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係田春,楊滔要田春到和平廣場邊的政協三樓聚集。田春在電話裏匯報說高級中學也有兩個人要過來當麵向楊滔匯報,楊滔答應讓他們一起過來,這樣更好,及早參與進來對事情的發展會更有利。現在集中在政協的這些人,隻是到上麵搖旗呐喊討要政策與支持,實際的工作還是要田春等第一線的人去做,真正的中堅力量也在於他們。
張恒準、副主席、楊滔、秦獷和張靜等人都集中到政協三樓的小會議室裏,幾個人把聚會點就放到政協裏,這地方相對集中而其他人又不會來幹擾。楊滔的計劃雖然讓人激動,可難度也不是一般地小,要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到極致,還要鼓動更多的人在短時間裏認清這事的意義並參與進來,才會讓決策者們有更順勢的機會,從而博取更為優惠的政策支持。
開這個會,讓核心的人們都很清楚優勢和劣勢。教育局裏的人也來了幾個,楊滔盡量把臉色調整得讓大家看到自信,這一切可以說都是楊滔自己在描繪著,鼓動著讓越來越多的人都卷進來。這次的籌備會,張恒準部長和副主席都下死決心支持楊滔去做,也會極力去解決一些他們能做到的事,楊滔心裏還是清醒,能不能做下去最終決定權還是在縣常委裏,或說要讓三大力量認可。
人到齊了,鄭旭部長雖然沒有參加卻在電話裏聲明自己的立場,給會場裏的人很大的鼓舞。會場裏人不多,張恒準、副主席、楊滔和秦獷是縣裏領導外,教育局到了一些人,田華、馬良、張靜、李輝和教研室的劉捷,教師隻有三人:田春和高級中學的兩位代表。
“各位,目前鳳城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已經落後到什麽程度,相信在坐的領導和老師們比我更清楚。不是說高級中學的教師能力和態度,而是鳳城整體對高中教育的認知和實際情況,怎麽樣就成了現在這樣子我們就不必要去反思。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怎麽樣才能改變,不改變已經不行了,再這樣下去誰還能直視而裝著無知?分析我們目前的狀況,對我們有利和要麵對的困難,讓我們一起來一一清理要做什麽要怎麽樣去做我們心裏有了底,才會做到理直氣壯才會對麵前的困難從容地克服。”楊滔說著,停頓了下,“我們說不上崇高,隻是不忍心鳳城的教育就這樣誇下去,鳳城眾多的子女無法得到好的教育而使得鳳城離大時代越來越遠。我們要做的困難很大,或許大到無法克服,無論是今年還是明年,總會有上百的學生或家長想不通,他們有條件有能力把子女送到鳳城外送到好的學校去,他們肯定會理直氣壯地責問我們,為什麽要卡住這些優秀生。我們怎麽樣回答?我想,一個國家要強盛起來,首先要團結,一個家庭要發展起來,首先也是要團結和睦,那麽一個縣的教育要發展起來,同樣要團結。團結起來支持我們的高級中學,高級中學教育才會好起來,學風和校風才會正起來。人人指責的學校,人人不想去無奈才去選擇的學校,怎麽會振興起來?”楊滔說著自己也激昂起來,有如使命一般熱血沸騰就像演講那樣的感染自己和會議室裏的人。接著,楊滔就說了要如何改革高級中學、如何喚醒熱愛教育熱愛鳳城的人、如何引進外援利用外麵優質的教學資源。
對可以預見的困難,楊滔也毫不諱言。教學上的,招生上的,鳳城對高級中學固有的看法,特別是卡住學生後,家長和社會的壓力將是怎麽樣的,都分析透徹。隻有把困難剖析明白了,今後才有心裏準備,也就更有勇氣和決心。
省城的“名城中學”將入戶鳳城,就像一支興奮劑一樣,讓在座的人都熱烈起來。“名城中學”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名校,鳳城的學生要是被“名城中學”錄取就讀,都覺得是走進來大學本科的門,至於真正結果卻沒有多少人去關注。“名城中學”到鳳城高級中學來辦班,還承諾派教師前來授課,那與到省城本部就讀的區別就要小些,會讓不少家長接受這種改變。張恒準和副主席對這個信息還是第一次聽到,對強化鳳城高級中學就有了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到縣常委裏去爭取也就有了一個重量級的砝碼。
等楊滔說後,馬良把教育局裏辦公室和普教股統計的數據做了匯報和分析,數據表明:一是留在鳳城就讀的學生與外出讀書學生相比較,留鳳城學生進步幅度要大,二是資金財力上的對比,外出讀書花費要多幾倍,三是成功率的對比,在同一分數段上對比,鳳城高級中學的比率並不比外出就讀的比率差。每年外流三百人左右計,按百分之四十計,留在鳳城高級中學就讀,高級中學兩三年內就會達到地區高中的中上水平。這些數據,雖然對學生或家長說來他們不會有什麽,可對會議室裏的人卻是一支強心劑,知道了最差的底線是多少,信心也就建立在科學的基石之上而不是臆測。
田春對高級中學的情況做了簡介,高級中學的師資力量這兩年是有些薄弱,一些業務骨幹被挖走了不少,到其他縣的學校裏做把關大將,而他們原來在高級中學時,卻沒有被很好的重用。但是,依然可以組織兩套教學班子,隻是目前教師們都覺得前途渺茫,有心無力。田春到高級中學裏,有不少人根本就不相信會有縣裏領導能重視高中教學,能花大力氣來振興高級中學。高級中學來的兩人,一個是鳳城高級中學的工會主席李景明,對高級中學裏教師的心態很是了解,在教師裏也有一定的威望,學校裏不少教師都聽李景明的。另一個是高級中學數學組組長平陽,是一個急性子的人,眼裏又融不進沙子,業務能力倒是很強,在高級中學裏有一定的影響力。李景明和平陽兩人也發來言,把高級中學教師的思想動態做了匯報,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的單位變得越來越差,他們有怨言也迷茫,陷沉在低穀的人都是一樣的心態。校衰人恥。這樣的覺悟人人都有,都想改變這種到令人沮喪的局麵。隻是教師單方麵努力是改變不了什麽,聽到田春說起這事的人都歡心鼓舞拍手叫好,憋足了勁想好好拚一拚。所以說教師主流是好的也符合絕大部份教師的利益需求,現在消息還控製著沒有擴展開,可也看到大家都奮發圖強的願望了。
