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晝被兩名侍衛推走,打算就此行刑。王心武上前力勸道:“寶親王,豈可如此行事?”
弘曆冷笑一聲道;“不聽我令,就該受此重罰。王大人如此勸我,我亦可治你一個阻撓我行事之罪。一樣可以將你斬首。”
王心武道:“弘晝若喪命於寶親王之手,皇上那裏必然會知曉。以皇上的xìng子,隻怕寶親王亦難逃三阿哥(弘時)那樣的厄運。”
弘曆雖然麵上顯出對王心武之言完全不屑的樣子,但心內卻在想著王心武剛才所說的話語。想到自己的三哥弘時的下場,弘曆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及至再遲疑片刻,弘曆終於忍不住大聲道:“且先停下刑罰!”
押弘晝準備行刑的兩名侍衛聽得弘曆的命令,忙停下手來。
王心武見弘曆已經聽進了自己的話,心知弘晝暫不會為弘曆所害,故向一處緩緩而去。
弘曆見王心武走遠,居然猛拍一下自己的腦袋,罵自己道:“好生魯莽!這樣一來,縱使弘晝不死,隻怕我要殺弘晝之事亦會傳入皇阿瑪耳中。到時候,皇阿瑪依然不會再信任我的。哎!竟然弄成這樣!”邊歎氣,邊走向弘晝,並讓侍衛們替弘晝鬆了綁。
弘晝雖逃過弘曆的刑罰,但仍堅持自己的意見。
弘曆不予理睬,隻丟了一句:“你我雖為兄弟,但千萬不要惹毛我了。不然定叫你身首異處。”
弘晝知道弘曆對親兄弟亦可以下此毒手的,雖心內仍不快,但卻唯有遵命行事。
按弘曆的命令,弘晝與王心武以為前隊,並引軍不過百十人直入峽穀。
弘晝與王心武早已力勸過弘曆不可從此山下而過,無奈弘曆堅持己見,實則yù致弘晝、王心武、李衛、甘鳳池、嶽小滿死地。此時,眾人皆以忐忑不安之心小心行路,猶恐山上會有什麽攻擊。
狄雲飛早已於山上安排妥當,卻是沿各小山隱蔽處埋伏數人。滾木、巨石、飛箭早已都準備好了,隻待最好時機。
弘晝、王心武早已引前路入峽穀進入數裏遠,卻聽得隊伍後麵一聲巨響發出,放眼望去,早見滾木從山下打下來,並將前隊與中間隊伍完全隔開。
而弘曆的後隊與中間隊伍竟然保持了足有六七裏的距離。這就是弘曆早料到此處會有伏擊,故一心周全後隊而與中間隊伍保持較長距離,方便撤退。本來弘曆所安排後隊與中間隊伍保持的距離為兩裏,但當大軍距離峽穀僅隻不足三裏的時候,弘曆立時下令後隊放慢行軍速度,繼而將先前距中間隊伍兩裏的距離拉大開來。及至王心武與弘晝的前軍剛入峽穀之時,弘曆後隊兵馬距離中間隊伍已然拉開至六七裏。
那狄雲飛卻在山上看得清楚,發現後隊有些異常。而且早在弘曆他們決定從此山經過之時,狄雲飛已經知曉弘曆的這次擒李行動,還在甘鳳池也與弘曆一起入京之後的三rì內即收到消息。可見狄雲飛早已在各處布了自己的眼線,同時還有加強的情報網。如今既知曉領隊的乃弘曆,且還知弘曆與弘晝、王心武、李衛他們之間的矛盾,故胸有成竹,此番弘曆大隊必會在此處遭受重創。當然,這也是弘曆所希望的。不過,狄雲飛可不想讓弘曆走脫,所以連弘曆亦算計在內,要讓這支隊伍全軍覆沒。即使王心武、弘晝之前軍進入峽穀,及至中間隊伍進入峽穀,狄雲飛亦不曾讓手下打滾木、推巨石、放飛箭。非要耐心等到弘曆的後隊也全部進入峽穀,方才實施自己的伏擊計劃。要說,狄雲飛確實是一個深謀遠慮之人。他似乎已經算準了弘曆的想法。所以,在隱蔽處布兵亦遵循長路設伏原則。