二十八啊,就這麽撒手人寰了。”
賀六道:“皇上如此看重世忠。他在天有靈,定然能夠瞑目了。嗯,臣還想再倚老賣老一次,替一個人求個情。”
萬曆帝問:“替誰求情?”
賀六道:“王安,王公公。他伺候了李太後、王皇後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被貶廣東做鎮守太監,實在是大材小用。”
萬曆帝心中思忖:現在鄭貴妃跟張鯨攪合到了一塊,不如讓王安回京,幫著皇後製衡鄭貴妃和張鯨。
帝王之術,精髓在於平衡各方的勢力。各方勢力相互牽製,做皇帝的才能放心。在朝堂上是如此,在後宮中,亦是如此。
萬曆帝終於開了金口:“罷了。你賀老頭兒的麵子大啊。朕怎麽能不給你麵子?就讓王安回京吧,依舊在司禮監做秉筆,兼任慈寧、坤寧兩宮的管事牌子。”
賀六又是一聲高呼:“吾皇聖明!”
萬曆帝朝著殿門口喊:“魏忠賢!”
二十二歲的魏忠賢,走進了大殿:“皇上,奴婢在。”
萬曆帝道:“賀愛卿牙口不好。朕記得,禦膳房有江南新貢上來的香糯。燉粥是極好的。你陪賀愛卿去禦膳房取一些,再把他送出宮。”
魏忠賢拱手道:“是,皇上。”
賀六跟魏忠賢出了永壽宮,走向禦膳房。
走了片刻,賀六道:“魏小公公,我老了,腿腳不好,咱們站下歇一會兒吧。”
魏忠賢道:“是,六爺。”
賀六問:“沒記錯的話,魏小公公今年二十二?”
魏忠賢道:“六爺好記性。奴婢犬齡二十二。”
賀六笑道:“二十二歲,便能夠得到皇上的信任。魏小公公前途無量啊。”
魏忠賢道:“六爺過譽了。奴婢隻是為皇上效些犬馬、微末之勞罷了。哪像您這樣一等一的大忠臣,替皇上辦的,都是些關乎朝廷社稷的大事兒。”
賀六道:“你比我家澤貞,大了那麽十多歲。澤貞那孩子,性子孤僻。原來漢驕在京城,他還能有個兄長照應。現在漢驕已經去了山東當縣令。唉,澤貞形單影隻的,可憐的很啊。若魏小公公不嫌棄,我看不如讓澤貞認你做義兄,如何?”
賀六這隻老狐狸,一生見過無數的人。現在,他已經練就了一雙看人的火眼金睛。他認定,魏忠賢將來必定權勢熏天。現在讓澤貞認他當義兄,是為了多給澤貞找一個靠山。
魏忠賢雖然年輕,卻城府很深。他聞言內心一陣狂喜,麵色倒是很平靜。
跟錦衣衛六爺的孫子結幹親?這是何等的榮耀?誰不知道,六爺深得皇上信任,又掌管錦衣衛幾十年。在朝中一呼百應!魏忠賢正愁自己身份卑微,找不到機會巴結賀六呢。賀六竟主動向他示好。
魏忠賢跪在賀六麵前:“奴婢何德何能,怎麽敢跟一門忠良的賀家結幹親?”
賀六笑道:“魏小公公,你是司禮監年輕一輩支應太監中的尖子。遲早會有一番大作為。到那時啊,澤貞遇事免不了要你幫忙呢。”
賀六哪裏能想到,魏忠賢將來不是有一番大作為,而是在朝堂上有一番胡作非為!數十年後,魏忠賢成為了大明開國以來,權勢最駭人聽聞的第一大太監。大明親王隻敢稱千歲,朝中官員們卻稱魏忠賢為“九千歲”!
魏忠賢道:“六爺如此看重奴婢。奴婢要是再推脫,倒是不識抬舉了。”
賀六笑道:“好,就這麽說定了。我回去挑個黃道吉日。請你來寒舍,讓澤貞跟你斬雞頭,燒黃紙,義結金蘭!”
陳炬成了賀澤貞的幹爺爺,王之禎、駱思恭成了賀澤貞的幹爹,王錫爵成了賀澤貞的老師,魏忠賢成了賀澤貞的義兄。等王安回京後,賀六還打算讓賀澤貞拜王安為幹爺爺。
若幹年後,賀澤貞雖無親生父母,一圈幹親卻都是權勢熏天的大人物。當時京城裏的人,都稱他為“京城第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