之後,會議室裏的人又進行深入地討論。等教育局和李景明等人走後,楊滔把田春留下來。張恒準、副主席、楊滔、秦獷和田春在此討論如何說服縣常委,對今後工作進行分工合作:田春主要負責初中學生、學生家長的安撫工作和高級中學教師的思想工作,爭取更多的人成為振興鳳城教育的中堅力量;副主席則多做社會方麵的工作,讓社會輿論支持對即將采取的一係列措施;張恒準和楊滔則全力去說服縣常委成員,爭取更有裏的條件和更徹底的支持,讓高級中學的改革和管理更有自主權。
分散後楊滔無暇回家,與張靜兩人在街邊小餐館裏填了肚子,就去找廖科貴。廖科貴雖然退了下來,卻在縣裏督學部門裏,對全縣教育進行督導。縣裏的教育方麵的措施也都要爭得他們的支持,才名正言順。廖科貴的家楊滔可說比較熟悉,有趣的是楊滔每隔幾次進這個大門,身份都有所變化,與廖科貴之間地位變遷著,現在兩人可說完全等同了。廖科貴得知楊滔和張靜到來,走出大門外迎接。寒暄之後,廖科貴再也沒有以前那種高姿態,楊滔卻依舊把自己放在低位,並不是刻意這樣。才上任就一改平時的做派不是楊滔的性格,楊滔也不想讓人心裏產生那種小人得誌的錯覺。
廖科貴對楊滔的姿態非常滿意,像他這樣從主位上下來的人更在乎別人的姿態,感觸到楊滔的真誠,那種人走而茶不涼使得廖科貴對楊滔更是覺得自己原先對他的提拔是做對了的事。三人到廖科貴那布置很花了些心思的書房裏談話,楊滔說了自己的打算,請廖科貴支持還請廖科貴幫著自己到縣常委裏去爭取常委們都支持。廖科貴靜默了一會,細想過後說,“楊滔,我們作為朋友我就不稱呼你職位了,我們作為朋友推心置腹地說這件事。”
“是啊,我是專程來請教的,縣長你在位久,過的橋比我們走到路都要多,我也知道這事沒有考慮成熟。”楊滔說。
“說實在話,這幾年縣裏也看到高級中學的變化,人人心急,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卻沒有見一點效果。究其原因那是錯綜複雜,有學校的因素有教師的因素有社會的因素有政府的因素也有體製上的因素。單說曆史和地域原因,就造成鳳城人民對教育的輕視,思想觀念與時代的變化讓鳳城很多人特別的農村裏的人對教育認為可有可無的地步,費用又高卻沒有什麽看得見的回報。這種想法在縣裏領導們思維裏,也可找到一些跡象。這也是要改變高級中學這種狀況最大的困難之一。作為鳳城的督學,我非常支持你這樣做,作為朋友卻要勸你好好想想,把前前後後的事都要想到,這件事要是做成了給你的回報是很小的,而要是沒有做成帶來的後果很可能你的政治前途就這樣了結。這些話本來是不應該說的,可對你我還是要說。”
“謝謝縣長。”楊滔真誠的說。廖科貴第一次說出了要是失敗將要麵對的後果,很多人都沒有看這些,廖科貴點明這點讓楊滔心裏像燃著火把一樣,那種壓迫感更強烈使命感也更迫切。總要有人去做,古人用鮮血和生命去換取一些東西,自己也隻是用所謂空虛的政治生命去搏一搏,有什麽不值得?隻要自己不出什麽大錯,不收錢不接觸女人最為悲慘不過是被免職而已,總不至於到牢裏去度過一生。想到這些,楊滔的心裏更加堅定起來。“縣長,事情總要有一個人去做。還要請你多出些妙計全力幫忙,我做不對的要多批評,不讓把好心做成壞事。”
“年輕就是好啊,中央決策中要讓幹部年輕化,隻怕也看出想我們這些年紀大了的人做什麽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的毛病了。楊滔,你放心,我會盡力支持你,我也在完全退下來之前做一兩件事。”廖科貴說著,伸手去握楊滔的手以表白自己的心意。
“謝謝縣長。”楊滔說後把目前的一些情況做了介紹,把省城“名城中學”來鳳城支教的事安排到陳俊軒副書記頭上,說是陳俊軒聯係的,讓廖科貴體會到這事得到了陳俊軒的支持,這樣廖科貴心裏也就多了一份篤定少一分顧忌。果然,廖科貴聽到省城名校“名城中學”要到鳳城高級中學來辦班級派員來授課,而且是陳俊軒聯係的,眉目之間就鬆緩了許多。
去唐金強那裏,廖科貴先聯係,楊滔也在電話裏說了話,三個人就去唐金強家裏說事。唐金強家楊滔隻到過三次,第一次是進政府辦之前被錢六等人打壓,第二次是春節前到唐金強家拜年為了雀兒溝煤窯的事,第三次是前幾天楊滔在選舉前到過,每次都隻是到客廳裏,偏著屁股坐一小會兒。這次與廖科貴、張靜兩人去,進了大門唐金強就站在大門裏等著,從表情上看不出唐金強到底知道了多少事。楊滔心裏明白,自己雖然沒有說出去,教育局卡著學生檔案不放,唐金強等人肯定早就知道了,也許自己後來所作的每一件事他們都清清楚楚,隻不過是沒有出麵幹預。在廖科貴家裏經廖科貴說破後,對可能有點最壞的結局也了明確的認知後,見到唐金強都覺得氣勢要壯了很多。
沒有進客廳,路過時楊滔看見秀梅在客廳裏看著他們,裏麵的光比較暗一些,看不清秀梅的表情。自從那天夜裏在米奪鄉半路上與秀梅在車裏纏綿索取後,兩人一直沒有往來也沒有電話或信息。楊滔想知道秀梅的態度卻又怕秀梅的態度會給自己增加壓力,恍惚間幾個人已經上樓,忙收斂起心神。
二樓的書房連廖科貴都沒有到過多少次,裏麵茶幾擺設等用具一色是楠木做成,有淡淡的香氣。楊滔已經無意去觀察這些,盤算著怎麽來措辭說服唐金強,隻有說服了唐金強,今後要做的事才能克服最大的阻力。張靜知道自己是沒有資格與三個人談論的,就站在外麵等。坐下後唐金強也不說什麽客氣話,“老廖、楊滔同誌今天事情都忙,我們就不說題ai話,何況我們也是不必要說題ai話的人,關起門來都是一家人。”唐金強在暗示都是一條線是的人,楊滔和廖科貴就得聽他做總,應該以他的意誌為準。當然,楊滔可以闡述理由,他也會作為勢力集團來權衡這件事應該怎麽樣決定。
“唐縣、廖縣,說起來楊滔是你們的後輩,楊滔有今天的一點成績也全靠兩位扶植,沒有兩位領導楊滔現在還在都良六中混,哪有機會來想什麽鳳城的事?依我看,下一屆鳳城的主要領導肯定是唐縣了,鳳城的教育好與壞也就與唐縣的工作直接關聯,我負責鳳城的教育,隻有把鳳城高級中學辦好,才能體現唐縣對教育這一國之本的高度認識。要是高級中學改革成功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之後,鳳城的人乃至地區的領導都知道唐縣高瞻遠矚。”
“不說這些個人的名利,作為共chan黨人要對自己的職責負責,更何況黨和人民賦予我們了權力更應該慎重。一言一行都要經得起考驗。”唐金強還是比較滿意,與楊滔第一次在書房裏談話,畢竟和廖科貴他們不同。楊滔隻能算是他的人,卻還不是心腹也不是老搭檔,說什麽話就要留下幾分,楊滔雖說表了自己的心,可僅僅上任後就先做這件事兒沒有先向他請示,怎麽會不讓唐金強心生隔膜?
