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需潛心,人對於自己想擁有的,想堅持的事一定不能放棄。世間最珍貴的東西就存在於不放棄的精神之中。
人生之中什麽最重要?生命、地位、財富還是……一千個人,一千種回答。曾國藩出生在一個耕讀之家,他的父親曾竹字長期苦學,但四十三歲時才補為縣學生員。他的祖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壯年悔過,因此對曾國藩的父親督責最嚴。至於他的父親,他的才能既然得不到施展,就發憤教育兒子們。’曾國藩曾回憶說:“先父……平生苦學,他教授學生,有二十多年。國藩愚笨,從八歲起跟父親在家中私塾學習,早晚講授,十分精心,不懂就再講一遭,還不行再講一遍。有時帶我在路上,有時把我從床上喚起,反複問我平常不懂之處,一定要我搞通為止。他對待其他的學童也是這樣,後來他教我的弟弟們也是這樣。”
在這樣的家庭裏,曾國藩九歲時已經讀完了五經,十五歲時,受教讀了《史記》和《文選》,這些恐怕就是曾國藩一生的學問基礎。可見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對曾國藩來說,美服可以沒有,佳肴可以沒有,華宅乃至女人都可以沒有,但是就不能沒有書。讀書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
曾國藩會試落第後,自知功力欠深,便立即收拾行裝,悵然賦歸,搭乘運河的糧船南下。他決定利用這次回家的機會,作一次江南遊,實現“行萬裏路,讀萬卷書”的宏願。
路過睢寧時,遇到了知縣易作梅。他與曾國藩的祖父、父親非常熟悉,與曾國藩也相識。他鄉遇故人,易知縣自然要留這位老鄉在他所任的縣上玩上幾天。在交談中得知這位湘鄉舉人會試未中,但從其家教以及曾國藩的言談舉止中,便知這位老鄉是個非凡之人,前程自然無量。他見曾國藩留京一年多,所帶銀兩肯定所剩無幾,有心幫助曾國藩。當曾國藩開口向易作梅知縣借錢作路費時,易作梅慷慨應允。
經過金陵時,他見金陵書肆十分發達,留連忘返,十分喜愛這塊地方。在書肆中曾國藩看見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愛不忍釋,自己太需要這麽一部史書了。一問價格,使曾國藩大吃一驚,恰好與他身邊所有的錢相當。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部史書買下來,但書商似乎猜透了這位年輕人的心理,一點價都不肯讓,開價一百兩銀子一錢也不能少。曾國藩心中暗自盤算,即使回程要省吃少用點也要把書買回來。於是曾國藩把一時不穿的衣物,全部送進了當鋪,毅然把那部心愛的《二十三史》買了回來。此時,他如獲至寶,心理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平生第一次花這麽多錢購置財物,就是這本書籍。此一舉動,足見曾國藩青年時代誌趣的高雅。曾國藩的一生,不愛錢,不聚財,但卻愛書,愛聚書。書成為他終身的知己,為他的胸襟和眼界打下基礎。
回家以後,父親見他花了上百兩銀子買回一堆書,非但沒有責備,反而鼓勵他。你借錢買書我不會怪你,隻希望你能細心研讀,這樣就不會辜負我了。父親的話對曾國藩起了很大作用,從此他閉門不出,發憤讀書,並立下誓言:每日讀十頁絕不間斷。
曾國藩發憤攻讀一年,這部《二二十三史》全部讀完,此後便形成了每天看史書十頁的習慣,一生從未間斷。這樣,自京師會試以來,就使曾國藩養成了對古文和曆史的愛好,為以後更為廣泛地研究學術問題,總結曆代統治者的經驗教訓,參與治理國家和社會打下了基礎。
當曾國藩供職京師的時候,正是中國內亂外患交迫之時。曾國藩所關心的,在外有“英夷”,在內有太平天國。所以,他讀書更側重經世致用之學。在閑暇的時候,曾國藩對於軍政大計,以及各種庶務,通過大量的並有所選擇性地閱讀古代史籍,盡量把現實的問題考究詳盡。所以一旦當權,便能把平時讀書得來的學問,拿出來應用。後來太平天國聲勢大盛,曾國藩以一書生帶兵,終能鎮滅洪、楊,一般人都引以為異。紙上談兵實不可取,但對於善研致用之學的曾國藩而言,他需要的就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他的成功也再次證明了做學問對實踐指導的意義。
