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和熹傳》更多支持!
第二十七章李合
劉肇回宮後,腦中一直浮現黃雋的身影,心中說不出來的難過。這是他第一次處死人命,而且還是自己的心腹之人。他酒量很窄,連著喝了幾天酒才能酩酊入睡,懊惱和痛苦如針一般刺著他的心。
足有一個月後,第一場雪來臨之時,天地萬物白茫茫一片,滿天飛舞的雪花讓他才感到心情好了一些。蔡倫照例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致,因為他常飲酒入睡,和他爭辨了許久。可是皇帝想要喝酒,他又怎麽攔得住。隻得找恒鬱訴苦。
恒鬱聽了他的話,隻輕輕地一笑,“蔡大人,皇帝是有心事吧!老夫會和陛下談談,聽聽他的想法。”
其實恒鬱也發現了劉肇的不同,他做為帝師,每天與皇帝相處,不可能看不到皇帝的心情重重,不過他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隱忍為上,並沒有提醒劉肇該如何做。
既然蔡倫提起,他覺得應該來解一解皇帝的心結了。
當講解到“任賢勿貳,去邪勿疑”時,他看了一眼,正認真聽講的皇帝,和顏悅色地說道:“陛下,這句話出自《尚書大禹謨》,意思是說,任用賢才不能三心二意,廢除奸邪不可舉棋不定,任賢有貳心則如無任,去邪有猶豫則如不去,結果,賢者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奸邪反而更為猖獗。就是告訴我們任賢去邪要堅定不移啊!”
見劉肇認真思考,他又說道:“陛下,老臣不知道陛下為任何而憂心忡忡,不過作為一國之君,陛下如此舉動,卻沒有了為君之相。”
劉肇目光霍然一亮,“老師,朕前幾日第一次賜死了一個人,但那人卻是我的一個心腹,而他也並沒有犯什麽錯,隻是有一個人說,他是小人,無德之人,會對我有影響,所以朕竟然同意,並把他殺了。此事,讓朕心中難過,每天思之,都覺得對之不起。看來恩師也發現了朕這幾日有心事。不過,剛才恩師給朕講解的這句話,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卻讓朕明白,朕並沒有做錯,成大事者,當斷則斷,如果為此而讓朕一直消沉下去,真如恩師所言,再沒有了當君王之相,實在是朕的不是。”
他見恒鬱笑著點頭,心中更加清明一片,“恩師,你可知道陸璠此人嗎?”
恒鬱點頭道,“此人大才,隻可惜無心仕途,陛下是在敬陵遇到他嗎?”
“不錯,他果然如恩師所言,不想入朝為官,但他卻向朕推薦了一個人,此人名叫李合,不知恩師是否聽說過此人?”他看著恒鬱,希望多得到一些關於李合的事情。
“哈哈哈!”恒鬱大笑道:“陛下,李是說李合嗎?”
“不錯!”
“此人老臣倒是也聽說過一二,他非凡品,有他助益,陛下,百事無憂!”恒鬱手撚須髯,微微點頭。
這樣一說,劉肇不僅有些失笑,“老師,你可知他是什麽樣的人?”
