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是了!收買周副官的,一定是現在繼承了廢太子也就是先義忠親王爵位的義忠王爺。那麽就不會是十幾年前埋下的暗棋。若是廢太子真的有這種前瞻性,就不可能那麽毫無預兆的逼宮造反最後落了個自刎身亡的下場了。
至於為什麽選了西寧家,恐怕不過是廣撒漁網罷了。原著裏賈家可是派了賈璉前往平安州送信傳遞消息呢!西寧家在那時估計已經是義忠王爺一脈的人了,誘之為餌的,估計也就是些“海清河晏”“天下承平”“世襲罔替”之類的空頭諾言吧!
可惜這個義忠王和他老子一樣,空有野心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最後一場兵禍被當今消弭於無形,西寧不複存在。而包括賈家在內,雖然沒有實質參與叛亂,但是在金錢上予以支持老牌勳貴們,也被一一清算,讓朝廷中少了些屍位素餐的人。
蔣子寧摸著下巴想道,自己要不要直接把“周副官背後的人是義忠王爺”這件事告訴金鋒呢?想了想,蔣子寧決定還是引導一下金鋒的思路。至於金鋒會不會真的想到背後的主謀,就全當是豐富一下金鋒的閱曆吧!
第二天蔣子寧會國子監報道銷假,剛進大門就迎頭被馮紫英一拳頭捶到肩膀:“你小子可以啊!聽說帶了一個小隊的人立了功了啊!”
“我可是編外的,就算立了功也不會給我升職。你激動個什麽勁兒?”蔣子寧笑著受了一捶也不還手,“對了,世子爺呢?我有事情要說給他聽。”
“你傻了吧!世子爺都領兵了,還來什麽國子監啊?人家也是有了正經品級的人了,今天當然是去兵營了。”
蔣子寧這才一拍腦袋,是了,是他想差了!轉身就走:“今天我沒來!你也沒見著我!”說完就跑了。
蔣子寧倒是沒去兵營,轉身就去了西寧府。正好西寧王爺在呢,蔣子寧也是這幾年跟人家郡王爺混得熟了,直接就問西寧王爺有沒有想到背後的人。
西寧王爺看著蔣子寧的神色,到底是從十幾歲就被老西寧王爺帶著浸淫官場好幾十年了的人,立刻就知道蔣子寧這是來給他提醒來了:“賢侄想必已經有了想法,不若說出來讓小王參析一下。”
“王爺,自古以來,天下熙嚷利來利往。握住西寧這支機動大軍後,最有可能的是什麽?”
“你是說,為了那張椅子?小王昨晚聽了鋒兒的話倒是想到可能和儲位有關,但如今朝中的幾位皇子都不像是會做這種自毀城牆之事的人。”西寧王爺撫了撫下頜的胡子,立刻就想到了另一個人,“莫不是東宮的那位?”
想到這一位,西寧王的臉色不好了。用“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來形容這位太子是再適合不過了。都是“老子英雄兒好漢”,反過來也一樣。這些年這位一直是溫潤如玉的不爭模樣,他還高看了這位好多,覺得是先廢太子妃的血統好才讓這位這麽知趣,結果卻是騙人的假象。
其實要是沒有周副官這一出讓西寧父子二人有了警醒,雖已對幕後之人有了惡感。否則再過幾年,上皇仍舊把持朝政,各地豪強仍舊作威作福,而當今又礙於孝道沒有作為,那說不定西寧父子真的就被這位的外表和“敢為天下先”的憂國愛民之心給忽悠了。但有了蔣子寧這個變數,算是讓西寧父子對這位隻有惡心的感覺了。
“王爺既然知道了,玉陸也就告辭了。另有一事,王爺既然問心無愧,那麽不若就借這個機會投了當今吧!上皇雖在,隻是已經春秋已多了。”雖然估計西寧一脈不至於再被忽悠到“為了家國大義”而“還天下百姓承平安穩”去了,但是西寧一脈仍舊是屬於上皇鉗製當今的棋子之一啊!
