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卿過庭知山房的時候已過了近一個時辰, 賀蘭春已是梳妝打扮過,挽著鬆鬆的雲髻, 斜插著一支翠玉珠釵,鬢邊簪著一朵巴掌大的牡丹花, 花蕊是用金絲做的, 微微顫顫。
“王爺。”賀蘭春見他進屋便起了身, 懶懶一福, 未等他發話便落回了榻上, 耳垂上一對寶珠墜子輕輕晃了晃,更襯得那臉嬌嫩無雙。
她穿著嬌黃的對襟短襦,細條條的腰係著薄絹的裙, 輕薄的細絹透著裏麵碧色的訶子, 隱隱瞧見一簇鮮花在月匈口盛放,季卿眸子暗了暗,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那雪峰山巒上。
賀蘭春隻覺他目光灼人, 便微微側身避了下,雪膩香酥的豐盈顫了兩顫兒, 叫季卿喉結不覺滾動了下, 待走到她身邊坐下便抓了她的手在掌中反複把玩。
賀蘭春睨他一眼, 反倒像是飛了媚眼過去,惹得季卿低笑出聲,問道:“這院子可還使得?有何處不喜隻管與王妃說。”
賀蘭春紅唇一彎, 嬌聲道:“倒無甚不喜之處, 隻有一樣……”她明眸流轉, 笑吟吟的瞧著季卿。
季卿微挑眉梢,道:“哪一樣?”
賀蘭春紅菱唇一翹,笑盈盈的道:“獨獨那匾額我瞧著頗有稀奇之處,也不知是哪個大家書寫的。”
季卿聞言眼中浮現出了笑意來,手上一使巧勁便將人帶進了懷中,賀蘭春小嘴微張,一聲輕呼剛溢出唇中,便叫季卿以口封住,屋內的侍女瞧了忙慌慌的避了出去。
賀蘭春嬌喘細細,粉拳敲在他肩頭,嗔道:“王爺在這般胡鬧我可要生氣了。”
季卿哈哈大笑,在她兩片紅豔豔的唇上香了一口,問道:“那匾額上的字可曾喜歡?”
賀蘭春眼波流轉,細聲細氣的道:“若是王爺親自寫的便喜歡,若不是,便不歡喜。”她如何不知那匾額上的字正是季卿所提,這番說辭不過是有意哄他高興罷了。
季卿果然大悅,低頭在她耳邊說道:“好個刁鑽的小娘子,若不是本王寫的你待如何?”
賀蘭春扭過頭去,唇叫季卿銜了個正著,細細品咂一番後叫她說出了話來:“若不是,便叫王爺重新給我提了字來。”
季卿摟著她在她嬌嫩的臉蛋上香了一口,笑道:“自是本王提的,如此可歡喜了?”
賀蘭春含笑不語,可那笑盈盈的模樣瞧在季卿眼中可不是在歡喜不過了,叫他心中悅極。
季卿牽了賀蘭春的手起身,又為她理了理略散的兩襟,道:“先隨我去見過母妃,旁的人不急於這一時見,等你歇了兩日再見他們也不遲。”
賀蘭春輕應一聲,乖巧的模樣叫季卿心裏軟成一片,又放低了聲音,哄她道:“我已叫王妃三日後備下酒宴,必不叫你委屈。”
賀蘭春聞言麵上不顯,心中卻是冷笑,可眼卻透著水波盈盈,直直的蕩到季卿的心尖上。
季卿攜了賀蘭春去了厚德樓,他叫人備下了軟轎,在府裏如此嬌的倒也是頭一份,季卿想著她那雙玲瓏嬌綿的纖足便舍不得叫她的腳沾了地。
賀蘭春這般驕奢,老王妃自是聞的,她不怪自己兒子,卻怪賀蘭春恃寵生嬌,不免與身邊的人埋怨起來,說話間,便有侍女前來通傳,說是王爺帶了賀蘭側妃前來拜見。
老王妃當即冷笑:“倒真成了心尖子一般了。”
