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爺看著是個疏漫灑脫之人,進膳時卻規矩極大,四麵身後各侍立兩名著鵝黃色春衫,麵容姣好的丫鬟,捧菜添茶,舉動輕盈,沒有一絲的動靜。她細嚼慢咽,雕漆花銀箸與瓷碗相觸卻無丁點的聲響,動作斯文優雅,夾著銀箸的手指,指節分明、細長淨白,單單是看著便是一種享受。
華婉羨慕她那一連串動作的賞心悅目,自認為沒有自家王爺那自小培養的天潢貴胄的做派,即便依樣畫葫蘆也必然是不倫不類不自然的,於是一舉一動幹脆便按照自己一貫的姿態來做,幸好騰遠侯府也不是尋常的小門小戶,她這一年有餘的熏陶下來,加上思川原先就有的一點底子,即便不能與豫王殿下相較,也足以讓一般的大家閨秀汗顏了。
薑恪咀嚼之間,不時的瞥她一眼,暗暗記下她下筷最多的幾道菜。酒足飯飽之後,已是午末未初的時辰,一名與長安氣質十分雷同的小廝,提著衣袍下擺快步走近,先向兩人請了安,然後與薑恪細話起來。華婉見他們似乎有正事要說,便走到一旁,叫來小碗魚食,輕倚到欄杆上,往湖中撒食,看著水麵之下,數尾珍珠魚來回的擺動著尾巴,爭相搶食,十分的有趣味。
其中一尾藍底鑲紅的金魚,個頭特別大,頭頂上有兩隻脹鼓鼓的眼泡,樣子呆呆傻傻的,動作卻很是靈活,總能搶到最多的魚食,還順帶撞其他的魚兒一下,華婉看著看著,童心大起,從小瓷碗裏挑了顆最大的魚食團子,往那大金魚的腦袋上砸去校園花心高手最新章節。魚食觸頂,大金魚身子抖了一抖,用力的擺了下尾巴,往邊上一閃,轉頭看看清剛偷襲它大腦袋的不明物件後,張大了魚嘴,一口吞進肚中。
華婉看得掩嘴直笑,忽聽耳邊有人道:“你喜歡這麽呆的魚?”哪有呆?人不可貌相,魚也不可貌相啊,人家可靈活了。華婉斂了笑,一本正經的回薑恪的話:“隻是覺得它有趣罷了。”
“哦……”薑恪連連點頭,很了解的樣子:“那就是喜歡了。物以類聚,人總是喜歡與自己相似的東西的。”
“你!”華婉仔細描摹了水裏那吃飽喝足的大金魚的外在形象一番,將小碗頓在欄杆上,轉頭瞪她:“亂講!”豫王殿下見此十分得意,扶著欄杆笑得花枝亂顫,抬起顫巍巍的抖著手指戳了戳華婉的兩腮,然後輕輕捏了兩下:“你看,鼓鼓的,更像了。”
華婉將自己水嫩嫩的小臉從她的爪子下救出來,迅速恢複平靜,似笑非笑的看著自顧自得瑟的薑某人道:“人總是喜歡與自己相似的東西的。昨兒夜裏妾身親耳聽見王爺說心悅吾甚,可是真的?”
“呃……”薑恪那抹壞壞的笑容在嘴邊僵硬了一下,卻不能否認:“是真的。”
華自得的往她身邊靠了一點,笑眯眯的仰頭虔誠的望著王爺說道:“如此說來,妾得幸與王爺相似,可方才王爺說妾又與哪個像來著?”