為了不讓將來西寧一脈被打壓清算,不若現在就投誠好了。反正上皇的年歲大了也沒幾年的活頭。反觀當今,隱忍多年不改恭順就可以窺其一二分的心性。蔣子寧給西寧王爺提了這麽一個提議,要是西寧王爺做了,且在未來給西寧一脈掙了一條出路,就當是還他此次參與剿匪鍛煉領兵能力的人情吧!
走出了西寧王府,蔣子寧才有些後悔自己的衝動了。隻是有的時候,他的理智在遇到和金鋒有關的事情時,真的好像直接就變成80以下了。蔣子寧摸了摸鼻子,安慰自己“人不輕狂枉少年”之後,轉身回家了。
又過了幾天,失蹤了二十幾年的以為醫治不及而瘸了腿的白家二爺白戰邇帶著自己的農女妻子和一雙兒女進京了。蔣子寧親自等在十裏亭迎接。
白戰邇沒想到一別二十餘載,竟然還能看到血脈相連的親人,忍不住熱淚縱橫:“好外甥!這些年你一個人苦了啊!”白戰邇已經從回京一路上認識的人口中知道了白家和外甥蔣子寧這些年的經曆。
“舅舅莫要傷心!我有祖父祖母護著,雖然父親對我不喜,但玉陸真的沒有受什麽大罪過。”蔣子寧看到白戰邇身後有些拘束的中年女子和一對雖然努力掩飾但還是神色緊張的少年人,又是躬身一拜,“舅母在上,受外甥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女子的口音是西南特有的口音,說起官話有些不熟練。見蔣子寧給自己行禮還往白戰邇身後躲。
白戰邇倒是很滿意蔣子寧對自己妻子的尊敬,當年在地勢那麽複雜的地方,白戰邇被妻子所在村子的人救了,後來因為失去了記憶在村子紮根,和妻子也是多年的感情了。蔣子寧對他妻子的敬重,無疑是讓白戰邇長了麵子、也安了妻子忐忑之心的:“如何使不得?你是玉陸正經的舅母,是我們白家正經的二兒媳婦!”
蔣子寧知道這是人家夫妻的事情,也不多攙和,讓人家夫妻倆解決去。催著舅舅一家趕緊上車回家:“眼看著到家門前了,舅舅還是好好歇歇再謀其他吧!”於是蔣子寧把白家一家送回了白府。
白府不在內城,而是在外城裏貼近內城的地方。這些年雖然白家無有人在,但是因為不屬於朝廷禦賜的官邸,所以一直由白氏打理著。白氏沒了之後,又有蔣子寧照看,每年都要修繕一回。所以這次迎白戰邇一家回京,隻是把被褥和帳子之類的換了如今京裏時興的樣子,清理了一番就可以入住了。
待白戰邇一家安頓好,第二天一早,蔣子寧就帶著裝著白家財產的幾個匣子和賬本以及幾個管事又拜訪了白家,把諸事都安排妥帖了。
臨走之前,看著似乎比自己大了兩歲但是仍舊略顯閱曆不足、最近才改名為白安國的表哥似乎有話要說,就讓舅舅留步,由表哥代為送自己出府。
“表哥有話要問?似乎是奇怪我怎麽把這麽大的資產一點不在意的還了,還添了不少;而舅舅也不在意的接了?”蔣子寧見白安國不開口,直接就把白安國的心思說了。
白安國張了張口,還是因為自己的口音而沒說話,隻是默認的點頭。
“表哥長在鄉間,想是見多了為爭財產人腦袋打出狗腦袋的事情了,自然也就認為京內的人家也是一樣的吧。其實也是一樣的,隻是若是我有能力憑自己的本事在把這些東西翻個幾番幾十番的時候,自然就不在意了。”蔣子寧的話裏雖然有誇大的成分,但是為了讓自己的這位表哥能把眼界開闊一些,誇大一些也不是什麽壞事。
“若是自身的本事到位,無論做什麽,隻要做到極致,自然這些黃白之物就會隨之而來了。表哥莫要覺得自己見識不及而心生自卑。須知京內之人有了今日的模樣,也是自小被調、教出來的。表哥有時間自怨自艾,不若十倍百倍的努力,花上些時間讓自己趕上京內的子弟們。”
