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康遊上岸來,望著許工道人言道:“看來我的判斷是對的。。依二哥的xìng格,自家兄弟比武較量互有輸贏絕不會因此而生氣。如此訓斥自己的弟子,又以銀勺舀水之法來懲罰弟子,卻隻是對我的一種暗示。讓明兄弟以銀勺舀水,‘金銀’之‘銀’字與‘寅時’之‘寅’字諧音,是取寅時之意;四明山上有兜水岩,舀水即兜水也,是寅時前往兜水岩之意;而後又望著我讚了一句‘孺子可教也’。此言應是讚明兄弟立即接受你的懲罰而無半句怨言,但卻是將目光投向我之時說這句話。那即是暗示我必須留意先前你訓斥與懲罰明兄弟的真正用意。也就是讓我於寅時來兜水岩。而當時連同甘大哥在一起的兄弟們,你都不想讓他們知曉,才會如此暗示於我。”
許工道人望著年少康亦是喜道:“年公子果然聰慧過人。知曉貧道深意。看來與我極其有緣呐!”
“不知二哥如此神秘喚我前來,卻是為何?”年少康雖猜著一些許工道人之用意,但卻仍想更確定一下。
許工道人笑道:“剛誇讚你聰慧,此時你為何又糊塗起來?想必是裝糊塗!也罷,待貧道說與你知曉。你可知此處?”
年少康道:“二哥說笑了!少康豈不知此乃四明山下?”
“既已知曉,亦應知道此地全無甘大俠所布之暗哨,正可疾速離去。”許工道人再言道。
“多謝二哥提醒。少康感激不盡。”年少康向許工道人作揖道謝,即yù離開、
“等等!諒你一人亦難成事。貧道這裏有書信一封,將此信帶往安徽鳳陽首富占炳旺那裏,自會助你報仇成功。”許工道人說完,將書信交於年少康手中。
年少康感激地點了點頭,遂急急離開。
待年少康走遠後,許工道人即回轉身yù上山,甘鳳池早出現於許工道人身後。許工道人一驚,繼而拍著胸口道:“你這樣不聲不響,容易讓人嚇出病來。”
甘鳳池卻沒有給許工道人好臉sè,厲聲道:“為什麽違我令私放年少康下山?”
許工道人道:“鳳池,如今雍正已盡掃外邦蠻夷,其子弘曆又在江南順利剿除天地會的江南堂。若不早些讓天下豪傑對這個狗皇帝下手,隻怕那狗皇帝會傾其權利來對付我們四明山的。”
“那你就讓少康一個人去白白送死嗎?”甘鳳池更為惱怒了。
許工道人道:“反清義士就應該有隨時犧牲的覺悟。難道你忘了白泰官是怎麽死的了嗎?”
甘鳳池一聽“白泰官”三字,心中立時被勾起了一段回憶來:
那正是裕親王允祥去世不久,王心武、榮親王他們被派往西北監視年羹堯的時候。甘鳳池得知紫禁城中已無厲害之人物,遂帶同許工道人、白泰官二人一同潛入京城,準備刺殺雍正。
三人已經潛至紫禁城外,並由許工道人為各自喬裝易容成大內侍衛一般直入雍正辦公之所——勤政殿。
不想,雍正正與弘曆在勤政殿外觀看大內侍衛摔跤角鬥。而圍定雍正身邊身穿甲衣的侍衛亦有數十人。
甘鳳池與已喬裝易容的許工道人、白泰官三人亦湊過去,盡量貼近到雍正那裏,伺機動手。
白泰官剛yù拔刀,即被甘鳳池摁下。白泰官與甘鳳池目目相對,並yù掙脫甘鳳池,卻被甘鳳池死死摁住,不得施展。
三人最終沒有下手,而是找尋機會出了皇城,並於京師外一間客棧住下。
白泰官與許工道人一直埋怨甘鳳池措施刺殺雍正的良機。
甘鳳池言道:“我靠近雍正那狗皇帝之時,卻感覺雍正身旁那些侍衛個個呼吸均勻、沉穩,都是超一流高手。一共五十幾名侍衛,還有遠處持槍的神火營。一旦開戰,我三人必不能全身而退。”
“沒想到甘大哥竟是如此貪生怕死之輩?為了苟活xìng命竟錯失如此良機。”白泰官是個直脾氣,又好衝動。一時情急竟說出如此言語來。
“殺雍正當然可令清廷震撼一下。但清朝皇庭不會因為一個皇帝之死而垮塌社稷的、縱使殺了雍正那狗皇帝,還會有第二個雍正、第三個雍正出來繼續統治我華夏。而我們三人再這次莽撞行動中陣亡,會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像我們三人這樣的人出現呢?恐怕沒有!因為長期的惰xìng驅使,以致大家習慣成自然,甘心被清狗奴役。少了我們高舉義旗。隻怕清狗仍可繼續奴役我們漢人千年萬年。”甘鳳池卻是說得如此動情。
