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於薑某人兩眼冒綠光的模樣著實可怕,當夜,華婉堅持要求分被睡,若不是才新婚,分房會遭人閑話,她真想再直接一點。
華婉躺在寬大柔軟的榻上,盡力的往內側縮,然後將整條被子都霸占了,邊上還放著她命人整出來的另一床薄被。薑恪著了一身雪白的寢衣,長身立於榻前,皺著眉,不滿的望著華婉。華婉諾諾的咬了咬下唇,小臉堆滿了討好的笑容,堅定不移的貼著內側的牆壁,兩隻白白的爪子抓緊被子不鬆手。
薑恪無語望天,盡量使自己聽起來心平氣和一些,問:“你這是做什麽?”華婉羞答答的眨了眨眼睛,半垂著頭,羞怯道:“王爺,妾身今日身子不爽利,隻好委屈王爺了。”說著,還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身旁的另一床薄被。
若是你那白白嫩嫩的小臉能稍微染上點緋紅,這話便更能叫人信服了。薑恪無奈的上床躺下。睜著眼,盯著房頂直直的望了會兒,事實上,她也有頗多顧慮,前兩夜雖然同床共枕,卻並無什麽觸碰。她不能此下就叫華婉知道了她的女兒身,還不是時候。因而,她並不在意分被睡的形式,她在意的是,在意的是……
薑恪鬱結在心,口不能言,極度氣悶,轉頭便要狠狠的瞪那始作俑者,誰料卻隻見一張安詳寧靜的睡顏。華婉睡得異常安心,鼻息很輕很緩,如一個不染塵世的嬰孩,純真無暇。心中的氣鬱盡數散去,隻餘一片柔軟,薑恪抬手輕輕揉了揉她那滿頭青絲,忍不住吻了吻那雙輕合的睡眼,窩進自己的薄被裏,心滿意足的睡去。
再起身便是三朝歸寧。
滕府的侯爺夫人皆遠在臨安,隻有兩個大舅子坐鎮。薑恪大早的就將人從被裏掏出來,親自給她穿好了衣裳鞋襪,再丟給菲絮,讓她把人叫醒。
華婉梳洗完,王爺已在膳桌旁等她一道用晨膳了。薑恪輕諷的望著她,唇邊的笑意格外刺眼明顯。華婉自知理虧,不好辯白,隻能全然無視,低頭專心晨膳。隻是她自己也十分的過意不去,若是一次兩次倒也罷了,可長久這般下去總是不像話的,哪有夫君起身了,做妻子的還賴床的?何況皇家規矩大,要傳出一點半點的風聲進宮裏,她還要不要臉麵了?
每每醒來,那雙眼睛便像糊了膠水似的怎麽也睜不開,腦子裏也昏昏沉沉清醒不得。華婉從前沒多在意,可如今卻難免疑惑,難道,她的靈魂與思川的軀體還磨合不好,是以一睡著就難醒來?
薑恪餘光瞧見華婉不知想什麽想得入神,放下碗筷,輕輕咳了一聲,華婉回神,不解的望向她。薑恪斟酌了下詞句,緩聲道:“你,還小,貪睡些,也無妨。”說著,目光還不自覺的往她身上掃了掃。
華婉大囧,雖然,雖然思川這身子放到現代還是個未成年的高中生,但在這早就可以做母親了,何來還小一說?她悄悄低頭看了看,歎息,好罷,這身量的確小了些,她忽而又起了個怪念頭,難道,王爺是怕她人小,承受不起,才遲遲沒有行房?