畢竟峽穀之長足有二十裏餘裏,完全有可能以伏擊方式將弘曆大軍全滅。狄雲飛的安排是每一名綠林兵均隔數尺而立,或引飛箭,或投巨石,或打滾木。那麽及至弘曆大隊拉開如此長的距離亦完全在狄雲飛的伏擊範圍內。所以等到弘曆後隊全數進入峽穀,狄雲飛的伏擊命令才下達。隻不過,在剛入峽穀之時,狄雲飛看到中間隊伍的囚車內尚有三人。不用多說,此囚車內三人即是李衛、甘鳳池與嶽小滿。但僅過半盅茶時間,囚車附近突然出現了一陣濃煙,雖然濃煙升起後很快即滅,卻也讓狄雲飛詫異不已。不過這絲毫未影響到狄雲飛的伏擊計劃。
在遭受伏擊以後,弘曆立時組織後隊兵馬向後撤離。但卻有蒙山一路軍馬急急下山攔住弘曆去路。看來,狄雲飛的心還挺大的,是要存心讓這支隊伍全軍覆沒。一場大仗打將起來。
中間隊伍損失慘重。幾乎所有的飛箭都瞄定囚車而來。護衛囚車周圍的侍衛自然無一生還。囚車內三人亦被shè成了刺蝟,豈有生還之理?
前隊亦是死傷甚懼,不過尚有幾人仍在拚命抵抗,竟將飛箭挑開。
狄雲飛卻是早有令在先,滾木、巨石弄完以後,飛箭需弄上火焰。以火焰箭而擊。即使不能shè死弘曆的兵馬,也要用火燒死他們。一時間大火早已彌漫整個峽穀。
前隊已無生還者,僅餘中間隊伍尚有五人拚命掙紮。然火勢太多,此五人很快於峽穀內消失。而後隊弘曆他們卻是力量最強的。幾名紅翎侍衛以及所有血滴子侍衛都在這後隊之中。竟然護著弘曆殺出一條血路出來,逃離出峽穀。
狄雲飛此番的目的主要是擒殺甘鳳池,見弘曆他們狼狽逃出,亦不曾下令繼續追擊。畢竟弘曆他們的戰鬥力較強,此時追擊可不似伏擊那般容易,搞不好會有較大戰損的,於山寨不利。所以,狄雲飛任由弘曆他們逃走。隻要甘鳳池死了,狄雲飛就算是心滿意足了。
伏擊取得較大成功,蒙山上下眾軍自然下山檢查屍體。但那些屍體多半已經被大火燒至血肉模糊看不清楚,且無有一名生者。
狄雲飛讓手下將峽穀收拾一番,即回山而去,但心中卻是有些不痛快。想來必是因為未曾親眼證實甘鳳池的死狀,所以狄雲飛仍不是十分踏實。
再說弘曆這後隊數千人狼狽退至蒙yīn縣衙。蒙yīn縣令路章雖然將弘曆好生招待,卻是勸弘曆不要去招惹蒙山狄雲飛的綠林兵馬。弘曆本意也沒有要與狄雲飛的兵馬幹上,隻不過想借狄雲飛之手除卻自己的心腹大患,所以借路章之言就這樣暫時放棄攻打狄雲飛複仇的想法,並打算在蒙yīn歇上幾rì即繞路回往京師。縱使雍正問起,亦可以稱是狄雲飛於半路將弘晝、王心武、李衛等人殺死,於己卻無半點關係。就這樣,yīn險的弘曆在蒙yīn歇上幾rì後即帶領侍衛大隊繞路向京師挺進。與此同時,弘曆還讓人將甘鳳池已被狄雲飛弄死的消息發往各處。實是讓其他各綠林道能找狄雲飛報仇。這樣也報了此番途經蒙山損失那許多侍衛之仇。
就在弘曆趕往京師的數rì內,果有一批綠林英雄卻是來到蒙山質問狄雲飛。山西太行山的綠林瓢把子餘波傅連同山東長白山的綠林瓢把子王一佑帶著心腹兄弟數人來到蒙山,就是要為自己的綠林總瓢把子甘鳳池討個公道。
狄雲飛望著兩位綠林英雄,卻是嘲諷道:“哥幾位,大家都知道狄某與甘鳳池有大仇。是那姓甘的先對不住狄某,狄某這才將那廝給弄死。但幾位細想一下,四明山如今的許工道人與高泉智兩個當家,當初可是也yù致甘鳳池死地。雖不曾得手,卻也讓甘鳳池離山而走。許工道人與高泉智受甘鳳池大恩,卻如此對待甘鳳池,怎不見你們去管。在下與甘鳳池有仇,殺他理所應當,你們卻來找我麻煩。是不是看我善良所以可欺也?”
