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陡然間直指核心的問題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 作者:楚國隱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八百三十六章陡然間直指核心的問題
“陛下,這事兒,你覺著該怎麽處理?”
胡大老爺跟朱元璋那自然是沒什麽好客氣的,連客套話都不用說,上來就直奔主題。
而朱元璋也沒說什麽有的沒的,自己皺著個眉頭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惟庸,你覺著,這孫銘陽他們一行人聽到的那些話,到底幾分真幾分假呢?”
朱元璋問出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胡大老爺都不禁眉頭一挑。
“你這問題有意思哈!”
“要我說呢,這事兒吧,全真不可能。”
“咱們都知道,這事兒就是在挖坑,好給他們的造反來個名頭。”
“那麽,這等機密之事上,他們怎麽可能把所有的老底都交出來?”
“真不怕到時候你這一封聖旨下去全家死絕啊?!”
“可若是說全假,那也不可能。”
“我聽孫道轉述了一遍,細細琢磨了一下,這裏頭的人倒確實是關鍵地方的,可若說這些人全參與了,我不信!”
“哦,為啥不信?咱其實知道咱名聲不好,很多人討厭咱恨不得弄死咱來著?”
明明說的是自己的‘臭名聲’,可朱元璋卻嘻嘻哈哈的沒個正行,仿佛說的不是自己一般。
可別人吃這一套,胡大老爺不吃。
“別鬧,咱倆誰不知道誰啊。”
“真要是牽扯了這麽些人、這麽多官員,你會一點動靜都不知道?”
“毛驤那是死人還是咋地?”
“更何況,那孫銘陽這兩年一直跟錦衣衛走得近不說,那徐寧也是個想要立功的。”
“真要是當地這麽些人弄出了這麽大動靜,怕是早被他倆拿著當功勞了。”
胡大老爺這話一出,一旁規規矩矩低頭站著的孫道腦漿子都快冒出來了。
娘咧,胡爺又高又硬啊!
跟陛下都能這麽說話了,這可是妥妥的大佬啊。
佩服佩服!
可朱元璋卻早習以為常了。
他咂咂嘴,嘿嘿一笑。
“還得是你啊,惟庸!”
“一語道破天機!”
“你看看那些人,費盡心思猜咱的想法,猜中了又能如何呢?”
“咱早就跟他們說過,猜中了,沒獎,可要是沒猜中,那板子就得落他們身上了。”
“可他們還是樂此不疲啊!”
“為啥?”
“還不就是因為他們覺著猜猜咱的心思,比踏踏實實當差容易麽?”
“哼,這下好了,咱又得大開殺戒了!”
胡大老爺眯著眼睛打量著朱元璋。
“看你這模樣,你還挺興奮?”
“我之前聽太子的意思,你不是打算收一收手,挽救一下名聲來著?”
一旁的宋利眼見著這兩位爺又開始直奔‘敏感話題’了,腦門子上的汗,唰一下就出來了。
他趕緊拉著孫道就往外頭走,還不忘把其他內侍、宮女都給帶走。
這倆祖宗聊天的內容過於勁爆,在這謹身殿裏怎麽聊都行,這要是傳到外頭去,指不定弄出多大的風浪呢。
孫道既有些僥幸,看樣子老爺的事兒能解決了,同時多少又有些意猶未盡。
也不知道陛下和胡爺打算聊點啥?
他真想聽一聽啊。
這才是大明最最頂級的人物啊,聊的都是最頂級的大事兒,想想都刺激啊。
可沒辦法,他這個身份,壓根沒資格支棱一耳朵。
而朱元璋和胡大老爺也沒在意其他人,順著方才的話題就繼續聊著。
“沒錯,之前咱是有這個想法來著。”
“咱就想著,咱都快禪位了,總不能落下個光會殺人的名頭吧?”
“史書不史書的,咱不在乎!”
“可咱的名聲可不能這麽讓人壞了,說咱沒本事,除了殺人啥也不會!”
“可萬萬沒想到啊,咱倒是想收手了,他們給咱弄了個大的!”
“嗬,造反?”
“誰給他們的膽子?”