她想到這,真心覺得王爺真是難得一見的好人啊,抬頭甜甜地對薑恪一笑,直笑得薑恪莫名其妙。
滕思捷與滕思成早早的便在門口迎候,一見到王府的馬車,忙走上前去,給王爺王妃行禮請安異世墨蓮。華婉溫婉依人的站在豫王身邊,柔聲道:“兩位哥哥快起身。”她說罷,餘光去看王爺,卻見她眼眸都沒抬一下,隻是口氣極為溫煦:“都是自家人,無須客氣。”
華婉大致有了數,心下稍微定了定。兩人起身,滕思成一如既往的沉默,立於其弟身側,滕思捷笑著湊趣道:“王爺王妃快請府中說話,父親多方叮囑,萬不可怠慢了,否則,可是要使家法罰我的。”華婉掩嘴輕笑道:“父親怎麽舍得罰你?王爺別聽二哥哥胡說。”薑恪笑了笑,睃了華婉一眼,道:“這不定呢,說不準到時騰遠侯就拎著家法追著滿府跑了。”
滕思捷聞言,心中一驚,王爺何也如此生分,此時應當改口稱聲泰山才是,她卻仍隻稱騰遠侯,未肯半點親近,這是為何?他心內猶疑,卻按下不提,麵上隻恰到好處的顯出些許赧然的神色,說了句:“四妹妹慣愛取笑我。”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往裏引路。
四人魚貫往府裏走。華婉心中哀歎,她這三朝歸寧當真別開生麵,不見父母雙親,隻有平輩的兩位哥哥在此周全。王爺倒是全然不覺般的自在,仿佛本就該這樣。走至正廳,滕思捷兄弟二人奉薑恪與華婉到主位上坐下。待都坐定了,滕思捷笑意如三月拂柳之風,和煦舒適,對王爺道:“這些日子,我家四妹可給王爺添了麻煩?”
薑恪笑得和氣,手中的玉竹折扇微微一搖,若有似無地磕在桌角,說道:“華婉靜容柔則,秉順恪恭,甚得皇太後喜愛,有妻如此,是本王的福氣。”華婉抿著靦腆的笑,適宜的稍稍垂了下眸,如一個碧玉年華的小姑娘聽到心愛之人柔聲誇讚自己時的羞澀,又不失大家之風,端莊淑慎,靜靜的聽自己的夫君與兄長說話。
滕思捷大是欣慰道:“這便好,待回去說與父親,他老人家也能放心。”接著十分開心的說道:“當日聞得婚訊,父親甚是高興,直言王爺少年才俊,誌有鴻鵠,更是溫爾淑文,仁厚至孝,滿朝文武無不稱頌,我們家華婉得嫁王爺,是她的福分。”薑恪眉角微動,微笑道:“騰遠侯過譽。皇兄聖明英偉,德治天下,使海晏河清,朝政清明。本王蒙聖蔭庇佑,偶有所成,卻多是眾大人厚道抬愛,難當此言。”
滕思捷心中略緊,默了默,露出些許不安的愧意道:“父親是很想來的,隻是……還望王爺海涵。”這卻是實話,女兒出嫁,父母皆不能在場,不可謂不遺憾,然,騰遠侯真心在意的卻是他離京多年,如今豫王殿下是何心思,皇上又是怎樣的思慮。都道君心難測,但為臣者,為了門楣榮耀,自身前程,卻不得不去猜測。騰遠侯到底是心急了。滕思捷又感慨的補上一句:“說來,父親也有五年未踏入京城了。”
薑恪隻一揮手道:“公事為要,本王自能諒解。”再不多說半句。滕思成頓時僵住,不由的拿眼望向對麵那一言未發的滕思成,滕思成亦是震驚,暗暗搖首,示意他不可再言。滕思捷收回目光,心中大是不甘,扯了扯嘴角,道:“王爺大義,臣父子感佩。”薑恪端茶淺飲,淡淡的笑了笑,示意他不必放在心上。
華婉坐在一旁,乖乖的做個聽眾,用過午飯後,二人起身回府,極少開口的滕思成才在眼中露出些暖色,對華婉說道:“我與你二哥哥明日便啟程去臨安了,日後你可要勤勉持家,服侍王爺,不可任性刁蠻。”他說這話,炯炯發亮的眼睛卻是看向薑恪,薑恪對他微微點頭,他放心一笑,又去看華婉。華婉亦是答應了。
總是有著合作關係的靠譜一些,這樣的關懷雖然淡淡的,卻十分的誠意,像是真的。華婉暗暗想道,相對而言,思捷二哥對她的關心淡如湖麵薄冰,走過場般的應付,且功利性太強。雖然薑恪並無甚出格的表現,華婉卻體察入微的感覺,王爺她不喜歡滕思捷。回府路上,華婉倚著迎枕,托了小臉想了想道:“二哥哥在臨安府名聲極好,他能文能武,做事又頗得章法,父親亦是很讚賞他,可不知為何,卻隻在父親下屬捐了個小官做。”
她言辭謹慎,拐彎抹角的說了一長串,不過是想問薑恪對滕思捷的看法罷了。旁的她可以不去搭理,但騰遠侯府與她息息相關,這是甩脫不掉的,她總得知道個大概,將來萬一有個什麽事,也不至於茫然無措。薑恪看了她一眼,語氣淡淡道:“苗而不秀。”
華婉訕訕的笑,這四字可是不客氣到了極致了,訥訥的道:“也不是吧,父親親自教導的人,哪能是虛有其表呢世家。”話雖這樣說,她心中卻很是得意,她瞧人的眼勁竟與豫王殿下到一個程度了。
薑恪哂笑,卻不多話。華婉心中不滿,這廝不按常理出牌,接下去她不是應該主動的說滕思捷為何“苗而不秀”麽?現在這樣隻笑不語的裝深沉,讓她怎麽把話問下去,怎麽知道她想知道的?