餘波傅與王一佑聽到狄雲飛強詞奪理,遂反唇相譏道:“我等沒有追究許工道人與高泉智之過是我們不對。不過,狄兄弟是先與滿清結仇,繼而才有這後來的諸多誤會。你不推翻滿清朝廷,倒先自在我們綠林道內部cāo起戈來,隻怕你更畏懼強權,欺負弱小矣!”
狄雲飛乃血氣漢子,聽得餘王二人之言,猛拍一下案幾道:“兩位可知狄某在這蒙山做了何事?”
王一佑卻是不以為然地問道:“那你又做過何事?”
狄雲飛命手下端來血滴子侍衛所用之神兵,並言道:“狄某早已打聽得弘曆大軍前隊乃雍正的五阿哥弘晝領隊,還有那個一直效命於清廷的王心武。此兩人早已被狄某以伏擊戰除之。雖不曾辨清他們的屍首,但不久天下即會有消息報來。剛才兩位所見之血滴子,亦是弘曆身邊侍衛所擁有。持此神兵者有數人亦被狄某弄死。不少漢人死於血滴子手上,正是狄某替他們報了仇。隻可惜讓弘曆逃走了,不然定要雍正無此兒送終。狄某所做這些大事,難道還要被你們如此數落嗎?”
餘波傅與王一佑兩人皆乃既勇又無謀之輩,雖夠膽來蒙山找狄雲飛晦氣,但打從一上山心內就頗有些後悔。先前不知蒙山的實力,還以為自己如何了得,想嚇嚇狄雲飛。到底都是些頭腦簡單之人,卻是不知狄雲飛既然能夠去殺甘鳳池,定非泛泛之輩。偏偏他們不信,及至到得蒙山,見這蒙山英雄萬千,料難以抵擋。此番深感有些冒失了。但為了麵子,這兩人卻是硬著頭皮與狄雲飛口爭幾句,心內卻是七上八下,猶恐惹得狄雲飛大怒而將自己弄死於山寨之中。現在與狄雲飛又口爭不得半點便宜,借此機會故裝作無語而對,方可保得幾人xìng命。不然,以餘王二人及幾名心腹高手之力根本不足以與整座蒙山抗衡。就這樣,兩人竟然帶著手下眾人灰溜溜回歸本寨而去。
再說弘曆帶著侍衛大隊回京來,卻早有人宣召讓弘曆立時去往勤政殿麵君。弘曆心內做足了準備,打算見到自己的皇阿瑪即痛哭一場,聲稱自己沒有照顧好皇弟弘晝令其慘死於蒙山山匪刀劍之下。然當弘曆來到勤政殿之時,卻看到弘晝與王心武還有李衛與嶽小滿都在其中。這四人連同甘鳳池明明已經葬身於蒙山峽穀火海之中,卻是緣何又奇跡般複活過來?弘曆見此奇景幾乎要暈過去了。
弘曆冷笑一聲道;“不聽我令,就該受此重罰。王大人如此勸我,我亦可治你一個阻撓我行事之罪。一樣可以將你斬首。”
王心武道:“弘晝若喪命於寶親王之手,皇上那裏必然會知曉。以皇上的xìng子,隻怕寶親王亦難逃三阿哥(弘時)那樣的厄運。”
弘曆雖然麵上顯出對王心武之言完全不屑的樣子,但心內卻在想著王心武剛才所說的話語。想到自己的三哥弘時的下場,弘曆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及至再遲疑片刻,弘曆終於忍不住大聲道:“且先停下刑罰!”
