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胡大老爺又準備忽悠人了


    對於朱標這點心眼,胡惟庸固然腹誹了兩句,但還真沒多介意。


    畢竟,這等政治人物,還是精心培養出來的政治人物,有這樣的心性、手段,不僅不是缺點,反倒是優點。


    甚至,胡惟庸巴不得朱標心眼更多一點才好。


    因為胡惟庸是真心希望朱標能接班的。


    畢竟,這位的政治手段、眼光,哪裏是朱允炆那個廢物崽子能比的了的?


    一想起朱允炆,胡惟庸都不禁直皺眉。


    要是那個兔崽子真上位了,他怕是躲都沒得躲。


    畢竟朱允炆,是真狠啊。


    看似禮賢下士,一派知書達理的仁孝模樣,可實際上這小崽子才是個十足的刻薄寡恩之人。


    從他削藩之時,對自己那幾位親叔叔是如何下手的就知道了。


    堂堂郡王,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親兒子,居然在朱元璋辭世、朱允炆上位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被逼得自焚了。


    還有一大堆全家老小被貶為庶民的。


    這特娘的連自己親人都不放過,還能指望他對臣子有多看重?


    可以說,若是按照原本曆史上的路線走的話,除了齊泰、黃子澄、方孝儒三大蠢貨深受朱允炆倚重以外,其他人在朱允炆眼中,不過都是隨手可殺的蟲蟊罷了。


    甚至,在殺人這方麵,朱元璋比朱允炆都不如。


    至少朱元璋多少還是有目標、有目的的在殺,你若是不礙事,不犯忌諱,他還真能容忍下去。


    而且,朱元璋極重親情,絕不會衝著親人下手。


    可朱允炆呢,他卻隻學到了朱元璋的皮毛,認為當皇帝就可以隨便殺人了。


    殺得那叫一個幹脆!


    親人、臣子、幹將……


    想殺就殺!


    對於這樣的人,胡惟庸是萬萬不想讓他上位的。


    更別說,這樣的兔崽子上位以後,到時候十有八九還是得被他四叔給掀翻。


    到時候朱棣這個莽夫進了應天府以後,還要清洗一遍皇城勢力。


    那自己的生死豈不是又被拿捏了?


    如此一想的話,朱標繼位,才是最最穩妥,同時也是對自己最為有利的。


    想到這兒,胡惟庸幹脆對著朱標一擺手道:“殿下,不如你我去公房一敘?”


    朱標聞言眼前一亮,拱了拱手道:“固所願不敢請耳!”


    他固然是來招攬人心的,但他剛剛的話也沒說錯。


    朱標在聽朱元璋給他解釋了胡惟庸那道怪題之後,便覺著胡惟庸乃是實打實的大才。


    一道在他看來怪異無比的考題,居然就能看出考生的心性、學問,甚至連今後的路子都能分析個一二出來。


    這對於上位者來說,簡直不要太神奇。


    這種學問,朱標很想學。


    二人在眾人明晃晃的羨慕眼神之中,施施然的走到了胡惟庸的公房。


    胡惟庸給朱標泡上一杯茶後,先聽朱標說起了自己的體會。


    這會兒,朱標談興大起。


    都不用胡惟庸催促,就不自覺的說起了自己對於科舉取士這方麵的一些想法。


    胡惟庸聽得很認真。


    一方麵他要在朱標麵前留下一個好印象,這樣才方便自己繼續安安全全的鹹魚擺爛下去。


    另一方麵,他其實也是好奇。


    好奇這位曆史上最穩固的太子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而聽著聽著,胡惟庸的臉色也變了,甚至連喝茶的動作都不自覺的慢了下來。


    他心中此時就一個感覺。


    朱標,你是真厲害啊!


    對於胡惟庸來說,科舉製度這東西的利弊,後世有太多的分析了。


    專家、學者、鍵盤俠、網文作者……


    太多太多的人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胡惟庸自然也聽到過很多個版本,對於科舉製度不說了如指掌,但至少若是論及見識方麵,他傲視群雄。


    但如今聽朱標這麽一分析,他卻發現,朱標的眼光,真行。


    首先,朱標從一開始便是從一個上位者的角度出發,以一個全局的視角去看待科舉的。


    光是這一點,就超過了無數人。


    多少儲君,在大儒、名士的教導下,被教成了明明是個皇帝,卻偏生站在一個臣子或者幹脆儒生的角度看問題?


    其次,朱標對於利弊看得非常清楚。


    哪些對於皇帝、朝廷有利,但對學子不利的;


    哪些對學子可謂是天大的好消息,卻不利於皇帝、不利於朝廷的。


    這些事情,朱標都看得明明白白。


    就衝著這兩點,胡惟庸今天都覺著不虛此行。


    想到這兒,正好朱標的發言告一段落了,胡惟庸沉吟片刻,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嚨後,緩緩說道。


    “殿下,臣之前的考題,固然取了些巧,效果或許也還不錯,但終究不是正道。”


    “畢竟,臣也說了,要解答出臣的問題,要麽鑽研四書五經多年,要麽博覽群書,要麽就是老老實實認錯。”


    “可臣隻是出題之人,不是閱卷之人,臣敢肯定,最後上榜的,十有八九都是鑽研四書五經多年的學子!”


    朱標聞言臉色略顯沉重的點了點頭。


    這一點,他其實也想到了。


    “正因為如此,殿下,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那便是,這麽些年把功夫都花在四書五經上了,那他們究竟還學了多少其他方麵的技藝?”


    “是懂數算還是懂農桑?”


    “商賈之道?刑名錢穀?”


    “這些當官必須要懂的東西,他們隻怕壓根不會吧!”


    “那到時候真考上了怎麽辦?”


    “唯有一個辦法,靠師爺、幕僚而已!”


    “那……大明到底是在取士選官,還是花了大力氣招募了一群泥塑菩薩?”


    這話可謂是一針見血,但朱標卻沒法不承認。


    因為這就是大明眼下官場最真實的現狀。


    眼下這二人,一個是前任丞相一個是當朝儲君,那都是接觸過全國上下真實情況的。


    這些事情,除了朱元璋,沒人比他們更加清楚。


    但是胡惟庸說到這裏,有些話就說不下去了。


    因為他明白,四書五經不過是朱元璋用來禁錮考生思想的。


    說白了,愚民之術而已。


    但四書五經不能說,結合實際情況,轉個圈子忽悠下朱標的本事,胡大老爺還是有的!


    而且,這本事,他很有信心!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國隱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國隱士並收藏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