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僧自幼父母雙亡,被逐出師門以後無家可歸,流落到了開封府大相國寺附近,後來蔡文燁帶著李氏、我高祖母等一家子人到大相國寺上香,遇上了武僧,把武僧請進了蔡府。
同年臘月,也就是1882年,清光緒八年,壬午年臘月,臘月也就是農曆十二月。那時候的天氣,要比現在冷得多,數九寒天,滴水成冰,冷風刮在臉上刀割的一樣。
臘月初九,也就是臘八過後的第一天,剛剛下過一場雪,天冷的能凍死人。
傍晚時分,縣衙裏當差的我高祖母的二哥來找我高祖父,說是有件事想問問我高祖父。
別看他們住的挺近,平常卻是各忙各的,很少相互走動,不過見了麵還是挺親的,畢竟是一家人,用我們這裏是話說,這是“實底兒”親戚。
我高祖父見二哥過來了,二話不說,也不問我高祖母的二哥找他啥事兒,趕忙拿出兩壇子好酒,又親自下廚忙活著炒菜。
我高祖母的二哥看那意思本不想喝酒,但是架不住我高祖父那股子熱情勁兒。
在廚房門口兒,我高祖母的二哥見我高祖父在裏麵忙的不亦樂乎,就有點不太高興了,說我高祖父,“宣義呀,你好歹也是蔡府的姑爺,再不濟家裏你買一個丫鬟,幫著做做飯,打理打理家務啥哩,你看看你這算啥。”
我高祖父回頭憨憨一笑說:“不用咧,家裏也麽啥事兒,俺做的來。”
我高祖母的二哥說:“你做得來,我不能看著我妹妹跟著你受罪,等有機會了,我到鄉下去一趟,給你們兩口兒買個做飯哩小丫鬟回來。”
其實買丫鬟這件事,蔡文燁夫婦和我高祖母大哥以前都說過,不過都被我高祖父婉言拒絕了,這一次聽我高祖母二哥又這麽說,我高祖父隻是笑了笑,沒說話,更沒當回事兒。
兩個人說著話,兩個下酒菜炒好了,雞蛋韭菜,醋溜土豆絲兒,再加上臘八那天別人送來的一大塊鹵肉,片成段兒,拌上蔥花佐料,兩個人就這麽在屋裏推杯換盞地喝上了。
我高祖母呢,這時候趕忙下廚做晚飯。我太爺呢,在蔡府還沒回來,他一般不在家裏吃飯,都是在蔡府吃的,蔡府的夥食當然要比家裏好的多。
酒過三巡,我高祖母的二哥就問我高祖父,說,有些人好好的,身上衣服會突然著火,後來四肢發燙、臉發紅,到最後整個兒身體莫名其妙燃燒起來,自己能把自己給燒死,這種事兒,會不會跟鬼神有關係?
我高祖父自打我高祖母的二哥一進門,言說有事找他,就知道這事兒肯定跟鬼神有關。
這時候,聽我高祖母的二哥這麽問,我高祖父輕輕蹙了下眉頭,他還真沒聽說過活人自己會著火的,還能自己把自己給燒死,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就反問我高祖母的二哥,“咋了二哥,是不是遇上啥事咧?”
我高祖母的二哥嘬了兩下牙花子,把杯子裏的酒一飲而盡,跟我高祖父說了一件怪事。
就在四個月前,也就是農曆八月份,臨近縣城的一個小村子裏,一戶人家發生了火災。這戶人家姓梁,主人叫梁德仁,四十歲左右,算是那小村子裏的首富,在縣城開著一家不算小的米店,家資豐裕。
梁德仁有一個正室,一個偏房,用現在的話說,這人家裏養著兩個老婆。
正室龔氏和梁德仁同歲,偏房嶽氏這年二十六歲。梁德仁還有一雙兒女,兒子十八歲,女兒十六歲,除了這一家五口,家裏還有一個管家、四個家丁、三個丫鬟和一個做飯的老媽子,上下加起來一共十四口人。
那場大火是在三更天以後發生的,非常突然。這戶人家呢,在他們村裏的口碑不是太好,屬於那種欺壓鄉鄰、為富不仁的家庭,著火以後,竟然沒一個村裏人幫忙救火的。
大火一直從三更天燒到天亮,幾乎把這家房屋燒的片瓦不存,家裏的十四口人一下子燒死了八口,梁德仁夫婦兩個和偏房嶽氏全被燒死,丫鬟燒死兩個,家丁也燒死三個。
一下子死了八口人,這在尉氏縣來說,算是個大案子了,衙門裏的官差介入調查,懷疑這是人為縱火。
最後調查來調查去,查了一個多月,發現他們一個村子裏,一半兒人都有縱火嫌疑。因為啥呢,因為這梁家在村裏得罪的人太多了,梁德仁的兒子梁童生十分蠻橫,仗著家裏有錢有勢,在村裏看誰不順眼就打,經常帶著幾個家丁把人打的遍體鱗傷。梁德仁呢,好色,見誰家閨女長的不錯,讓媒婆上門,打著給兒子找媳婦兒的名義,把人家的黃花閨女騙進府裏,糟蹋完了,陪人家點兒錢。
當時那年月兒,貧富差距極大,可謂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且那些封建社會的法律製度,大都是整治窮人維護富人的,窮人命如草芥,那年月兒,老百姓賣兒賣女的都屢見不鮮。女兒給人糟蹋了,還能得到點兒賠償錢,女孩兒家裏人也就打落牙往肚裏咽了,雖說心裏恨得牙根兒都癢,嘴上卻不敢吱聲兒。自古以來,有那麽一句話,叫做,民不與官鬥,貧不與富鬥,鬥不起呀。
梁府的這場大火,著實讓那些村民們解了氣!