“李合是字孟節,本是漢中南鄭人。他的父樣李頡,以擅長儒學著稱,後來做官做到博士。李合繼承父業,學習入學,在父親的幫助下,在太學學習。當時我曾與他有過幾麵之緣,是以知道他的本事。
先帝時,他少年意氣,曾寫文章指出朝廷時弊,先帝因為他文采非凡,拿他的文章當眾朗讀,還引為笑談。竇家的夏陽候竇瑰喜歡儒家經典,曾去拜訪他,他卻關門不見,隻道自己並非容身避害之人,為什麽要以言取怨呢?他少時曾得名師教習,不僅文采出眾,而且武藝極佳。他雖通曉《五經》,但是他最擅長的是《河洛》風星,也就是看象,然後預測明天發生什麽事。對於這個學問,別人都不知道,我卻深知一二。
南鄭縣裏便征召他做過幕門候吏,但是他對官場之事深惡痛絕,做過一年後,辭職歸隱,從此不知所終。但重要的一點是,此人是正人君子,定會為陛下獻策,決不會對太後一黨容情。”恒鬱目光閃爍,低低地聲音對劉肇講著李合之事,一邊若無其事的呷了一口水,但心裏卻翻騰得厲害。
他本來潔身自好,不喜朝堂之爭,成為帝師,也是由於竇太後的一句話,但是他知道,早晚皇帝會主持朝政,外戚無論現在多麽的囂張,總會有敗落的一天。
小皇帝雖幼小,卻心思慎密,每遇事情,都會思慮過重,自己身為帝師,又不得不出言提醒,隻是如此一來,便有可能得罪竇氏一族。可能以後與世無爭的日子要結束了。
劉肇卻不知道他有怎樣的想法,卻對李合其人好奇之極。他背著手,在案幾前轉了幾轉,看著地麵上的雙虎分珠圖案的地毯,沉思了許久,才喃喃自語道:“恩師,我想找到李合,為朕之師。先帝隻有我和清河王兩個兒子,我可以把清河王宣詔入京,李合就住在清河王府。朕自幼與清河王感情篤深,常去探望,自不會有人提出異議。而我也可借此,得李合助益。朕身邊除了恩師,便沒有可以信任之人,常覺獨立難支,如今兄長和他都在朕的身邊,朕也可以放心得下了。”
恒鬱見他瞬間已想好了對策,不由欣喜不已,感到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他沉了沉,攸然說道:“陛下,坐下吧,臣還沒上完課呢!”
李合將甘英派去與清河王同行,甘英雖從他習武,他卻深知此人性格,此人能力非凡,早晚可建功立業,怎可在這鄉間竹林之中陪伴自己呢?正好有清河王來此,便將甘英派給清河王,想來他必會立下不朽之功。
這一日,見日影西沉,屋中卻清冷得厲害,他點著了炭火,看著那火光出神。眸子中映出火光閃閃,讓他的臉顯得暗影沉沉。
突然炭火中劈啪做響,他一愣,掐指算了算,臉上露出意外的表情。他披衣來到門口,卻見二人踏雪而來,二人皆披著厚厚的兔毛皮的鬥篷,陡然見他立在門口,都嚇了一跳,踟躕著,還是向他走了過來。
“二位臣子可是從京中而來?”李合將門打開問道。
“你怎麽知道?”其中一人問道。
“剛才我房中炭火劈啪做響,便知有客到,又見二顆使星分野到此,所以便知此事。二位可是京中來的使者?”李合指著星星笑著說道。
“先生說得對啊,我們二人確實為陛下所托,來此尋訪一位高人。”李合請二人進屋後,其中一人對著他行禮道:“再下崔元基,這位是洛信。敢問先生,可是李合,李孟節嗎?”
李合打量了他們一眼,笑道,“風雪大,路程遠,兩位先歇息一下,喝杯熱酒,暖暖肚腸!”說罷竟自熱起酒來。
崔元基看了一眼洛信,他既不說是,也不說不是,不知是何用意,隻得坐下,臉上陰晴不定。火光一閃一閃,二人脫下鬥篷,也感到身體漸漸暖和起來。
不一會,酒溫好了,李合將斛放到二人麵前,斟了酒,才開口說道:“《詩經》有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很多事情總會有好的開頭,結局卻不一定能好。我在這山中,春看桃花,冬看雪,閑時登山,忙時讀書舞劍,人生如此,夫複何求,又何必於名利場中,走一個過場,最終落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抑鬱而終呢?”
