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武卻是要盡力幫助李衛擺脫那擔係著一家未來的皇命,又想為自己,也為甘風池除了許工道人這樣出賣民族利益投靠英夷的可恥敗類,更希望借四明山除叛逆一事來讓漢人中的英雄躲過滿清的兵戎相加。所以,王心武毅然隨弘曆一起前往京師。
鄭淑靜他們自然是擔心這一路上弘曆會否設毒計相害,卻是阻止王心武冒險前去。縱使一路平安無事,到了京師若是因這毫無把握之事而觸怒龍顏,那極有可能會弄至人頭落地的。
王心武卻是安慰眾人道:“想我王心武一直福大命大的,斷不會因此而喪生。再說這一路還有五阿哥相陪,寶親王亦是男人大丈夫,不會讓王某在路上出任何危險的。你們好好守住福建門戶。提防倭國及西方各國,等我安然回來。”
眾人皆知王心武的脾氣,隻怕也難以勸得住,故隻能將那份擔心深深藏於心中,同時祈禱王心武此番有驚無險。
弘曆大隊人馬終於離開了福建,向著京師方向而去。但留給福建諸將的,除了擔心還是擔心。他們並非多餘,而王心武、李衛、甘風池以及弘晝都對弘曆有所設防。弘曆亦是一直算計著,這一路該弄出個什麽來,最好能讓李衛、王心武、甘風池包括弘晝都出意外就好。
一行人徑直來到山東境內。山東這地方多山,又有不少英雄豪傑不滿滿清執政,哨聚山林。說他們打家劫舍,他們絕不劫掠貧苦百姓。倒是那些官僚富賈之類,來到他們的山腳,少不了得花點錢鈔好保命過路。
弘曆卻知山東蒙山有一隻綠林山匪,向來不遵從四明山總綠林道的命令。其為首之人乃康熙六十年的武狀元狄雲飛,因是漢人身份,雖高中武狀元亦隻做了一個綠營的總兵。而同為武榜眼的葉赫那拉·益陽因是旗人身份,卻受封為一等紅翎侍衛,乃正四品武職,比之正五品的綠營總兵足足高了兩級。狄雲飛自是不服,居然於受封當rì頂撞康熙,被削去狀元銜,還被責打了二十棍,永不錄用,並被逐出京師。狄雲飛一時怒氣難平,居然帶著同鄉數百人高舉反清旗幟上了蒙山。四明山曾靜就曾經向狄雲飛發過綠林信,希望狄雲飛加入中原綠林道。狄雲飛從曾靜那時候就不服,一直隻認自己的旗幟。更何況後來四明山的第二任主人甘風池自然也不入狄雲飛法眼。朝廷亦多次派兵征剿滅,卻是損兵折將,倒讓蒙山越發興旺起來。不少周邊窮苦百姓皆上山投奔,竟發展至五七千人。而就在三年前,山東綠林分道泰山盟的山匪因狄雲飛不懂規矩,竟然主動向蒙山挑釁。那些泰山盟的激進人物不顧甘風池的勸告,竟然借著濟南廟會擺下擂台,還專門針對狄雲飛弄了一幅對聯。上聯為“拳打蒙山鼠輩”下聯為“腳踢山東二山”。蒙山鼠輩自不必說,就是指的狄雲飛與蒙山這幫兄弟;而蒙山為山東境內第二山,也是全指狄雲飛他們。狄雲飛始終改不了自己的火爆脾氣,竟然帶了十幾名技擊好手去往濟南。山東巡撫早就想掃平泰山與蒙山。這一次見泰山綠林道竟然在濟南設下擂台,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們弄將起來,到時候可坐收漁人之利。