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心靜如水時,其心猶如明鏡一塵不染,麵對世俗紛擾都能以平和之心對待。內心的寧靜可以忽略外界紛繁複雜的局麵,可以為自己保留一份“純”與“真”。
孔子說:“仁者靜。”
老子說:“致虛靜,守靜篤。”
靜不僅是哲學概念,更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一種為人處世之道。“靜”之一字,蘊含奧妙無窮的人生真諦和成功謀略。儒道釋三家都強調一個“靜”字。儒家講求修身、立誌、治學皆以靜為本;道家講求“平和衝淡”;釋家禪宗講求靜坐以靜心。由此可見“靜”字功夫的要緊。“靜”乃是人生最高境界。
曾國藩在動蕩不安、群勢交錯的險惡處境中,卻可保持一顆平靜之心,這與他的修養有很大關係。曾國藩生性好動,性情剛狠,在最初靜以修身的過程中沒少在動與靜、恕與忿之間糾結。他把靜坐視為每日必做功課,認為“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念來複之仁心”。他的堅持使其內心獲益良多。在曾國藩的日記和家書中,也有很多關於精神修養方麵的言論。
麵對物欲橫流的世界,人心總會受到羈絆,若想靜就能靜下來,確實很難得。曾國藩深信靜以修身的要點是“製欲窒忿”,所以他以淡泊為皈依,戒除淫思奢欲,能在受誘惑之前就大徹大悟。
曾國藩不斷地汲取古代先賢的人生智慧與精華,反省自己以戒除抑鬱求得養心保身之法。中年以後,麵對許多事情,他一直克製自己,使自己的胸襟更寬廣。
鹹豐三年(1853年)曾國藩在籍守喪,奉命編練團練,抵抗太平軍。這時候的他在朝野還是平凡之輩,當他在無數個團練中異軍突起之時,許多人都驚異於這介儒生在軍事上的過人才華,這與他在任京官時能耐得住清靜,並且能在清靜中奮發有很大的關係,也是對“寧靜致遠’的最好詮釋。在用兵過程中,他也有一套“靜”字心得。他認為以靜製動是最好的計謀。以穩慎為主,不輕易冒險,不輕易變動,先穩住自己的陣腳,然後再隨著形勢的變化來改變用兵的策略。
“靜”的內涵得到升華後,曾國藩在磨練中逐漸成熟,也變得圓滑老練,頭腦越來越冷靜。
曾國藩在鹹豐八年(1858年)複出之後,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他謹言慎行,凡事必三思而後行,而且把學得的保身之法充分發揮出來。在取得戰績、大功告成之日,他表現得異常冷靜,不僅裁撤了五萬自己親手練出來的湘軍,還把奪得首功的弟弟曾國荃送回了老家,從而保全了自己以及親人的安全。
他認為,保持心情舒暢的最好方式就是有一顆平常之心,一顆淡泊名利之心。平常人談舍得很容易,但一旦身居高位,手握大權還能做到“淡泊”二字實在很難,何況曾國藩身居高位,政務、軍務纏身。他能夠踐行的就是不斷提醒自己,以古人心胸開闊者為學習榜樣,讀他們的詩作文章,體會他們寬廣的胸襟。他還懂得去尋樂、求樂:他寫詩,練習書法,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自己的心理。
除此之外,曾國藩還將這種體會訴諸於筆端。後人讀他的詩文,其中自有一股雄渾之氣與淡定的情懷,但細細品味,又有一種閑淡雅致。他的文章風格,也體現了他的辦事風格。
平時與僚佐親朋相處,他也處處表現幽默,從而使氣氛活躍起來。郭嵩燾、郭倉燾、郭昆燾同胞三兄弟與曾國藩的交往甚深。曾國藩這樣評價他們:論學大哥嵩燾第一,政則三弟昆燾第一,二弟倉燾兩者居其中。因此,他常常戲稱這三兄弟:“湘陰三郭,論學一二三,論才三二一。”曾國藩曾寫過一副對聯:“養活一團喜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這副對聯也是他自我修養的反映。他懂得在靜中取樂,無論是批閱公文還是寫信作詩都是如此。他明白如果一個人不能靜下心來,那麽即使終日裏忙忙碌碌,心思也總是浮浮沉沉的,不會看清事理,更不會踏實地做事,終究無法有所成就隻會隨波逐流,而且還會影響身體。
養心與養身是本與源的關係。曾國藩的養心學問注重身心兼治,在遭受磨難時,他主張要把心放下,不要因為身處困境而鬱鬱寡歡,否則永遠不會有成功之日。
人生中難免會有諸多不如意之事,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道路上,成敗得失皆有可能。有時個人的努力並不能達到預想中的結果,受機遇、實力、人脈等條件的約束。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想過得輕鬆自如,就要想方設法戒除浮躁和抑鬱,這樣才可以給自己減壓,以一顆平靜的心對待煩惱,煩惱也不覺得是煩惱了。俗話還說,“解鈴還須係鈴人”,自己的心結終究要自己解開。靜下心來反思自身的不足,才能效仿古人,獲得內心的升華。