老王妃曾與昭帝有過一麵之緣,那一麵已叫她將昭帝的相貌牢牢記在心中,殺親之恨焉敢忘懷,此時瞧見賀蘭春,見她碧釵斜墜,雲髻鬆挽,星眸含媚,通身透著妖嬈難言,隻覺得與記憶中的昭帝極是相似,目光不由發冷,遲遲未叫她起身。
“母妃。”季卿喚了一聲,他見賀蘭春半福著身,顫顫巍巍的樣子,倒是有些不舍了。
老王妃如劍的目光收了回來,冷冷的道:“聖人曾賜你謹字為號,你須得謹記此字為何意,休要學得你祖上那一套狐媚手段,王府裏容不得沒有規矩的人。”
“是。”賀蘭春輕應一聲,待起了身便站回了季卿的身後,她知這老王妃與賀蘭家也算是有舊怨,自是不會在她手下討了好。
老王妃看了季卿一眼,見他微垂著眸,目光顯然是落賀蘭春的身上,不由皺眉,可她亦知季卿的脾氣,母子間本就不親,她自不敢與他發作,便輕斥賀蘭春道:“府裏子嗣稀薄,你萬不得勾得王爺壞了身子。”
賀蘭春一怔,隨即臉上染上紅暈,卻是非羞而惱,她何曾想到這老王妃說話這般不管不顧,連這樣的話都說得出口,當她是什麽了,是歡場小娘不成。
這話說的實不像個樣子,便連季卿都皺起了眉來,他聲音一沉,道:“母妃若無旁的事我便先帶她回去了。”
他語氣冷硬,叫老王妃心中湧了火氣上來,冷聲道:“怎無旁的事,你走多天,可曾見了大郎?你可就這麽一個兒子,連這點心都不肯上嗎?”
季卿心性實是冷硬非常,這個兒子本就不在他的期望之中,又見他生的實是愚笨,自是討不得他的歡心,哪裏又能看重多少,況且,他素日事務繁多,更是無暇理會這個兒子,所謂父子親情在他眼中自無多少。
“大郎那有李氏照看。”季卿淡淡說了一句,他原本曾想過將這個兒子抱到魏氏房中養著,不過因母親與李氏一哭二鬧,加之魏氏推脫,這才歇了心思,如今想來倒頗有些悔意,兒郎實不應長於婦人之手。
老王妃麵有不悅之色,皺眉道:“雲娘大字都不識幾個,哪裏能教好大郎,你豈不聞子不教父之過?”
季卿扯了下嘴角:“當日不是母妃非要將大郎養在李氏膝下?府裏自有教書先生教他識文斷字,母妃不必有此擔心。”
老王妃見季卿言語之間實是冷淡,心中湧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挫敗感,隻是在賀蘭春麵前她怎可能與兒子示弱,便道:“罷了,我替誰操這些心呢!你如今大了心裏自有主意,我多嘴多舌的反倒遭了你厭煩,可見有句老話說的不錯,兒大不由娘。”老王妃目光落在了賀蘭春的身上,意有所指的說道,眼中難掩厭惡之色。
季卿聞言並未出言寬慰母親,隻輕輕撫了下無一絲皺褶的袖擺,眼中隱有譏諷之意,道:“母妃言重了,若無旁的事我便先回去了,袁先生尚有事要與兒子商議。”
老王妃揮了揮手,待季卿攜賀蘭春走後臉色徹底陰沉了下來。
李氏從偏廳走了出來,上前服侍著老王妃,端了茶到她的手中,老王妃接過蓋碗看了她一眼,臉色微有些緩和,兒子不貼心,好在尚有個侄女是貼心人,倒也寬了她的心。
“我就說賀蘭家沒有一個好東西,當日就不該鬆口讓景略納了她進門,你瞧瞧,不過才剛剛進府就恃寵生嬌,我倒是沒見過誰家女娘像她這般的,來給長輩見禮還拿捏著架子,不知道的還以為她那院子離厚德樓有百裏之遠。”