蔣子寧到了大門口,回身看向白安國:“看表哥的樣子,雖然於文道上不是很精通,但是舅舅雖然失魂忘事,卻也教了表哥白家的拳腳刀法。不若表哥再努力一些,來日由舅舅出麵給表哥薦個武職?再有表姐,也可以請了京中的女秀才來教導。”
看著白安國若有所思的樣子,就知道對方聽進心裏了。於是蔣子寧痛快的告辭,回國子監上課了。
蔣子寧在國子監複課沒幾天,就被老侯爺給踹到了自己的京畿營裏做了校尉。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係列的狠狠操練。蔣子寧往往在白天的各種訓練之後,好藥被老侯爺的屬官傳來的各種戰場模擬分析給轟炸得焦頭爛額。
往常雖然這些也都是蔣子寧的日常功課,但是自來就沒有這麽大的強度。但蔣子寧在適應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的耐受力確實提高了,而且思考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周詳程度也大幅度提高。這才明白老侯爺的苦心。
老侯爺見蔣子寧適應了,又開始把白戰邇整合的西南情況交給了蔣子寧。這些年,朝廷陸續用改土歸流等手段收複了西南各少數民族。隻是具白戰邇猜測,之所以還有零星的戰亂,可能是南甸的王族挑撥的。
南甸的生活習慣和西南民族的生活習慣更貼近,西南民族自然更偏向於歸於南甸了。但是又不願意放棄朝廷所在的富庶中原對於本朝子民的優惠條件,於是就安定一段時間反叛一下。
蔣子寧冷笑。這種四麵諸國都把中原當肥肉的情況還真是和自己上輩子所在的世界那些曾經的曆史很像啊!表麵上臣服了,但是一個個都恨不得把中原朝廷給撕碎取而代之。稱這臣子的名號卻幹著賊子的事實,該殺!既然南甸王族這麽向往中原,那就一輩子都留在中原吧!
蔣子寧心裏升起一股“天涼王破”的豪氣。他之所以選擇西南作為自己戰場的起點,是因為白家就是在西南這個地勢複雜的地方一家陣亡的。但現在因為白戰邇的回歸,讓蔣子寧的心結解了,卻有了更大的宏願。
蔣子寧就這麽每天裏滿腦子都是南甸和西南的在京畿營裏呆著不走了,金鋒卻不高興了:去年冬天就把自己給欺辱了,之後躲了自己幾個月,他不過是禮尚往來的出去了十幾天,誰知道蔣子寧就把自己關在京畿營了。雖然沒做到最後,但是手指頭進去了也是進去了!這是要吃完就跑是吧?沒門!
於是在金鋒的授意下,蔣子寧的一眾好友輪流拜訪平原侯府,到底是讓老侯爺把蔣子寧給忽悠回來了。
才回府不到一炷香的時間,蔣子寧連衣服都沒換呢,就有小子來報,說是西寧世子來訪,在書房等著他呢。
蔣子寧一聽,先是一愣,然後就捂著臉低聲笑了起來。笑聲裏是看透了一些事情的暢快,然後也不換下身上的衣服,直接就到了外書房。
進門的時候,金鋒正看著蔣子寧因為練習書法而自己寫好掛在牆上的一幅字,正是毛太、祖的《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進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金鋒的神色有些感概又有些與有榮焉:“我卻不知你心裏還有這般的壯誌。”
“你想好了?”蔣子寧卻沒接他的話,而是問了句風馬牛不相及的話。但是金鋒卻懂了,正要點頭,就看見蔣子寧抬手製止:“我要的是平等的隻有二人,不能有什麽女子和後嗣。你想好了?”
