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三)
那一世我們執手走過-冬雪 作者:瀾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龔襲看丞相正襟危坐,臉色很差,擔憂得在一旁悄悄問:“丞相,沒事吧?”
他微微搖了一下頭。然後打破沉寂,先問魏延:“兵士調配,百日一換,此乃常例,為何不遵?”
“丞相,並非我不遵軍中調配,此乃楊儀惡人先告狀,歪曲事實。”魏延倔強的嗓門又大了起來。楊儀在邊上想要說什麽,但諸葛亮嚴厲的眼神讓他話到嘴邊,又生生吞咽了下去。
“那是什麽?”諸葛亮問魏延。
“丞相”魏延解釋道:“目前兵士休整於漢中,並無戰事。魏延是個沒事做就要閑出病來的性子,楊儀來傳兵士調換令,便問他這次輪到哪位將軍帶兵調換,他說是薑維。我這次出兵以來,也未曾回過,建議他這次讓我領兵回成都。可不想楊儀竟說現在把兵士給我,就如羊入虎口,弄不好,我就帶兵襲魏去了!再後來,您也聽見了,他居然,居然說我要去投魏!”魏延說著,情緒又上來了,臉漲得通紅,脖子處,青筋顯露了出來。“丞相,整天閑在軍營,憋悶死了,還不如出去走一趟。求您下令,讓我這次帶兵調換,我也不用在成都休息,領兵回成都後,立馬便回漢中。”他跪拜請命。
“文長,軍戎節度,雖皆有公威擬定,但最後還需經我簽署後,方能執行。對於這次薑維領兵調換,我並無疑議。他家有老母孤身一人在成都,身邊沒有親人,大半年了,該讓他回去看看。”
“丞相,可是我……”急性子魏延不等諸葛亮說完就想要插嘴說什麽。
“文長,你聽我說完,若你仍覺不妥,我們再作商議。”諸葛亮先製住魏延的話,然後接著說:“目前,兩軍是無戰事,可文長你前兩天都在請命領兵襲魏,又怎能保證魏軍不會犯我邊境?”他望著魏延,輕輕摩挲著伏在膝上的羽扇。魏延一時語塞,沒有應聲。他接著說:“文長,我終是年歲上去了,這次患病後,雖有好轉,但總覺精力有所不濟。漢中乃巴蜀之咽喉,我軍屯兵之要地,不可有絲毫閃失。想先帝當年,就封將軍為漢中太守,守據要塞,抗擊曹魏。論經驗,論資曆,軍中無人能堪比文長更能擔當駐守漢中之重任。不知文長可願在這關鍵時刻,助我一臂之力,駐守漢中,嚴防曹魏?”
“丞相放心,有魏延在,曹魏的一隻蒼蠅也飛不進來。”本還因不能領兵回成都氣得血脈僨張的魏延,此時已是欣然願駐守漢中了。他想:是的,軍中是無人比他能更好地守住漢中了。想到這兒,他不禁輕蔑地朝身邊的楊儀‘哼’了一聲。
楊儀憤怒回視魏延,可丞相還未允他說話,此時他是不敢一言了。隻是一手仍緊捂傷口,似在敘述著他所受的委屈以恥辱。
“楊儀,魏延。”諸葛亮拿起膝上的羽扇,站起身,走到依舊跪在地上的兩人麵前,正色令道:“軍士調換,本是軍中常務。你們竟因私怨,互相誹謗,口出惡言,兵刀相向!觸犯軍紀,擾亂軍心!”
“楊儀認罪。”楊儀先磕頭領罪。
“魏延接受丞相處罰。”魏延也跟著說道。
諸葛亮看著似乎已真心認罪的二人,作出了對此事的判決:“你二人各就此事,寫一份悔過書。此外,各罰俸兩月。”
“是”兩人竟也能異口同聲地領罰。
“此事是否能就此結束,不要成為軍中醜聞一件,就看二位怎麽處理了。記住,管住自己,也管住手下的嘴。其餘我不多說了,你們好自為之吧。”諸葛亮說完,便朝帳外走下
魏延,楊儀跪在地上依舊不敢起身,直至諸葛亮的車馬遠去。
回營路上,諸葛亮一言不發。他明白魏延和楊儀的這一場風波雖已平息,可他們之間的梁子是越結越深了,當兩人爭鬥再起時,怕真是可以掀起驚濤駭浪。孫權那句‘一朝若無諸葛亮,楊,魏必為禍亂’的話在他耳邊嗡嗡作響……
他微微搖了一下頭。然後打破沉寂,先問魏延:“兵士調配,百日一換,此乃常例,為何不遵?”