洛信道:“先生如此年紀,若久在這深山之中,不思進取,不是白白的辜負了大好的學問嗎?難道先生的學問,隻是用來測算今日客從何來,明日客往何處嗎?那不如做個街頭算命先生,還能討口飯吃。”
他說得難聽,李合聽了卻嗬嗬冷笑道:“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你等說了無用,在此休息一夜,明早回京複命吧,就說我李合不喜官場爭鬥,做不了什麽高官。”
崔元基聽了反笑道:“先生是以為我們找你出仕為官吧,非也,我們找你,是受陛下所托,求先生幫陛下除奸佞,去小人,保我大漢河山的。”
李合詫異的看了一眼崔元基,輕咬了下唇,神色陰鬱了下來。他自己早年間何嚐不是滿腔熱血,一顆忠心,殫精竭慮,為國家社稷計,上書朝廷,卻隻落得一個笑柄,成了一個大漢朝的笑話。之所以隱居深山,不問世事,隻是自我把持著,不想再落得被人恥笑的結果。
他怎麽不知為人臣,止於敬的道理。隻是,一旦進入這個事非場,再想脫身可就難了。
他突然冷靜了下來,用高傲冷漠的聲音道:“兩位,天寒路遠,想必很累了吧,就在這個房中休息一宿,明早請回吧!”
說完,他轉身出屋,到了庭院當中,覺得一腔血氣湧到頭頂,看著漫天飄舞的雪花,長歎一聲,輕展雙臂,練了一套拳法。他時而身輕如柳,堅如金石,時麵動如江河,靜如山嶽,時而虎威比猛,鷹揚比疾,拳法似是悠然,卻盡展大雅之風,看得在門內觀看的二人,如癡如醉,不能自己。待到他收拳直立,氣息穩健,麵色如常。院中的落雪被他的拳腳所帶,已掃得幹淨。
崔元基歎道:“此人不僅文采卓然,拳法也如此精妙,怪不得陛下一定要我們將此人帶回。可是聽他話中之意,竟是不肯隨我們回京,我們又如何完成陛下所托呢?”
洛信微笑道:“你可看出他拳中之意,我猜,我們明天再勸說於他,這幾日軟磨硬泡,他定會答應。”說罷,看著走進偏房中的李合,臉上的肌肉跳動了幾下,自己也不僅打了一個寒噤!(小說《和熹傳》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
第二十七章李合
劉肇回宮後,腦中一直浮現黃雋的身影,心中說不出來的難過。這是他第一次處死人命,而且還是自己的心腹之人。他酒量很窄,連著喝了幾天酒才能酩酊入睡,懊惱和痛苦如針一般刺著他的心。
足有一個月後,第一場雪來臨之時,天地萬物白茫茫一片,滿天飛舞的雪花讓他才感到心情好了一些。蔡倫照例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致,因為他常飲酒入睡,和他爭辨了許久。可是皇帝想要喝酒,他又怎麽攔得住。隻得找恒鬱訴苦。
恒鬱聽了他的話,隻輕輕地一笑,“蔡大人,皇帝是有心事吧!老夫會和陛下談談,聽聽他的想法。”
其實恒鬱也發現了劉肇的不同,他做為帝師,每天與皇帝相處,不可能看不到皇帝的心情重重,不過他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隱忍為上,並沒有提醒劉肇該如何做。
既然蔡倫提起,他覺得應該來解一解皇帝的心結了。
當講解到“任賢勿貳,去邪勿疑”時,他看了一眼,正認真聽講的皇帝,和顏悅色地說道:“陛下,這句話出自《尚書大禹謨》,意思是說,任用賢才不能三心二意,廢除奸邪不可舉棋不定,任賢有貳心則如無任,去邪有猶豫則如不去,結果,賢者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奸邪反而更為猖獗。就是告訴我們任賢去邪要堅定不移啊!”
見劉肇認真思考,他又說道:“陛下,老臣不知道陛下為任何而憂心忡忡,不過作為一國之君,陛下如此舉動,卻沒有了為君之相。”
劉肇目光霍然一亮,“老師,朕前幾日第一次賜死了一個人,但那人卻是我的一個心腹,而他也並沒有犯什麽錯,隻是有一個人說,他是小人,無德之人,會對我有影響,所以朕竟然同意,並把他殺了。此事,讓朕心中難過,每天思之,都覺得對之不起。看來恩師也發現了朕這幾日有心事。不過,剛才恩師給朕講解的這句話,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卻讓朕明白,朕並沒有做錯,成大事者,當斷則斷,如果為此而讓朕一直消沉下去,真如恩師所言,再沒有了當君王之相,實在是朕的不是。”
他見恒鬱笑著點頭,心中更加清明一片,“恩師,你可知道陸璠此人嗎?”