金鋒想了一下自己早些時候和父親在投了當今後的一段話,也笑了:“想好了。若想金家無虞,掌兵之將沒有後嗣是最能讓當今安心的了。”
好吧,雖然金鋒的“因為政治因素保證自己不會因為後嗣而弄出第三者”的回答讓蔣子寧不太滿意,但也算是殊途同歸啦。
於是蔣子寧上前幾步,牽住了金鋒的手。
“我知道你要去西南,我會等你回來。”金鋒歲數越大越有些不苟言笑,這次卻難得的說了一回飽含感情的軟話。
蔣子寧用了極大的意誌力才忍住沒笑出來。“等你回來”什麽的,真的讓他想起夏雨荷。但是金鋒和夏雨荷可是一點都沒有像的地方啊!這麽瓊瑤的話金鋒是怎麽說出口的?不過要是他真的笑了,恐怕就會再次領教一回金鋒的家傳拳法了,所以千萬不能笑。
兩個確定了關係的人膩膩歪歪的在書房裏黏糊到掌燈,金鋒才滿心不舍的離開。送走了金鋒的蔣子寧回想一下今天兩個人相處時候的情形,很難相信那兩個嘴裏沒有一句有用的話的人是自己和金鋒。是所有兩情相悅的人都會變成這種“我欽慕你”“我也欽慕你”“我更欽慕你”“我比你欽慕我更早要欽慕你”的狀態嗎?
好吧,雖然這種感覺也不錯,但是以後還是少做這種明顯屬於低智商的人才會做的事情吧!蔣子寧下定決心的想道,隻是之後的一輩子也沒掙脫出來。但那時後話,現在還是回到當下。
入秋之後,又有西南邊地被騷擾的奏報傳來,當今遵循舊曆讓戶部撥款做軍餉,讓兵部令西南駐兵禦敵。老侯爺趁機把蔣子寧的名字報到兵部,作為京城對西南駐兵的監官前往西南。待到了西南,自由當年白家的舊部給安排。
十月半,一路急行軍的蔣子寧到了西南邊地。雖然京城已經快飄雪了,但西南卻仍舊是一片濕熱。要不是蔣子寧事先有準備,耐受力也大大增強,否則真的會水土不服倒在這裏。
花了小半個月的時間適應,蔣子寧已經和自小長在西南的戰士一樣無二了。當年的白家舊部,如今的西南中軍將領,把蔣子寧安排在中軍的右路軍中,手下約有一千人。
一開始他手下的兵士對蔣子寧這個空降過來的世家子是不服氣的。到底白家也已經離開西南二十年了,當年知道白家的老病死的死、退伍的退伍,新兵雖然聽了一耳朵的舊事,但卻不認為蔣子寧是白家人——畢竟隻是外嫁女的孩子罷了。
但是這種不服在十幾天之後,就基本不見了。這位新來的上官對兵士的操練狠,對自己更狠。無論是負重、泅水、急行還是劈刀次數、軍體拳擊打次數,都是玩命的狀態。
都說人七天形成一個習慣,這一千來人在十幾天裏適應了新上官的訓練後,就趕上了一回亂起。這一次,傷亡人數大大減少,這也讓中軍側目。
“平日裏多流些汗,真和敵人對戰之時,我就能一敵二、一敵三甚至一敵四、一敵五。若是碰上強敵,因著平日的訓練,我的耐力更強,便可以在對方力竭或是受傷疼痛難當的時候給他致命一擊。”不同於西南地區口音的官話大聲對著台下的一千多人喊話,“我說過,我對你們下狠手,你們總有一天會感激我!如今你們是否還覺得我不配做你們的上官?”
“願為將軍效死!”
“願為將軍效死!”
“願為將軍效死!”
一個人喊出來之後,隨後就是片的響應。一個能讓手下的兵士在戰場上活命的將軍值得他們聽從命令。
而且在此戰中,蔣子寧幾乎是悍不畏死的衝在最前麵,還幾次救了差點被長刀砍了腦袋的時候一刀斃了對方的命,為此還被削了左臂上的一塊肉。這樣的上官,值得他們效死!