“丞相,並非我不遵軍中調配,此乃楊儀惡人先告狀,歪曲事實。”魏延倔強的嗓門又大了起來。楊儀在邊上想要說什麽,但諸葛亮嚴厲的眼神讓他話到嘴邊,又生生吞咽了下去。
“那是什麽?”諸葛亮問魏延。
“丞相”魏延解釋道:“目前兵士休整於漢中,並無戰事。魏延是個沒事做就要閑出病來的性子,楊儀來傳兵士調換令,便問他這次輪到哪位將軍帶兵調換,他說是薑維。我這次出兵以來,也未曾回過,建議他這次讓我領兵回成都。可不想楊儀竟說現在把兵士給我,就如羊入虎口,弄不好,我就帶兵襲魏去了!再後來,您也聽見了,他居然,居然說我要去投魏!”魏延說著,情緒又上來了,臉漲得通紅,脖子處,青筋顯露了出來。“丞相,整天閑在軍營,憋悶死了,還不如出去走一趟。求您下令,讓我這次帶兵調換,我也不用在成都休息,領兵回成都後,立馬便回漢中。”他跪拜請命。
“文長,軍戎節度,雖皆有公威擬定,但最後還需經我簽署後,方能執行。對於這次薑維領兵調換,我並無疑議。他家有老母孤身一人在成都,身邊沒有親人,大半年了,該讓他回去看看。”
“丞相,可是我……”急性子魏延不等諸葛亮說完就想要插嘴說什麽。
“文長,你聽我說完,若你仍覺不妥,我們再作商議。”諸葛亮先製住魏延的話,然後接著說:“目前,兩軍是無戰事,可文長你前兩天都在請命領兵襲魏,又怎能保證魏軍不會犯我邊境?”他望著魏延,輕輕摩挲著伏在膝上的羽扇。魏延一時語塞,沒有應聲。他接著說:“文長,我終是年歲上去了,這次患病後,雖有好轉,但總覺精力有所不濟。漢中乃巴蜀之咽喉,我軍屯兵之要地,不可有絲毫閃失。想先帝當年,就封將軍為漢中太守,守據要塞,抗擊曹魏。論經驗,論資曆,軍中無人能堪比文長更能擔當駐守漢中之重任。不知文長可願在這關鍵時刻,助我一臂之力,駐守漢中,嚴防曹魏?”
“丞相放心,有魏延在,曹魏的一隻蒼蠅也飛不進來。”本還因不能領兵回成都氣得血脈僨張的魏延,此時已是欣然願駐守漢中了。他想:是的,軍中是無人比他能更好地守住漢中了。想到這兒,他不禁輕蔑地朝身邊的楊儀‘哼’了一聲。
楊儀憤怒回視魏延,可丞相還未允他說話,此時他是不敢一言了。隻是一手仍緊捂傷口,似在敘述著他所受的委屈以恥辱。
“楊儀,魏延。”諸葛亮拿起膝上的羽扇,站起身,走到依舊跪在地上的兩人麵前,正色令道:“軍士調換,本是軍中常務。你們竟因私怨,互相誹謗,口出惡言,兵刀相向!觸犯軍紀,擾亂軍心!”
“楊儀認罪。”楊儀先磕頭領罪。
“魏延接受丞相處罰。”魏延也跟著說道。
諸葛亮看著似乎已真心認罪的二人,作出了對此事的判決:“你二人各就此事,寫一份悔過書。此外,各罰俸兩月。”
“是”兩人竟也能異口同聲地領罰。
“此事是否能就此結束,不要成為軍中醜聞一件,就看二位怎麽處理了。記住,管住自己,也管住手下的嘴。其餘我不多說了,你們好自為之吧。”諸葛亮說完,便朝帳外走下
魏延,楊儀跪在地上依舊不敢起身,直至諸葛亮的車馬遠去。
回營路上,諸葛亮一言不發。他明白魏延和楊儀的這一場風波雖已平息,可他們之間的梁子是越結越深了,當兩人爭鬥再起時,怕真是可以掀起驚濤駭浪。孫權那句‘一朝若無諸葛亮,楊,魏必為禍亂’的話在他耳邊嗡嗡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