恒鬱點頭道,“此人大才,隻可惜無心仕途,陛下是在敬陵遇到他嗎?”
“不錯,他果然如恩師所言,不想入朝為官,但他卻向朕推薦了一個人,此人名叫李合,不知恩師是否聽說過此人?”他看著恒鬱,希望多得到一些關於李合的事情。
“哈哈哈!”恒鬱大笑道:“陛下,李是說李合嗎?”
“不錯!”
“此人老臣倒是也聽說過一二,他非凡品,有他助益,陛下,百事無憂!”恒鬱手撚須髯,微微點頭。
這樣一說,劉肇不僅有些失笑,“老師,你可知他是什麽樣的人?”
“李合是字孟節,本是漢中南鄭人。他的父樣李頡,以擅長儒學著稱,後來做官做到博士。李合繼承父業,學習入學,在父親的幫助下,在太學學習。當時我曾與他有過幾麵之緣,是以知道他的本事。
先帝時,他少年意氣,曾寫文章指出朝廷時弊,先帝因為他文采非凡,拿他的文章當眾朗讀,還引為笑談。竇家的夏陽候竇瑰喜歡儒家經典,曾去拜訪他,他卻關門不見,隻道自己並非容身避害之人,為什麽要以言取怨呢?他少時曾得名師教習,不僅文采出眾,而且武藝極佳。他雖通曉《五經》,但是他最擅長的是《河洛》風星,也就是看象,然後預測明天發生什麽事。對於這個學問,別人都不知道,我卻深知一二。
南鄭縣裏便征召他做過幕門候吏,但是他對官場之事深惡痛絕,做過一年後,辭職歸隱,從此不知所終。但重要的一點是,此人是正人君子,定會為陛下獻策,決不會對太後一黨容情。”恒鬱目光閃爍,低低地聲音對劉肇講著李合之事,一邊若無其事的呷了一口水,但心裏卻翻騰得厲害。
他本來潔身自好,不喜朝堂之爭,成為帝師,也是由於竇太後的一句話,但是他知道,早晚皇帝會主持朝政,外戚無論現在多麽的囂張,總會有敗落的一天。
小皇帝雖幼小,卻心思慎密,每遇事情,都會思慮過重,自己身為帝師,又不得不出言提醒,隻是如此一來,便有可能得罪竇氏一族。可能以後與世無爭的日子要結束了。
劉肇卻不知道他有怎樣的想法,卻對李合其人好奇之極。他背著手,在案幾前轉了幾轉,看著地麵上的雙虎分珠圖案的地毯,沉思了許久,才喃喃自語道:“恩師,我想找到李合,為朕之師。先帝隻有我和清河王兩個兒子,我可以把清河王宣詔入京,李合就住在清河王府。朕自幼與清河王感情篤深,常去探望,自不會有人提出異議。而我也可借此,得李合助益。朕身邊除了恩師,便沒有可以信任之人,常覺獨立難支,如今兄長和他都在朕的身邊,朕也可以放心得下了。”
恒鬱見他瞬間已想好了對策,不由欣喜不已,感到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他沉了沉,攸然說道:“陛下,坐下吧,臣還沒上完課呢!”
