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克製和掌控自己的人才有掌控別人的能力。凡惹人惱火之事多已成既定之實,追究隻能徒增煩惱。用開闊的胸襟去麵對可惱、可怒、可急、可躁之事,那麽再難的事也能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佛家教人不可含嗔發怒;道家教人清靜中和;儒家教人要寬恕待人。
古人把懲忿窒欲作為養生的要訣。懲忿,就是要少惱怒;窒欲,就是要知道節儉。因為好名好強而過分用心也屬於欲。曾國藩的一生治學於儒,自然深知養生之道,因此能嚴於律己,立誌戒怒。不僅如此,他還寫信教育弟弟、子女按此養生修為,少憤怒,知節嗇,以平和為本。他在給弟弟的家書中如此寫道:“吾教爾弟不在多書,但在聖祖之庭訓格言(家中尚有數本)、張公之聰訓齋語(莫宅有之,申夫又刻於安慶)二種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以後在家則蒔養花竹,出門則飽看山水,環金陵百裏內外,可以遍遊也。算學書切不可再看,讀他書亦以半日為率。未刻以後,即宜歇遊觀。古人以懲忿窒欲為養生要訣。懲忿,即吾前信所謂少惱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謂知節嗇也。因好名好勝而用心太過,亦欲之類也。藥雖有利,害亦隨之,不可輕服。切囑!”
他教育兄弟要牢記聖賢在養生方麵的訓導格言,主張適當地養花草,遊山水,豐富生活,舒適身心。看書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收獲的多少,養生的要訣在於少生氣,節儉自好。不逞強扮狠,不縱欲。藥雖能治病但也傷身,盡量少服用。
由此信的內容可知道,曾國藩對內在的要求很高,修身養性的方法之多,內外兼有,由思想性情到日常節製無一不有。這不禁讓人想到,如今社會的養生之道也不過如此,尚不及其一半。養生貴在養心,其次養性,最後養身。而今更多的是反其道而行之,隻做表麵功夫,殊不知,心靈的疲憊和衰老才是最要不得的。由於性格、所受教育的不同及品德修養的高低,會產生不同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對誌同道合的人,和氣對待就好;對荒廢自身、毫無養生觀念的人,可勸可念唯不可怒;對奢侈浪費不知珍惜者亦同。
曾國藩在修為自身的過程中一向和氣待人,不言人過,不怒不嚇,有海納百川的氣度。這也是當代人需要去學習的。
佛家教人不可含嗔發怒;道家教人清靜中和;儒家教人要寬恕待人。
古人把懲忿窒欲作為養生的要訣。懲忿,就是要少惱怒;窒欲,就是要知道節儉。因為好名好強而過分用心也屬於欲。曾國藩的一生治學於儒,自然深知養生之道,因此能嚴於律己,立誌戒怒。不僅如此,他還寫信教育弟弟、子女按此養生修為,少憤怒,知節嗇,以平和為本。他在給弟弟的家書中如此寫道:“吾教爾弟不在多書,但在聖祖之庭訓格言(家中尚有數本)、張公之聰訓齋語(莫宅有之,申夫又刻於安慶)二種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以後在家則蒔養花竹,出門則飽看山水,環金陵百裏內外,可以遍遊也。算學書切不可再看,讀他書亦以半日為率。未刻以後,即宜歇遊觀。古人以懲忿窒欲為養生要訣。懲忿,即吾前信所謂少惱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謂知節嗇也。因好名好勝而用心太過,亦欲之類也。藥雖有利,害亦隨之,不可輕服。切囑!”
他教育兄弟要牢記聖賢在養生方麵的訓導格言,主張適當地養花草,遊山水,豐富生活,舒適身心。看書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收獲的多少,養生的要訣在於少生氣,節儉自好。不逞強扮狠,不縱欲。藥雖能治病但也傷身,盡量少服用。
由此信的內容可知道,曾國藩對內在的要求很高,修身養性的方法之多,內外兼有,由思想性情到日常節製無一不有。這不禁讓人想到,如今社會的養生之道也不過如此,尚不及其一半。養生貴在養心,其次養性,最後養身。而今更多的是反其道而行之,隻做表麵功夫,殊不知,心靈的疲憊和衰老才是最要不得的。由於性格、所受教育的不同及品德修養的高低,會產生不同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對誌同道合的人,和氣對待就好;對荒廢自身、毫無養生觀念的人,可勸可念唯不可怒;對奢侈浪費不知珍惜者亦同。
曾國藩在修為自身的過程中一向和氣待人,不言人過,不怒不嚇,有海納百川的氣度。這也是當代人需要去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