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言情詩,如果說前一回寫得情意綿綿,淒淒愴愴的話。下麵這兩首則使人同情,乃至震撼。這兩首詩作者都是以代別人語氣寫的,似乎倍受曹丕的喜愛。
詩題目謂:《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原詩其一曰:
“翩翩床前帳,張以蔽光輝。昔將爾同去,今將爾同歸。緘藏篋笥裏,當複何時披。”
其二曰:“誰言去婦薄?去婦情更重。千裏不唾井,況乃昔所奉。遠望未為遙,踟躕不得共。”
劉勳,琅玡人,曾任曹操的平虜將軍,休妻約在建安1年(公元08年)曹操南征時。其妻王氏名宋,她和劉勳結婚0多年,因無子被出。古代男人可根據無子、淫佚、不事公婆、口舌、盜竊、嫉妒、惡疾七條理由休妻另娶,謂之“七出”。曹植在《棄婦篇》中,亦詠劉勳休妻之事:“有子月經天,無子若流星。”中國人自古就存在大男子主義。
曹丕說:王宋被休後,在回娘家的途中作了這首詩。床上飄動的羅帳,本來是出嫁時的喜禮,如今又帶著它回轉家鄉。把你收藏在“篋笥”裏,指盛衣服的竹箱子,最後一句則說,不知何時再將張掛在床上?說的如此淒涼。
第二首“千裏不唾井”,是說被離異的婦女,對自己常飲水的井,即便是要離開它,走到千裏以外,也不肯將唾液吐在井裏麵。據唐人李匡文曰:“千裏井,不反唾”。因為自己愛它,所以不肯弄髒它。比喻丈夫雖然和自己離了婚,還是照常愛護他。這種莫忘昔纏綿,不唾井的婦女,借物形己,倦倦不忘,真可謂愛之癡情,道德感人。
另據《資目段錄》說,俗諺雲:所謂“千裏井,不反唾”,唾當為莝,是有個計吏經過驛站,把馬吃剩的剉草,瀉於公館井中,且自言相去千裏,決不會再來飲這井中的水。誰知後來又經過此處,並汲水解渴,他已經忘了傾倒馬莝剩草之事,哪想碎草把他嗓子哽住了,因此不治而亡。後訛傳為唾爾,其意不要舊情,井水雖飲一次,但於已有恩,以後雖隔千裏,不再飲此井中水,臨走時也不向井中吐唾沫。(未完待續)
詩題目謂:《代劉勳出妻王氏作二首》,原詩其一曰:
“翩翩床前帳,張以蔽光輝。昔將爾同去,今將爾同歸。緘藏篋笥裏,當複何時披。”
其二曰:“誰言去婦薄?去婦情更重。千裏不唾井,況乃昔所奉。遠望未為遙,踟躕不得共。”
劉勳,琅玡人,曾任曹操的平虜將軍,休妻約在建安1年(公元08年)曹操南征時。其妻王氏名宋,她和劉勳結婚0多年,因無子被出。古代男人可根據無子、淫佚、不事公婆、口舌、盜竊、嫉妒、惡疾七條理由休妻另娶,謂之“七出”。曹植在《棄婦篇》中,亦詠劉勳休妻之事:“有子月經天,無子若流星。”中國人自古就存在大男子主義。
曹丕說:王宋被休後,在回娘家的途中作了這首詩。床上飄動的羅帳,本來是出嫁時的喜禮,如今又帶著它回轉家鄉。把你收藏在“篋笥”裏,指盛衣服的竹箱子,最後一句則說,不知何時再將張掛在床上?說的如此淒涼。
第二首“千裏不唾井”,是說被離異的婦女,對自己常飲水的井,即便是要離開它,走到千裏以外,也不肯將唾液吐在井裏麵。據唐人李匡文曰:“千裏井,不反唾”。因為自己愛它,所以不肯弄髒它。比喻丈夫雖然和自己離了婚,還是照常愛護他。這種莫忘昔纏綿,不唾井的婦女,借物形己,倦倦不忘,真可謂愛之癡情,道德感人。
另據《資目段錄》說,俗諺雲:所謂“千裏井,不反唾”,唾當為莝,是有個計吏經過驛站,把馬吃剩的剉草,瀉於公館井中,且自言相去千裏,決不會再來飲這井中的水。誰知後來又經過此處,並汲水解渴,他已經忘了傾倒馬莝剩草之事,哪想碎草把他嗓子哽住了,因此不治而亡。後訛傳為唾爾,其意不要舊情,井水雖飲一次,但於已有恩,以後雖隔千裏,不再飲此井中水,臨走時也不向井中吐唾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