果然,泰山與蒙山兩路綠林在擂台上大打出手。泰山綠林道依仗人多,竟然令蒙山多位高手受傷。山東巡撫此時趁機出兵合圍。泰山綠林道畢竟人多,很快殺出一條血路逃走。但蒙山卻是幾乎全軍覆沒,僅狄雲飛一人逃出。狄雲飛一恨朝廷卑鄙無恥,二恨著泰山綠林道這幫向自己挑釁的人,三更恨甘風池。在狄雲飛心中始終認為,造成泰山向蒙山挑釁的主導人就是甘風池。所以,狄雲飛早已向天下人放出話來,“此生定報三大仇。”所謂報三大仇,實際就是滅滿清、滅泰山諸山匪、除卻甘風池。
天下人盡知狄雲飛心中之恨,弘曆自然也知曉。本來這一路為求安全,從京師去往福建之時,弘曆他們卻是繞過了蒙山,但回往京師之時,弘曆居然直接從蒙山過。目的就是要借狄雲飛之勢力除卻礙著自己眼的幾人。當然,狄雲飛連同他的蒙山綠林並非泛泛之輩。弘曆亦是頂著有可能傷及自己的巨大壓力來運作此事的。
弘晝見弘曆命大軍向蒙山挺進,忙勸道:“四哥,蒙山綠林道狄雲飛與我們愛新覺羅有仇。且甘大俠與狄雲飛之間的誤會亦是天下人盡知。雖然我們有上萬侍衛可做抵擋,但卻違背了皇阿瑪所提倡的切記安全。”
弘曆卻是衝著弘晝咆哮道:“皇阿瑪一直讓我們早些完成任務。卻不想耽誤了許多時rì。如今還要繞路而行,更加耽擱時rì。倘惹得皇阿瑪惱怒,你我兄弟又少不得要挨上一頓家法。”
弘晝知道弘曆存心要如此,私下裏找到王心武,卻是將自己所擔憂之事說與王心武知曉。
王心武亦知弘曆打的那些個鬼主意,眼下又不好違逆弘曆的意思,唯有給憂心忡忡的弘晝稍稍寬慰道:“五阿哥,我們都是身經百戰之人,況那狄雲飛也不是不講道理的魯莽之輩。此番蒙山之行,我們一定會有驚無險的。”在安慰過弘晝後,王心武又偷偷見了尚被弘曆弄於囚車內的李衛與甘風池二人,並將自己預料到的那份危險一一讓甘風池與李衛知曉。
甘風池一身英雄膽,且有心要與狄雲飛好生溝通,解除誤會,故心內倒是一陣狂喜。但李衛卻是文官,雖然緊急時候都有好點子出來,但逢著這些事隻怕也有些心怵了。
狄雲飛得知弘曆大軍距離蒙山山腳不過數裏了,又聞得甘風池也被弘曆押解著準備回往京師,忙召集蒙山的幾名軍師一起商議該如何處之。
一名叫做褚曉友的軍師倒是個十分有見地的人,竟然向狄雲飛言道:“以我之見,不若任由他們從山下而過。”
狄雲飛一聽此言,怒不可遏道:“難道昔rì之仇就此放過嗎?”
褚曉友道:“四明山一直讓咱們蒙山兄弟加入中原綠林道確實不假。但若曾靜與甘風池真的強逼,隻怕我們蒙山綠林早已不複存在了。這些年,我們劫掠的財物中有不少是貢品。若是拿到普通地界賣,根本無人敢買。我們能夠在江湖**買賣貢品如此順利,自然少不了四明山的暗中照應。若甘風池使壞,隻怕我們的貢品到不了買賣場就被其他綠林道搶掠一空了。”
狄雲飛及其餘幾人聽著亦覺十分有理,稍稍想了想,狄雲飛竟然又急道:“若甘風池沒有使壞,那為什麽三年前的濟南廟會,泰山綠林道竟然向我們發起挑釁,還讓我蒙山折損這許多兄弟?那泰山綠林不是受了甘風池的指使,又怎會如此行事呢?”