那些負責調查失火的官差還發現,大火過後,梁府除了燒死的那八個人以外,梁德仁的兒子梁童生,女兒梁秀秀,包括梁府管家、做飯的老媽子,還有一個丫鬟和一個家丁,居然集體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就導致了整個案件變得撲朔迷離。
要說是那些村裏人放的火,有點兒說不過去,放這麽大的火,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成事兒的,要是人多了呢,心就不會那麽齊,總會有人因為害怕、膽怯或者別的什麽原因走漏出風聲,甚至是露出蛛絲馬跡,但是縣衙官差在村子裏挨家挨戶查了一個多月,一點風聲都沒聽到,更別說什麽蛛絲馬跡。
這說明什麽呢,說明不是這些村民合夥幹的,再者說,這些老實巴交的村民沒這種殺人放火的膽量。
要說有膽量的,那就是那些土匪響馬了,不過要說是土匪響馬放的火,也不大可能,這村子距離縣城很近,那些土匪響馬還沒囂張到在縣太爺眼皮子低下犯事兒的,再說那些土匪響馬一般隻圖錢財,不會趕盡殺絕,他們要是真這麽做了,那就等於殺雞取卵,自己在斷絕自己的財路。
以上兩個方麵都排除以後,就剩下內賊作案了,也就是說,這火是梁府裏的人自己放的。
梁德仁的一雙兒女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外,相信他們自己不會燒自己的房子,更不會燒死自己的父母。最後的嫌疑人,就落在了失蹤的管家、老媽子、丫鬟和那個家丁身上,官差懷疑這些下人串通勾結在一起,放火之後,又綁架了梁德仁這雙兒女,搞了個集體大逃亡。
至於這些下人放火、綁架的動機,縣衙暫時沒考慮,先把幾個人抓到,審了再說。
就在縣衙準備對梁府這幾個下人發榜通緝的時候,梁府失蹤的那名家丁返回了村子,縣衙得到消息以後,派出幾名得力捕快,第一時間逮住了那名家丁,押回縣衙一審才知道。
梁德仁的兒子梁童生根本沒有失蹤,在梁府失火之前,梁童生帶著這名家丁到原陽縣進貨去了,也就是給米店進大米。原陽大米,據說在東漢時期,已經是宮廷專用米,質量和口感沒的說。梁童生去的時候呢,剛好是新米收倉的季節。
話說回來,這個梁德仁雖說在他們村子裏算是一霸,但是還不算是黑心商人,買賣的米麵不但價錢公道,還都是上等品,深受縣城裏的百姓歡迎。
言歸正傳。到原陽縣進大米,這是梁童生生平第一次幹正經事兒,也是第一次拿這麽多錢出門,結果人還沒到黃河邊兒,在黃河南岸一個叫雁鳴湖的地方停了下來,因為那裏不但風景宜人,過去更是以美食和煙花柳巷聞名。
梁童生拿著進米的錢在那裏廝混了兩個多月,不但把錢花光了,還欠了人家一屁股花債,最後被一家青樓的老鴇子扣在那裏,讓這家丁回家拿錢贖人。
至於梁府上的大火,這家丁和梁童生根本就不知道。
到這兒,這家丁和梁童生的嫌疑算是給排除了,縣衙開始著手追緝失蹤的管家、老媽子和那個丫鬟,同時,也在緊鑼密鼓尋找梁德仁女兒梁秀秀的下落。
又是半個月過去了,這時候已經進入陰曆十月份,天氣轉冷,梁府縱火案從案發到此時,已經過去兩個月,卻一直查無頭緒。縣太爺因為案件過於離奇詭異,為了保住自己的頂上烏紗,壓著不敢上報,眼看著,就要成無頭懸案了。
就在這時候,梁德仁的兒子梁童生慌慌張張跑來縣衙報案,說自己的家丁夜裏被人燒死了。
同年臘月,也就是1882年,清光緒八年,壬午年臘月,臘月也就是農曆十二月。那時候的天氣,要比現在冷得多,數九寒天,滴水成冰,冷風刮在臉上刀割的一樣。
臘月初九,也就是臘八過後的第一天,剛剛下過一場雪,天冷的能凍死人。
傍晚時分,縣衙裏當差的我高祖母的二哥來找我高祖父,說是有件事想問問我高祖父。
別看他們住的挺近,平常卻是各忙各的,很少相互走動,不過見了麵還是挺親的,畢竟是一家人,用我們這裏是話說,這是“實底兒”親戚。