李合將甘英派去與清河王同行,甘英雖從他習武,他卻深知此人性格,此人能力非凡,早晚可建功立業,怎可在這鄉間竹林之中陪伴自己呢?正好有清河王來此,便將甘英派給清河王,想來他必會立下不朽之功。
這一日,見日影西沉,屋中卻清冷得厲害,他點著了炭火,看著那火光出神。眸子中映出火光閃閃,讓他的臉顯得暗影沉沉。
突然炭火中劈啪做響,他一愣,掐指算了算,臉上露出意外的表情。他披衣來到門口,卻見二人踏雪而來,二人皆披著厚厚的兔毛皮的鬥篷,陡然見他立在門口,都嚇了一跳,踟躕著,還是向他走了過來。
“二位臣子可是從京中而來?”李合將門打開問道。
“你怎麽知道?”其中一人問道。
“剛才我房中炭火劈啪做響,便知有客到,又見二顆使星分野到此,所以便知此事。二位可是京中來的使者?”李合指著星星笑著說道。
“先生說得對啊,我們二人確實為陛下所托,來此尋訪一位高人。”李合請二人進屋後,其中一人對著他行禮道:“再下崔元基,這位是洛信。敢問先生,可是李合,李孟節嗎?”
李合打量了他們一眼,笑道,“風雪大,路程遠,兩位先歇息一下,喝杯熱酒,暖暖肚腸!”說罷竟自熱起酒來。
崔元基看了一眼洛信,他既不說是,也不說不是,不知是何用意,隻得坐下,臉上陰晴不定。火光一閃一閃,二人脫下鬥篷,也感到身體漸漸暖和起來。
不一會,酒溫好了,李合將斛放到二人麵前,斟了酒,才開口說道:“《詩經》有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很多事情總會有好的開頭,結局卻不一定能好。我在這山中,春看桃花,冬看雪,閑時登山,忙時讀書舞劍,人生如此,夫複何求,又何必於名利場中,走一個過場,最終落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抑鬱而終呢?”
洛信道:“先生如此年紀,若久在這深山之中,不思進取,不是白白的辜負了大好的學問嗎?難道先生的學問,隻是用來測算今日客從何來,明日客往何處嗎?那不如做個街頭算命先生,還能討口飯吃。”
他說得難聽,李合聽了卻嗬嗬冷笑道:“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你等說了無用,在此休息一夜,明早回京複命吧,就說我李合不喜官場爭鬥,做不了什麽高官。”
崔元基聽了反笑道:“先生是以為我們找你出仕為官吧,非也,我們找你,是受陛下所托,求先生幫陛下除奸佞,去小人,保我大漢河山的。”
李合詫異的看了一眼崔元基,輕咬了下唇,神色陰鬱了下來。他自己早年間何嚐不是滿腔熱血,一顆忠心,殫精竭慮,為國家社稷計,上書朝廷,卻隻落得一個笑柄,成了一個大漢朝的笑話。之所以隱居深山,不問世事,隻是自我把持著,不想再落得被人恥笑的結果。
他怎麽不知為人臣,止於敬的道理。隻是,一旦進入這個事非場,再想脫身可就難了。
他突然冷靜了下來,用高傲冷漠的聲音道:“兩位,天寒路遠,想必很累了吧,就在這個房中休息一宿,明早請回吧!”
說完,他轉身出屋,到了庭院當中,覺得一腔血氣湧到頭頂,看著漫天飄舞的雪花,長歎一聲,輕展雙臂,練了一套拳法。他時而身輕如柳,堅如金石,時麵動如江河,靜如山嶽,時而虎威比猛,鷹揚比疾,拳法似是悠然,卻盡展大雅之風,看得在門內觀看的二人,如癡如醉,不能自己。待到他收拳直立,氣息穩健,麵色如常。院中的落雪被他的拳腳所帶,已掃得幹淨。
崔元基歎道:“此人不僅文采卓然,拳法也如此精妙,怪不得陛下一定要我們將此人帶回。可是聽他話中之意,竟是不肯隨我們回京,我們又如何完成陛下所托呢?”
洛信微笑道:“你可看出他拳中之意,我猜,我們明天再勸說於他,這幾日軟磨硬泡,他定會答應。”說罷,看著走進偏房中的李合,臉上的肌肉跳動了幾下,自己也不僅打了一個寒噤!(小說《和熹傳》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