“不過,”薑恪忽然又開口道:“你大哥倒是堪大用。”華婉眼睛一亮,剛想說話,又聽她道:“可惜……”
華婉忙問:“可惜什麽?”薑恪看了她一眼,道:“可惜,騰遠侯偏愛嫡子,他無人引路,自己打拚些年,許能出息,脫穎卻難。”騰遠侯生怕庶子能於嫡子,將來身後不明,成家族之災,對著精明能幹的長子很是打壓。華婉稍有些喪氣,她選對了一支潛力股,可惜這隻股的升值空間不明,且周期太長。
“不過……”薑恪又道。華婉聞言,抬頭看她,專注的眼中隱含焦急的詢問,薑恪眯起眼笑了起來,抬手輕輕捏了捏華婉那嫩白嫩白的小臉,道:“小王最是愛才,既然舅兄大才,小王少不得要助他一二。”
華婉愣。
滕思捷一送走豫王與豫王妃,頓時焦慮煩躁,一麵大步王府中走,一麵問兄長道:“你說這豫王恪究竟是何心思?”滕思成想了想道:“王爺自有王爺的用意,二弟隻要如實回報給父親就是了。”
“哼,我道你有什麽好主意。”滕思捷冷哼一聲,輕蔑的瞥了兄長一眼,來時父親吩咐,到了京城,待人接物多聽他這庶兄的意思,凡事小心,商量著來,因此他才會在方才與王爺說話時去看他的意見。如今看來,不過爾爾,還不是個成事不足的。
滕思成麵色不變,鎮定的說道:“眼下王爺已與滕家聯姻,不論如何,騰遠侯府已經深深的烙上豫王府的標記了。王爺不會棄父親不用的。”他說的有理有據,又合情理,滕思捷便就信了,焦躁的心也安了大半,神態鬆快的快步走開,吩咐下人速速整理行裝,明日回臨安。
滕思成望著他的背影,嘴角勾出一個譏嘲的弧度。
作者有話要說: 我知道你們很聰明,但是,聰明人也總有疑惑的時候嘛。為了使文章看起來邏輯一點。我來給某些疑點梳理梳理。
1、滕思成和華婉的合作。滕思成要什麽,顯而易見,那華婉呢?她已是王妃還有什麽不足?。。。。這點,大家要看華妃娘娘,她開頭憑什麽這麽囂張,皇後都不放在眼裏?不是皇帝喜歡她,是她娘家給力。她後麵為什麽這麽淒慘,死了連個墓碑都沒有?不是皇帝忽然不喜歡她了,是她娘家敗了。華婉要的是一個可以在她身後支撐的娘家。如今騰遠侯做主尚且考不上,更遑論將來承爵的是滕思捷。所以,她隻好自己從頭培養一個。幸好啊幸好啊,滕門裏還有上進靠譜的。
2、薑恪對騰遠侯有算計,他並不怎麽看好騰遠侯,然後她把她的態度透露了一些給華婉。
華婉畢竟是騰遠侯的親女,薑恪如此不回避,何也?
其實,從前文有過一些暗示,她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並猜測華婉對騰遠侯並沒有什麽感情,且他們之間十分微妙。華婉試探她對滕思捷的看法,滕思捷是滕府嫡子,代表的是整個滕府,問對滕思捷的看法就是對騰遠侯的看法。結果,薑恪很不客氣痛斥。
可事實上,華婉試探薑恪的同時,薑恪也在觀察華婉。
3、滕思捷是個心急的人,他說的幾句話,圍繞兩個中心:一,王爺您可想做皇帝?二、我爹神馬時候回京?您嶽父大人,您總要重用吧?