“泰山綠林道也許是對四明山忠心耿耿,但並不代表甘風池就讚成泰山綠林挑釁我們蒙山。隻怕甘風池還想找尋機會與我們擯棄誤會,亦未可知啊!”褚曉友這一番話不但沒有勸得狄雲飛釋去心中之恨,反讓狄雲飛更加生出一股抵觸情緒出來。
“你不用多說了!我意已決。吩咐下去,於山上排兵布陣,定要讓這些人有去無回。”狄雲飛態度十分堅決,並讓軍師們下去安排。
褚曉友此時居然將眾人攔住,再次苦勸道:“諸位且再聽褚某一言。縱使甘風池真對不住我們蒙山兄弟,我們也不必打這一仗。須知此番甘風池入京,隻怕亦是凶多吉少。雍正早yù剿滅四明山,這次讓甘風池入京,豈可放過殺此人之機會。有雍正這狗皇帝替我們報仇而殺甘風池,我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一旦牽連戰事,蒙山兄弟們少不了有所死傷的。”
狄雲飛耐著xìng子聽了褚曉友講的這些,雖然也認為有理,但卻還是那股擰勁完全占據心頭,沒有理會褚曉友之言,依然打算於蒙山這裏將弘曆兵馬進行徹底圍殺。
卻說弘曆大軍已經靠近至蒙山腳下不足兩裏。弘曆顧及自己安全卻是退至後軍,並讓王心武、弘晝作為前軍先行,中間自是囚車內的李衛與甘風池。按弘曆的分析,狄雲飛必然是放王心武、弘晝先行過去,然後到甘風池來時,伏兵或是暗箭齊出。而王心武、弘晝之前路也必為狄雲飛所封堵,向後撤亦要遭遇伏兵。這樣一來,弘晝、王心武、李衛、甘風池四人必死無疑了。
弘晝見弘曆如此歹毒,竟然抗命不尊。惹得弘曆大怒,並準備對弘晝進行責罰。
這弘曆全然不顧手足之情,居然以弘晝抗命為由,讓手下侍衛將弘晝推出斬首。弘曆固然對那皇位繼承是著急了一些,但眼下雍正確實是將這支隊伍的第一指揮權交給弘曆的。弘曆有權對不服從自己命令之人進行懲罰。那麽麵對弘晝的又將會是什麽呢?
鄭淑靜他們自然是擔心這一路上弘曆會否設毒計相害,卻是阻止王心武冒險前去。縱使一路平安無事,到了京師若是因這毫無把握之事而觸怒龍顏,那極有可能會弄至人頭落地的。
王心武卻是安慰眾人道:“想我王心武一直福大命大的,斷不會因此而喪生。再說這一路還有五阿哥相陪,寶親王亦是男人大丈夫,不會讓王某在路上出任何危險的。你們好好守住福建門戶。提防倭國及西方各國,等我安然回來。”
眾人皆知王心武的脾氣,隻怕也難以勸得住,故隻能將那份擔心深深藏於心中,同時祈禱王心武此番有驚無險。
弘曆大隊人馬終於離開了福建,向著京師方向而去。但留給福建諸將的,除了擔心還是擔心。他們並非多餘,而王心武、李衛、甘風池以及弘晝都對弘曆有所設防。弘曆亦是一直算計著,這一路該弄出個什麽來,最好能讓李衛、王心武、甘風池包括弘晝都出意外就好。
一行人徑直來到山東境內。山東這地方多山,又有不少英雄豪傑不滿滿清執政,哨聚山林。說他們打家劫舍,他們絕不劫掠貧苦百姓。倒是那些官僚富賈之類,來到他們的山腳,少不了得花點錢鈔好保命過路。