“唐縣,楊滔記住了。高級中學的改革也是形式所迫,我想總要在三年後就見效果,要是拖久了隻怕唐縣都高升到地區當領導,我們要做什麽還不要到懷市去請示?再說,鳳城旅遊已經漸漸興旺,雖然是唐縣努力做出的工作成就,可從地區和外界看來,有幾個人了解這內情?經濟上有了這基礎,說句不中聽的話,就算今後鳳城經濟翻了幾番也會有人說是誰誰誰先打了基礎。鳳城教育已經到了最低穀,要衝上來不僅提高幅度明顯,也是鳳城現在急迫的一件大事。再等兩年,人心會更渙散學生和骨幹教師的流失也會更為嚴重,基礎一損要重打基礎那就要多費很多力量。”楊滔繼續他的闡述,對唐金強想什麽楊滔還是覺得能把握住。
“唐縣,楊滔和省城的‘名城中學’掛上了鉤,陳俊軒書記牽的線,他們已經明確了要到鳳城高級中學來辦班,我覺得這也是個很好的機會。楊滔,你把到省城與‘名城中學’初步接觸的情況想唐縣匯報匯報。”廖科貴說。
“是,我正準備把那邊的要求和承諾向唐縣匯報,之後也好與省城那邊正式商談。”楊滔說著就把自己與省城“名城中學”合作初步商談情況跟唐金強說了。楊滔沒有說明陳俊軒在其中起了什麽樣的作用,有廖科貴先那句話,唐金強當然會知道楊滔幾次到陳俊軒副書記家裏,這種先入為主的事是楊滔所願意見到的。有了這個基調,對鳳城縣常委都是一份強有力影響,他們在考慮自己的意向時都會揣摩陳俊軒的意思。
三個人說了多久楊滔已經沒有這時間觀念了,從唐金強書房裏出來,見張靜在外麵收集的煙頭足有十多個。出到外麵,楊滔約廖科貴去吃飯,廖科貴卻找了理由推了。等廖科貴走後,張靜才問,“怎麽,沒有說好?”
“還沒有明確態度,總要讓人家再好好想想,也要商量過後吧。”對唐金強的態度和選擇,楊滔總覺得他是不會給自己明確的回複,隻要自己做的時候不出來反對,就算是很理想的結果。唐金強總要躲在背後,結局好時可走出來摘果子風風光光的把功勞拿去,結局不妙時就可出來指責糾錯推得一幹二淨。這種時候,要真想把楊滔收到自己手下,會把楊滔先放到一邊冷一冷,之後給出一個甜頭吃,才會真正融入唐金強的陣營裏。
這些臆測的事不能對張靜說,兩人也沒有心思到小館子裏去便分開回家。晚上楊滔還得找人,也就這幾天忙,明天開過常委會後,從時間上來看也就不會這樣逼著楊滔,有不少事可要其他人去做。乘這間隙走回迴龍閣,在古街裏那清涼的氣息讓人心神寧靜,思維也會清楚很多,會不會見到薇薇或付麗珍鬧鬧?徹底放鬆下自己緊張的壓力,也沒有多少期待。直走到自家餐館吃了飯,見付麗珍才從任晴家裏回來。任晴今天買了個二十多斤的大西瓜,特意打電話要付麗珍去幫著吃。兩人往家裏走,楊滔伸手想握住付麗珍那修長而白皙的手指,付麗珍在拐角處讓楊滔稍稍一握就掙開了,怕街坊弄裏的人間了笑話,付麗珍總這樣臉嫩。回到家裏楊滔得把一身臭汗洗掉,衣服也得換洗了。要付麗珍一起去洗,付麗珍卻不肯說楊滔這幾天太忙太累要注意保養身子,楊滔就不好強著付麗珍。
再出來楊滔先聯係了縣委辦主任田鵬程,與田鵬程的往來算不上多,卻是楊滔與段世理之間的聯絡員。現在楊滔職位上來後,與他們雖然還有一定的差別,可誰知道幾年後情況會怎麽樣?楊滔現在簡直就像傳說中的範進中舉一樣連升了幾級,而且對鳳城和地區的一些領導都有著利益上的往來。雀兒溝村的煤窯依舊在開著,還沒有找到另外的人來監管,那些帳就仍然攥在楊滔手裏。猴子坪村的營救事件雖然過去了,縣裏也用修路來進行了獎勵,可以他的身份地位就憑這大家都會高看他一分。何況楊滔最近做的事,田鵬程豈能不知?楊滔找來自然是要取得段世理的認同和支持,楊滔雖說出自唐金強下屬,卻不完全歸屬到唐金強陣營裏。楊滔要見田鵬程,田鵬程也很熱情的應下來。
走到東門裏,楊滔想著時間還夠就想和薇薇見下,準備繞道去“藍月亮”裏轉轉。沒走幾步,手機卻響了。楊滔取了看見是秀梅來的,心裏一緊沒來由的有些憂心,秀梅肯定知道唐金強最真實的想法,他們夫妻可說是個異端,在感情上兩人完全破裂,可在權力經營上卻又共同語言。接了秀梅的電話,楊滔強壓著心跳,秀梅這時給自己電話肯定是情況有些糟,才會這樣急著給自己打電話通報信息。果然,“你方便說話嗎?”秀梅在電話裏問。
“秀梅姐,我在街上走著,就一個人。”
“我不知道該怎麽說你好,你頭昏腦熱啊。”
“怎麽了,秀梅姐。”
“你知道不知道,如今有哪個還像你這樣不顧自己的前途,做這樣對自己隻有壞處沒有好處的事?又有幾個人能理解你不是為了自己?”
“秀梅姐,是不是那人說了什麽?”
