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終於把朱標忽悠瘸了!


    對於忽悠朱標一事,胡惟庸真心沒有半點負擔。


    因為甭管他的出發點是什麽,他都能保證,結果絕對比眼下科舉當中全是四書五經的情況要好。


    要知道,明初的儒生已經有些瘋狂了。


    瘋狂到什麽程度,為了經學,他們把數算一科不僅從科考當中剔除出了,甚至直接把研究數算的一應士子、教習全都從國子監趕走了。


    也就是說,大明從這個時候開始,徹底斷絕了本就不發達的數理化之路。


    實際上,這是一種極為危險的路線。


    但誰都沒有重視!


    而胡惟庸可不能就此放過,他如今要做的,除了給自己之前的擺爛之舉擦擦屁股外,還順便讓大明更好一點。


    “太子殿下,你覺著,光是四書五經,就足夠一名士子充當一位成熟的官員了嗎?”


    朱標這人本就是禮賢下士、平易近人的儲君。


    更何況還是在這種私底下的場合,真心抱著討教之心而來的他,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


    “以眼下大明科考的標準來看,金榜題名者,隻有在翰林和禦史台方能稱得上一聲稱職。”


    “而若是在六部三司的話,至少要勤學苦練半年以上才能逐漸上手。”


    “可若是放到地方的話,若無家中師長事先教導,那便是全憑師爺和幕僚的本事。”


    胡惟庸滿意的點了點頭。


    朱標這話說的倒也坦誠。


    並沒有因為四書五經乃是他爹定下的主考內容,便嘴硬堅持。


    這也讓胡惟庸愈發的滿意了。


    他輕輕頷首,算是對朱標剛剛這番話的認可。


    而後,胡惟庸麵色一肅,認真的說道。


    “既然殿下本就知曉內裏的弊端,那有些話,臣說起來就方便了。”


    說到這兒,胡惟庸站起來背著雙手在這公房之中,慢慢走幾步後,這才字斟句酌的緩緩說道。


    “殿下,依臣看來,以四書五經為題考核士子,不是不好,而是不夠用!”


    “不夠用?胡公,這是何解?”


    “殿下,其實方才也說了,金榜題名者,隻有在翰林和禦史台方能說得上稱職,為何?”


    “因為在那兩個衙門,與經濟民生、朝堂實務全無關礙,隻需嘴皮子一張便可,說對了是功勞,說錯了也能狡辯說不通俗務。”


    “可這大明疆域內的萬千生民,千頭萬緒的事務,終究還是要讓人踏踏實實辦差的。”


    “隻有這等動嘴務虛之人,那這些活兒,誰幹?”


    朱標聽到這兒,眉頭都快皺到一塊兒了。


    這些話題其實他跟他爹不是沒談過,他們父子倆也確實覺著新晉士子有些不堪大用。


    但在他們看來,這事兒無非就是讓士子們多曆練一下就行了。


    到時候挑出能用的就升官,不堪大用的那些,自然就老老實實在自己那位子上呆著苦熬便是了。


    可如今看來,其實在科舉的時候,這路子就已經走歪了?


    這就讓朱標有些接受不了啊。


    聽完朱標的疑問後,胡惟庸一笑,略略思考後,笑著說道:


    “這樣,說其他的,可能太子殿下不甚了解,怕是殿下你也難有體會。”


    “那不如臣說個殿下熟悉的,戶部,殿下應當相當了解吧!”


    朱標聞言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若是說其他的衙門,內裏確實有他很多不知曉的東西。


    可唯獨這戶部,在他那個摳門爹的影響下,他可是從學著參政起就沒少琢磨,之後監國的時候更是恨不得住在戶部。


    而且,大明眼下朝政當中遇到的困難,不說十成十,但至少有七成其實都可以追本溯源到財力不足上。


    北元猖獗,還不是軍費不足?


    洪水肆虐,還不是興修水利的銀錢不足?


    民生凋零,還不是苛捐雜稅弄的,因為朝廷缺錢。


    ……


    正是因為太多太多事情壓在戶部了,所以,從一開始朱標就對戶部下了大力氣。


    這地方,才是六部之中他最看重同時也是最熟悉的一部。


    胡惟庸毫不意外的點點頭,而後掰著手指頭說道。


    “其一,戶部乃是一等一的實務,無論是各地財稅賬冊核銷,還是朝廷日常開支、國庫銀錢進出,都少不了數算。”


    “關鍵是,這數算還不僅僅是懂皮毛就夠,非得精通之人不可。”


    “那麽,朝廷連科考都不考這個了,學子憑甚來學這個?”


    “其二,戶部都是數算高手,做得賬目行雲流水,那麽,監督戶部運行之人,若是數算不好,不精通此道,他憑什麽能看懂賬冊,發現其中的問題?”


    “其三,不僅僅是戶部,下麵州府主管錢穀的主簿若是數算稍差,那麽大明的錢糧財稅在底層便已經有了錯漏,那戶部再厲害又有何用?”


    “總不能戶部每年派高手去州府幫他們算賬吧?”


    說到這,胡惟庸仿佛沒看到朱標額頭那潺潺地冷汗一般,回到自己座位上,舉起茶盞一飲而盡,暢然道。


    “這便是臣所說的術業有專攻!”


    “四書五經好不好?自然好!”


    “可僅僅熟讀四書五經,麵對動輒執政一方,或者充入六部執掌要事,這樣的職責,尤其是四書五經就足夠的?”


    “殿下再想想,臣這一批隨陛下一路走來的老臣子,看起來似乎個頂個的好用。”


    “可實際上呢,當初我等不過在一縣之地有些許名聲罷了,論學問,真算不上什麽。”


    “所以啊,臣才說,這科舉取士,不能光考四書五經,也得弄點其他手段。”


    “四書五經讀得好,那便去翰林做學問去。”


    “而那些有真才實學還有不凡見識之人,才是陛下和殿下所需的人才。”


    朱標聽完胡惟庸這番長篇大論後,沉默良久,而後站起身衝著胡惟庸躬身一禮道。


    “孤謝過胡公教誨,今日之行,孤受益匪淺,隻是時間有限,不能與胡公秉燭夜談。”


    “這樣,孤今日先行離開,等哪天有了空閑了,再想胡公細細討教!”


    胡惟庸一邊滿嘴客氣話的跟朱標告辭,一邊心裏長長一歎。


    可算把人忽悠走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國隱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國隱士並收藏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