薑恪當然是不想理他的,不知各位看管大人還記得否,前文提到過,騰遠侯原先是想讓五小姐進宮的,他心思不正。
華婉躺在寬大柔軟的榻上,盡力的往內側縮,然後將整條被子都霸占了,邊上還放著她命人整出來的另一床薄被。薑恪著了一身雪白的寢衣,長身立於榻前,皺著眉,不滿的望著華婉。華婉諾諾的咬了咬下唇,小臉堆滿了討好的笑容,堅定不移的貼著內側的牆壁,兩隻白白的爪子抓緊被子不鬆手。
薑恪無語望天,盡量使自己聽起來心平氣和一些,問:“你這是做什麽?”華婉羞答答的眨了眨眼睛,半垂著頭,羞怯道:“王爺,妾身今日身子不爽利,隻好委屈王爺了。”說著,還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身旁的另一床薄被。
若是你那白白嫩嫩的小臉能稍微染上點緋紅,這話便更能叫人信服了。薑恪無奈的上床躺下。睜著眼,盯著房頂直直的望了會兒,事實上,她也有頗多顧慮,前兩夜雖然同床共枕,卻並無什麽觸碰。她不能此下就叫華婉知道了她的女兒身,還不是時候。因而,她並不在意分被睡的形式,她在意的是,在意的是……
薑恪鬱結在心,口不能言,極度氣悶,轉頭便要狠狠的瞪那始作俑者,誰料卻隻見一張安詳寧靜的睡顏。華婉睡得異常安心,鼻息很輕很緩,如一個不染塵世的嬰孩,純真無暇。心中的氣鬱盡數散去,隻餘一片柔軟,薑恪抬手輕輕揉了揉她那滿頭青絲,忍不住吻了吻那雙輕合的睡眼,窩進自己的薄被裏,心滿意足的睡去。
再起身便是三朝歸寧。
滕府的侯爺夫人皆遠在臨安,隻有兩個大舅子坐鎮。薑恪大早的就將人從被裏掏出來,親自給她穿好了衣裳鞋襪,再丟給菲絮,讓她把人叫醒。
華婉梳洗完,王爺已在膳桌旁等她一道用晨膳了。薑恪輕諷的望著她,唇邊的笑意格外刺眼明顯。華婉自知理虧,不好辯白,隻能全然無視,低頭專心晨膳。隻是她自己也十分的過意不去,若是一次兩次倒也罷了,可長久這般下去總是不像話的,哪有夫君起身了,做妻子的還賴床的?何況皇家規矩大,要傳出一點半點的風聲進宮裏,她還要不要臉麵了?
每每醒來,那雙眼睛便像糊了膠水似的怎麽也睜不開,腦子裏也昏昏沉沉清醒不得。華婉從前沒多在意,可如今卻難免疑惑,難道,她的靈魂與思川的軀體還磨合不好,是以一睡著就難醒來?
薑恪餘光瞧見華婉不知想什麽想得入神,放下碗筷,輕輕咳了一聲,華婉回神,不解的望向她。薑恪斟酌了下詞句,緩聲道:“你,還小,貪睡些,也無妨。”說著,目光還不自覺的往她身上掃了掃。
華婉大囧,雖然,雖然思川這身子放到現代還是個未成年的高中生,但在這早就可以做母親了,何來還小一說?她悄悄低頭看了看,歎息,好罷,這身量的確小了些,她忽而又起了個怪念頭,難道,王爺是怕她人小,承受不起,才遲遲沒有行房?
她想到這,真心覺得王爺真是難得一見的好人啊,抬頭甜甜地對薑恪一笑,直笑得薑恪莫名其妙。
滕思捷與滕思成早早的便在門口迎候,一見到王府的馬車,忙走上前去,給王爺王妃行禮請安異世墨蓮。華婉溫婉依人的站在豫王身邊,柔聲道:“兩位哥哥快起身。”她說罷,餘光去看王爺,卻見她眼眸都沒抬一下,隻是口氣極為溫煦:“都是自家人,無須客氣。”
華婉大致有了數,心下稍微定了定。兩人起身,滕思成一如既往的沉默,立於其弟身側,滕思捷笑著湊趣道:“王爺王妃快請府中說話,父親多方叮囑,萬不可怠慢了,否則,可是要使家法罰我的。”華婉掩嘴輕笑道:“父親怎麽舍得罰你?王爺別聽二哥哥胡說。”薑恪笑了笑,睃了華婉一眼,道:“這不定呢,說不準到時騰遠侯就拎著家法追著滿府跑了。”
滕思捷聞言,心中一驚,王爺何也如此生分,此時應當改口稱聲泰山才是,她卻仍隻稱騰遠侯,未肯半點親近,這是為何?他心內猶疑,卻按下不提,麵上隻恰到好處的顯出些許赧然的神色,說了句:“四妹妹慣愛取笑我。”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往裏引路。
四人魚貫往府裏走。華婉心中哀歎,她這三朝歸寧當真別開生麵,不見父母雙親,隻有平輩的兩位哥哥在此周全。王爺倒是全然不覺般的自在,仿佛本就該這樣。走至正廳,滕思捷兄弟二人奉薑恪與華婉到主位上坐下。待都坐定了,滕思捷笑意如三月拂柳之風,和煦舒適,對王爺道:“這些日子,我家四妹可給王爺添了麻煩?”