“那倒沒有,他隻是想利用這件事引導出對他更為有利方向發展,現在情況不明他哪肯就動?你是在做傻事你知道不?”秀梅說,那種責備裏卻又疼愛。
“秀梅姐,這件事總要做的,遲一年就會更難一分。隻要他不阻止就好了,至於我自己我沒有想太多。”對秀梅的關愛楊滔自己清楚。秀梅的焦急完全是從一般官場的處事規則出發,替楊滔著急做了這傻事,想楊滔再重新審視再決定,楊滔總算把提起的心安放下來。對楊滔的執意秀梅也就沒有多說,隻是再三地叮囑楊滔要他自己小心在意。楊滔直走到和平廣場秀梅才掛了電話,楊滔再聯絡田鵬程,他已經到“鳳飛茶樓”裏。
原來與田鵬程見麵都是在辦公室裏,或電話約到哪裏等上車後在車裏說事。這次算是很正規的一次,楊滔把服務小姐端來的茶先遞給田鵬程,才拿自己的一杯。服務小姐走後,兩人一時無話就喝著茶。與田鵬程說和對段世理說有些不同,段世理那裏的態度將是最終態度,說不好就沒有了轉寰之地,而田鵬程則不同可盡量開高些價碼條件,然後才好退一兩步到雙方都能接受而且對事情發展又有利的度上。楊滔正在斟酌詞句,卻聽田鵬程說。
“楊縣長,鳳城裏最近對教育局的議論很多,他們的壓力也不小這種壓力縣委也感受到了,我每天都要接到不少責問的電話。這樣的局麵還要持續多久?”
“田主任,還是叫我楊滔吧。”楊滔說,在這些老上司麵前對自己的新職位總覺得聽著有些別扭,或許心裏總認為讓他們看自己還是原先那身份更加融洽。楊滔接著說“田主任,鳳城高級中學的改革縣委如果覺得這決定太過突兀,那就多開幾次常委會好好討論討論。時機不等人,何況鳳城也拖不起,再拖下去十年之後會有多少鳳城老百姓要罵我們的娘?”楊滔打定高調言辭,是認準田鵬程也是鳳城人,卻又與唐金強完全不是一個套路的人才這樣選擇。
“鳳城教育形勢的確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可現在突然實施讓各方麵都極為被動,鳳城的學生家長也難以接受,工作的壓力就會大很多。太倉促了。要是延後一年,秋季好好組織考察先進地區的經驗,對比鳳城的具體情況反複討論慎重考慮擬出具體可行方案。在春季就下文宣傳,秋後執行就會穩妥很多走的彎路也會少些。”田鵬程肯定也是與段世理討論過,這一通話不是即刻發揮說出來的。
“田主任所說的的確是最為穩妥的辦法,可鳳城要是再拖後一年情況就會嚴峻,高級中學優秀的骨幹教師又會流失一些,鳳城人對高級中學的期待又會冷一些,人心一冷要熱起來那是多難?對高級中學的改革,也可以按田主任說的,我們下決心後邊改革邊探索邊引進先進經驗。再說,目前我準備向縣裏提請的改革措施也比較少,在時間上雖說有些緊湊,也不是什麽來不及的:一是卡住優秀生源外流,二是加大投入對高級中學教育教學進行獎勵,三是對高級中學教師崗位進行輪崗流動,促發教師的危機感調動他們各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對優秀學生進行獎勵和扶持。鳳城要是挪幾十萬出來也不至於很被動吧?我看關鍵是縣委有沒有決心。”
“縣委的決心肯定有,縣委總要對鳳城百年大計負責。楊滔,要卡住優秀生外流,工作上難度有多大阻力有多大想過嗎?其他的要實施起來,有一個暑假兩個月雖說倉促還可抓緊些弄出來,但鳳城的家長對卡住學生會有什麽樣的反響?弄不好會出大事的。”田鵬程想了好一陣才說。
“關鍵就看縣委的支持的力度和決心,所謂輿論還不是需要引導?隻所以急著要進行高級中學改革,也是基於兩方麵原因,一是鳳城的形勢不容許再拖下去,二是省城名校要落戶鳳城高級中學,他們對高級中學有一定的要求,要是優秀生源都流失了,隻剩一些連基礎知識都貧乏的學生讓他們來教,明年還能指望人家派骨幹教師來?‘名城中學’也就是我們卡優秀生的一張底牌。”
“他們在鳳城來支教,會幫我們到什麽程度?”聽得出田鵬程有些心動。
“那也要看縣委是什麽樣的態度,按我個人想法,要是讓他們支教和利益結合起來,我想對方會更有動力,雖然‘名城中學’也許不在意這點錢,可體現了鳳城的誠意,我們是處在要他們扶持的地位,支付一些費用那也是應該的。當然,具體怎麽樣操作還要縣委、高級中學和對方一起來搓商。”
“段書記對這事非常關注,楊滔,你應該先向段書記匯報再實施才是,事情或許又會主動一些。”
“田主任,我也是前天去省城之前聽說‘名城中學’有意向要找一個落後的縣進行支教,進行教學資源共享,才匆匆去省城求見他們,爭取他們把支教點放到鳳城來。之後才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來不及想段書記當麵匯報。今天向田主任匯報也就是想田主任多向段書記爭取。”田鵬程當然清楚楊滔早在下省城之前,就蹲在教育局的普教股裏幾天,前前後後都有一周時間裏,哪會找不到時間跟段世理匯報?現在不是追問的時候,他也知道時間太緊,要不立即決斷就會更被動,今天來也就是想知道楊滔的全盤打算。
“方案有了嗎?先不要做細致的方案,把粗的條條框框弄出來,更有利於常委們討論。”向段世理匯報和討論,要是有個總體規劃和方案,會更好表達清楚,領導決策是也更好把握。
“有一個簡案。”楊滔說著從自己包裏拿出來,這是去省城之前就做好了的,雖然有不少有利因素沒有考慮到,等常委會上提出後,總要做個更為詳盡的實施方案來。
田鵬程走之前對楊滔進行安慰了幾句,等田鵬程走了楊滔想是不是該與胡成紅縣長聯係了。想想,最多就有一天就會開常委會來討論這件事,還是決定打胡成紅電話。電話通了,胡成紅在電話裏說“楊滔,我就不稱你楊縣長了。”
“那是縣長對我的愛護。”楊滔說,想把話說得盡量輕鬆些卻玩笑不起來。
“楊滔,我可要罵你了,一上來就在背後搞事呐。”胡成紅的語調有些沉,楊滔也摸不準他的意思,不知道該怎麽說。
“縣長。”
“你要弄出多大的事後,才讓我這個縣長知道?楊滔,你想讓我措手不及啊,好在昨天鄭旭部長已經跟我說了。你現在想通了來找我?”
“縣長,楊滔第一次處理這樣的事,毫無主見隻覺得千頭萬緒無從著手啊。你看我輕重不分,可要多批評指導。”楊滔感覺到胡成紅並不是真生氣,又知道宣傳部長幫他做了胡成紅的工作,隻有避重就輕的說。
“你還不分輕重?我看你是智珠在握。好了,具體的事下次見麵再談,今晚就算是你跟我說過了吧。自己還是要再多想想,把困難想得全麵些,準備工作做得越細致,今後處理事是就會輕鬆些。”胡成紅在電話說,楊滔聽到心裏總算找到一個依靠點,情緒一蕩,說“謝謝。”
走到水井街“藍月亮”會所,楊滔想到過幾天得跟李奉唯說說這事,要真是有人鬧得大,臨時請動李奉唯總不及先打了招呼,事情會更便利。薇薇從樓上下來,見楊滔站在背陰處,溫溫柔柔的靠向楊滔,說“楊哥,很累了吧?要不要上去我給你按按?”
