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趙飛、冉梅在高陽城懲罰了無賴牛三,無意中結識了俠士廖羽。


    廖羽很有來頭,那些漢壽亭侯關羽的心腹將領啊。當年關羽關雲長被東吳兵圍困在麥城,情勢危急,廖羽舍命殺出至上庸城,請劉封、孟達出兵救關羽殘軍,劉封、孟達保存實力,沒有出兵相救,結果大家都知道,關羽、關平父子被擒,雙雙遇害。蜀漢從此進入下坡路,盡管諸葛丞相竭力撐持,但獨木難支,無力回天,最終被西晉所滅,複興漢室的理想化為泡影!


    這裏提到的上庸城,原是古時庸國之地。這庸國呀,是春秋前的一個大國,極盛之時,秦、楚亦不敵。


    上庸為古代地名,漢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縣西南。據《尚書。牧誓》記載,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會同巴師八國,共同伐紂,戰於牧野,庸國位居八國之首。公元前611年,庸國趁楚國災荒,起兵東進,不料反被楚莊王聯合西部的巴國、秦國所滅,國土被楚、秦、巴三國瓜分。成語"庸人自擾"因此而來。此後,楚人吸收庸國的先進文化,國力大增。


    趙飛與廖羽一見如故,彼此談了很多,趙飛說了竹山旅遊之事,廖羽說在江湖閑逛久了,想找點事幹幹,隻是找不到合適的項目。


    趙飛笑道:"現在有一個大項目,全民都能做,如果認真做,肯定能做好,你願意不願意?"


    廖羽問道:"什麽項目?"


    趙飛說道:"助宋滅元!"


    廖羽聽了,低頭沉思。


    趙飛鼓勵道:"你先人廖化,赤膽忠心,一生報國。整部三國演義裏,對你先人廖化有精彩的描寫。放在三國誌裏,也是如此。你先人之所以能青史留名,是因為把一身本領拿出來,報效國家。如今大宋國處於反擊蒙元軍的前夜,雖然麵臨不少困難,但總的來說,肯定能戰勝蒙元。你投身這樣一個偉大而光榮的大項目,肯定有豐厚的回報,青史留名的可能性很大!"


    這趙飛呀,自幼文武兼修,用青名留名,用廖羽先人廖化的事跡激勵他,點到了關鍵穴位。


    廖羽緩緩道:"如果從軍,助宋攻元,我的山野隱居生活就結束了。從大宋計,從大局計,從青史留名計,從先人廖化計,我都沒有理由拒絕。做這個大項目,這筆大買賣,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有可能身首異處,我得好好想想!"


    冉梅脆聲道:"想什麽想,一個大男人,臨事不能果斷決定,就不是一個大男人!如果換了我,我會當場回答,要麽答應,要麽不答應!人活著總有變成灰的一天,為了高義大愛,為了江山社稷,為了黎民百姓,拚它那麽一把,這樣的人生,最有意義,最有價值!"


    廖羽問趙飛:"她是你夫人吧,聽她說話,好像給我上了一堂論語課,我感到無地自容。與其空老於林泉之下,不如跟你從軍,助宋滅元吧!如果馬革裹屍,煩勞趙兄運棺至方城山,那裏是我的故土,我生不能盡孝,死也要陪伴父母和先祖!"


    趙飛問道:"廖壯士,你的父母沒了?"


    廖羽點頭道:"父母都是抗金死的,不是死在金兵手裏,而是死在奸臣嘴裏!"


    趙飛聽了,憤聲道:"是哪個奸人害死了你父母?"


    "餘晦!"


    趙飛聽了,微皺眉頭,道:"我聽我爹娘說過,餘晦接替餘玠,把川陝防務搞得一團糟,幸虧父帥和王堅、張玨等努力,設計斬了餘晦,才穩定了川陝戰局。釣魚城一戰,擊斃蒙國大汗蒙哥,震動東西方。"


    廖羽道:"趙大俠,你說的是實情,但我父母被餘晦害死了,能從棺材裏爬出來嗎?"


    趙飛道:"古往今來,冤屈至死的賢士英雄數不勝計,你父母是其中的二位。大宋天子發現謝方叔、餘晦等一班奸臣亂搞後,順應軍民之意,果斷頒詔,處決了罪大惡極的數十個奸臣,軍心民心複振。後來大宋北伐軍在父帥指揮下,收複了河北、山西的大部分地區,這些你都知道的吧。"


    "知道。"


    "我是個直爽的人,你如投奔我,就直說。我帶你上竹山,和我父師見麵,讓我父帥安排你軍職。你如不願意,那我也要啟程了。因為時間定為十日,今天是第五日了。"


    廖羽長歎一聲,大聲道:"廖羽願追隨趙大俠,助宋滅元,南征北戰,南蕩西殺,永不變心!昭昭日月,神靈共鑒!"


    趙飛聽了,高興地說:"廖壯士快人快語,你這個部下,我收定了!現在趕路,到竹山和我父帥會合!"


