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選自曹植的一首雜詩,題為“攬衣篇”,也有些集子標題為《閨情》,可能因為詩中以描寫婦女為對象,借寫女子對丈夫的懷念,而暗喻君臣之間的關係。對該詩的介紹,采用了後一個題目:《閨情》。原詩為二首,本回隻選其一首。


    《閨情》原詩為:“攬衣出中閨,逍遙步兩楹。閑房何寂寞,綠草被階庭。空穴自生風,百鳥翔南征。春思安可忘,憂戚與君並。佳人在遠道,妾身單且煢。歡會難再逢,芝蘭不重榮。人皆棄舊愛,君豈若平生?寄鬆為女蘿,依水如浮萍。束身奉衿帶,朝夕不墮傾。倘終顧盻恩,永副我中情。”


    “攬衣”挽起衣裳走出閨房,“閨”,女子居住的內室。漫步窗外“兩楹”,兩柱之間的長廊。庭院的綠草又聳生,群鳥高飛向南行。心存愛戀難忘君(君,婦女對丈夫的敬稱),“憂戚”,春來無計解憂愁。


    “佳人”,通常指貌美的婦女,此處即指丈夫,身在遠道的夫君。留下我在家中單且“煢”,意為孤獨無依。詩的前10句,寫了這位女人對遠遐邇在外的夫君春思,同時懷有疑懼,此詩明顯有所寄托,當是以妾自比。有的認為是懷念文帝曹丕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詩作是以夫妻關係比作君臣關係,“佳人”就是指曹丕,“妾身”當指曹植自己。作者表現了對君王示好不終的憂戚,疑慮,是曹植後期對自己艱危處境的反映。


    後10句,詩人則是對自己思緒的進步闡述和釋放。


    因為黃初6年曹丕過雍丘(當時曹植為雍丘王),曾和曹植見麵,丕向植示好,兩人的關係好轉。曹植曾檢討自己的錯誤,說:“孤小人爾,身更以榮為戚。何者?將恐簡易之尤,出於細微,脫爾之愆,一朝複露也。故欲修吾往業,守吾初誌。欲使皇帝恩在摩天,使孤心常存此地,將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馬之年,此難能也。”其言對皇帝哥曹丕,不可謂之不忠懇。曹丕當然不會放在心上,故使曹植憂懼也是很自然的。


    “歡會”是說歡聚之日難再有,芝蘭開花“不重榮”不可能。男人都會“棄舊愛”,是說男人喜新厭舊,“君豈若平生”夫君哪能像少年時情深。“束身奉衿帶”,回憶自己出嫁的時候,母親為她結上蔽膝的帶,還要說上幾句訓誡的話,要她言行謹慎,約束其身。“倘終”,假如的意思,夫君倘在顧盼我,永遠使我內心感情。最後曹植明知不可能,但對曹丕還是抱有一線希望。


    這首雖是《閨情》詩,卻寓有濃厚的抒意色彩,孤寂難耐,憂思難解,熱切的希望,不盡的惶恐,十分細膩,婉曲又淋漓盡致地表述了當時曹植的心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建安風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景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景榮並收藏建安風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