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釋懷


    第二天的清晨,大雪將天地掩得白茫茫一片,滿目望去,耀得人的眼睛生疼。崔元基和洛信醒來時,見屋中的炭火已經點燃,屋子被烘得暖洋洋的,特別舒服,不僅大為高興。穿衣起身,卻見李郃已然將院中積雪打掃得幹幹淨淨,不由得慚愧,忙過來道謝。


    李郃看來心情不錯,笑眯眯地打量著二人,“這場雪下得好,明年春季必利於耕種,陛下初登大寶,便是豐收年景,實在是陛下之福啊!”


    崔元基附和道:“是啊,若真如此,真是天下之福蔭啊。”


    李郃笑嗬嗬地看著他,“你不信我說的話,我敢說明年五穀豐登,紫微星耀目,太微垣和天市桓也清亮異常,看來明年不僅天下太平,邊疆戰事也將大好,陛下實是有四海之分啊!”


    洛信道:“李先生此言必準,陛下雖年幼,政事卻能處理得井井有條,實在是一代明主。”


    李郃看了看天空,此時豔陽高照,天已放晴,他一指偏房道:“我已做好了早飯,二位吃過早飯,便起身吧,此時正好,明日再走,雪便會融化,道路泥濘,極是難行。”


    他帶先進入了偏房,崔元基和洛信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都掛了一層憂鬱。


    吃過了早飯,李郃便進入一間房中,許久不出,崔元基和洛信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洛信道:“崔兄,李郃性格古怪,不肯與我們進京,我們不如稟告陛下,說明情況,如何?”


    崔元基皺了眉頭,沉思了一會說道:“陛下如今正處於艱難時期,急需一名謀士幫助謀劃,我等雖忠心於陛下,怎耐能力有限,李郃雖孤傲,卻是難得的人才。我們既受陛下所托,怎可中途而費,辜負了陛下一片殷殷期盼之心呢?我便是跪求也要求得他與我們同回京城。”


    說罷站起身,徑直走向李郃所在的內室,見他正手捧書卷在案後研讀,對崔元基看也不看一眼。


    崔元基也不管他喜不喜歡看到自己,直挺挺跪倒於地,大聲道:“李先生,陛下年幼,竇氏當權,一人獨立於宮中,步步艱難,我等做臣子的,日日替陛下憂心,卻無計可施,隻因能力不足。先生大才,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又善卜算,正好助陛下,早日主管天下,還我大漢一朝一個清明之天空。崔元基不才,請求先生,隨小人回京吧!”


    李郃放下書冊,盯著崔元基的眼睛,一雙眸子精光閃爍,他緩緩地問道:“我本一布衣,如直接委派官職,必會引起竇氏一黨懷疑,早晚會有不測。如不委派官職,我又難與陛下接觸,又怎能幫到陛下?如是,陛下可有何想法?”


    洛信此時也從門外進來,也跪到李郃麵前道:“先生,陛下讓我們找先生之時,已有安排,定能將先生安排妥當,決不會讓先生為難。”


    李郃問道:“你可知,是什麽安排?”


    崔元基猶豫了一下道:“先生,我聽陛下曾吩咐官員去清河傳清河王劉慶回京,並且於京中建府,莫非與先生入京有關?”


    “哈哈哈!”李郃哈哈大笑,“好一個聰明的皇帝,罷了,如此,我便與你們一同回京!”


    崔元基聞言大喜,“李先生,你此言可當真?”


    李郃道:“你若以為是假,我不去便罷了!”說罷麵露微笑,清秀的臉龐卻帶著一絲鄭重。


    “不不不,先生,我信!我信!”崔元基忙道。


    李郃站起來,在屋中走了幾步,瞳仁閃著晶瑩的光,倏然間又黯淡下來,說道:“我本想在山野之中,老死一生,不問世事。卻誰知心中依然掛念著朝中之事,似有心事未了。前幾月,清河王劉慶來我這裏住了幾日,談起朝之事,我也隨他感歎唏噓,將徒兒交付與他,又何嚐沒存著濟世之心呢?如今二位來此,聽到幼帝如此聰慧果決,心向往之甚。此後必入龍虎之地,生死交關,不知前途如何。罷了,時也,運也,命也,數也,也是我本塵源未了,何苦自處清高,不如隨你們回京。陛下想來是讓我安於清河王府中,他兄弟常見麵,自是無人敢說什麽,而我,也可借此與陛下獻計了,如此之君,實是聖主,李郃雖明知要擔當重任,卻也不敢推卻了。再則———”


    他停了停看了一眼崔元基道:“崔大人忠心肝膽,李郃佩服不已,想來陛下身邊有此忠臣,我又何惜一身呢?”他扶起崔元基和洛信道:“我算明日轉暖,路途必不好走,不如今日起身吧!”