“回家吧,免得你珍姐又多想。”(未完待續)
張恒準、副主席、楊滔、秦獷和張靜等人都集中到政協三樓的小會議室裏,幾個人把聚會點就放到政協裏,這地方相對集中而其他人又不會來幹擾。楊滔的計劃雖然讓人激動,可難度也不是一般地小,要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到極致,還要鼓動更多的人在短時間裏認清這事的意義並參與進來,才會讓決策者們有更順勢的機會,從而博取更為優惠的政策支持。
開這個會,讓核心的人們都很清楚優勢和劣勢。教育局裏的人也來了幾個,楊滔盡量把臉色調整得讓大家看到自信,這一切可以說都是楊滔自己在描繪著,鼓動著讓越來越多的人都卷進來。這次的籌備會,張恒準部長和副主席都下死決心支持楊滔去做,也會極力去解決一些他們能做到的事,楊滔心裏還是清醒,能不能做下去最終決定權還是在縣常委裏,或說要讓三大力量認可。
人到齊了,鄭旭部長雖然沒有參加卻在電話裏聲明自己的立場,給會場裏的人很大的鼓舞。會場裏人不多,張恒準、副主席、楊滔和秦獷是縣裏領導外,教育局到了一些人,田華、馬良、張靜、李輝和教研室的劉捷,教師隻有三人:田春和高級中學的兩位代表。
“各位,目前鳳城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已經落後到什麽程度,相信在坐的領導和老師們比我更清楚。不是說高級中學的教師能力和態度,而是鳳城整體對高中教育的認知和實際情況,怎麽樣就成了現在這樣子我們就不必要去反思。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怎麽樣才能改變,不改變已經不行了,再這樣下去誰還能直視而裝著無知?分析我們目前的狀況,對我們有利和要麵對的困難,讓我們一起來一一清理要做什麽要怎麽樣去做我們心裏有了底,才會做到理直氣壯才會對麵前的困難從容地克服。”楊滔說著,停頓了下,“我們說不上崇高,隻是不忍心鳳城的教育就這樣誇下去,鳳城眾多的子女無法得到好的教育而使得鳳城離大時代越來越遠。我們要做的困難很大,或許大到無法克服,無論是今年還是明年,總會有上百的學生或家長想不通,他們有條件有能力把子女送到鳳城外送到好的學校去,他們肯定會理直氣壯地責問我們,為什麽要卡住這些優秀生。我們怎麽樣回答?我想,一個國家要強盛起來,首先要團結,一個家庭要發展起來,首先也是要團結和睦,那麽一個縣的教育要發展起來,同樣要團結。團結起來支持我們的高級中學,高級中學教育才會好起來,學風和校風才會正起來。人人指責的學校,人人不想去無奈才去選擇的學校,怎麽會振興起來?”楊滔說著自己也激昂起來,有如使命一般熱血沸騰就像演講那樣的感染自己和會議室裏的人。接著,楊滔就說了要如何改革高級中學、如何喚醒熱愛教育熱愛鳳城的人、如何引進外援利用外麵優質的教學資源。
對可以預見的困難,楊滔也毫不諱言。教學上的,招生上的,鳳城對高級中學固有的看法,特別是卡住學生後,家長和社會的壓力將是怎麽樣的,都分析透徹。隻有把困難剖析明白了,今後才有心裏準備,也就更有勇氣和決心。
省城的“名城中學”將入戶鳳城,就像一支興奮劑一樣,讓在座的人都熱烈起來。“名城中學”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名校,鳳城的學生要是被“名城中學”錄取就讀,都覺得是走進來大學本科的門,至於真正結果卻沒有多少人去關注。“名城中學”到鳳城高級中學來辦班,還承諾派教師前來授課,那與到省城本部就讀的區別就要小些,會讓不少家長接受這種改變。張恒準和副主席對這個信息還是第一次聽到,對強化鳳城高級中學就有了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到縣常委裏去爭取也就有了一個重量級的砝碼。
等楊滔說後,馬良把教育局裏辦公室和普教股統計的數據做了匯報和分析,數據表明:一是留在鳳城就讀的學生與外出讀書學生相比較,留鳳城學生進步幅度要大,二是資金財力上的對比,外出讀書花費要多幾倍,三是成功率的對比,在同一分數段上對比,鳳城高級中學的比率並不比外出就讀的比率差。每年外流三百人左右計,按百分之四十計,留在鳳城高級中學就讀,高級中學兩三年內就會達到地區高中的中上水平。這些數據,雖然對學生或家長說來他們不會有什麽,可對會議室裏的人卻是一支強心劑,知道了最差的底線是多少,信心也就建立在科學的基石之上而不是臆測。
田春對高級中學的情況做了簡介,高級中學的師資力量這兩年是有些薄弱,一些業務骨幹被挖走了不少,到其他縣的學校裏做把關大將,而他們原來在高級中學時,卻沒有被很好的重用。但是,依然可以組織兩套教學班子,隻是目前教師們都覺得前途渺茫,有心無力。田春到高級中學裏,有不少人根本就不相信會有縣裏領導能重視高中教學,能花大力氣來振興高級中學。高級中學來的兩人,一個是鳳城高級中學的工會主席李景明,對高級中學裏教師的心態很是了解,在教師裏也有一定的威望,學校裏不少教師都聽李景明的。另一個是高級中學數學組組長平陽,是一個急性子的人,眼裏又融不進沙子,業務能力倒是很強,在高級中學裏有一定的影響力。李景明和平陽兩人也發來言,把高級中學教師的思想動態做了匯報,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的單位變得越來越差,他們有怨言也迷茫,陷沉在低穀的人都是一樣的心態。校衰人恥。這樣的覺悟人人都有,都想改變這種到令人沮喪的局麵。隻是教師單方麵努力是改變不了什麽,聽到田春說起這事的人都歡心鼓舞拍手叫好,憋足了勁想好好拚一拚。所以說教師主流是好的也符合絕大部份教師的利益需求,現在消息還控製著沒有擴展開,可也看到大家都奮發圖強的願望了。
之後,會議室裏的人又進行深入地討論。等教育局和李景明等人走後,楊滔把田春留下來。張恒準、副主席、楊滔、秦獷和田春在此討論如何說服縣常委,對今後工作進行分工合作:田春主要負責初中學生、學生家長的安撫工作和高級中學教師的思想工作,爭取更多的人成為振興鳳城教育的中堅力量;副主席則多做社會方麵的工作,讓社會輿論支持對即將采取的一係列措施;張恒準和楊滔則全力去說服縣常委成員,爭取更有裏的條件和更徹底的支持,讓高級中學的改革和管理更有自主權。