李氏撫著老王妃的胸口,溫聲道:“您何必與她一般見識,想來是生的有幾分顏色才叫王爺看上了眼,剛剛到手自是有幾分新鮮勁的。”李氏心中實在好奇賀蘭春生的什麽模樣,隻可惜她在偏廳能聽見正堂說的話,卻瞧不見人,故而便拿話試探老王妃。
老王妃冷笑一聲:“不過是個狐媚子罷了,賀蘭家的女娘慣來欠了幾分莊重,妖妖嬈嬈,走個路都要一搖三擺不肯安分。”
李氏眸光閃了閃,知賀蘭春若是姿容不過爾爾老王妃必會譏諷,如今她這般說,可見賀蘭春的容貌是不差的,她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道:“那便是與白姨娘含羞帶媚了。”
李氏提起白姨娘也叫老王妃心中生厭,罵了句:“不幹不淨的東西,都是這種狐媚子歪纏著他,不管不管他的身子,若不然府裏早就開枝散葉了。”
李氏臉上表情一僵,一口濁氣呼之於口,方道:“賀蘭側妃進了府,又這般得王爺疼寵,想來離府裏開枝散葉的日子也不遠了。”
老王妃眼中閃過鄙夷之色:“她有那等福氣,我還不如指望著魏氏能懷上身子。”說道魏氏,這又是老王妃的一個心病,哪個府上像中山王府一般連個嫡子都沒有,若非魏氏出自魏王府,這樣的媳婦便該早早休了才是。
李氏微微一笑,道:“姑母,我瞧著王妃心中也是急呢!這一次賀蘭側妃進府王妃可是將春分塢裏裏外外都粉飾了一遍,可見王妃心裏是盼著她進府為王爺開枝散葉的。”
老王妃側頭看她一眼,眼底若有所思,都是女人,她自不信魏氏會真心實意為兒子張羅這些事,如今她如此熱心,若說不是另有所圖誰也不會相信,老王妃眸光一冷,想到了魏氏的肚子,這深宅內院的婦人若一直無子便會打起陰奪他人子嗣之事,說不得魏氏就是打的這個主意,她想到如今魏氏無子尚且不將她放在眼中,若是叫她得逞,有子養在膝下怕是更目中無人了,頓時臉色陰沉了下來。
“王爺。”賀蘭春見他進屋便起了身, 懶懶一福, 未等他發話便落回了榻上, 耳垂上一對寶珠墜子輕輕晃了晃,更襯得那臉嬌嫩無雙。
她穿著嬌黃的對襟短襦,細條條的腰係著薄絹的裙, 輕薄的細絹透著裏麵碧色的訶子, 隱隱瞧見一簇鮮花在月匈口盛放,季卿眸子暗了暗,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那雪峰山巒上。
賀蘭春隻覺他目光灼人, 便微微側身避了下,雪膩香酥的豐盈顫了兩顫兒, 叫季卿喉結不覺滾動了下, 待走到她身邊坐下便抓了她的手在掌中反複把玩。
賀蘭春睨他一眼, 反倒像是飛了媚眼過去,惹得季卿低笑出聲,問道:“這院子可還使得?有何處不喜隻管與王妃說。”
賀蘭春紅唇一彎, 嬌聲道:“倒無甚不喜之處, 隻有一樣……”她明眸流轉, 笑吟吟的瞧著季卿。
季卿微挑眉梢,道:“哪一樣?”
賀蘭春紅菱唇一翹,笑盈盈的道:“獨獨那匾額我瞧著頗有稀奇之處,也不知是哪個大家書寫的。”
季卿聞言眼中浮現出了笑意來,手上一使巧勁便將人帶進了懷中,賀蘭春小嘴微張,一聲輕呼剛溢出唇中,便叫季卿以口封住,屋內的侍女瞧了忙慌慌的避了出去。
賀蘭春嬌喘細細,粉拳敲在他肩頭,嗔道:“王爺在這般胡鬧我可要生氣了。”
季卿哈哈大笑,在她兩片紅豔豔的唇上香了一口,問道:“那匾額上的字可曾喜歡?”