許工道人似乎明白了甘鳳池的一番苦心,並勸了勸白泰官,即不再違逆甘鳳池的意思。
然白泰官仍是想不通,趁甘鳳池與許工道人熟睡之時,自己二度偷潛至皇宮。因其魯莽行事,且又無絲毫計劃,以致陷入大內侍衛們的重重包圍之中。
甘鳳池於夜間醒來,卻未見白泰官蹤影,心叫不好。卻見許工道人熟睡,並沒有驚動許工道人,隻自己獨自一人急急趕往紫禁城救援白泰官。正遇白泰官渾身是傷,並連連砍翻大內侍衛數人。
神火營的侍衛已經向白泰官瞄準了,卻被甘鳳池舉起的一塊巨大青石板砸過來,以致擋下這眾多神火營侍衛們的槍擊。
正當甘鳳池yù帶白泰官殺出重圍之時,一枝竹箭shè入白泰官左肋。
白泰官慘叫了一聲,並被甘鳳池順利帶出皇宮,但亦有些支持不住了。
甘鳳池按事先計劃好的,帶著傷重的白泰官順利逃至京城外一間破廟內。在夜救白泰官之前,甘鳳池亦曾留書於許工道人,讓許工道人見信後來此破廟會合。若卯時仍不見人來,必是被大內侍衛擒殺。許工道人不可再留於此地,應急急離開,勿複再有報仇之念。幸得甘鳳池尚能與白泰官順利逃到此處。
甘鳳池在破廟內為白泰官拔出竹箭,卻見許工道人匆匆趕至。
白泰官身上的竹箭雖已被拔出,但白泰官卻愈發虛弱。不甘心的白泰官拚盡力氣喊道:“倘第一次甘大哥不臨陣退縮的話,何以會有這第二次失敗?難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們漢人嗎?”言罷,即氣絕身亡。
許工道人亦因為埋怨甘鳳池太過謹慎,致使白泰官魯莽行事而喪命。
甘鳳池此時逐漸從回憶中走出來,並同時聯想到年少康。縱使自己如何阻止,年少康也會用自己的辦法強行下山。為阻止年少康下山報仇,而斷了給予年少康的幫助,那豈非更是要送了年少康xìng命?想到這裏,甘鳳池亦是連聲歎道:“罷了!”並暗中吩咐山上幾名高手前去暗助年少康。但甘鳳池哪裏會知道,年少康早已讓許工道人給易容改裝了。
再說年少康報仇心切,早急急趕至安徽鳳陽。
此時的鳳陽遭受了蝗災,餓殍遍地。鳳陽縣衙還在施舍著稀粥、其餘各處均現荒涼。早市無物可開放,店鋪無貨難經營。一片蕭條之景。
年少康無暇看此慘景,按許工道人所提供之地址,竟然找到了占府。當年少康看到鳳陽城唯一一座豪華的大宅後,竟張大了嘴道:“連鳳陽縣衙亦未有如此規模,可這占宅竟然比縣太尊還滋潤。”
“巡撫大人轎到!閑雜人等請速速回避!”幾名巡撫親兵將擋於占府門前的年少康推開。
年少康卻待發作,但沒想到自己的複仇大業未完,故暫先忍下這口氣來。
這占府主人占炳旺好大派頭,聽到巡撫轎到,隻差幾個小門童開得府門,並遣上一個老管家迎出來。自己則穩坐於家中正廳,候巡撫大人入大堂。
“占炳旺,巡撫大人駕臨還不出來迎接?”一名武弁忍不住朝府內吼了一聲道。
“好生無禮!給我掌嘴!”占炳旺在堂內亦是大喝一聲。早有一名護院從府中飛出,雙腳先踹倒兩名巡撫隨扈,又一巴掌重重扇在那名衝著占府大嚷的武弁臉上。
巡撫轎後幾人yù抽刀而上,亦被這護院隨即旋來一記重腳踢倒。唯有幾名已經嚇得有點打顫的轎夫暫未被那厲害的護院攻擊。
“夠了!待本官親自入見。”安徽巡撫田文靜立時從轎內出來,看了看被打翻在地的這幾名巡撫隨扈,搖了搖頭,即整衣冠前往占府大堂。
田文靜既為安徽一任巡撫,身邊應該多有能人異士。隻可惜,這位田大老爺實在窮的可以,且為人太過公正,從未因私情而提攜任何親信下屬,致使人才外流嚴重。連身邊一個像樣的武藝超絕之士都沒有。這些年安徽一直受災,連軍部的餉銀也挪用至賑災上。弄得戍守安徽地兵將不少都開了小差或是找尋關係調離他處,弄得田文靜好不窩囊。加之其人隻對事而無對人,倒是讓占炳旺這等小人好好奚落了一番,實在令人鬱悶至極。也許這就是老實人的宿命!一輩子受欺負。像田文靜這樣的一代清官,為民之千古名吏亦是在此時被弄得灰頭土臉。
許工道人望著年少康亦是喜道:“年公子果然聰慧過人。知曉貧道深意。看來與我極其有緣呐!”
