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是新安江進入浙江的第一門戶,也是沿江商賈停留駐憩的首選之地。淳安遠在秦朝時期屬於歙縣管轄,東漢末年東吳孫權派大將賀齊擊潰山越後始獨立建縣,曆史上淳安曾多次改名新安縣,也多次劃歸新安郡,可見淳安與徽州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不可分割的聯係。淳安是徽商繞不過去的一座古城。淳安因為其溝通皖浙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徽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融合之地。著名大儒、宋朝理學家朱熹是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在淳安講學時留下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名句。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也曾在淳安做了四年知縣。在馬雲濤的時代,徽州人把淳安當成自家門口的集市。馬雲濤本人雖是讀書人出身,但因出於對朱熹和海瑞的傾慕,連帶對淳安也是心向往之。


    自從在魚梁壩附近遇險後,重新起航的船一路還算順利,順風順水直達淳安的萬年鎮。這是當時淳安規模最大的城鎮,位於縣西北新安江北岸,靠近歙縣界,為浙皖邊界軍事重鎮,也是浙皖水上黃金通道要衝和重要商貿口岸。隨著交通、貿易的興盛,早在元末明初,這裏就是一個頗為繁榮的集市,其商貿之繁榮,位居淳安縣各市鎮之首。淳安物產以茶葉、桐子、木材、柴炭為最常見,萬年鎮上大街上除了糧油、布匹、茶葉、雜貨、中西藥等各類商店幾十間外,還有機械碾米、修船、製造、製燭、印染、錫泊、糧油、茶葉和木器等眾多加工廠和手工作坊。


    船一靠上碼頭,眾人就急不可待地跳下船,上岸去鎮上找吃的或者找樂子去了。馬雲濤夾在人群中還磨磨蹭蹭拉在後麵。那個中年人已經下了船,正準備上岸去,見馬雲濤還遲遲沒上來,忙又折回來。船老大正在和馬雲濤說話,馬雲濤問船老大:“咱們這船不去杭州嗎?”船老大因為馬雲濤救了全船人,已經對年輕人另眼相看,忙笑著說,“我們這船隻跑萬年和呈口這趟水路,你要去杭州得另雇去杭州的船!”中年人過來拉住馬雲濤道“小兄弟,我也要去杭州,咱們先上鎮裏找一家旅館歇下,明日上午有船去杭州!”


    馬雲濤麵露難色,自己身無分文,哪有錢住旅館啊。中年人似乎看出了馬雲濤的窘態,誠懇地說,“小兄弟,你我一見如故,我還有許多地方要請教你,不如我們二人結伴同行?”一邊說著一邊就拽著馬雲濤上了岸。


    兩人沿著大街自西向東走,中年人輕車熟路領著馬雲濤來到一家客棧,客棧前一杆店旗上打著四個大字“歸去來兮”,馬雲濤看著看著不禁歎為觀止。中年人好奇地問道“小兄弟看這店旗有何妙處?”


    馬雲濤道:“看筆法,這應是魏碑的風格,但又兼容了一些趙孟頫的氣韻,在莊重與奇肆之上,筆畫更見婉轉流暢,奇倔雄強,可謂別出新意,超凡脫俗,自成一格!”


    中年人笑了:”果然是行家看門道啊!我每來萬年,都要入住這家客棧,但不曾看出這店旗的妙處,今天小兄弟你這麽一說,看來還真是有些來曆!“


    這時,客棧掌櫃快步迎出來,大聲誇道:”今天兩位貴人光顧,令小店蓬壁生輝!我這店旗在此懸掛已有十餘年,進進出出的客人不下萬人,今天隻有這位小兄弟能說出它的妙處來!實在是幸甚之至啊!哈哈哈!“


    中年人雙手拱拳,連稱”佩服佩服!“,對馬雲濤已是更加肅然起敬。


    客棧掌櫃迎入二人,讓夥計挑出兩間上好的客房來,並當場許諾給於二人半價優待。中年人掏出一兩銀子扔到櫃上,掌櫃笑了”太多了,用不了這麽多!“中年人指了指馬雲濤,”這是我倆的押金,先預存在櫃上,今晚住一宿,你們安排好晚上和明日早間的吃食,明日離店時一並結算!“


    掌櫃忙讓夥計開了收票,拿了鑰匙,把兩位客人領進樓上客房歇息。隨後又作了一桌酒菜,請二人下樓用餐。一路風餐露宿,二人自是饑餓難奈,當下落座後,中年人端起酒杯說”在下胡光墉,字雪岩,認識小兄弟實乃三生有幸!敢問小兄弟貴姓大名?“


    馬雲濤忙站起身來,也端起酒杯道:“久仰大人高義,今日得見,足慰平生!小侄我單姓馬,名雲濤!”