    他拿了一件鬥篷,轉身出門。崔元基見他身無一物,不僅大奇,追出去道:“先生,沒有隨身所帶之物嗎?我們二人也可替先生拿著!”


    李郃頭也不回,朗聲道:“此處,李郃再不流戀,隨身帶任何東西,都徒增思念罷了,走,你們既是來接我,想來也不用我拿銀錢吧!”


    崔元基聽了,忙進屋中,拿了自己和洛信的鬥篷與包袱出來,快步跟著李郃出門而去!


    那李郃也怪,到了鎮中,叫雇了一輛車,就呆在車中不出,也不讓快走,一天隻走十幾裏路,便讓休息,弄得崔元基和洛信幹著急,也不敢催他,隻得滿肚子的怨懟,雖說路途不算太遠,卻走了足有一個半月,才來到洛陽城外的中東門外。


    李郃自車中探出頭道:“崔大人,今晚就住在城外吧,你去城中打聽一下,清河王府可是修建完成?”


    崔元基此刻才明白,他如此折騰本是為此,心中感歎,此人心思如此,知清河府未建成,他若到早到京,必引人注目,如此會給陛下帶來麻煩。


    催馬到了城中,眼見年關將近,城中各處因先帝大行未滿三年,尚未見喜氣之相,但是小門小戶中,不管天王老子的事,也開始忙碌起來,街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又想到趕到此時入京,來互相走動串親戚的特別多,也不失為一個好時機。李郃催他們起程,卻不趕路程,想來也是為了趕這個時機吧!


    他來到將作少府,來尋自己的好友鯖越。門吏報事後,見鯖越自裏麵快奔而出,見了他施了一禮,打量了一番問道:“少祉兄,你這幾月去了何處,小弟好生掛念。”


    崔元基笑道:“陛下有猜,不得不出門而行,多承兄弟掛念了。”


    鯖越拉了他道:“走走,一起去吃一杯酒!”


    崔元基道:“吃酒這事不急,我且問你,陛下最近可否為清河王修建府第,可曾完工?”


    鯖越道:“是有此事,並未修建,隻是將原來沁水公主在京中的別院借用,全部修葺了一番,裏外都粉刷一新。明令我們於年底完工,三天前已經完成了!”


    “沁水公主的別院?”


    “是啊,沁水公主已遷往封地,不肯在京中居住,你也知道,當年——”鯖越用眼睛看了一眼崔元基,兩人都心知肚明。


    沁水公主是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女兒(明帝共有11位公主)劉致。傳說她是一位曆史上少見的冷麵美人,性格雅靜,賢寂,善良,文弱,一生難有幾次笑容。當時為了給公主找一位如意郎君,讓劉莊也頗費了一番腦筋。


    後來將沁水公主嫁給了開國元勳鄧禹的孫子高密候鄧乾。說起來與鄧綏還是親屬關係。


    劉莊為了沁水公主能夠有一個好的自然環境修養身心,便踏遍山山水水,最後選定沁河北岸一片竹林。這片竹林,北依太行,南鄰沁河,富饒,幽靜,明朗,祥和。“矮屋曲籬間,綠竹黃花綺。”“地在無塵境,人來不住天。”“筠篁突淇澳,風景勝江南”。據說周文王稱此為“天下大陽居”,正與公主的性格天然匹合。於是漢明帝派百官監管,動用千名勞工,一個多月便將沁園建成,作為公主的陪嫁,可見皇帝的格外恩寵。


    這片竹林,原來就綠林滴翠,泉溪遍流,依山傍水,溝壑起伏,就如一個天然的大盆景,隻建了幾座亭台樓閣點綴,省時省工,田園風光與亭台樓閣相溶,別致美麗。


    但是竇憲來到這裏,覺得這裏風景優美,說什麽要強買強賣,並且給出了一個低價。沁水公主十分生氣,但她生性軟弱,竇家權勢熏天,也沒有特別的爭執,直接搬了出去。在京中建了一個別院,事後也沒有向皇兄說明。


    後來,章帝劉炟來到沁園,卻沒有看到姐姐沁水公主,隻見竇憲在裏麵,細問之下,才知道沁水公主被趕出沁園之事,勃然大怒,但是因為竇太後苦苦求情,便命竇憲交還沁園,從此也不再重用竇憲。


    沁水公主搬回沁園後,在京中修建的府邸便空置了下來,如今正好利用起來,作了清河王的府第。此事當年傳得沸沸揚揚,盡人皆知。


    崔元基點頭道:“不錯,此事我知道,如今清河王可到府中居住了嗎?”


    鯖越道:“清河王早就來到京城,陛下一直讓他住在袁司徒府中,如今府已修葺完畢,他昨日便已搬進去了。”


    這一係列的好消息,讓崔元基極為滿意,他謝過了鯖越,告辭返回,見到李郃,將事情的前因後果一一講來。李郃笑道,“如此,甚好,明早,我們便入城,直接去見河清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熹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海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海萌並收藏和熹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