押弘晝準備行刑的兩名侍衛聽得弘曆的命令,忙停下手來。
王心武見弘曆已經聽進了自己的話,心知弘晝暫不會為弘曆所害,故向一處緩緩而去。
弘曆見王心武走遠,居然猛拍一下自己的腦袋,罵自己道:“好生魯莽!這樣一來,縱使弘晝不死,隻怕我要殺弘晝之事亦會傳入皇阿瑪耳中。到時候,皇阿瑪依然不會再信任我的。哎!竟然弄成這樣!”邊歎氣,邊走向弘晝,並讓侍衛們替弘晝鬆了綁。
弘晝雖逃過弘曆的刑罰,但仍堅持自己的意見。
弘曆不予理睬,隻丟了一句:“你我雖為兄弟,但千萬不要惹毛我了。不然定叫你身首異處。”
弘晝知道弘曆對親兄弟亦可以下此毒手的,雖心內仍不快,但卻唯有遵命行事。
按弘曆的命令,弘晝與王心武以為前隊,並引軍不過百十人直入峽穀。
弘晝與王心武早已力勸過弘曆不可從此山下而過,無奈弘曆堅持己見,實則yù致弘晝、王心武、李衛、甘鳳池、嶽小滿死地。此時,眾人皆以忐忑不安之心小心行路,猶恐山上會有什麽攻擊。
狄雲飛早已於山上安排妥當,卻是沿各小山隱蔽處埋伏數人。滾木、巨石、飛箭早已都準備好了,隻待最好時機。
弘晝、王心武早已引前路入峽穀進入數裏遠,卻聽得隊伍後麵一聲巨響發出,放眼望去,早見滾木從山下打下來,並將前隊與中間隊伍完全隔開。
而弘曆的後隊與中間隊伍竟然保持了足有六七裏的距離。這就是弘曆早料到此處會有伏擊,故一心周全後隊而與中間隊伍保持較長距離,方便撤退。本來弘曆所安排後隊與中間隊伍保持的距離為兩裏,但當大軍距離峽穀僅隻不足三裏的時候,弘曆立時下令後隊放慢行軍速度,繼而將先前距中間隊伍兩裏的距離拉大開來。及至王心武與弘晝的前軍剛入峽穀之時,弘曆後隊兵馬距離中間隊伍已然拉開至六七裏。
那狄雲飛卻在山上看得清楚,發現後隊有些異常。而且早在弘曆他們決定從此山經過之時,狄雲飛已經知曉弘曆的這次擒李行動,還在甘鳳池也與弘曆一起入京之後的三rì內即收到消息。可見狄雲飛早已在各處布了自己的眼線,同時還有加強的情報網。如今既知曉領隊的乃弘曆,且還知弘曆與弘晝、王心武、李衛他們之間的矛盾,故胸有成竹,此番弘曆大隊必會在此處遭受重創。當然,這也是弘曆所希望的。不過,狄雲飛可不想讓弘曆走脫,所以連弘曆亦算計在內,要讓這支隊伍全軍覆沒。即使王心武、弘晝之前軍進入峽穀,及至中間隊伍進入峽穀,狄雲飛亦不曾讓手下打滾木、推巨石、放飛箭。非要耐心等到弘曆的後隊也全部進入峽穀,方才實施自己的伏擊計劃。要說,狄雲飛確實是一個深謀遠慮之人。他似乎已經算準了弘曆的想法。所以,在隱蔽處布兵亦遵循長路設伏原則。畢竟峽穀之長足有二十裏餘裏,完全有可能以伏擊方式將弘曆大軍全滅。狄雲飛的安排是每一名綠林兵均隔數尺而立,或引飛箭,或投巨石,或打滾木。那麽及至弘曆大隊拉開如此長的距離亦完全在狄雲飛的伏擊範圍內。所以等到弘曆後隊全數進入峽穀,狄雲飛的伏擊命令才下達。隻不過,在剛入峽穀之時,狄雲飛看到中間隊伍的囚車內尚有三人。不用多說,此囚車內三人即是李衛、甘鳳池與嶽小滿。但僅過半盅茶時間,囚車附近突然出現了一陣濃煙,雖然濃煙升起後很快即滅,卻也讓狄雲飛詫異不已。不過這絲毫未影響到狄雲飛的伏擊計劃。