“不知二哥如此神秘喚我前來,卻是為何?”年少康雖猜著一些許工道人之用意,但卻仍想更確定一下。
許工道人笑道:“剛誇讚你聰慧,此時你為何又糊塗起來?想必是裝糊塗!也罷,待貧道說與你知曉。你可知此處?”
年少康道:“二哥說笑了!少康豈不知此乃四明山下?”
“既已知曉,亦應知道此地全無甘大俠所布之暗哨,正可疾速離去。”許工道人再言道。
“多謝二哥提醒。少康感激不盡。”年少康向許工道人作揖道謝,即yù離開、
“等等!諒你一人亦難成事。貧道這裏有書信一封,將此信帶往安徽鳳陽首富占炳旺那裏,自會助你報仇成功。”許工道人說完,將書信交於年少康手中。
年少康感激地點了點頭,遂急急離開。
待年少康走遠後,許工道人即回轉身yù上山,甘鳳池早出現於許工道人身後。許工道人一驚,繼而拍著胸口道:“你這樣不聲不響,容易讓人嚇出病來。”
甘鳳池卻沒有給許工道人好臉sè,厲聲道:“為什麽違我令私放年少康下山?”
許工道人道:“鳳池,如今雍正已盡掃外邦蠻夷,其子弘曆又在江南順利剿除天地會的江南堂。若不早些讓天下豪傑對這個狗皇帝下手,隻怕那狗皇帝會傾其權利來對付我們四明山的。”
“那你就讓少康一個人去白白送死嗎?”甘鳳池更為惱怒了。
許工道人道:“反清義士就應該有隨時犧牲的覺悟。難道你忘了白泰官是怎麽死的了嗎?”
甘鳳池一聽“白泰官”三字,心中立時被勾起了一段回憶來:
那正是裕親王允祥去世不久,王心武、榮親王他們被派往西北監視年羹堯的時候。甘鳳池得知紫禁城中已無厲害之人物,遂帶同許工道人、白泰官二人一同潛入京城,準備刺殺雍正。
三人已經潛至紫禁城外,並由許工道人為各自喬裝易容成大內侍衛一般直入雍正辦公之所——勤政殿。
不想,雍正正與弘曆在勤政殿外觀看大內侍衛摔跤角鬥。而圍定雍正身邊身穿甲衣的侍衛亦有數十人。
甘鳳池與已喬裝易容的許工道人、白泰官三人亦湊過去,盡量貼近到雍正那裏,伺機動手。
白泰官剛yù拔刀,即被甘鳳池摁下。白泰官與甘鳳池目目相對,並yù掙脫甘鳳池,卻被甘鳳池死死摁住,不得施展。
三人最終沒有下手,而是找尋機會出了皇城,並於京師外一間客棧住下。
白泰官與許工道人一直埋怨甘鳳池措施刺殺雍正的良機。
甘鳳池言道:“我靠近雍正那狗皇帝之時,卻感覺雍正身旁那些侍衛個個呼吸均勻、沉穩,都是超一流高手。一共五十幾名侍衛,還有遠處持槍的神火營。一旦開戰,我三人必不能全身而退。”
“沒想到甘大哥竟是如此貪生怕死之輩?為了苟活xìng命竟錯失如此良機。”白泰官是個直脾氣,又好衝動。一時情急竟說出如此言語來。
“殺雍正當然可令清廷震撼一下。但清朝皇庭不會因為一個皇帝之死而垮塌社稷的、縱使殺了雍正那狗皇帝,還會有第二個雍正、第三個雍正出來繼續統治我華夏。而我們三人再這次莽撞行動中陣亡,會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像我們三人這樣的人出現呢?恐怕沒有!因為長期的惰xìng驅使,以致大家習慣成自然,甘心被清狗奴役。少了我們高舉義旗。隻怕清狗仍可繼續奴役我們漢人千年萬年。”甘鳳池卻是說得如此動情。
許工道人似乎明白了甘鳳池的一番苦心,並勸了勸白泰官,即不再違逆甘鳳池的意思。
然白泰官仍是想不通,趁甘鳳池與許工道人熟睡之時,自己二度偷潛至皇宮。因其魯莽行事,且又無絲毫計劃,以致陷入大內侍衛們的重重包圍之中。
甘鳳池於夜間醒來,卻未見白泰官蹤影,心叫不好。卻見許工道人熟睡,並沒有驚動許工道人,隻自己獨自一人急急趕往紫禁城救援白泰官。正遇白泰官渾身是傷,並連連砍翻大內侍衛數人。