分散後楊滔無暇回家,與張靜兩人在街邊小餐館裏填了肚子,就去找廖科貴。廖科貴雖然退了下來,卻在縣裏督學部門裏,對全縣教育進行督導。縣裏的教育方麵的措施也都要爭得他們的支持,才名正言順。廖科貴的家楊滔可說比較熟悉,有趣的是楊滔每隔幾次進這個大門,身份都有所變化,與廖科貴之間地位變遷著,現在兩人可說完全等同了。廖科貴得知楊滔和張靜到來,走出大門外迎接。寒暄之後,廖科貴再也沒有以前那種高姿態,楊滔卻依舊把自己放在低位,並不是刻意這樣。才上任就一改平時的做派不是楊滔的性格,楊滔也不想讓人心裏產生那種小人得誌的錯覺。
廖科貴對楊滔的姿態非常滿意,像他這樣從主位上下來的人更在乎別人的姿態,感觸到楊滔的真誠,那種人走而茶不涼使得廖科貴對楊滔更是覺得自己原先對他的提拔是做對了的事。三人到廖科貴那布置很花了些心思的書房裏談話,楊滔說了自己的打算,請廖科貴支持還請廖科貴幫著自己到縣常委裏去爭取常委們都支持。廖科貴靜默了一會,細想過後說,“楊滔,我們作為朋友我就不稱呼你職位了,我們作為朋友推心置腹地說這件事。”
“是啊,我是專程來請教的,縣長你在位久,過的橋比我們走到路都要多,我也知道這事沒有考慮成熟。”楊滔說。
“說實在話,這幾年縣裏也看到高級中學的變化,人人心急,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卻沒有見一點效果。究其原因那是錯綜複雜,有學校的因素有教師的因素有社會的因素有政府的因素也有體製上的因素。單說曆史和地域原因,就造成鳳城人民對教育的輕視,思想觀念與時代的變化讓鳳城很多人特別的農村裏的人對教育認為可有可無的地步,費用又高卻沒有什麽看得見的回報。這種想法在縣裏領導們思維裏,也可找到一些跡象。這也是要改變高級中學這種狀況最大的困難之一。作為鳳城的督學,我非常支持你這樣做,作為朋友卻要勸你好好想想,把前前後後的事都要想到,這件事要是做成了給你的回報是很小的,而要是沒有做成帶來的後果很可能你的政治前途就這樣了結。這些話本來是不應該說的,可對你我還是要說。”
“謝謝縣長。”楊滔真誠的說。廖科貴第一次說出了要是失敗將要麵對的後果,很多人都沒有看這些,廖科貴點明這點讓楊滔心裏像燃著火把一樣,那種壓迫感更強烈使命感也更迫切。總要有人去做,古人用鮮血和生命去換取一些東西,自己也隻是用所謂空虛的政治生命去搏一搏,有什麽不值得?隻要自己不出什麽大錯,不收錢不接觸女人最為悲慘不過是被免職而已,總不至於到牢裏去度過一生。想到這些,楊滔的心裏更加堅定起來。“縣長,事情總要有一個人去做。還要請你多出些妙計全力幫忙,我做不對的要多批評,不讓把好心做成壞事。”
“年輕就是好啊,中央決策中要讓幹部年輕化,隻怕也看出想我們這些年紀大了的人做什麽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的毛病了。楊滔,你放心,我會盡力支持你,我也在完全退下來之前做一兩件事。”廖科貴說著,伸手去握楊滔的手以表白自己的心意。
“謝謝縣長。”楊滔說後把目前的一些情況做了介紹,把省城“名城中學”來鳳城支教的事安排到陳俊軒副書記頭上,說是陳俊軒聯係的,讓廖科貴體會到這事得到了陳俊軒的支持,這樣廖科貴心裏也就多了一份篤定少一分顧忌。果然,廖科貴聽到省城名校“名城中學”要到鳳城高級中學來辦班級派員來授課,而且是陳俊軒聯係的,眉目之間就鬆緩了許多。
去唐金強那裏,廖科貴先聯係,楊滔也在電話裏說了話,三個人就去唐金強家裏說事。唐金強家楊滔隻到過三次,第一次是進政府辦之前被錢六等人打壓,第二次是春節前到唐金強家拜年為了雀兒溝煤窯的事,第三次是前幾天楊滔在選舉前到過,每次都隻是到客廳裏,偏著屁股坐一小會兒。這次與廖科貴、張靜兩人去,進了大門唐金強就站在大門裏等著,從表情上看不出唐金強到底知道了多少事。楊滔心裏明白,自己雖然沒有說出去,教育局卡著學生檔案不放,唐金強等人肯定早就知道了,也許自己後來所作的每一件事他們都清清楚楚,隻不過是沒有出麵幹預。在廖科貴家裏經廖科貴說破後,對可能有點最壞的結局也了明確的認知後,見到唐金強都覺得氣勢要壯了很多。
沒有進客廳,路過時楊滔看見秀梅在客廳裏看著他們,裏麵的光比較暗一些,看不清秀梅的表情。自從那天夜裏在米奪鄉半路上與秀梅在車裏纏綿索取後,兩人一直沒有往來也沒有電話或信息。楊滔想知道秀梅的態度卻又怕秀梅的態度會給自己增加壓力,恍惚間幾個人已經上樓,忙收斂起心神。
二樓的書房連廖科貴都沒有到過多少次,裏麵茶幾擺設等用具一色是楠木做成,有淡淡的香氣。楊滔已經無意去觀察這些,盤算著怎麽來措辭說服唐金強,隻有說服了唐金強,今後要做的事才能克服最大的阻力。張靜知道自己是沒有資格與三個人談論的,就站在外麵等。坐下後唐金強也不說什麽客氣話,“老廖、楊滔同誌今天事情都忙,我們就不說題ai話,何況我們也是不必要說題ai話的人,關起門來都是一家人。”唐金強在暗示都是一條線是的人,楊滔和廖科貴就得聽他做總,應該以他的意誌為準。當然,楊滔可以闡述理由,他也會作為勢力集團來權衡這件事應該怎麽樣決定。
“唐縣、廖縣,說起來楊滔是你們的後輩,楊滔有今天的一點成績也全靠兩位扶植,沒有兩位領導楊滔現在還在都良六中混,哪有機會來想什麽鳳城的事?依我看,下一屆鳳城的主要領導肯定是唐縣了,鳳城的教育好與壞也就與唐縣的工作直接關聯,我負責鳳城的教育,隻有把鳳城高級中學辦好,才能體現唐縣對教育這一國之本的高度認識。要是高級中學改革成功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之後,鳳城的人乃至地區的領導都知道唐縣高瞻遠矚。”
“不說這些個人的名利,作為共chan黨人要對自己的職責負責,更何況黨和人民賦予我們了權力更應該慎重。一言一行都要經得起考驗。”唐金強還是比較滿意,與楊滔第一次在書房裏談話,畢竟和廖科貴他們不同。楊滔隻能算是他的人,卻還不是心腹也不是老搭檔,說什麽話就要留下幾分,楊滔雖說表了自己的心,可僅僅上任後就先做這件事兒沒有先向他請示,怎麽會不讓唐金強心生隔膜?