薑恪吃癟,眼睜睜的看著她的小王妃轉被動為主動,自己卻說不出話來駁她,半晌,方幽幽道:“老十一使人來請了,咱們去見一見再回府。快走,別讓人等了。”然後也不等人說話,便異常熟練積極的牽起華婉的手,沿著長廊往岸上走去。
豫王爺調戲不成功不說還被反調戲了,一時有些難以接受,五歲起便習武的健壯體格,步子邁得又穩又大,華婉吃力跟在她身後,她人短腿短,幾乎是一路小跑了才堪堪趕得上,卻仍是格外愉悅,一雙秀目晶閃閃的,悶著聲兒偷樂。
西宴賓府外象樸實肅靜,頗有魏晉之風,內中則是高台林立,奇卉珍禽畢呈,不時的便有一所閣樓亭榭掩映與林叢竹影處,是賓客聽曲飲茶用飯閑談之所。路徑藏花間,暗香浮雲繞鼻息。華婉目測,那位十一爺是真花了不少心思在的。
薑恪對此處甚為熟悉,連引路人都沒尋一個,輕輕鬆鬆的就帶著華婉到了一處樓閣前,樓閣名曰木森閣,如其名所言,四周各色樹木環繞,處處是木,有如森林。一眉目清朗、倜儻煥發的男子在閣上看到她們,忙出門迎接,拱手相候道:“十九弟,弟妹。”薑恪笑著回禮與華婉介紹道:“這是十一哥,端王世子,來見過。”華婉依言姻靜的福了福身道:“十一哥萬福。”
薑家從前朝起便是貴族世家,娶的女子不僅要賢惠更得貌美,如今成了天下之主,就更將就不得了。這不知幾世幾代的良好基因累積,薑家的兒女都是無可挑剔的好相貌。端世子玉樹清新,身上有種飽讀詩書的雅人深致,長長地一揖,回禮道:“弟妹萬福。”
薑恪與他雖是堂兄弟關係,他還占了兄長的名頭,可奈何薑恪已是親王,他還做著世子,當今聖上又是薑恪嫡親的哥哥,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薑恪的身份比他高了不止一星半點。從宗族禮法來說,她的王妃的見禮他是無法如一般的兄長那樣淡淡的受著的。
三人相互見過後,端世子在兩人之間左右看了幾個來回,樂嗬嗬的笑道:“昨兒人多,還沒能好好的向十九弟賀喜一番,今日我做東,咱們一醉方休!”薑恪撥了撥垂在她身側的華婉的小手,惹得華婉重重的回捏了一下,拘著她不老實的手不讓亂動,笑著婉拒道:“不了,改日吧,下午晌府裏還有些事。”又道:“前些日子得了兩壇陳年老釀的杏花汾酒,口感綿甜,很是不錯,晚些給你送一壇子過來。”
端世子是好酒之人,但凡是好酒,皆不會拒絕,當即便笑道:“如此甚好。既然有事,我就不留你們了大玩物。”
兩人向端世子告辭,回了府後,薑恪便使人把就送到端王府上不提。
春日的辰光已是末梢的一點,夏季攜了濃重的深綠鋪天蓋地的在豫王府的後院裏盤踞落戶。晝短夜長越發的明顯。
初初卯正,外頭就天光亮了。新婚頭一天的夜裏,薑恪依然歇在華婉房裏,仍舊是什麽也沒做,自然,身份未明前,她也什麽都做不了,讓華婉戰戰兢兢了前半夜,安安心心的睡了後半夜。
大早的讓菲絮叫醒,華婉揉著眼睛,十分艱難的從床上爬起來,洗漱著裝後,方發現昨夜一起睡覺的人不見,一問,才知道人家去園子裏練劍了。清意傳話道:“王爺讓您用了早膳去園子裏尋她。”
華婉是下了決心,如果豫王爺對她好的話,她也要做一個賢惠的妻子的,目前看來,除了偶爾會很腹黑的作弄她以外,王爺待她是百分的體貼,萬分的周到。於是,作為一個賢惠的妻子,她當然要聽王爺的話。
用了早膳,華婉便帶著菲絮和幾個新伺候她的小丫鬟上園子去尋王爺了。
豫王府占地約有兩個騰遠侯府這麽大,府內花園中又包含了四個園子,分別為嘉園、豐園、隨園、茂園。四園如明珠點綴於豫王府闊大的花園之中,各有各的景致,各有各的風致,既含北方園林的色壑縱橫、凜凜大氣,又不失南方水鄉的明潔清幽、柔和輕緩。其中,王爺最愛去的是離她的德祚居鄰近的隨園。清意口中的園子指的便是隨園。
華婉在圓門前駐足片刻,暗想,這四園之名應是取自豐茂嘉和之意,這園子應當叫和園才是,怎麽成了隨園了?隨園,隨緣,細細品來倒也頗富禪意。抬步入園,入眼便是碧草茵茵,林木茂盛,大片旺盛而熱烈的綠色,再往裏,卻見寬闊的一大塊空地,青石地磚鋪就,邊上四圈種了各色的牡丹,雍容華貴的盛放著。