我高祖父見二哥過來了,二話不說,也不問我高祖母的二哥找他啥事兒,趕忙拿出兩壇子好酒,又親自下廚忙活著炒菜。
我高祖母的二哥看那意思本不想喝酒,但是架不住我高祖父那股子熱情勁兒。
在廚房門口兒,我高祖母的二哥見我高祖父在裏麵忙的不亦樂乎,就有點不太高興了,說我高祖父,“宣義呀,你好歹也是蔡府的姑爺,再不濟家裏你買一個丫鬟,幫著做做飯,打理打理家務啥哩,你看看你這算啥。”
我高祖父回頭憨憨一笑說:“不用咧,家裏也麽啥事兒,俺做的來。”
我高祖母的二哥說:“你做得來,我不能看著我妹妹跟著你受罪,等有機會了,我到鄉下去一趟,給你們兩口兒買個做飯哩小丫鬟回來。”
其實買丫鬟這件事,蔡文燁夫婦和我高祖母大哥以前都說過,不過都被我高祖父婉言拒絕了,這一次聽我高祖母二哥又這麽說,我高祖父隻是笑了笑,沒說話,更沒當回事兒。
兩個人說著話,兩個下酒菜炒好了,雞蛋韭菜,醋溜土豆絲兒,再加上臘八那天別人送來的一大塊鹵肉,片成段兒,拌上蔥花佐料,兩個人就這麽在屋裏推杯換盞地喝上了。
我高祖母呢,這時候趕忙下廚做晚飯。我太爺呢,在蔡府還沒回來,他一般不在家裏吃飯,都是在蔡府吃的,蔡府的夥食當然要比家裏好的多。
酒過三巡,我高祖母的二哥就問我高祖父,說,有些人好好的,身上衣服會突然著火,後來四肢發燙、臉發紅,到最後整個兒身體莫名其妙燃燒起來,自己能把自己給燒死,這種事兒,會不會跟鬼神有關係?
我高祖父自打我高祖母的二哥一進門,言說有事找他,就知道這事兒肯定跟鬼神有關。
這時候,聽我高祖母的二哥這麽問,我高祖父輕輕蹙了下眉頭,他還真沒聽說過活人自己會著火的,還能自己把自己給燒死,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就反問我高祖母的二哥,“咋了二哥,是不是遇上啥事咧?”
我高祖母的二哥嘬了兩下牙花子,把杯子裏的酒一飲而盡,跟我高祖父說了一件怪事。
就在四個月前,也就是農曆八月份,臨近縣城的一個小村子裏,一戶人家發生了火災。這戶人家姓梁,主人叫梁德仁,四十歲左右,算是那小村子裏的首富,在縣城開著一家不算小的米店,家資豐裕。
梁德仁有一個正室,一個偏房,用現在的話說,這人家裏養著兩個老婆。
正室龔氏和梁德仁同歲,偏房嶽氏這年二十六歲。梁德仁還有一雙兒女,兒子十八歲,女兒十六歲,除了這一家五口,家裏還有一個管家、四個家丁、三個丫鬟和一個做飯的老媽子,上下加起來一共十四口人。
那場大火是在三更天以後發生的,非常突然。這戶人家呢,在他們村裏的口碑不是太好,屬於那種欺壓鄉鄰、為富不仁的家庭,著火以後,竟然沒一個村裏人幫忙救火的。
大火一直從三更天燒到天亮,幾乎把這家房屋燒的片瓦不存,家裏的十四口人一下子燒死了八口,梁德仁夫婦兩個和偏房嶽氏全被燒死,丫鬟燒死兩個,家丁也燒死三個。
一下子死了八口人,這在尉氏縣來說,算是個大案子了,衙門裏的官差介入調查,懷疑這是人為縱火。
最後調查來調查去,查了一個多月,發現他們一個村子裏,一半兒人都有縱火嫌疑。因為啥呢,因為這梁家在村裏得罪的人太多了,梁德仁的兒子梁童生十分蠻橫,仗著家裏有錢有勢,在村裏看誰不順眼就打,經常帶著幾個家丁把人打的遍體鱗傷。梁德仁呢,好色,見誰家閨女長的不錯,讓媒婆上門,打著給兒子找媳婦兒的名義,把人家的黃花閨女騙進府裏,糟蹋完了,陪人家點兒錢。
當時那年月兒,貧富差距極大,可謂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且那些封建社會的法律製度,大都是整治窮人維護富人的,窮人命如草芥,那年月兒,老百姓賣兒賣女的都屢見不鮮。女兒給人糟蹋了,還能得到點兒賠償錢,女孩兒家裏人也就打落牙往肚裏咽了,雖說心裏恨得牙根兒都癢,嘴上卻不敢吱聲兒。自古以來,有那麽一句話,叫做,民不與官鬥,貧不與富鬥,鬥不起呀。
梁府的這場大火,著實讓那些村民們解了氣!