    旅遊第六天清晨,趙翔和魏秀秀結伴前行,走著走著,前麵出現一個很大的沼澤地。


    趙翔說道:"秀秀,過這個沼澤地,沒有二三日,我看是過不去的,不如繞道行走,才能準時趕到竹山。"


    魏秀秀聽了,搖了搖頭:"翔哥,我不同意你這說法,這沼澤地雖然難走,但這是到竹山的直行路,不會繞彎路。隻要我倆想辦法,就比繞路走化的時間少。"


    趙翔說道:"有什麽辦法呢,我想不出啊。"


    魏秀秀笑道:"我倆可以施展一葦渡江的功夫,度過沼澤地。"


    趙翔聽了,搖頭道:"父帥要求我們一步步走到竹山的,如果用一葦渡江的仙功,豈不是違反了父帥的話,就不是君子所為了。"


    魏秀秀反駁道:"父帥說的是路,是正常的陸路,像這樣的沼澤地,根本不是路,那是水路,可以用一葦渡江!出了事,我向父帥解釋。"


    說完,魏秀秀扯了一大把葦葉,纏在一起,放在水麵上,施展一葦渡江的仙功,向前而去。


    趙翔無奈,隻得仿照魏秀秀的樣子,跟著魏秀秀,開始了沼澤之行。


    不到半日功夫,二人出了沼澤地,行了一段陸路,前麵出現了一座大山。


    正好一名樵夫推著一車樹枝從遠處走來,趙翔、魏秀秀緊走了一段路,來到樵夫身邊,問樵夫:"這位師傅,這座山是什麽山?到竹山還有多遠?"


    樵夫答道:"這裏是房山,到竹山還有一百多裏地吧。"


    趙翔笑道:"這麽說,到竹山不遠了,秀秀,咱倆繼續趕路吧。"


    魏秀秀望了一眼樵夫,見他麵容清臒,目光似電,心想肯定不是尋常砍柴人。


    就在魏秀秀思索的時候,趙翔一把扯住魏秀秀,向前走去。


    樵夫輕歎一聲,嘴裏哼起了歌謠:"寒月房山打柴嘍,滿滿一車推回家嘍。生火做飯暖雄心,柴刀劈處寄壯誌。自古君王皆寂寞嘍,惟有飲者留其名嘍。哎喲嗬,哎喲嗬,惟有飲者留其名嘍……"


    歌聲清越,絲絲入耳,不絕於縷,嗓音並不輕靈細膩,卻獨有一份空曠和優雅。悠然而滄桑的調子,最末尾時他喉間哽咽,吐字有些顫動,卻更顯得意境寥遠,令人回味無窮。


    魏秀秀脆聲道:"翔哥,我聽這位樵夫剛才唱的,除了有韻味外,裏麵有東西!"


    "什麽東西?"


    "一名想出山的高士,在試探他眼裏認可的人。"


    趙翔問道:"秀秀,你從這歌謠裏聽出什麽了?"


    魏秀秀答道:"你可能沒有上心聽,我是仔細聽樵夫唱每一句的,尤其是''生火做飯暖雄心,柴刀劈處寄壯誌。''前後聯起來,有雄心壯誌,你說這名樵夫是不是高士?"


    突然,樵夫清越的歌聲再次響起:"大禹受禪讓,子高辭諸侯。退躬適外野,放浪夫何求。萬乘造中畝,一言良見酬。俋俋耕不顧,斯情邈難儔。夷齊互崇讓,棄國從所欽。聿來及宗周,乃複非其心。世濁不可處,冰清首陽岑。采薇詠羲農,高義越古今。賢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孔父棲棲者,征途方問津。行藏既異跡,語默豈同倫……"


    魏秀秀聽了,稱讚道:"這不是吳筠的<高士詠>嗎,如此看來,這名樵夫,肯定是一名高士,如果跟我們從軍,是名很好的高參!"


    趙翔聽了恍然大悟,急忙折轉身子,向歌聲飄飛的方向奔去。


    魏秀秀沒有挪動腳步,她一個婦道人家,而且是大宋名門貴婦人,如果主動跑到山野樵夫那兒,絕對不合適。


    再說,老公已經去追了,她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她做一名女諸葛,為趙翔出謀劃策,就行了。


    魏秀秀揣度趙林、孟菊這次搞的十日遊,裏麵大有深意!


    這是考驗四子一女,一共五對夫妻的勇略!誰勝出,誰就在北伐蒙元的軍職方麵,比別人高!


    因為趙林、孟菊提拔將官,授予軍職,不根據背景,惟一的依據,就是實力,是智勇,一句話,必須憑真本事擔任相應軍職!


    自古治軍必須嚴肅嚴格。為將要求,智、信、仁、勇、嚴,缺一不可!


    趙翔跑得氣喘籲籲,隻聽到歌聲,卻見不到樵夫!


    他隻得扯開喉嚨喊叫:"樵夫師傅,你在哪兒,你在哪兒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禦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秋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秋筆並收藏禦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