薑恪坐在一隻圓石杌子上,古人以玄為尊,她著了一身寬大闊袖的玄黑色華袍,袍上金絲刺繡,繡得卻不是龍蟒之類的圖飾,而是一朵怒放的並蒂牡丹,光華美豔,富麗堂皇得很。她正拿了棉緞布子在擦拭劍身,一見華婉,便將劍往邊上一放,迎上去,笑著牽了她手道:“怎麽這時才來?”也不等她回答,直言道:“我隻有三天假,昨兒算是一天了,今天就帶你在府裏走走,你也好認認路,明日再叫管事長史此類的拜見了,府中的事你就好掌起來了。”
掌管府上事務是王妃應盡之務,作為一個賢惠的妻子,華婉當然是要把分內之事做好的,於是沒有半點推脫的應下了。她跟在王爺的身後,開始是一路走一路記,再過了一段,就被這景秀的風光吸引了,漸漸的便如散步一般,人也放鬆下來,與薑恪一路說笑。
“去年在騰遠侯府還是你領著本王在府上觀光的,今年就倒過來了。”薑恪頗為感慨的望著華婉的眼眸,輕笑著道。那時她還隻初初起了心思,等回了京那一點小小的心思便如燎原的火星,一發不可收拾,踟躕了好些日子,她才下了決心一定要把人娶回來。這念頭甫一出現,就聽說襄陽侯府欲要下聘,那蘇良時還想去臨安與華婉互訴衷腸?她當機立斷,果斷的想法子把人拘住,讓她們見麵不得,然後再徐徐圖之,總算這番心機沒有白費。薑恪的眼神愈加柔和起來,華婉心頭一跳,忙若無其事的把視線移開,雙頰禁不住便如三月的桃花般緋紅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作者君大學二年級,高中學的是理科,同桌是語文課代表,那姑娘的文風與她的字跡一樣,十分犀利,相對她,作者君就隻能寫一點唧唧歪歪、磨磨蹭蹭的小東西。不過我們倆大學學的都是理工科,估計今生與文無緣。然後,語文學的也不太好,從小到大,與語文扯得上邊的職務就是小學四年級時當的那種背書和收作業的小組長,那時候經常和隔壁組的組長聯合起來使壞,各種折騰人。
喏,你們好奇的都寫在這了,所以,把注意力從作者君多大和學文學理上挪開放文上吧。
但凡是小說都有矛盾衝突的,本文矛盾衝突有兩條線,都隱隱約約的露出了一點眉頭,想必某些眼尖兒的已經看出來了。
華婉羨慕她那一連串動作的賞心悅目,自認為沒有自家王爺那自小培養的天潢貴胄的做派,即便依樣畫葫蘆也必然是不倫不類不自然的,於是一舉一動幹脆便按照自己一貫的姿態來做,幸好騰遠侯府也不是尋常的小門小戶,她這一年有餘的熏陶下來,加上思川原先就有的一點底子,即便不能與豫王殿下相較,也足以讓一般的大家閨秀汗顏了。
薑恪咀嚼之間,不時的瞥她一眼,暗暗記下她下筷最多的幾道菜。酒足飯飽之後,已是午末未初的時辰,一名與長安氣質十分雷同的小廝,提著衣袍下擺快步走近,先向兩人請了安,然後與薑恪細話起來。華婉見他們似乎有正事要說,便走到一旁,叫來小碗魚食,輕倚到欄杆上,往湖中撒食,看著水麵之下,數尾珍珠魚來回的擺動著尾巴,爭相搶食,十分的有趣味。
其中一尾藍底鑲紅的金魚,個頭特別大,頭頂上有兩隻脹鼓鼓的眼泡,樣子呆呆傻傻的,動作卻很是靈活,總能搶到最多的魚食,還順帶撞其他的魚兒一下,華婉看著看著,童心大起,從小瓷碗裏挑了顆最大的魚食團子,往那大金魚的腦袋上砸去校園花心高手最新章節。魚食觸頂,大金魚身子抖了一抖,用力的擺了下尾巴,往邊上一閃,轉頭看看清剛偷襲它大腦袋的不明物件後,張大了魚嘴,一口吞進肚中。
華婉看得掩嘴直笑,忽聽耳邊有人道:“你喜歡這麽呆的魚?”哪有呆?人不可貌相,魚也不可貌相啊,人家可靈活了。華婉斂了笑,一本正經的回薑恪的話:“隻是覺得它有趣罷了。”
“哦……”薑恪連連點頭,很了解的樣子:“那就是喜歡了。物以類聚,人總是喜歡與自己相似的東西的。”
“你!”華婉仔細描摹了水裏那吃飽喝足的大金魚的外在形象一番,將小碗頓在欄杆上,轉頭瞪她:“亂講!”豫王殿下見此十分得意,扶著欄杆笑得花枝亂顫,抬起顫巍巍的抖著手指戳了戳華婉的兩腮,然後輕輕捏了兩下:“你看,鼓鼓的,更像了。”
華婉將自己水嫩嫩的小臉從她的爪子下救出來,迅速恢複平靜,似笑非笑的看著自顧自得瑟的薑某人道:“人總是喜歡與自己相似的東西的。昨兒夜裏妾身親耳聽見王爺說心悅吾甚,可是真的?”