弘曆卻知山東蒙山有一隻綠林山匪,向來不遵從四明山總綠林道的命令。其為首之人乃康熙六十年的武狀元狄雲飛,因是漢人身份,雖高中武狀元亦隻做了一個綠營的總兵。而同為武榜眼的葉赫那拉·益陽因是旗人身份,卻受封為一等紅翎侍衛,乃正四品武職,比之正五品的綠營總兵足足高了兩級。狄雲飛自是不服,居然於受封當rì頂撞康熙,被削去狀元銜,還被責打了二十棍,永不錄用,並被逐出京師。狄雲飛一時怒氣難平,居然帶著同鄉數百人高舉反清旗幟上了蒙山。四明山曾靜就曾經向狄雲飛發過綠林信,希望狄雲飛加入中原綠林道。狄雲飛從曾靜那時候就不服,一直隻認自己的旗幟。更何況後來四明山的第二任主人甘風池自然也不入狄雲飛法眼。朝廷亦多次派兵征剿滅,卻是損兵折將,倒讓蒙山越發興旺起來。不少周邊窮苦百姓皆上山投奔,竟發展至五七千人。而就在三年前,山東綠林分道泰山盟的山匪因狄雲飛不懂規矩,竟然主動向蒙山挑釁。那些泰山盟的激進人物不顧甘風池的勸告,竟然借著濟南廟會擺下擂台,還專門針對狄雲飛弄了一幅對聯。上聯為“拳打蒙山鼠輩”下聯為“腳踢山東二山”。蒙山鼠輩自不必說,就是指的狄雲飛與蒙山這幫兄弟;而蒙山為山東境內第二山,也是全指狄雲飛他們。狄雲飛始終改不了自己的火爆脾氣,竟然帶了十幾名技擊好手去往濟南。山東巡撫早就想掃平泰山與蒙山。這一次見泰山綠林道竟然在濟南設下擂台,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們弄將起來,到時候可坐收漁人之利。果然,泰山與蒙山兩路綠林在擂台上大打出手。泰山綠林道依仗人多,竟然令蒙山多位高手受傷。山東巡撫此時趁機出兵合圍。泰山綠林道畢竟人多,很快殺出一條血路逃走。但蒙山卻是幾乎全軍覆沒,僅狄雲飛一人逃出。狄雲飛一恨朝廷卑鄙無恥,二恨著泰山綠林道這幫向自己挑釁的人,三更恨甘風池。在狄雲飛心中始終認為,造成泰山向蒙山挑釁的主導人就是甘風池。所以,狄雲飛早已向天下人放出話來,“此生定報三大仇。”所謂報三大仇,實際就是滅滿清、滅泰山諸山匪、除卻甘風池。
天下人盡知狄雲飛心中之恨,弘曆自然也知曉。本來這一路為求安全,從京師去往福建之時,弘曆他們卻是繞過了蒙山,但回往京師之時,弘曆居然直接從蒙山過。目的就是要借狄雲飛之勢力除卻礙著自己眼的幾人。當然,狄雲飛連同他的蒙山綠林並非泛泛之輩。弘曆亦是頂著有可能傷及自己的巨大壓力來運作此事的。
弘晝見弘曆命大軍向蒙山挺進,忙勸道:“四哥,蒙山綠林道狄雲飛與我們愛新覺羅有仇。且甘大俠與狄雲飛之間的誤會亦是天下人盡知。雖然我們有上萬侍衛可做抵擋,但卻違背了皇阿瑪所提倡的切記安全。”
弘曆卻是衝著弘晝咆哮道:“皇阿瑪一直讓我們早些完成任務。卻不想耽誤了許多時rì。如今還要繞路而行,更加耽擱時rì。倘惹得皇阿瑪惱怒,你我兄弟又少不得要挨上一頓家法。”
弘晝知道弘曆存心要如此,私下裏找到王心武,卻是將自己所擔憂之事說與王心武知曉。
王心武亦知弘曆打的那些個鬼主意,眼下又不好違逆弘曆的意思,唯有給憂心忡忡的弘晝稍稍寬慰道:“五阿哥,我們都是身經百戰之人,況那狄雲飛也不是不講道理的魯莽之輩。此番蒙山之行,我們一定會有驚無險的。”在安慰過弘晝後,王心武又偷偷見了尚被弘曆弄於囚車內的李衛與甘風池二人,並將自己預料到的那份危險一一讓甘風池與李衛知曉。
甘風池一身英雄膽,且有心要與狄雲飛好生溝通,解除誤會,故心內倒是一陣狂喜。但李衛卻是文官,雖然緊急時候都有好點子出來,但逢著這些事隻怕也有些心怵了。
狄雲飛得知弘曆大軍距離蒙山山腳不過數裏了,又聞得甘風池也被弘曆押解著準備回往京師,忙召集蒙山的幾名軍師一起商議該如何處之。
一名叫做褚曉友的軍師倒是個十分有見地的人,竟然向狄雲飛言道:“以我之見,不若任由他們從山下而過。”
狄雲飛一聽此言,怒不可遏道:“難道昔rì之仇就此放過嗎?”