神火營的侍衛已經向白泰官瞄準了,卻被甘鳳池舉起的一塊巨大青石板砸過來,以致擋下這眾多神火營侍衛們的槍擊。
正當甘鳳池yù帶白泰官殺出重圍之時,一枝竹箭shè入白泰官左肋。
白泰官慘叫了一聲,並被甘鳳池順利帶出皇宮,但亦有些支持不住了。
甘鳳池按事先計劃好的,帶著傷重的白泰官順利逃至京城外一間破廟內。在夜救白泰官之前,甘鳳池亦曾留書於許工道人,讓許工道人見信後來此破廟會合。若卯時仍不見人來,必是被大內侍衛擒殺。許工道人不可再留於此地,應急急離開,勿複再有報仇之念。幸得甘鳳池尚能與白泰官順利逃到此處。
甘鳳池在破廟內為白泰官拔出竹箭,卻見許工道人匆匆趕至。
白泰官身上的竹箭雖已被拔出,但白泰官卻愈發虛弱。不甘心的白泰官拚盡力氣喊道:“倘第一次甘大哥不臨陣退縮的話,何以會有這第二次失敗?難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們漢人嗎?”言罷,即氣絕身亡。
許工道人亦因為埋怨甘鳳池太過謹慎,致使白泰官魯莽行事而喪命。
甘鳳池此時逐漸從回憶中走出來,並同時聯想到年少康。縱使自己如何阻止,年少康也會用自己的辦法強行下山。為阻止年少康下山報仇,而斷了給予年少康的幫助,那豈非更是要送了年少康xìng命?想到這裏,甘鳳池亦是連聲歎道:“罷了!”並暗中吩咐山上幾名高手前去暗助年少康。但甘鳳池哪裏會知道,年少康早已讓許工道人給易容改裝了。
再說年少康報仇心切,早急急趕至安徽鳳陽。
此時的鳳陽遭受了蝗災,餓殍遍地。鳳陽縣衙還在施舍著稀粥、其餘各處均現荒涼。早市無物可開放,店鋪無貨難經營。一片蕭條之景。
年少康無暇看此慘景,按許工道人所提供之地址,竟然找到了占府。當年少康看到鳳陽城唯一一座豪華的大宅後,竟張大了嘴道:“連鳳陽縣衙亦未有如此規模,可這占宅竟然比縣太尊還滋潤。”
“巡撫大人轎到!閑雜人等請速速回避!”幾名巡撫親兵將擋於占府門前的年少康推開。
年少康卻待發作,但沒想到自己的複仇大業未完,故暫先忍下這口氣來。
這占府主人占炳旺好大派頭,聽到巡撫轎到,隻差幾個小門童開得府門,並遣上一個老管家迎出來。自己則穩坐於家中正廳,候巡撫大人入大堂。
“占炳旺,巡撫大人駕臨還不出來迎接?”一名武弁忍不住朝府內吼了一聲道。
“好生無禮!給我掌嘴!”占炳旺在堂內亦是大喝一聲。早有一名護院從府中飛出,雙腳先踹倒兩名巡撫隨扈,又一巴掌重重扇在那名衝著占府大嚷的武弁臉上。
巡撫轎後幾人yù抽刀而上,亦被這護院隨即旋來一記重腳踢倒。唯有幾名已經嚇得有點打顫的轎夫暫未被那厲害的護院攻擊。
“夠了!待本官親自入見。”安徽巡撫田文靜立時從轎內出來,看了看被打翻在地的這幾名巡撫隨扈,搖了搖頭,即整衣冠前往占府大堂。
田文靜既為安徽一任巡撫,身邊應該多有能人異士。隻可惜,這位田大老爺實在窮的可以,且為人太過公正,從未因私情而提攜任何親信下屬,致使人才外流嚴重。連身邊一個像樣的武藝超絕之士都沒有。這些年安徽一直受災,連軍部的餉銀也挪用至賑災上。弄得戍守安徽地兵將不少都開了小差或是找尋關係調離他處,弄得田文靜好不窩囊。加之其人隻對事而無對人,倒是讓占炳旺這等小人好好奚落了一番,實在令人鬱悶至極。也許這就是老實人的宿命!一輩子受欺負。像田文靜這樣的一代清官,為民之千古名吏亦是在此時被弄得灰頭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