那些負責調查失火的官差還發現,大火過後,梁府除了燒死的那八個人以外,梁德仁的兒子梁童生,女兒梁秀秀,包括梁府管家、做飯的老媽子,還有一個丫鬟和一個家丁,居然集體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就導致了整個案件變得撲朔迷離。
要說是那些村裏人放的火,有點兒說不過去,放這麽大的火,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成事兒的,要是人多了呢,心就不會那麽齊,總會有人因為害怕、膽怯或者別的什麽原因走漏出風聲,甚至是露出蛛絲馬跡,但是縣衙官差在村子裏挨家挨戶查了一個多月,一點風聲都沒聽到,更別說什麽蛛絲馬跡。
這說明什麽呢,說明不是這些村民合夥幹的,再者說,這些老實巴交的村民沒這種殺人放火的膽量。
要說有膽量的,那就是那些土匪響馬了,不過要說是土匪響馬放的火,也不大可能,這村子距離縣城很近,那些土匪響馬還沒囂張到在縣太爺眼皮子低下犯事兒的,再說那些土匪響馬一般隻圖錢財,不會趕盡殺絕,他們要是真這麽做了,那就等於殺雞取卵,自己在斷絕自己的財路。
以上兩個方麵都排除以後,就剩下內賊作案了,也就是說,這火是梁府裏的人自己放的。
梁德仁的一雙兒女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外,相信他們自己不會燒自己的房子,更不會燒死自己的父母。最後的嫌疑人,就落在了失蹤的管家、老媽子、丫鬟和那個家丁身上,官差懷疑這些下人串通勾結在一起,放火之後,又綁架了梁德仁這雙兒女,搞了個集體大逃亡。
至於這些下人放火、綁架的動機,縣衙暫時沒考慮,先把幾個人抓到,審了再說。
就在縣衙準備對梁府這幾個下人發榜通緝的時候,梁府失蹤的那名家丁返回了村子,縣衙得到消息以後,派出幾名得力捕快,第一時間逮住了那名家丁,押回縣衙一審才知道。
梁德仁的兒子梁童生根本沒有失蹤,在梁府失火之前,梁童生帶著這名家丁到原陽縣進貨去了,也就是給米店進大米。原陽大米,據說在東漢時期,已經是宮廷專用米,質量和口感沒的說。梁童生去的時候呢,剛好是新米收倉的季節。
話說回來,這個梁德仁雖說在他們村子裏算是一霸,但是還不算是黑心商人,買賣的米麵不但價錢公道,還都是上等品,深受縣城裏的百姓歡迎。
言歸正傳。到原陽縣進大米,這是梁童生生平第一次幹正經事兒,也是第一次拿這麽多錢出門,結果人還沒到黃河邊兒,在黃河南岸一個叫雁鳴湖的地方停了下來,因為那裏不但風景宜人,過去更是以美食和煙花柳巷聞名。
梁童生拿著進米的錢在那裏廝混了兩個多月,不但把錢花光了,還欠了人家一屁股花債,最後被一家青樓的老鴇子扣在那裏,讓這家丁回家拿錢贖人。
至於梁府上的大火,這家丁和梁童生根本就不知道。
到這兒,這家丁和梁童生的嫌疑算是給排除了,縣衙開始著手追緝失蹤的管家、老媽子和那個丫鬟,同時,也在緊鑼密鼓尋找梁德仁女兒梁秀秀的下落。
又是半個月過去了,這時候已經進入陰曆十月份,天氣轉冷,梁府縱火案從案發到此時,已經過去兩個月,卻一直查無頭緒。縣太爺因為案件過於離奇詭異,為了保住自己的頂上烏紗,壓著不敢上報,眼看著,就要成無頭懸案了。
就在這時候,梁德仁的兒子梁童生慌慌張張跑來縣衙報案,說自己的家丁夜裏被人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