於是蔣子寧就這麽徹底收服了手下的兵士們。
因為天氣的原因,西南的冬季可沒有什麽休戰。反倒是因為天氣涼爽更能讓兵士覺得舒適,所以是本朝反擊的固定時間。蔣子寧在一個早上拜訪了中軍,然後就手下就由被分了兩千人。而且還帶著另外兩個手下有三千人的同僚一起用蔣子寧的訓練方式訓練了十天之後,被中軍撒了出去。
中軍重新分配了三軍的人數兵力分布,然後直接就越過當地的小股敵軍,直接急行進了裏自己最近的南甸境內,一路勢如破竹的把措手不及的南甸殺了個人仰馬翻。
南甸王族直到中軍快要打到三江城了,才匆忙的組織了軍隊進行反擊。他們怎麽也想不明白,一向脾氣溫和的中原朝廷,因為南甸和朝廷中間隔著一個三不管地帶,而且不斷有小股的隊伍在他們的挑撥下給西南軍添亂也沒見對方發火,怎麽忽然就打到這裏了?
因為南甸軍組織了軍隊,而且使用了一種西南軍從沒見過的軍陣——象陣來對陣西南軍,一時間西南軍竟然在南甸三江城前三個城市被阻住了腳步。
此時的蔣子寧已經和另外兩個將領一直潛伏到了三江城外(我知道有親會吐槽是怎麽無聲無息到三江城外的,但請輕拍)。且分成了十幾股,分別攻入三江城的幾個城門。
蔣子寧的目標十分明確——王宮。在此之前,遇神殺神,遇人殺人!盡管有侍衛和駐守的士兵,但是蔣子寧像是打了雞血一樣,領著自己手下的小三千人一路殺一路走,讓三江城的街道牆壁上幾乎到處都是噴濺的鮮血。這裏麵有士兵的,也有平民的鮮血。有男子的,也有婦女的鮮血。
蔣子寧咬著牙不讓自己有愧疚或是不忍的情緒。無論是西南還是北方,高麗還是東倭,這些彈丸小國自己因為地裏貧瘠,沒有智慧能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就向著地廣物博的中原伸手。殺我們的子民的時候他們不曾不忍愧疚,那麽他也要以殺止惡,以暴製暴!
至於為什麽選了西寧家,恐怕不過是廣撒漁網罷了。原著裏賈家可是派了賈璉前往平安州送信傳遞消息呢!西寧家在那時估計已經是義忠王爺一脈的人了,誘之為餌的,估計也就是些“海清河晏”“天下承平”“世襲罔替”之類的空頭諾言吧!
可惜這個義忠王和他老子一樣,空有野心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最後一場兵禍被當今消弭於無形,西寧不複存在。而包括賈家在內,雖然沒有實質參與叛亂,但是在金錢上予以支持老牌勳貴們,也被一一清算,讓朝廷中少了些屍位素餐的人。
蔣子寧摸著下巴想道,自己要不要直接把“周副官背後的人是義忠王爺”這件事告訴金鋒呢?想了想,蔣子寧決定還是引導一下金鋒的思路。至於金鋒會不會真的想到背後的主謀,就全當是豐富一下金鋒的閱曆吧!
第二天蔣子寧會國子監報道銷假,剛進大門就迎頭被馮紫英一拳頭捶到肩膀:“你小子可以啊!聽說帶了一個小隊的人立了功了啊!”
“我可是編外的,就算立了功也不會給我升職。你激動個什麽勁兒?”蔣子寧笑著受了一捶也不還手,“對了,世子爺呢?我有事情要說給他聽。”
“你傻了吧!世子爺都領兵了,還來什麽國子監啊?人家也是有了正經品級的人了,今天當然是去兵營了。”
蔣子寧這才一拍腦袋,是了,是他想差了!轉身就走:“今天我沒來!你也沒見著我!”說完就跑了。
蔣子寧倒是沒去兵營,轉身就去了西寧府。正好西寧王爺在呢,蔣子寧也是這幾年跟人家郡王爺混得熟了,直接就問西寧王爺有沒有想到背後的人。
西寧王爺看著蔣子寧的神色,到底是從十幾歲就被老西寧王爺帶著浸淫官場好幾十年了的人,立刻就知道蔣子寧這是來給他提醒來了:“賢侄想必已經有了想法,不若說出來讓小王參析一下。”
“王爺,自古以來,天下熙嚷利來利往。握住西寧這支機動大軍後,最有可能的是什麽?”