“呃……”薑恪那抹壞壞的笑容在嘴邊僵硬了一下,卻不能否認:“是真的。”
華自得的往她身邊靠了一點,笑眯眯的仰頭虔誠的望著王爺說道:“如此說來,妾得幸與王爺相似,可方才王爺說妾又與哪個像來著?”
薑恪吃癟,眼睜睜的看著她的小王妃轉被動為主動,自己卻說不出話來駁她,半晌,方幽幽道:“老十一使人來請了,咱們去見一見再回府。快走,別讓人等了。”然後也不等人說話,便異常熟練積極的牽起華婉的手,沿著長廊往岸上走去。
豫王爺調戲不成功不說還被反調戲了,一時有些難以接受,五歲起便習武的健壯體格,步子邁得又穩又大,華婉吃力跟在她身後,她人短腿短,幾乎是一路小跑了才堪堪趕得上,卻仍是格外愉悅,一雙秀目晶閃閃的,悶著聲兒偷樂。
西宴賓府外象樸實肅靜,頗有魏晉之風,內中則是高台林立,奇卉珍禽畢呈,不時的便有一所閣樓亭榭掩映與林叢竹影處,是賓客聽曲飲茶用飯閑談之所。路徑藏花間,暗香浮雲繞鼻息。華婉目測,那位十一爺是真花了不少心思在的。
薑恪對此處甚為熟悉,連引路人都沒尋一個,輕輕鬆鬆的就帶著華婉到了一處樓閣前,樓閣名曰木森閣,如其名所言,四周各色樹木環繞,處處是木,有如森林。一眉目清朗、倜儻煥發的男子在閣上看到她們,忙出門迎接,拱手相候道:“十九弟,弟妹。”薑恪笑著回禮與華婉介紹道:“這是十一哥,端王世子,來見過。”華婉依言姻靜的福了福身道:“十一哥萬福。”
薑家從前朝起便是貴族世家,娶的女子不僅要賢惠更得貌美,如今成了天下之主,就更將就不得了。這不知幾世幾代的良好基因累積,薑家的兒女都是無可挑剔的好相貌。端世子玉樹清新,身上有種飽讀詩書的雅人深致,長長地一揖,回禮道:“弟妹萬福。”
薑恪與他雖是堂兄弟關係,他還占了兄長的名頭,可奈何薑恪已是親王,他還做著世子,當今聖上又是薑恪嫡親的哥哥,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薑恪的身份比他高了不止一星半點。從宗族禮法來說,她的王妃的見禮他是無法如一般的兄長那樣淡淡的受著的。
三人相互見過後,端世子在兩人之間左右看了幾個來回,樂嗬嗬的笑道:“昨兒人多,還沒能好好的向十九弟賀喜一番,今日我做東,咱們一醉方休!”薑恪撥了撥垂在她身側的華婉的小手,惹得華婉重重的回捏了一下,拘著她不老實的手不讓亂動,笑著婉拒道:“不了,改日吧,下午晌府裏還有些事。”又道:“前些日子得了兩壇陳年老釀的杏花汾酒,口感綿甜,很是不錯,晚些給你送一壇子過來。”
端世子是好酒之人,但凡是好酒,皆不會拒絕,當即便笑道:“如此甚好。既然有事,我就不留你們了大玩物。”
兩人向端世子告辭,回了府後,薑恪便使人把就送到端王府上不提。
春日的辰光已是末梢的一點,夏季攜了濃重的深綠鋪天蓋地的在豫王府的後院裏盤踞落戶。晝短夜長越發的明顯。
初初卯正,外頭就天光亮了。新婚頭一天的夜裏,薑恪依然歇在華婉房裏,仍舊是什麽也沒做,自然,身份未明前,她也什麽都做不了,讓華婉戰戰兢兢了前半夜,安安心心的睡了後半夜。
大早的讓菲絮叫醒,華婉揉著眼睛,十分艱難的從床上爬起來,洗漱著裝後,方發現昨夜一起睡覺的人不見,一問,才知道人家去園子裏練劍了。清意傳話道:“王爺讓您用了早膳去園子裏尋她。”