“唐縣,楊滔記住了。高級中學的改革也是形式所迫,我想總要在三年後就見效果,要是拖久了隻怕唐縣都高升到地區當領導,我們要做什麽還不要到懷市去請示?再說,鳳城旅遊已經漸漸興旺,雖然是唐縣努力做出的工作成就,可從地區和外界看來,有幾個人了解這內情?經濟上有了這基礎,說句不中聽的話,就算今後鳳城經濟翻了幾番也會有人說是誰誰誰先打了基礎。鳳城教育已經到了最低穀,要衝上來不僅提高幅度明顯,也是鳳城現在急迫的一件大事。再等兩年,人心會更渙散學生和骨幹教師的流失也會更為嚴重,基礎一損要重打基礎那就要多費很多力量。”楊滔繼續他的闡述,對唐金強想什麽楊滔還是覺得能把握住。
“唐縣,楊滔和省城的‘名城中學’掛上了鉤,陳俊軒書記牽的線,他們已經明確了要到鳳城高級中學來辦班,我覺得這也是個很好的機會。楊滔,你把到省城與‘名城中學’初步接觸的情況想唐縣匯報匯報。”廖科貴說。
“是,我正準備把那邊的要求和承諾向唐縣匯報,之後也好與省城那邊正式商談。”楊滔說著就把自己與省城“名城中學”合作初步商談情況跟唐金強說了。楊滔沒有說明陳俊軒在其中起了什麽樣的作用,有廖科貴先那句話,唐金強當然會知道楊滔幾次到陳俊軒副書記家裏,這種先入為主的事是楊滔所願意見到的。有了這個基調,對鳳城縣常委都是一份強有力影響,他們在考慮自己的意向時都會揣摩陳俊軒的意思。
三個人說了多久楊滔已經沒有這時間觀念了,從唐金強書房裏出來,見張靜在外麵收集的煙頭足有十多個。出到外麵,楊滔約廖科貴去吃飯,廖科貴卻找了理由推了。等廖科貴走後,張靜才問,“怎麽,沒有說好?”
“還沒有明確態度,總要讓人家再好好想想,也要商量過後吧。”對唐金強的態度和選擇,楊滔總覺得他是不會給自己明確的回複,隻要自己做的時候不出來反對,就算是很理想的結果。唐金強總要躲在背後,結局好時可走出來摘果子風風光光的把功勞拿去,結局不妙時就可出來指責糾錯推得一幹二淨。這種時候,要真想把楊滔收到自己手下,會把楊滔先放到一邊冷一冷,之後給出一個甜頭吃,才會真正融入唐金強的陣營裏。
這些臆測的事不能對張靜說,兩人也沒有心思到小館子裏去便分開回家。晚上楊滔還得找人,也就這幾天忙,明天開過常委會後,從時間上來看也就不會這樣逼著楊滔,有不少事可要其他人去做。乘這間隙走回迴龍閣,在古街裏那清涼的氣息讓人心神寧靜,思維也會清楚很多,會不會見到薇薇或付麗珍鬧鬧?徹底放鬆下自己緊張的壓力,也沒有多少期待。直走到自家餐館吃了飯,見付麗珍才從任晴家裏回來。任晴今天買了個二十多斤的大西瓜,特意打電話要付麗珍去幫著吃。兩人往家裏走,楊滔伸手想握住付麗珍那修長而白皙的手指,付麗珍在拐角處讓楊滔稍稍一握就掙開了,怕街坊弄裏的人間了笑話,付麗珍總這樣臉嫩。回到家裏楊滔得把一身臭汗洗掉,衣服也得換洗了。要付麗珍一起去洗,付麗珍卻不肯說楊滔這幾天太忙太累要注意保養身子,楊滔就不好強著付麗珍。
再出來楊滔先聯係了縣委辦主任田鵬程,與田鵬程的往來算不上多,卻是楊滔與段世理之間的聯絡員。現在楊滔職位上來後,與他們雖然還有一定的差別,可誰知道幾年後情況會怎麽樣?楊滔現在簡直就像傳說中的範進中舉一樣連升了幾級,而且對鳳城和地區的一些領導都有著利益上的往來。雀兒溝村的煤窯依舊在開著,還沒有找到另外的人來監管,那些帳就仍然攥在楊滔手裏。猴子坪村的營救事件雖然過去了,縣裏也用修路來進行了獎勵,可以他的身份地位就憑這大家都會高看他一分。何況楊滔最近做的事,田鵬程豈能不知?楊滔找來自然是要取得段世理的認同和支持,楊滔雖說出自唐金強下屬,卻不完全歸屬到唐金強陣營裏。楊滔要見田鵬程,田鵬程也很熱情的應下來。
走到東門裏,楊滔想著時間還夠就想和薇薇見下,準備繞道去“藍月亮”裏轉轉。沒走幾步,手機卻響了。楊滔取了看見是秀梅來的,心裏一緊沒來由的有些憂心,秀梅肯定知道唐金強最真實的想法,他們夫妻可說是個異端,在感情上兩人完全破裂,可在權力經營上卻又共同語言。接了秀梅的電話,楊滔強壓著心跳,秀梅這時給自己電話肯定是情況有些糟,才會這樣急著給自己打電話通報信息。果然,“你方便說話嗎?”秀梅在電話裏問。
“秀梅姐,我在街上走著,就一個人。”
“我不知道該怎麽說你好,你頭昏腦熱啊。”
“怎麽了,秀梅姐。”
“你知道不知道,如今有哪個還像你這樣不顧自己的前途,做這樣對自己隻有壞處沒有好處的事?又有幾個人能理解你不是為了自己?”
“秀梅姐,是不是那人說了什麽?”
“那倒沒有,他隻是想利用這件事引導出對他更為有利方向發展,現在情況不明他哪肯就動?你是在做傻事你知道不?”秀梅說,那種責備裏卻又疼愛。
“秀梅姐,這件事總要做的,遲一年就會更難一分。隻要他不阻止就好了,至於我自己我沒有想太多。”對秀梅的關愛楊滔自己清楚。秀梅的焦急完全是從一般官場的處事規則出發,替楊滔著急做了這傻事,想楊滔再重新審視再決定,楊滔總算把提起的心安放下來。對楊滔的執意秀梅也就沒有多說,隻是再三地叮囑楊滔要他自己小心在意。楊滔直走到和平廣場秀梅才掛了電話,楊滔再聯絡田鵬程,他已經到“鳳飛茶樓”裏。
原來與田鵬程見麵都是在辦公室裏,或電話約到哪裏等上車後在車裏說事。這次算是很正規的一次,楊滔把服務小姐端來的茶先遞給田鵬程,才拿自己的一杯。服務小姐走後,兩人一時無話就喝著茶。與田鵬程說和對段世理說有些不同,段世理那裏的態度將是最終態度,說不好就沒有了轉寰之地,而田鵬程則不同可盡量開高些價碼條件,然後才好退一兩步到雙方都能接受而且對事情發展又有利的度上。楊滔正在斟酌詞句,卻聽田鵬程說。
“楊縣長,鳳城裏最近對教育局的議論很多,他們的壓力也不小這種壓力縣委也感受到了,我每天都要接到不少責問的電話。這樣的局麵還要持續多久?”
