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笑了笑說:“這可是真正上等的西湖龍井,沒想到在我這北方的荒蠻之地,也能喝到江南的名茶吧。”
陳墨雨回答說:“這西湖龍井固然不錯,可是兄長還不知道分寧黃龍寺的鳳凰舌尖吧,要是喝一口,齒間留香三日。那才稱得上茶中極品呢。”
朱棣哈哈大笑說:“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十多年沒與賢弟交談,沒想到你也會這般說笑了。”
陳墨雨忙說道:“小弟可未曾胡說,什麽時候兄長能到黃龍寺一遊,小弟用那錦繡穀中盛產的龍涎蜜和鳳凰舌尖調製的龍鳳蜜露,保管令兄長喝後終身不忘。”
“哈哈哈……。”朱棣一陣大笑後說:“似如此,我到時一定要品嚐品嚐賢弟所說的龍鳳蜜露。”
陳墨雨高興地說道:“我到時一定恭迎兄長的到來。”
“賢弟。”朱棣親切地叫了一聲陳墨雨後說:“愚兄我久居北國邊城,整日裏忙於軍旅之事,對天下大事知之甚少。賢弟乃是飽學之士,腹蘊經倫,今又從江南而來。想必沿途所見所聞定然不少,不知賢弟對當今天下有何看法?”
陳墨雨聞言,看了朱棣一眼,不再作聲了。
朱棣見陳墨雨不肯說話,淡淡地一笑說:“今日裏隻是你我兄弟交淡,你不要有什麽顧及。還望賢弟不吝賜教才是。”
陳墨雨回答說:“實不瞞兄長,小弟我也是久居荒山野寺,終日裏以詩詞經書為伴,隻知道練武強身,實在是孤陋寡聞,怎敢在兄長麵前枉談國家大事。”
朱棣聞言有些不高興地說:“賢弟就不要在我麵前打哈哈了,豈不聞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麽。你如今這般生份,真是叫我大失所望了。”
陳墨雨忙起身施禮說:“請兄長息怒,小弟實不知從何說起。還望兄長明示。”
“唔,這才是你陳墨雨的脾性。”接著微笑著說:“就從你師兄潘大俠知道的說起怎麽樣?”
陳墨雨想了想說:“我師兄知道的事兒,實際上兄長是知道的,這大的事兒能瞞過兄長的法眼,兄長就不是燕王了。”
朱棣笑笑說:“這到也是,知我者,賢弟也。實不瞞賢弟,愚兄我如今處在風口浪尖之上,隨時都有被風浪吞噬的危險。每日裏都如履薄冰一般,總怕招來殺身之禍。”
陳墨雨接言道:“兄長貴為藩王,雄踞北方重鎮,現北有韃子殘餘虎視,南有朝廷祖製掣肘。況先帝早以昭告天下,《皇明祖訓條章》寫得明明白白,作臣下者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都詳細列舉,如違祖訓者,以奸臣論,殺無赦。弟從江南到此,沿途所見所聞,早以了然於胸。以弟觀之,兄長禍不遠矣。”
聽了陳墨雨這番話,朱棣想了想說:“漠北殘餘乃是癬介之疾,已不足為慮。我所擔心的是當今天子容我不下,賢弟說我禍不遠矣,恐怕也是說的這件事吧?”
“正是。”陳墨雨點點頭說:“兄長可曾想過朝廷容你不下的原因嗎?”
朱棣搖搖頭說:“願聽其詳。”
“兄長若果想聽肺腑之言,請先恕小弟無罪。”說著,便跪伏在地上。
朱棣趕緊上前將陳墨雨扶起來說:“賢弟不必如此,你縱然有什麽直言,也是為了我好,我怎會責怪於你呢。”轉而對在一旁侍候的內侍說道:“你們全都退下,沒有我的傳呼,任何人不得擅入。”
見其他人都以退出書房外後,朱棣拉著陳墨雨坐下說:“賢弟有什麽肺腑之言,盡管敞開心懷說來。”
“既如此,小弟便直言了。”陳墨雨望著朱棣繼續說道:“兄長自以為力量與朝廷相比如何?”
“不如。”
“那兄長與當今聖上相比又如何呢?”
朱棣想了想說:“建文乃乳臭小兒,隻尚空談,怎知治理國家和處置軍機大事。”
“假如兄長真的不將當今聖上放在眼裏,聖上又豈能容得下你這種雄心大誌之人。臥榻之旁怎容他人酐睡的道理,想必兄長更是了然於心。君臨天下的皇位,更是容不得他人一絲一毫的窺視。若兄長因心中不平,而作出什麽越軌之事來,天下將皆以兄長為亂臣賊子,你說是也不是?”