孔子說:“仁者靜。”
老子說:“致虛靜,守靜篤。”
靜不僅是哲學概念,更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一種為人處世之道。“靜”之一字,蘊含奧妙無窮的人生真諦和成功謀略。儒道釋三家都強調一個“靜”字。儒家講求修身、立誌、治學皆以靜為本;道家講求“平和衝淡”;釋家禪宗講求靜坐以靜心。由此可見“靜”字功夫的要緊。“靜”乃是人生最高境界。
曾國藩在動蕩不安、群勢交錯的險惡處境中,卻可保持一顆平靜之心,這與他的修養有很大關係。曾國藩生性好動,性情剛狠,在最初靜以修身的過程中沒少在動與靜、恕與忿之間糾結。他把靜坐視為每日必做功課,認為“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念來複之仁心”。他的堅持使其內心獲益良多。在曾國藩的日記和家書中,也有很多關於精神修養方麵的言論。
麵對物欲橫流的世界,人心總會受到羈絆,若想靜就能靜下來,確實很難得。曾國藩深信靜以修身的要點是“製欲窒忿”,所以他以淡泊為皈依,戒除淫思奢欲,能在受誘惑之前就大徹大悟。
曾國藩不斷地汲取古代先賢的人生智慧與精華,反省自己以戒除抑鬱求得養心保身之法。中年以後,麵對許多事情,他一直克製自己,使自己的胸襟更寬廣。
鹹豐三年(1853年)曾國藩在籍守喪,奉命編練團練,抵抗太平軍。這時候的他在朝野還是平凡之輩,當他在無數個團練中異軍突起之時,許多人都驚異於這介儒生在軍事上的過人才華,這與他在任京官時能耐得住清靜,並且能在清靜中奮發有很大的關係,也是對“寧靜致遠’的最好詮釋。在用兵過程中,他也有一套“靜”字心得。他認為以靜製動是最好的計謀。以穩慎為主,不輕易冒險,不輕易變動,先穩住自己的陣腳,然後再隨著形勢的變化來改變用兵的策略。
“靜”的內涵得到升華後,曾國藩在磨練中逐漸成熟,也變得圓滑老練,頭腦越來越冷靜。
曾國藩在鹹豐八年(1858年)複出之後,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他謹言慎行,凡事必三思而後行,而且把學得的保身之法充分發揮出來。在取得戰績、大功告成之日,他表現得異常冷靜,不僅裁撤了五萬自己親手練出來的湘軍,還把奪得首功的弟弟曾國荃送回了老家,從而保全了自己以及親人的安全。
他認為,保持心情舒暢的最好方式就是有一顆平常之心,一顆淡泊名利之心。平常人談舍得很容易,但一旦身居高位,手握大權還能做到“淡泊”二字實在很難,何況曾國藩身居高位,政務、軍務纏身。他能夠踐行的就是不斷提醒自己,以古人心胸開闊者為學習榜樣,讀他們的詩作文章,體會他們寬廣的胸襟。他還懂得去尋樂、求樂:他寫詩,練習書法,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自己的心理。
除此之外,曾國藩還將這種體會訴諸於筆端。後人讀他的詩文,其中自有一股雄渾之氣與淡定的情懷,但細細品味,又有一種閑淡雅致。他的文章風格,也體現了他的辦事風格。
平時與僚佐親朋相處,他也處處表現幽默,從而使氣氛活躍起來。郭嵩燾、郭倉燾、郭昆燾同胞三兄弟與曾國藩的交往甚深。曾國藩這樣評價他們:論學大哥嵩燾第一,政則三弟昆燾第一,二弟倉燾兩者居其中。因此,他常常戲稱這三兄弟:“湘陰三郭,論學一二三,論才三二一。”曾國藩曾寫過一副對聯:“養活一團喜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這副對聯也是他自我修養的反映。他懂得在靜中取樂,無論是批閱公文還是寫信作詩都是如此。他明白如果一個人不能靜下心來,那麽即使終日裏忙忙碌碌,心思也總是浮浮沉沉的,不會看清事理,更不會踏實地做事,終究無法有所成就隻會隨波逐流,而且還會影響身體。
養心與養身是本與源的關係。曾國藩的養心學問注重身心兼治,在遭受磨難時,他主張要把心放下,不要因為身處困境而鬱鬱寡歡,否則永遠不會有成功之日。
人生中難免會有諸多不如意之事,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道路上,成敗得失皆有可能。有時個人的努力並不能達到預想中的結果,受機遇、實力、人脈等條件的約束。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想過得輕鬆自如,就要想方設法戒除浮躁和抑鬱,這樣才可以給自己減壓,以一顆平靜的心對待煩惱,煩惱也不覺得是煩惱了。俗話還說,“解鈴還須係鈴人”,自己的心結終究要自己解開。靜下心來反思自身的不足,才能效仿古人,獲得內心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