薑恪笑得和氣,手中的玉竹折扇微微一搖,若有似無地磕在桌角,說道:“華婉靜容柔則,秉順恪恭,甚得皇太後喜愛,有妻如此,是本王的福氣。”華婉抿著靦腆的笑,適宜的稍稍垂了下眸,如一個碧玉年華的小姑娘聽到心愛之人柔聲誇讚自己時的羞澀,又不失大家之風,端莊淑慎,靜靜的聽自己的夫君與兄長說話。
滕思捷大是欣慰道:“這便好,待回去說與父親,他老人家也能放心。”接著十分開心的說道:“當日聞得婚訊,父親甚是高興,直言王爺少年才俊,誌有鴻鵠,更是溫爾淑文,仁厚至孝,滿朝文武無不稱頌,我們家華婉得嫁王爺,是她的福分。”薑恪眉角微動,微笑道:“騰遠侯過譽。皇兄聖明英偉,德治天下,使海晏河清,朝政清明。本王蒙聖蔭庇佑,偶有所成,卻多是眾大人厚道抬愛,難當此言。”
滕思捷心中略緊,默了默,露出些許不安的愧意道:“父親是很想來的,隻是……還望王爺海涵。”這卻是實話,女兒出嫁,父母皆不能在場,不可謂不遺憾,然,騰遠侯真心在意的卻是他離京多年,如今豫王殿下是何心思,皇上又是怎樣的思慮。都道君心難測,但為臣者,為了門楣榮耀,自身前程,卻不得不去猜測。騰遠侯到底是心急了。滕思捷又感慨的補上一句:“說來,父親也有五年未踏入京城了。”
薑恪隻一揮手道:“公事為要,本王自能諒解。”再不多說半句。滕思成頓時僵住,不由的拿眼望向對麵那一言未發的滕思成,滕思成亦是震驚,暗暗搖首,示意他不可再言。滕思捷收回目光,心中大是不甘,扯了扯嘴角,道:“王爺大義,臣父子感佩。”薑恪端茶淺飲,淡淡的笑了笑,示意他不必放在心上。
華婉坐在一旁,乖乖的做個聽眾,用過午飯後,二人起身回府,極少開口的滕思成才在眼中露出些暖色,對華婉說道:“我與你二哥哥明日便啟程去臨安了,日後你可要勤勉持家,服侍王爺,不可任性刁蠻。”他說這話,炯炯發亮的眼睛卻是看向薑恪,薑恪對他微微點頭,他放心一笑,又去看華婉。華婉亦是答應了。
總是有著合作關係的靠譜一些,這樣的關懷雖然淡淡的,卻十分的誠意,像是真的。華婉暗暗想道,相對而言,思捷二哥對她的關心淡如湖麵薄冰,走過場般的應付,且功利性太強。雖然薑恪並無甚出格的表現,華婉卻體察入微的感覺,王爺她不喜歡滕思捷。回府路上,華婉倚著迎枕,托了小臉想了想道:“二哥哥在臨安府名聲極好,他能文能武,做事又頗得章法,父親亦是很讚賞他,可不知為何,卻隻在父親下屬捐了個小官做。”
她言辭謹慎,拐彎抹角的說了一長串,不過是想問薑恪對滕思捷的看法罷了。旁的她可以不去搭理,但騰遠侯府與她息息相關,這是甩脫不掉的,她總得知道個大概,將來萬一有個什麽事,也不至於茫然無措。薑恪看了她一眼,語氣淡淡道:“苗而不秀。”
華婉訕訕的笑,這四字可是不客氣到了極致了,訥訥的道:“也不是吧,父親親自教導的人,哪能是虛有其表呢世家。”話雖這樣說,她心中卻很是得意,她瞧人的眼勁竟與豫王殿下到一個程度了。
薑恪哂笑,卻不多話。華婉心中不滿,這廝不按常理出牌,接下去她不是應該主動的說滕思捷為何“苗而不秀”麽?現在這樣隻笑不語的裝深沉,讓她怎麽把話問下去,怎麽知道她想知道的?