“這……。”朱棣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應對。好半天才點點頭說:“賢弟說的有理。”
“著啊。”陳墨雨拍手說道:“若以一己之力而抗天下之心,事未畢,勝敗已定。所以我說兄長禍不遠矣。”
朱棣看著陳墨雨說道:“請賢弟把話說明白。”
陳墨雨接著說:“自先帝駕崩之後,天下諸王各懷異心,都在觀望等待。當今聖上新繼大統,必然對諸王心存戒心,特別是兄長這樣屢建奇功,又有雄才大略人物,必然是朝廷防範的重點。若兄長不知收斂藏形,此時硬要逆天而動,無疑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朱棣似是而非地說:“假如我真的冒天下之大不諱,而動刀兵的話,賢弟認為愚兄有幾成勝算?”
陳墨雨想了想說:“兄長若真的此時向南進兵,與朝廷爭奪天下的話,最多有五成勝算?”
朱棣饒有興趣地又問道:“哦。此話怎講,願聞其詳。”
陳墨雨接著說:“我為兄長想了三勝三不勝。”
“哈哈哈……。”朱棣一陣大笑後說:“昔曹孟德與袁紹對陣時,他手下謀士郭嘉曾有十勝十不勝之說,今賢弟卻提出三勝三不勝。愚兄倒是真的想聽聽高見?”
陳墨雨侃侃而談:“其一,兄久曆戰陣,帶甲數萬,執堅披銳,臨敵經理豐富,手下能征慣戰之人甚多,而戰端一開,當今天子隻重文治,不在武功。在軍旅用兵上,僅齊泰等幾人可為。毫無臨機決斷之能。此為一勝。其二,兄長經營北方多年,善於籠絡人心。手下將士盡力用心,而天子重用的卻是黃子澄,方孝儒等輩,這些人太平盛世尚有可為,軍機大事卻不是強項,此為二勝。其三,兄長法度嚴明,獎懲有序,措施有力。此乃令行禁止,步調統一的必備條件。而天子剛繼大位,難以駕馭群雄。此為三勝。兄長會有三敗,其一,當今天子繼承大位,乃是太祖武皇帝親自選定,兄長若以武奪之,師出無名在天下人眼裏便是亂臣賊子,必激起公憤。此為曆朝曆代極為忌諱的事情,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所以必敗。其二,兄長雖經營北方多年,但與朝廷想比,力量太過懸殊。俗話說雙拳難敵眾手,一旦群起而攻之,那就必敗無疑。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眼下形勢極為複雜。北方寇患甚緊,現在朝廷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左布政使,謝貴為都指揮使,就在燕京城內監視兄長的動靜。又命都督宋忠領兵三萬及燕王府護衛精銳駐紮在開平,都督耿獻駐山海關,徐凱駐兵臨清,已經對燕京形成夾擊之勢。一旦他們提前動手,兄長也就隻有束手就擒了。”
聽完陳墨雨一番高談闊論,朱棣哈哈大笑說:“賢弟真不愧為人中龍鳳,我沒有看走眼。正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賢弟出山沒有多少時日,卻將天下事看得如此清楚,分析得如此透徹。愚兄真的很是佩服。正如你所說,朝廷令我向漠北用兵,賢弟對這事是怎麽看的。”
陳墨雨回答說:“這擺明了是朝廷的一石二鳥之計,既能剪去你的羽翼,又能平定北方的寇患。”
“如真似你所說,我就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如何。”
“萬不可如此!”陳墨雨連忙說道:“若依兄長剛才所言,則有大問題了。一則給他們坐實了你抗旨不遵的罪名,二則正好借機奪去你的兵權,兄長一旦失去兵權,便隻能任人宰割了。還望兄長三思而行。”
朱棣想了想說:“既然如此,那我該如何辦才好。”
陳墨雨回答說:“我認為兄長應提大軍,特別要將燕王府的護衛精銳帶上,前往張北征剿。到了張北,兄長戰與不戰,或者說怎樣去戰,就不是那些人能說了算的。這樣既能保全自己,又能消除邊患,豈不是兩全其美!”
朱棣聞言忙說:“賢弟說的極是,容我三思而後決定。”
陳墨雨接著說道:“我剛才所說的三勝三敗之言,乃是我的肺腑之言,還望兄長以天下蒼生為念,萬不可憑一時意氣,而輕舉妄動,以免遺恨終身。”
“哈哈哈……。”朱棣一陣大笑後說:“愚兄我一向循規蹈矩,從不越雷池半步。怎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兒來,賢弟臆斷了。”
陳墨雨笑了笑說:“既然如兄長所言,那白風枝之事又待怎講。還望兄長以誠相告。”
朱棣聞言吃了一驚,斂容說道:“你是怎樣知道白風枝一事的?難道馬三保竟敢胡說八道不成?”