在遭受伏擊以後,弘曆立時組織後隊兵馬向後撤離。但卻有蒙山一路軍馬急急下山攔住弘曆去路。看來,狄雲飛的心還挺大的,是要存心讓這支隊伍全軍覆沒。一場大仗打將起來。
中間隊伍損失慘重。幾乎所有的飛箭都瞄定囚車而來。護衛囚車周圍的侍衛自然無一生還。囚車內三人亦被shè成了刺蝟,豈有生還之理?
前隊亦是死傷甚懼,不過尚有幾人仍在拚命抵抗,竟將飛箭挑開。
狄雲飛卻是早有令在先,滾木、巨石弄完以後,飛箭需弄上火焰。以火焰箭而擊。即使不能shè死弘曆的兵馬,也要用火燒死他們。一時間大火早已彌漫整個峽穀。
前隊已無生還者,僅餘中間隊伍尚有五人拚命掙紮。然火勢太多,此五人很快於峽穀內消失。而後隊弘曆他們卻是力量最強的。幾名紅翎侍衛以及所有血滴子侍衛都在這後隊之中。竟然護著弘曆殺出一條血路出來,逃離出峽穀。
狄雲飛此番的目的主要是擒殺甘鳳池,見弘曆他們狼狽逃出,亦不曾下令繼續追擊。畢竟弘曆他們的戰鬥力較強,此時追擊可不似伏擊那般容易,搞不好會有較大戰損的,於山寨不利。所以,狄雲飛任由弘曆他們逃走。隻要甘鳳池死了,狄雲飛就算是心滿意足了。
伏擊取得較大成功,蒙山上下眾軍自然下山檢查屍體。但那些屍體多半已經被大火燒至血肉模糊看不清楚,且無有一名生者。
狄雲飛讓手下將峽穀收拾一番,即回山而去,但心中卻是有些不痛快。想來必是因為未曾親眼證實甘鳳池的死狀,所以狄雲飛仍不是十分踏實。
再說弘曆這後隊數千人狼狽退至蒙yīn縣衙。蒙yīn縣令路章雖然將弘曆好生招待,卻是勸弘曆不要去招惹蒙山狄雲飛的綠林兵馬。弘曆本意也沒有要與狄雲飛的兵馬幹上,隻不過想借狄雲飛之手除卻自己的心腹大患,所以借路章之言就這樣暫時放棄攻打狄雲飛複仇的想法,並打算在蒙yīn歇上幾rì即繞路回往京師。縱使雍正問起,亦可以稱是狄雲飛於半路將弘晝、王心武、李衛等人殺死,於己卻無半點關係。就這樣,yīn險的弘曆在蒙yīn歇上幾rì後即帶領侍衛大隊繞路向京師挺進。與此同時,弘曆還讓人將甘鳳池已被狄雲飛弄死的消息發往各處。實是讓其他各綠林道能找狄雲飛報仇。這樣也報了此番途經蒙山損失那許多侍衛之仇。
就在弘曆趕往京師的數rì內,果有一批綠林英雄卻是來到蒙山質問狄雲飛。山西太行山的綠林瓢把子餘波傅連同山東長白山的綠林瓢把子王一佑帶著心腹兄弟數人來到蒙山,就是要為自己的綠林總瓢把子甘鳳池討個公道。
狄雲飛望著兩位綠林英雄,卻是嘲諷道:“哥幾位,大家都知道狄某與甘鳳池有大仇。是那姓甘的先對不住狄某,狄某這才將那廝給弄死。但幾位細想一下,四明山如今的許工道人與高泉智兩個當家,當初可是也yù致甘鳳池死地。雖不曾得手,卻也讓甘鳳池離山而走。許工道人與高泉智受甘鳳池大恩,卻如此對待甘鳳池,怎不見你們去管。在下與甘鳳池有仇,殺他理所應當,你們卻來找我麻煩。是不是看我善良所以可欺也?”