華婉是下了決心,如果豫王爺對她好的話,她也要做一個賢惠的妻子的,目前看來,除了偶爾會很腹黑的作弄她以外,王爺待她是百分的體貼,萬分的周到。於是,作為一個賢惠的妻子,她當然要聽王爺的話。
用了早膳,華婉便帶著菲絮和幾個新伺候她的小丫鬟上園子去尋王爺了。
豫王府占地約有兩個騰遠侯府這麽大,府內花園中又包含了四個園子,分別為嘉園、豐園、隨園、茂園。四園如明珠點綴於豫王府闊大的花園之中,各有各的景致,各有各的風致,既含北方園林的色壑縱橫、凜凜大氣,又不失南方水鄉的明潔清幽、柔和輕緩。其中,王爺最愛去的是離她的德祚居鄰近的隨園。清意口中的園子指的便是隨園。
華婉在圓門前駐足片刻,暗想,這四園之名應是取自豐茂嘉和之意,這園子應當叫和園才是,怎麽成了隨園了?隨園,隨緣,細細品來倒也頗富禪意。抬步入園,入眼便是碧草茵茵,林木茂盛,大片旺盛而熱烈的綠色,再往裏,卻見寬闊的一大塊空地,青石地磚鋪就,邊上四圈種了各色的牡丹,雍容華貴的盛放著。
薑恪坐在一隻圓石杌子上,古人以玄為尊,她著了一身寬大闊袖的玄黑色華袍,袍上金絲刺繡,繡得卻不是龍蟒之類的圖飾,而是一朵怒放的並蒂牡丹,光華美豔,富麗堂皇得很。她正拿了棉緞布子在擦拭劍身,一見華婉,便將劍往邊上一放,迎上去,笑著牽了她手道:“怎麽這時才來?”也不等她回答,直言道:“我隻有三天假,昨兒算是一天了,今天就帶你在府裏走走,你也好認認路,明日再叫管事長史此類的拜見了,府中的事你就好掌起來了。”
掌管府上事務是王妃應盡之務,作為一個賢惠的妻子,華婉當然是要把分內之事做好的,於是沒有半點推脫的應下了。她跟在王爺的身後,開始是一路走一路記,再過了一段,就被這景秀的風光吸引了,漸漸的便如散步一般,人也放鬆下來,與薑恪一路說笑。
“去年在騰遠侯府還是你領著本王在府上觀光的,今年就倒過來了。”薑恪頗為感慨的望著華婉的眼眸,輕笑著道。那時她還隻初初起了心思,等回了京那一點小小的心思便如燎原的火星,一發不可收拾,踟躕了好些日子,她才下了決心一定要把人娶回來。這念頭甫一出現,就聽說襄陽侯府欲要下聘,那蘇良時還想去臨安與華婉互訴衷腸?她當機立斷,果斷的想法子把人拘住,讓她們見麵不得,然後再徐徐圖之,總算這番心機沒有白費。薑恪的眼神愈加柔和起來,華婉心頭一跳,忙若無其事的把視線移開,雙頰禁不住便如三月的桃花般緋紅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作者君大學二年級,高中學的是理科,同桌是語文課代表,那姑娘的文風與她的字跡一樣,十分犀利,相對她,作者君就隻能寫一點唧唧歪歪、磨磨蹭蹭的小東西。不過我們倆大學學的都是理工科,估計今生與文無緣。然後,語文學的也不太好,從小到大,與語文扯得上邊的職務就是小學四年級時當的那種背書和收作業的小組長,那時候經常和隔壁組的組長聯合起來使壞,各種折騰人。
喏,你們好奇的都寫在這了,所以,把注意力從作者君多大和學文學理上挪開放文上吧。
但凡是小說都有矛盾衝突的,本文矛盾衝突有兩條線,都隱隱約約的露出了一點眉頭,想必某些眼尖兒的已經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