“馬三保乃忠貞之士,兄長不要錯怪與他。”陳墨雨接著便把司馬昊在嶽陽樓遇到的事情,向朱棣述說了一遍。
陳墨雨回答說:“這西湖龍井固然不錯,可是兄長還不知道分寧黃龍寺的鳳凰舌尖吧,要是喝一口,齒間留香三日。那才稱得上茶中極品呢。”
朱棣哈哈大笑說:“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十多年沒與賢弟交談,沒想到你也會這般說笑了。”
陳墨雨忙說道:“小弟可未曾胡說,什麽時候兄長能到黃龍寺一遊,小弟用那錦繡穀中盛產的龍涎蜜和鳳凰舌尖調製的龍鳳蜜露,保管令兄長喝後終身不忘。”
“哈哈哈……。”朱棣一陣大笑後說:“似如此,我到時一定要品嚐品嚐賢弟所說的龍鳳蜜露。”
陳墨雨高興地說道:“我到時一定恭迎兄長的到來。”
“賢弟。”朱棣親切地叫了一聲陳墨雨後說:“愚兄我久居北國邊城,整日裏忙於軍旅之事,對天下大事知之甚少。賢弟乃是飽學之士,腹蘊經倫,今又從江南而來。想必沿途所見所聞定然不少,不知賢弟對當今天下有何看法?”
陳墨雨聞言,看了朱棣一眼,不再作聲了。
朱棣見陳墨雨不肯說話,淡淡地一笑說:“今日裏隻是你我兄弟交淡,你不要有什麽顧及。還望賢弟不吝賜教才是。”
陳墨雨回答說:“實不瞞兄長,小弟我也是久居荒山野寺,終日裏以詩詞經書為伴,隻知道練武強身,實在是孤陋寡聞,怎敢在兄長麵前枉談國家大事。”
朱棣聞言有些不高興地說:“賢弟就不要在我麵前打哈哈了,豈不聞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麽。你如今這般生份,真是叫我大失所望了。”
陳墨雨忙起身施禮說:“請兄長息怒,小弟實不知從何說起。還望兄長明示。”
“唔,這才是你陳墨雨的脾性。”接著微笑著說:“就從你師兄潘大俠知道的說起怎麽樣?”
陳墨雨想了想說:“我師兄知道的事兒,實際上兄長是知道的,這大的事兒能瞞過兄長的法眼,兄長就不是燕王了。”
朱棣笑笑說:“這到也是,知我者,賢弟也。實不瞞賢弟,愚兄我如今處在風口浪尖之上,隨時都有被風浪吞噬的危險。每日裏都如履薄冰一般,總怕招來殺身之禍。”
陳墨雨接言道:“兄長貴為藩王,雄踞北方重鎮,現北有韃子殘餘虎視,南有朝廷祖製掣肘。況先帝早以昭告天下,《皇明祖訓條章》寫得明明白白,作臣下者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都詳細列舉,如違祖訓者,以奸臣論,殺無赦。弟從江南到此,沿途所見所聞,早以了然於胸。以弟觀之,兄長禍不遠矣。”
聽了陳墨雨這番話,朱棣想了想說:“漠北殘餘乃是癬介之疾,已不足為慮。我所擔心的是當今天子容我不下,賢弟說我禍不遠矣,恐怕也是說的這件事吧?”
“正是。”陳墨雨點點頭說:“兄長可曾想過朝廷容你不下的原因嗎?”
朱棣搖搖頭說:“願聽其詳。”
“兄長若果想聽肺腑之言,請先恕小弟無罪。”說著,便跪伏在地上。
朱棣趕緊上前將陳墨雨扶起來說:“賢弟不必如此,你縱然有什麽直言,也是為了我好,我怎會責怪於你呢。”轉而對在一旁侍候的內侍說道:“你們全都退下,沒有我的傳呼,任何人不得擅入。”
見其他人都以退出書房外後,朱棣拉著陳墨雨坐下說:“賢弟有什麽肺腑之言,盡管敞開心懷說來。”
“既如此,小弟便直言了。”陳墨雨望著朱棣繼續說道:“兄長自以為力量與朝廷相比如何?”
“不如。”
“那兄長與當今聖上相比又如何呢?”
朱棣想了想說:“建文乃乳臭小兒,隻尚空談,怎知治理國家和處置軍機大事。”
“假如兄長真的不將當今聖上放在眼裏,聖上又豈能容得下你這種雄心大誌之人。臥榻之旁怎容他人酐睡的道理,想必兄長更是了然於心。君臨天下的皇位,更是容不得他人一絲一毫的窺視。若兄長因心中不平,而作出什麽越軌之事來,天下將皆以兄長為亂臣賊子,你說是也不是?”