曾國藩在任五部侍郎期間還專心潛讀《通典》和《資治通鑒》,洞悉了清代的政情利弊、民生疾苦和軍備不足。曾國藩由內閣學士升為禮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時,遍閱清代道光以上曆朝文獻,目睹時局危急而政風頹敗,遂因皇帝之下詔求言而先後參照史籍上了幾道條陳時務的奏疏。體現了他明道經世的抱負。
在曾國藩讀書榜樣的示範下,湘軍將帥們則是把孔、孟、周、張、程、朱,直到船山的“聖賢學脈”、“儒家道統”作為自己的思想信仰,從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廣搜博取,以求治國用兵之道,使曾國藩旗下的將領少有莽夫。大批湘軍將領多是從“一介書生”、“布衣寒士”而投筆從戎,從文書、幕僚或中級軍官,一躍而成為統兵作戰、獨當一麵的高級將帥,不少人成為巡撫、總督一類的封疆大吏,有的甚至成為清朝中央政府的尚書、軍機大臣、大學士。
這說明雖然“隔行如隔山”,但隻要不斷學習就能達成自己的目標,學習對於人生的作用是決定性的。曾國藩於讀書學習尤為可貴的是,把它作為生命中重要的部分,相伴終生。
同治十年(1871年),曾國藩的身體每況愈下,但他仍舊堅持閱讀。理學修養甚深的他,在一月十七日寫了幾句箴言,警示和鞭策自己讀書不要放鬆。這幾句話語是:“禽裏還人,靜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極樂生。”
他認為生老病死,世事變遷是誰都改變不了的,而讀書則貴在堅持,並在讀書中體味出樂趣。因此,在二月十七日,他自己感到病甚不支,多睡則略愈,夜間偶探得右腎浮腫,大如雞卵,這確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他卻置之一旁,晚上照舊讀書不廢。疾病纏身,這已是難以擺脫的困擾,“前以目疾,用心則愈蒙;近以疝氣,用心則愈疼,遂全不敢用心,竟成一廢人矣”。但藥療不如讀書,他離開了書的話就是一個廢人了。這時,書對他而言已經不是有形的物體而是無形的精神依靠。
試問世人,哪一個能有如此的毅力和追求?所以,人對於自己想擁有的,想堅持的事一定不能放棄。世間最珍貴的東西就存在於不放棄的精神之中。
人生之中什麽最重要?生命、地位、財富還是……一千個人,一千種回答。曾國藩出生在一個耕讀之家,他的父親曾竹字長期苦學,但四十三歲時才補為縣學生員。他的祖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壯年悔過,因此對曾國藩的父親督責最嚴。至於他的父親,他的才能既然得不到施展,就發憤教育兒子們。’曾國藩曾回憶說:“先父……平生苦學,他教授學生,有二十多年。國藩愚笨,從八歲起跟父親在家中私塾學習,早晚講授,十分精心,不懂就再講一遭,還不行再講一遍。有時帶我在路上,有時把我從床上喚起,反複問我平常不懂之處,一定要我搞通為止。他對待其他的學童也是這樣,後來他教我的弟弟們也是這樣。”
在這樣的家庭裏,曾國藩九歲時已經讀完了五經,十五歲時,受教讀了《史記》和《文選》,這些恐怕就是曾國藩一生的學問基礎。可見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對曾國藩來說,美服可以沒有,佳肴可以沒有,華宅乃至女人都可以沒有,但是就不能沒有書。讀書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
曾國藩會試落第後,自知功力欠深,便立即收拾行裝,悵然賦歸,搭乘運河的糧船南下。他決定利用這次回家的機會,作一次江南遊,實現“行萬裏路,讀萬卷書”的宏願。
路過睢寧時,遇到了知縣易作梅。他與曾國藩的祖父、父親非常熟悉,與曾國藩也相識。他鄉遇故人,易知縣自然要留這位老鄉在他所任的縣上玩上幾天。在交談中得知這位湘鄉舉人會試未中,但從其家教以及曾國藩的言談舉止中,便知這位老鄉是個非凡之人,前程自然無量。他見曾國藩留京一年多,所帶銀兩肯定所剩無幾,有心幫助曾國藩。當曾國藩開口向易作梅知縣借錢作路費時,易作梅慷慨應允。