餘波傅與王一佑聽到狄雲飛強詞奪理,遂反唇相譏道:“我等沒有追究許工道人與高泉智之過是我們不對。不過,狄兄弟是先與滿清結仇,繼而才有這後來的諸多誤會。你不推翻滿清朝廷,倒先自在我們綠林道內部cāo起戈來,隻怕你更畏懼強權,欺負弱小矣!”
狄雲飛乃血氣漢子,聽得餘王二人之言,猛拍一下案幾道:“兩位可知狄某在這蒙山做了何事?”
王一佑卻是不以為然地問道:“那你又做過何事?”
狄雲飛命手下端來血滴子侍衛所用之神兵,並言道:“狄某早已打聽得弘曆大軍前隊乃雍正的五阿哥弘晝領隊,還有那個一直效命於清廷的王心武。此兩人早已被狄某以伏擊戰除之。雖不曾辨清他們的屍首,但不久天下即會有消息報來。剛才兩位所見之血滴子,亦是弘曆身邊侍衛所擁有。持此神兵者有數人亦被狄某弄死。不少漢人死於血滴子手上,正是狄某替他們報了仇。隻可惜讓弘曆逃走了,不然定要雍正無此兒送終。狄某所做這些大事,難道還要被你們如此數落嗎?”
餘波傅與王一佑兩人皆乃既勇又無謀之輩,雖夠膽來蒙山找狄雲飛晦氣,但打從一上山心內就頗有些後悔。先前不知蒙山的實力,還以為自己如何了得,想嚇嚇狄雲飛。到底都是些頭腦簡單之人,卻是不知狄雲飛既然能夠去殺甘鳳池,定非泛泛之輩。偏偏他們不信,及至到得蒙山,見這蒙山英雄萬千,料難以抵擋。此番深感有些冒失了。但為了麵子,這兩人卻是硬著頭皮與狄雲飛口爭幾句,心內卻是七上八下,猶恐惹得狄雲飛大怒而將自己弄死於山寨之中。現在與狄雲飛又口爭不得半點便宜,借此機會故裝作無語而對,方可保得幾人xìng命。不然,以餘王二人及幾名心腹高手之力根本不足以與整座蒙山抗衡。就這樣,兩人竟然帶著手下眾人灰溜溜回歸本寨而去。
再說弘曆帶著侍衛大隊回京來,卻早有人宣召讓弘曆立時去往勤政殿麵君。弘曆心內做足了準備,打算見到自己的皇阿瑪即痛哭一場,聲稱自己沒有照顧好皇弟弘晝令其慘死於蒙山山匪刀劍之下。然當弘曆來到勤政殿之時,卻看到弘晝與王心武還有李衛與嶽小滿都在其中。這四人連同甘鳳池明明已經葬身於蒙山峽穀火海之中,卻是緣何又奇跡般複活過來?弘曆見此奇景幾乎要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