“不過,”薑恪忽然又開口道:“你大哥倒是堪大用。”華婉眼睛一亮,剛想說話,又聽她道:“可惜……”
華婉忙問:“可惜什麽?”薑恪看了她一眼,道:“可惜,騰遠侯偏愛嫡子,他無人引路,自己打拚些年,許能出息,脫穎卻難。”騰遠侯生怕庶子能於嫡子,將來身後不明,成家族之災,對著精明能幹的長子很是打壓。華婉稍有些喪氣,她選對了一支潛力股,可惜這隻股的升值空間不明,且周期太長。
“不過……”薑恪又道。華婉聞言,抬頭看她,專注的眼中隱含焦急的詢問,薑恪眯起眼笑了起來,抬手輕輕捏了捏華婉那嫩白嫩白的小臉,道:“小王最是愛才,既然舅兄大才,小王少不得要助他一二。”
華婉愣。
滕思捷一送走豫王與豫王妃,頓時焦慮煩躁,一麵大步王府中走,一麵問兄長道:“你說這豫王恪究竟是何心思?”滕思成想了想道:“王爺自有王爺的用意,二弟隻要如實回報給父親就是了。”
“哼,我道你有什麽好主意。”滕思捷冷哼一聲,輕蔑的瞥了兄長一眼,來時父親吩咐,到了京城,待人接物多聽他這庶兄的意思,凡事小心,商量著來,因此他才會在方才與王爺說話時去看他的意見。如今看來,不過爾爾,還不是個成事不足的。
滕思成麵色不變,鎮定的說道:“眼下王爺已與滕家聯姻,不論如何,騰遠侯府已經深深的烙上豫王府的標記了。王爺不會棄父親不用的。”他說的有理有據,又合情理,滕思捷便就信了,焦躁的心也安了大半,神態鬆快的快步走開,吩咐下人速速整理行裝,明日回臨安。
滕思成望著他的背影,嘴角勾出一個譏嘲的弧度。
作者有話要說: 我知道你們很聰明,但是,聰明人也總有疑惑的時候嘛。為了使文章看起來邏輯一點。我來給某些疑點梳理梳理。
1、滕思成和華婉的合作。滕思成要什麽,顯而易見,那華婉呢?她已是王妃還有什麽不足?。。。。這點,大家要看華妃娘娘,她開頭憑什麽這麽囂張,皇後都不放在眼裏?不是皇帝喜歡她,是她娘家給力。她後麵為什麽這麽淒慘,死了連個墓碑都沒有?不是皇帝忽然不喜歡她了,是她娘家敗了。華婉要的是一個可以在她身後支撐的娘家。如今騰遠侯做主尚且考不上,更遑論將來承爵的是滕思捷。所以,她隻好自己從頭培養一個。幸好啊幸好啊,滕門裏還有上進靠譜的。
2、薑恪對騰遠侯有算計,他並不怎麽看好騰遠侯,然後她把她的態度透露了一些給華婉。
華婉畢竟是騰遠侯的親女,薑恪如此不回避,何也?
其實,從前文有過一些暗示,她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並猜測華婉對騰遠侯並沒有什麽感情,且他們之間十分微妙。華婉試探她對滕思捷的看法,滕思捷是滕府嫡子,代表的是整個滕府,問對滕思捷的看法就是對騰遠侯的看法。結果,薑恪很不客氣痛斥。
可事實上,華婉試探薑恪的同時,薑恪也在觀察華婉。
3、滕思捷是個心急的人,他說的幾句話,圍繞兩個中心:一,王爺您可想做皇帝?二、我爹神馬時候回京?您嶽父大人,您總要重用吧?
薑恪當然是不想理他的,不知各位看管大人還記得否,前文提到過,騰遠侯原先是想讓五小姐進宮的,他心思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