    這胡光墉不是別人,正是後來名重華夏的大徽商、紅頂商人胡雪岩。當時胡雪岩已在湖州和杭州分別開立了多家糧棧和錢莊,在杭州商界已經享有大名,但因太平天國和官府在江南拉鋸戰,導致生意遭受重創。此次回績溪老家是為了為杭州官軍籌措糧餉。


    馬雲濤將自己的身世講給胡雪岩聽。胡雪岩不禁感同身受,他拍了拍馬雲濤的肩膀道:”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不必難過,我當年是九歲喪父,十三歲離家做學徒,如今雖不敢說事業有成,但至少也算有了自己的生意,隻要苦心孤詣,萬事能成!“


    馬雲濤與胡雪岩可以說相見恨晚,當夜秉燭長談,直到子夜時分才依依不舍各自回房歇息。


    馬雲濤在床上想著胡雪岩比自己更淒慘的身世但卻憑著一腔意誌白手起家,自己到杭州後如能有機會到他手下做事,哪怕是做學徒,也將受益匪淺啊!想著想著不覺嘴角微微露出笑容,就要漸漸睡去時,突然聽見窗外傳來一陣喧鬧聲。忙披衣起床,推窗往外看,不看不打緊,一看嚇了一跳,隻見外麵大街上火光通天,一大批黃衣長頭發的太平軍紛湧而來,到處縱火,燒殺劫掠!出門前才聽人說,曾國蕃已經駐軍祁門了,怎麽太平軍這麽快就又攻過來了!這時聽見緊急的敲門聲,他衝到門邊沉聲問道:“哪位?”“我”他一聽像是胡雪岩的聲音,忙拉開門,胡雪岩在門外焦急地說,“不好了,太平軍估計已經攻陷杭州了,這應該是從杭州打過來的部隊,想從新安江水路攻入徽州。雲濤小兄弟,你下一步做何打算?”


    馬雲濤道:“杭州淪落,我一時也不知往何處去!”


    胡雪岩道:“我因杭州還有家小,我必須連夜想辦法回杭州!”


    馬雲濤道:“此時回杭州,隻怕凶多吉少!我願與先生同去!“


    胡雪岩道:”正因為凶多吉少,小兄弟不必冒此大險!“


    馬雲濤道:”能與先生相識,是雲濤人生中大幸!豈能趨利避險?我心意已決,定當追隨先生!“


    胡雪岩見馬雲濤如此堅決,不禁感動,道“你我萍水相逢,你竟有如此膽識!好吧,咱們馬上從後門逃出去。”


    當下兩人迅速下樓,客棧掌櫃正帶領眾多夥計抬桌子頂大門,又用釘子和硬板釘死門窗。胡雪岩拱手道”太平軍凶殘,各位不如先行躲避,待太平軍撤軍後再徐圖後計!“


    客棧掌櫃道”多謝先生提醒!但我們隻是小老百姓,不問政事,料他長毛軍不會為難我們!“


    這時,隻聽外麵一夥太平軍已經衝進客棧前院,胡雪岩不急多說,連忙帶著馬雲濤衝出後門。客棧後門外是一片小樹林,穿過樹林不遠就是新安江。胡雪岩和馬雲濤直接進了林子躲起來。隻見客棧轉眼間已經燃起衝天大火,一片喊殺聲和慘叫聲,看來太平軍這不是單純借道,這可是有點屠城的意思!


    胡雪岩悄悄對馬雲濤說:”咱們不能在此久留,待會大火如果燒過來,咱們也是死路一條!不如趁著天黑,衝到江邊找艘小船,咱們連夜劃著看能不能進入杭州城!“


    馬雲濤點了點頭。當下兩人急速穿過林子,來到江邊。果然,找到了一艘漁民留在江邊的漁船,兩人急忙上船,一左一右一起劃槳,小船迅速向江心衝去。回看萬年鎮,火光衝天,喊殺陣陣,哭叫連天,一場浩劫正在上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綢嶺之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形在江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形在江海並收藏綢嶺之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