經過金陵時,他見金陵書肆十分發達,留連忘返,十分喜愛這塊地方。在書肆中曾國藩看見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愛不忍釋,自己太需要這麽一部史書了。一問價格,使曾國藩大吃一驚,恰好與他身邊所有的錢相當。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部史書買下來,但書商似乎猜透了這位年輕人的心理,一點價都不肯讓,開價一百兩銀子一錢也不能少。曾國藩心中暗自盤算,即使回程要省吃少用點也要把書買回來。於是曾國藩把一時不穿的衣物,全部送進了當鋪,毅然把那部心愛的《二十三史》買了回來。此時,他如獲至寶,心理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平生第一次花這麽多錢購置財物,就是這本書籍。此一舉動,足見曾國藩青年時代誌趣的高雅。曾國藩的一生,不愛錢,不聚財,但卻愛書,愛聚書。書成為他終身的知己,為他的胸襟和眼界打下基礎。
回家以後,父親見他花了上百兩銀子買回一堆書,非但沒有責備,反而鼓勵他。你借錢買書我不會怪你,隻希望你能細心研讀,這樣就不會辜負我了。父親的話對曾國藩起了很大作用,從此他閉門不出,發憤讀書,並立下誓言:每日讀十頁絕不間斷。
曾國藩發憤攻讀一年,這部《二二十三史》全部讀完,此後便形成了每天看史書十頁的習慣,一生從未間斷。這樣,自京師會試以來,就使曾國藩養成了對古文和曆史的愛好,為以後更為廣泛地研究學術問題,總結曆代統治者的經驗教訓,參與治理國家和社會打下了基礎。
當曾國藩供職京師的時候,正是中國內亂外患交迫之時。曾國藩所關心的,在外有“英夷”,在內有太平天國。所以,他讀書更側重經世致用之學。在閑暇的時候,曾國藩對於軍政大計,以及各種庶務,通過大量的並有所選擇性地閱讀古代史籍,盡量把現實的問題考究詳盡。所以一旦當權,便能把平時讀書得來的學問,拿出來應用。後來太平天國聲勢大盛,曾國藩以一書生帶兵,終能鎮滅洪、楊,一般人都引以為異。紙上談兵實不可取,但對於善研致用之學的曾國藩而言,他需要的就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他的成功也再次證明了做學問對實踐指導的意義。
曾國藩在任五部侍郎期間還專心潛讀《通典》和《資治通鑒》,洞悉了清代的政情利弊、民生疾苦和軍備不足。曾國藩由內閣學士升為禮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時,遍閱清代道光以上曆朝文獻,目睹時局危急而政風頹敗,遂因皇帝之下詔求言而先後參照史籍上了幾道條陳時務的奏疏。體現了他明道經世的抱負。
在曾國藩讀書榜樣的示範下,湘軍將帥們則是把孔、孟、周、張、程、朱,直到船山的“聖賢學脈”、“儒家道統”作為自己的思想信仰,從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廣搜博取,以求治國用兵之道,使曾國藩旗下的將領少有莽夫。大批湘軍將領多是從“一介書生”、“布衣寒士”而投筆從戎,從文書、幕僚或中級軍官,一躍而成為統兵作戰、獨當一麵的高級將帥,不少人成為巡撫、總督一類的封疆大吏,有的甚至成為清朝中央政府的尚書、軍機大臣、大學士。
這說明雖然“隔行如隔山”,但隻要不斷學習就能達成自己的目標,學習對於人生的作用是決定性的。曾國藩於讀書學習尤為可貴的是,把它作為生命中重要的部分,相伴終生。
同治十年(1871年),曾國藩的身體每況愈下,但他仍舊堅持閱讀。理學修養甚深的他,在一月十七日寫了幾句箴言,警示和鞭策自己讀書不要放鬆。這幾句話語是:“禽裏還人,靜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極樂生。”
他認為生老病死,世事變遷是誰都改變不了的,而讀書則貴在堅持,並在讀書中體味出樂趣。因此,在二月十七日,他自己感到病甚不支,多睡則略愈,夜間偶探得右腎浮腫,大如雞卵,這確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他卻置之一旁,晚上照舊讀書不廢。疾病纏身,這已是難以擺脫的困擾,“前以目疾,用心則愈蒙;近以疝氣,用心則愈疼,遂全不敢用心,竟成一廢人矣”。但藥療不如讀書,他離開了書的話就是一個廢人了。這時,書對他而言已經不是有形的物體而是無形的精神依靠。
試問世人,哪一個能有如此的毅力和追求?所以,人對於自己想擁有的,想堅持的事一定不能放棄。世間最珍貴的東西就存在於不放棄的精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