“這……。”朱棣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應對。好半天才點點頭說:“賢弟說的有理。”
“著啊。”陳墨雨拍手說道:“若以一己之力而抗天下之心,事未畢,勝敗已定。所以我說兄長禍不遠矣。”
朱棣看著陳墨雨說道:“請賢弟把話說明白。”
陳墨雨接著說:“自先帝駕崩之後,天下諸王各懷異心,都在觀望等待。當今聖上新繼大統,必然對諸王心存戒心,特別是兄長這樣屢建奇功,又有雄才大略人物,必然是朝廷防範的重點。若兄長不知收斂藏形,此時硬要逆天而動,無疑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朱棣似是而非地說:“假如我真的冒天下之大不諱,而動刀兵的話,賢弟認為愚兄有幾成勝算?”
陳墨雨想了想說:“兄長若真的此時向南進兵,與朝廷爭奪天下的話,最多有五成勝算?”
朱棣饒有興趣地又問道:“哦。此話怎講,願聞其詳。”
陳墨雨接著說:“我為兄長想了三勝三不勝。”
“哈哈哈……。”朱棣一陣大笑後說:“昔曹孟德與袁紹對陣時,他手下謀士郭嘉曾有十勝十不勝之說,今賢弟卻提出三勝三不勝。愚兄倒是真的想聽聽高見?”
陳墨雨侃侃而談:“其一,兄久曆戰陣,帶甲數萬,執堅披銳,臨敵經理豐富,手下能征慣戰之人甚多,而戰端一開,當今天子隻重文治,不在武功。在軍旅用兵上,僅齊泰等幾人可為。毫無臨機決斷之能。此為一勝。其二,兄長經營北方多年,善於籠絡人心。手下將士盡力用心,而天子重用的卻是黃子澄,方孝儒等輩,這些人太平盛世尚有可為,軍機大事卻不是強項,此為二勝。其三,兄長法度嚴明,獎懲有序,措施有力。此乃令行禁止,步調統一的必備條件。而天子剛繼大位,難以駕馭群雄。此為三勝。兄長會有三敗,其一,當今天子繼承大位,乃是太祖武皇帝親自選定,兄長若以武奪之,師出無名在天下人眼裏便是亂臣賊子,必激起公憤。此為曆朝曆代極為忌諱的事情,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所以必敗。其二,兄長雖經營北方多年,但與朝廷想比,力量太過懸殊。俗話說雙拳難敵眾手,一旦群起而攻之,那就必敗無疑。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眼下形勢極為複雜。北方寇患甚緊,現在朝廷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左布政使,謝貴為都指揮使,就在燕京城內監視兄長的動靜。又命都督宋忠領兵三萬及燕王府護衛精銳駐紮在開平,都督耿獻駐山海關,徐凱駐兵臨清,已經對燕京形成夾擊之勢。一旦他們提前動手,兄長也就隻有束手就擒了。”
聽完陳墨雨一番高談闊論,朱棣哈哈大笑說:“賢弟真不愧為人中龍鳳,我沒有看走眼。正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賢弟出山沒有多少時日,卻將天下事看得如此清楚,分析得如此透徹。愚兄真的很是佩服。正如你所說,朝廷令我向漠北用兵,賢弟對這事是怎麽看的。”
陳墨雨回答說:“這擺明了是朝廷的一石二鳥之計,既能剪去你的羽翼,又能平定北方的寇患。”
“如真似你所說,我就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如何。”
“萬不可如此!”陳墨雨連忙說道:“若依兄長剛才所言,則有大問題了。一則給他們坐實了你抗旨不遵的罪名,二則正好借機奪去你的兵權,兄長一旦失去兵權,便隻能任人宰割了。還望兄長三思而行。”
朱棣想了想說:“既然如此,那我該如何辦才好。”
陳墨雨回答說:“我認為兄長應提大軍,特別要將燕王府的護衛精銳帶上,前往張北征剿。到了張北,兄長戰與不戰,或者說怎樣去戰,就不是那些人能說了算的。這樣既能保全自己,又能消除邊患,豈不是兩全其美!”
朱棣聞言忙說:“賢弟說的極是,容我三思而後決定。”
陳墨雨接著說道:“我剛才所說的三勝三敗之言,乃是我的肺腑之言,還望兄長以天下蒼生為念,萬不可憑一時意氣,而輕舉妄動,以免遺恨終身。”
“哈哈哈……。”朱棣一陣大笑後說:“愚兄我一向循規蹈矩,從不越雷池半步。怎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兒來,賢弟臆斷了。”
陳墨雨笑了笑說:“既然如兄長所言,那白風枝之事又待怎講。還望兄長以誠相告。”
朱棣聞言吃了一驚,斂容說道:“你是怎樣知道白風枝一事的?難道馬三保竟敢胡說八道不成?”
“馬三保乃忠貞之士,兄長不要錯怪與他。”陳墨雨接著便把司馬昊在嶽陽樓遇到的事情,向朱棣述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