賀蘭春眼波流轉,細聲細氣的道:“若是王爺親自寫的便喜歡,若不是,便不歡喜。”她如何不知那匾額上的字正是季卿所提,這番說辭不過是有意哄他高興罷了。
季卿果然大悅,低頭在她耳邊說道:“好個刁鑽的小娘子,若不是本王寫的你待如何?”
賀蘭春扭過頭去,唇叫季卿銜了個正著,細細品咂一番後叫她說出了話來:“若不是,便叫王爺重新給我提了字來。”
季卿摟著她在她嬌嫩的臉蛋上香了一口,笑道:“自是本王提的,如此可歡喜了?”
賀蘭春含笑不語,可那笑盈盈的模樣瞧在季卿眼中可不是在歡喜不過了,叫他心中悅極。
季卿牽了賀蘭春的手起身,又為她理了理略散的兩襟,道:“先隨我去見過母妃,旁的人不急於這一時見,等你歇了兩日再見他們也不遲。”
賀蘭春輕應一聲,乖巧的模樣叫季卿心裏軟成一片,又放低了聲音,哄她道:“我已叫王妃三日後備下酒宴,必不叫你委屈。”
賀蘭春聞言麵上不顯,心中卻是冷笑,可眼卻透著水波盈盈,直直的蕩到季卿的心尖上。
季卿攜了賀蘭春去了厚德樓,他叫人備下了軟轎,在府裏如此嬌的倒也是頭一份,季卿想著她那雙玲瓏嬌綿的纖足便舍不得叫她的腳沾了地。
賀蘭春這般驕奢,老王妃自是聞的,她不怪自己兒子,卻怪賀蘭春恃寵生嬌,不免與身邊的人埋怨起來,說話間,便有侍女前來通傳,說是王爺帶了賀蘭側妃前來拜見。
老王妃當即冷笑:“倒真成了心尖子一般了。”
老王妃曾與昭帝有過一麵之緣,那一麵已叫她將昭帝的相貌牢牢記在心中,殺親之恨焉敢忘懷,此時瞧見賀蘭春,見她碧釵斜墜,雲髻鬆挽,星眸含媚,通身透著妖嬈難言,隻覺得與記憶中的昭帝極是相似,目光不由發冷,遲遲未叫她起身。
“母妃。”季卿喚了一聲,他見賀蘭春半福著身,顫顫巍巍的樣子,倒是有些不舍了。
老王妃如劍的目光收了回來,冷冷的道:“聖人曾賜你謹字為號,你須得謹記此字為何意,休要學得你祖上那一套狐媚手段,王府裏容不得沒有規矩的人。”
“是。”賀蘭春輕應一聲,待起了身便站回了季卿的身後,她知這老王妃與賀蘭家也算是有舊怨,自是不會在她手下討了好。
老王妃看了季卿一眼,見他微垂著眸,目光顯然是落賀蘭春的身上,不由皺眉,可她亦知季卿的脾氣,母子間本就不親,她自不敢與他發作,便輕斥賀蘭春道:“府裏子嗣稀薄,你萬不得勾得王爺壞了身子。”
賀蘭春一怔,隨即臉上染上紅暈,卻是非羞而惱,她何曾想到這老王妃說話這般不管不顧,連這樣的話都說得出口,當她是什麽了,是歡場小娘不成。
這話說的實不像個樣子,便連季卿都皺起了眉來,他聲音一沉,道:“母妃若無旁的事我便先帶她回去了。”
他語氣冷硬,叫老王妃心中湧了火氣上來,冷聲道:“怎無旁的事,你走多天,可曾見了大郎?你可就這麽一個兒子,連這點心都不肯上嗎?”
季卿心性實是冷硬非常,這個兒子本就不在他的期望之中,又見他生的實是愚笨,自是討不得他的歡心,哪裏又能看重多少,況且,他素日事務繁多,更是無暇理會這個兒子,所謂父子親情在他眼中自無多少。
“大郎那有李氏照看。”季卿淡淡說了一句,他原本曾想過將這個兒子抱到魏氏房中養著,不過因母親與李氏一哭二鬧,加之魏氏推脫,這才歇了心思,如今想來倒頗有些悔意,兒郎實不應長於婦人之手。
老王妃麵有不悅之色,皺眉道:“雲娘大字都不識幾個,哪裏能教好大郎,你豈不聞子不教父之過?”