胡大老爺聽到這兒也明白了,得,老朱又上頭了。
朱元璋的心思其實很好猜。
無非就是想顯出自己的本事來,也好給自己來個蓋棺定論。
但實際上呢,這事兒,黃了。
甭管這造反是怎麽算計的,就憑這事兒,朱元璋的名聲就完蛋了,好不了了。
畢竟聽到造反倆字,那人們本能的就會想到官逼民反。
人們壓根不會管著造反的實際上是一幫子世家大族和軍中坐地戶聯合起來的。
更不會想到,這些人聯合在一起,實際上就是要利益。
胡大老爺輕笑了兩聲,玩味的看著朱元璋道:“這事兒,其實很簡單。”
“想要利益,你不肯給,人家就打算跟你玩命唄!”
“膽子確實大了些,可他們也不是第一天膽子大的啊!”
“過往他們那些往上數好幾代的老祖宗,人隻不過是沒有自己站出來而已。”
“他們資助的反王可不少!”
“說不定裏頭還有好些當年還資助過咱們呢!”
“往前算幾十年,咱們也是反賊,你還是個反賊頭頭來著!”
“哈哈哈哈哈,還別說啊,惟庸,你不提咱都忘了,早些年咱倆確實都是反賊來著。”
朱元璋聽到這兒也是哈哈大笑。
這玩笑話,也隻有胡大老爺敢說了。
可偏生這話,說得可太有道理了。
朱元璋、胡惟庸以及如今好些不在的開國功臣,他們當年可不就是造反的麽?
如今他們造反成功了,他們可以說自己是皇帝是功臣了,可沒成功的時候呢,可不就是一路反賊?
而如今暗戳戳搞事那些人,當年還真就是朱元璋這一路人馬背後的支持者。
不說是定鼎功臣,那也是出了力的。
不然的話,建國之後,朱元璋不會讓人過得這麽安逸,還讓人家族當中那麽多人入朝為官。
可如今呢?
走上了一個輪回,人覺著,他朱元璋也沒比元朝好多少,他家想要更多的利益要不到了,那自然就開始動手腳了。
暗戳戳搞事沒搞成,想謀畫朱標等人也沒成功,那幹脆就一不做二不休,造反就是了。
朱元璋和胡惟庸二人都清楚裏頭的彎彎繞。
“那麽,惟庸,你如今悄咪咪的準備物資打算帶著家裏人遠走他鄉,也是因為利益麽?”
朱元璋猛然間一個問題,徹底把胡大老爺的笑容給問沒了。
“陛下,這事兒,你覺著該怎麽處理?”
胡大老爺跟朱元璋那自然是沒什麽好客氣的,連客套話都不用說,上來就直奔主題。
而朱元璋也沒說什麽有的沒的,自己皺著個眉頭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惟庸,你覺著,這孫銘陽他們一行人聽到的那些話,到底幾分真幾分假呢?”
朱元璋問出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胡大老爺都不禁眉頭一挑。
“你這問題有意思哈!”
“要我說呢,這事兒吧,全真不可能。”
“咱們都知道,這事兒就是在挖坑,好給他們的造反來個名頭。”
“那麽,這等機密之事上,他們怎麽可能把所有的老底都交出來?”
“真不怕到時候你這一封聖旨下去全家死絕啊?!”
“可若是說全假,那也不可能。”
“我聽孫道轉述了一遍,細細琢磨了一下,這裏頭的人倒確實是關鍵地方的,可若說這些人全參與了,我不信!”
“哦,為啥不信?咱其實知道咱名聲不好,很多人討厭咱恨不得弄死咱來著?”
明明說的是自己的‘臭名聲’,可朱元璋卻嘻嘻哈哈的沒個正行,仿佛說的不是自己一般。
可別人吃這一套,胡大老爺不吃。
“別鬧,咱倆誰不知道誰啊。”
“真要是牽扯了這麽些人、這麽多官員,你會一點動靜都不知道?”
“毛驤那是死人還是咋地?”
“更何況,那孫銘陽這兩年一直跟錦衣衛走得近不說,那徐寧也是個想要立功的。”
“真要是當地這麽些人弄出了這麽大動靜,怕是早被他倆拿著當功勞了。”
胡大老爺這話一出,一旁規規矩矩低頭站著的孫道腦漿子都快冒出來了。
娘咧,胡爺又高又硬啊!
跟陛下都能這麽說話了,這可是妥妥的大佬啊。
佩服佩服!
可朱元璋卻早習以為常了。
他咂咂嘴,嘿嘿一笑。
“還得是你啊,惟庸!”
“一語道破天機!”