“田主任,還是叫我楊滔吧。”楊滔說,在這些老上司麵前對自己的新職位總覺得聽著有些別扭,或許心裏總認為讓他們看自己還是原先那身份更加融洽。楊滔接著說“田主任,鳳城高級中學的改革縣委如果覺得這決定太過突兀,那就多開幾次常委會好好討論討論。時機不等人,何況鳳城也拖不起,再拖下去十年之後會有多少鳳城老百姓要罵我們的娘?”楊滔打定高調言辭,是認準田鵬程也是鳳城人,卻又與唐金強完全不是一個套路的人才這樣選擇。
“鳳城教育形勢的確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可現在突然實施讓各方麵都極為被動,鳳城的學生家長也難以接受,工作的壓力就會大很多。太倉促了。要是延後一年,秋季好好組織考察先進地區的經驗,對比鳳城的具體情況反複討論慎重考慮擬出具體可行方案。在春季就下文宣傳,秋後執行就會穩妥很多走的彎路也會少些。”田鵬程肯定也是與段世理討論過,這一通話不是即刻發揮說出來的。
“田主任所說的的確是最為穩妥的辦法,可鳳城要是再拖後一年情況就會嚴峻,高級中學優秀的骨幹教師又會流失一些,鳳城人對高級中學的期待又會冷一些,人心一冷要熱起來那是多難?對高級中學的改革,也可以按田主任說的,我們下決心後邊改革邊探索邊引進先進經驗。再說,目前我準備向縣裏提請的改革措施也比較少,在時間上雖說有些緊湊,也不是什麽來不及的:一是卡住優秀生源外流,二是加大投入對高級中學教育教學進行獎勵,三是對高級中學教師崗位進行輪崗流動,促發教師的危機感調動他們各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對優秀學生進行獎勵和扶持。鳳城要是挪幾十萬出來也不至於很被動吧?我看關鍵是縣委有沒有決心。”
“縣委的決心肯定有,縣委總要對鳳城百年大計負責。楊滔,要卡住優秀生外流,工作上難度有多大阻力有多大想過嗎?其他的要實施起來,有一個暑假兩個月雖說倉促還可抓緊些弄出來,但鳳城的家長對卡住學生會有什麽樣的反響?弄不好會出大事的。”田鵬程想了好一陣才說。
“關鍵就看縣委的支持的力度和決心,所謂輿論還不是需要引導?隻所以急著要進行高級中學改革,也是基於兩方麵原因,一是鳳城的形勢不容許再拖下去,二是省城名校要落戶鳳城高級中學,他們對高級中學有一定的要求,要是優秀生源都流失了,隻剩一些連基礎知識都貧乏的學生讓他們來教,明年還能指望人家派骨幹教師來?‘名城中學’也就是我們卡優秀生的一張底牌。”
“他們在鳳城來支教,會幫我們到什麽程度?”聽得出田鵬程有些心動。
“那也要看縣委是什麽樣的態度,按我個人想法,要是讓他們支教和利益結合起來,我想對方會更有動力,雖然‘名城中學’也許不在意這點錢,可體現了鳳城的誠意,我們是處在要他們扶持的地位,支付一些費用那也是應該的。當然,具體怎麽樣操作還要縣委、高級中學和對方一起來搓商。”
“段書記對這事非常關注,楊滔,你應該先向段書記匯報再實施才是,事情或許又會主動一些。”
“田主任,我也是前天去省城之前聽說‘名城中學’有意向要找一個落後的縣進行支教,進行教學資源共享,才匆匆去省城求見他們,爭取他們把支教點放到鳳城來。之後才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來不及想段書記當麵匯報。今天向田主任匯報也就是想田主任多向段書記爭取。”田鵬程當然清楚楊滔早在下省城之前,就蹲在教育局的普教股裏幾天,前前後後都有一周時間裏,哪會找不到時間跟段世理匯報?現在不是追問的時候,他也知道時間太緊,要不立即決斷就會更被動,今天來也就是想知道楊滔的全盤打算。
“方案有了嗎?先不要做細致的方案,把粗的條條框框弄出來,更有利於常委們討論。”向段世理匯報和討論,要是有個總體規劃和方案,會更好表達清楚,領導決策是也更好把握。
“有一個簡案。”楊滔說著從自己包裏拿出來,這是去省城之前就做好了的,雖然有不少有利因素沒有考慮到,等常委會上提出後,總要做個更為詳盡的實施方案來。
田鵬程走之前對楊滔進行安慰了幾句,等田鵬程走了楊滔想是不是該與胡成紅縣長聯係了。想想,最多就有一天就會開常委會來討論這件事,還是決定打胡成紅電話。電話通了,胡成紅在電話裏說“楊滔,我就不稱你楊縣長了。”
“那是縣長對我的愛護。”楊滔說,想把話說得盡量輕鬆些卻玩笑不起來。
“楊滔,我可要罵你了,一上來就在背後搞事呐。”胡成紅的語調有些沉,楊滔也摸不準他的意思,不知道該怎麽說。
“縣長。”
“你要弄出多大的事後,才讓我這個縣長知道?楊滔,你想讓我措手不及啊,好在昨天鄭旭部長已經跟我說了。你現在想通了來找我?”
“縣長,楊滔第一次處理這樣的事,毫無主見隻覺得千頭萬緒無從著手啊。你看我輕重不分,可要多批評指導。”楊滔感覺到胡成紅並不是真生氣,又知道宣傳部長幫他做了胡成紅的工作,隻有避重就輕的說。
“你還不分輕重?我看你是智珠在握。好了,具體的事下次見麵再談,今晚就算是你跟我說過了吧。自己還是要再多想想,把困難想得全麵些,準備工作做得越細致,今後處理事是就會輕鬆些。”胡成紅在電話說,楊滔聽到心裏總算找到一個依靠點,情緒一蕩,說“謝謝。”
走到水井街“藍月亮”會所,楊滔想到過幾天得跟李奉唯說說這事,要真是有人鬧得大,臨時請動李奉唯總不及先打了招呼,事情會更便利。薇薇從樓上下來,見楊滔站在背陰處,溫溫柔柔的靠向楊滔,說“楊哥,很累了吧?要不要上去我給你按按?”
“回家吧,免得你珍姐又多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