季卿扯了下嘴角:“當日不是母妃非要將大郎養在李氏膝下?府裏自有教書先生教他識文斷字,母妃不必有此擔心。”
老王妃見季卿言語之間實是冷淡,心中湧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挫敗感,隻是在賀蘭春麵前她怎可能與兒子示弱,便道:“罷了,我替誰操這些心呢!你如今大了心裏自有主意,我多嘴多舌的反倒遭了你厭煩,可見有句老話說的不錯,兒大不由娘。”老王妃目光落在了賀蘭春的身上,意有所指的說道,眼中難掩厭惡之色。
季卿聞言並未出言寬慰母親,隻輕輕撫了下無一絲皺褶的袖擺,眼中隱有譏諷之意,道:“母妃言重了,若無旁的事我便先回去了,袁先生尚有事要與兒子商議。”
老王妃揮了揮手,待季卿攜賀蘭春走後臉色徹底陰沉了下來。
李氏從偏廳走了出來,上前服侍著老王妃,端了茶到她的手中,老王妃接過蓋碗看了她一眼,臉色微有些緩和,兒子不貼心,好在尚有個侄女是貼心人,倒也寬了她的心。
“我就說賀蘭家沒有一個好東西,當日就不該鬆口讓景略納了她進門,你瞧瞧,不過才剛剛進府就恃寵生嬌,我倒是沒見過誰家女娘像她這般的,來給長輩見禮還拿捏著架子,不知道的還以為她那院子離厚德樓有百裏之遠。”
李氏撫著老王妃的胸口,溫聲道:“您何必與她一般見識,想來是生的有幾分顏色才叫王爺看上了眼,剛剛到手自是有幾分新鮮勁的。”李氏心中實在好奇賀蘭春生的什麽模樣,隻可惜她在偏廳能聽見正堂說的話,卻瞧不見人,故而便拿話試探老王妃。
老王妃冷笑一聲:“不過是個狐媚子罷了,賀蘭家的女娘慣來欠了幾分莊重,妖妖嬈嬈,走個路都要一搖三擺不肯安分。”
李氏眸光閃了閃,知賀蘭春若是姿容不過爾爾老王妃必會譏諷,如今她這般說,可見賀蘭春的容貌是不差的,她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道:“那便是與白姨娘含羞帶媚了。”
李氏提起白姨娘也叫老王妃心中生厭,罵了句:“不幹不淨的東西,都是這種狐媚子歪纏著他,不管不管他的身子,若不然府裏早就開枝散葉了。”
李氏臉上表情一僵,一口濁氣呼之於口,方道:“賀蘭側妃進了府,又這般得王爺疼寵,想來離府裏開枝散葉的日子也不遠了。”
老王妃眼中閃過鄙夷之色:“她有那等福氣,我還不如指望著魏氏能懷上身子。”說道魏氏,這又是老王妃的一個心病,哪個府上像中山王府一般連個嫡子都沒有,若非魏氏出自魏王府,這樣的媳婦便該早早休了才是。
李氏微微一笑,道:“姑母,我瞧著王妃心中也是急呢!這一次賀蘭側妃進府王妃可是將春分塢裏裏外外都粉飾了一遍,可見王妃心裏是盼著她進府為王爺開枝散葉的。”
老王妃側頭看她一眼,眼底若有所思,都是女人,她自不信魏氏會真心實意為兒子張羅這些事,如今她如此熱心,若說不是另有所圖誰也不會相信,老王妃眸光一冷,想到了魏氏的肚子,這深宅內院的婦人若一直無子便會打起陰奪他人子嗣之事,說不得魏氏就是打的這個主意,她想到如今魏氏無子尚且不將她放在眼中,若是叫她得逞,有子養在膝下怕是更目中無人了,頓時臉色陰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