“你看看那些人,費盡心思猜咱的想法,猜中了又能如何呢?”
“咱早就跟他們說過,猜中了,沒獎,可要是沒猜中,那板子就得落他們身上了。”
“可他們還是樂此不疲啊!”
“為啥?”
“還不就是因為他們覺著猜猜咱的心思,比踏踏實實當差容易麽?”
“哼,這下好了,咱又得大開殺戒了!”
胡大老爺眯著眼睛打量著朱元璋。
“看你這模樣,你還挺興奮?”
“我之前聽太子的意思,你不是打算收一收手,挽救一下名聲來著?”
一旁的宋利眼見著這兩位爺又開始直奔‘敏感話題’了,腦門子上的汗,唰一下就出來了。
他趕緊拉著孫道就往外頭走,還不忘把其他內侍、宮女都給帶走。
這倆祖宗聊天的內容過於勁爆,在這謹身殿裏怎麽聊都行,這要是傳到外頭去,指不定弄出多大的風浪呢。
孫道既有些僥幸,看樣子老爺的事兒能解決了,同時多少又有些意猶未盡。
也不知道陛下和胡爺打算聊點啥?
他真想聽一聽啊。
這才是大明最最頂級的人物啊,聊的都是最頂級的大事兒,想想都刺激啊。
可沒辦法,他這個身份,壓根沒資格支棱一耳朵。
而朱元璋和胡大老爺也沒在意其他人,順著方才的話題就繼續聊著。
“沒錯,之前咱是有這個想法來著。”
“咱就想著,咱都快禪位了,總不能落下個光會殺人的名頭吧?”
“史書不史書的,咱不在乎!”
“可咱的名聲可不能這麽讓人壞了,說咱沒本事,除了殺人啥也不會!”
“可萬萬沒想到啊,咱倒是想收手了,他們給咱弄了個大的!”
“嗬,造反?”
“誰給他們的膽子?”
胡大老爺聽到這兒也明白了,得,老朱又上頭了。
朱元璋的心思其實很好猜。
無非就是想顯出自己的本事來,也好給自己來個蓋棺定論。
但實際上呢,這事兒,黃了。
甭管這造反是怎麽算計的,就憑這事兒,朱元璋的名聲就完蛋了,好不了了。
畢竟聽到造反倆字,那人們本能的就會想到官逼民反。
人們壓根不會管著造反的實際上是一幫子世家大族和軍中坐地戶聯合起來的。
更不會想到,這些人聯合在一起,實際上就是要利益。
胡大老爺輕笑了兩聲,玩味的看著朱元璋道:“這事兒,其實很簡單。”
“想要利益,你不肯給,人家就打算跟你玩命唄!”
“膽子確實大了些,可他們也不是第一天膽子大的啊!”
“過往他們那些往上數好幾代的老祖宗,人隻不過是沒有自己站出來而已。”
“他們資助的反王可不少!”
“說不定裏頭還有好些當年還資助過咱們呢!”
“往前算幾十年,咱們也是反賊,你還是個反賊頭頭來著!”
“哈哈哈哈哈,還別說啊,惟庸,你不提咱都忘了,早些年咱倆確實都是反賊來著。”
朱元璋聽到這兒也是哈哈大笑。
這玩笑話,也隻有胡大老爺敢說了。
可偏生這話,說得可太有道理了。
朱元璋、胡惟庸以及如今好些不在的開國功臣,他們當年可不就是造反的麽?
如今他們造反成功了,他們可以說自己是皇帝是功臣了,可沒成功的時候呢,可不就是一路反賊?
而如今暗戳戳搞事那些人,當年還真就是朱元璋這一路人馬背後的支持者。
不說是定鼎功臣,那也是出了力的。
不然的話,建國之後,朱元璋不會讓人過得這麽安逸,還讓人家族當中那麽多人入朝為官。
可如今呢?
走上了一個輪回,人覺著,他朱元璋也沒比元朝好多少,他家想要更多的利益要不到了,那自然就開始動手腳了。
暗戳戳搞事沒搞成,想謀畫朱標等人也沒成功,那幹脆就一不做二不休,造反就是了。
朱元璋和胡惟庸二人都清楚裏頭的彎彎繞。
“那麽,惟庸,你如今悄咪咪的準備物資打算帶著家裏人遠走他鄉,也是因為利益麽?”
朱元璋猛然間一個問題,徹底把胡大老爺的笑容給問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