褚曉友道:“四明山一直讓咱們蒙山兄弟加入中原綠林道確實不假。但若曾靜與甘風池真的強逼,隻怕我們蒙山綠林早已不複存在了。這些年,我們劫掠的財物中有不少是貢品。若是拿到普通地界賣,根本無人敢買。我們能夠在江湖**買賣貢品如此順利,自然少不了四明山的暗中照應。若甘風池使壞,隻怕我們的貢品到不了買賣場就被其他綠林道搶掠一空了。”
狄雲飛及其餘幾人聽著亦覺十分有理,稍稍想了想,狄雲飛竟然又急道:“若甘風池沒有使壞,那為什麽三年前的濟南廟會,泰山綠林道竟然向我們發起挑釁,還讓我蒙山折損這許多兄弟?那泰山綠林不是受了甘風池的指使,又怎會如此行事呢?”
“泰山綠林道也許是對四明山忠心耿耿,但並不代表甘風池就讚成泰山綠林挑釁我們蒙山。隻怕甘風池還想找尋機會與我們擯棄誤會,亦未可知啊!”褚曉友這一番話不但沒有勸得狄雲飛釋去心中之恨,反讓狄雲飛更加生出一股抵觸情緒出來。
“你不用多說了!我意已決。吩咐下去,於山上排兵布陣,定要讓這些人有去無回。”狄雲飛態度十分堅決,並讓軍師們下去安排。
褚曉友此時居然將眾人攔住,再次苦勸道:“諸位且再聽褚某一言。縱使甘風池真對不住我們蒙山兄弟,我們也不必打這一仗。須知此番甘風池入京,隻怕亦是凶多吉少。雍正早yù剿滅四明山,這次讓甘風池入京,豈可放過殺此人之機會。有雍正這狗皇帝替我們報仇而殺甘風池,我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一旦牽連戰事,蒙山兄弟們少不了有所死傷的。”
狄雲飛耐著xìng子聽了褚曉友講的這些,雖然也認為有理,但卻還是那股擰勁完全占據心頭,沒有理會褚曉友之言,依然打算於蒙山這裏將弘曆兵馬進行徹底圍殺。
卻說弘曆大軍已經靠近至蒙山腳下不足兩裏。弘曆顧及自己安全卻是退至後軍,並讓王心武、弘晝作為前軍先行,中間自是囚車內的李衛與甘風池。按弘曆的分析,狄雲飛必然是放王心武、弘晝先行過去,然後到甘風池來時,伏兵或是暗箭齊出。而王心武、弘晝之前路也必為狄雲飛所封堵,向後撤亦要遭遇伏兵。這樣一來,弘晝、王心武、李衛、甘風池四人必死無疑了。
弘晝見弘曆如此歹毒,竟然抗命不尊。惹得弘曆大怒,並準備對弘晝進行責罰。
這弘曆全然不顧手足之情,居然以弘晝抗命為由,讓手下侍衛將弘晝推出斬首。弘曆固然對那皇位繼承是著急了一些,但眼下雍正確實是將這支隊伍的第一指揮權交給弘曆的。弘曆有權對不服從自己命令之人進行懲罰。那麽麵對弘晝的又將會是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