“你是說,為了那張椅子?小王昨晚聽了鋒兒的話倒是想到可能和儲位有關,但如今朝中的幾位皇子都不像是會做這種自毀城牆之事的人。”西寧王爺撫了撫下頜的胡子,立刻就想到了另一個人,“莫不是東宮的那位?”
想到這一位,西寧王的臉色不好了。用“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來形容這位太子是再適合不過了。都是“老子英雄兒好漢”,反過來也一樣。這些年這位一直是溫潤如玉的不爭模樣,他還高看了這位好多,覺得是先廢太子妃的血統好才讓這位這麽知趣,結果卻是騙人的假象。
其實要是沒有周副官這一出讓西寧父子二人有了警醒,雖已對幕後之人有了惡感。否則再過幾年,上皇仍舊把持朝政,各地豪強仍舊作威作福,而當今又礙於孝道沒有作為,那說不定西寧父子真的就被這位的外表和“敢為天下先”的憂國愛民之心給忽悠了。但有了蔣子寧這個變數,算是讓西寧父子對這位隻有惡心的感覺了。
“王爺既然知道了,玉陸也就告辭了。另有一事,王爺既然問心無愧,那麽不若就借這個機會投了當今吧!上皇雖在,隻是已經春秋已多了。”雖然估計西寧一脈不至於再被忽悠到“為了家國大義”而“還天下百姓承平安穩”去了,但是西寧一脈仍舊是屬於上皇鉗製當今的棋子之一啊!
為了不讓將來西寧一脈被打壓清算,不若現在就投誠好了。反正上皇的年歲大了也沒幾年的活頭。反觀當今,隱忍多年不改恭順就可以窺其一二分的心性。蔣子寧給西寧王爺提了這麽一個提議,要是西寧王爺做了,且在未來給西寧一脈掙了一條出路,就當是還他此次參與剿匪鍛煉領兵能力的人情吧!
走出了西寧王府,蔣子寧才有些後悔自己的衝動了。隻是有的時候,他的理智在遇到和金鋒有關的事情時,真的好像直接就變成80以下了。蔣子寧摸了摸鼻子,安慰自己“人不輕狂枉少年”之後,轉身回家了。
又過了幾天,失蹤了二十幾年的以為醫治不及而瘸了腿的白家二爺白戰邇帶著自己的農女妻子和一雙兒女進京了。蔣子寧親自等在十裏亭迎接。
白戰邇沒想到一別二十餘載,竟然還能看到血脈相連的親人,忍不住熱淚縱橫:“好外甥!這些年你一個人苦了啊!”白戰邇已經從回京一路上認識的人口中知道了白家和外甥蔣子寧這些年的經曆。
“舅舅莫要傷心!我有祖父祖母護著,雖然父親對我不喜,但玉陸真的沒有受什麽大罪過。”蔣子寧看到白戰邇身後有些拘束的中年女子和一對雖然努力掩飾但還是神色緊張的少年人,又是躬身一拜,“舅母在上,受外甥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女子的口音是西南特有的口音,說起官話有些不熟練。見蔣子寧給自己行禮還往白戰邇身後躲。
白戰邇倒是很滿意蔣子寧對自己妻子的尊敬,當年在地勢那麽複雜的地方,白戰邇被妻子所在村子的人救了,後來因為失去了記憶在村子紮根,和妻子也是多年的感情了。蔣子寧對他妻子的敬重,無疑是讓白戰邇長了麵子、也安了妻子忐忑之心的:“如何使不得?你是玉陸正經的舅母,是我們白家正經的二兒媳婦!”
蔣子寧知道這是人家夫妻的事情,也不多攙和,讓人家夫妻倆解決去。催著舅舅一家趕緊上車回家:“眼看著到家門前了,舅舅還是好好歇歇再謀其他吧!”於是蔣子寧把白家一家送回了白府。
白府不在內城,而是在外城裏貼近內城的地方。這些年雖然白家無有人在,但是因為不屬於朝廷禦賜的官邸,所以一直由白氏打理著。白氏沒了之後,又有蔣子寧照看,每年都要修繕一回。所以這次迎白戰邇一家回京,隻是把被褥和帳子之類的換了如今京裏時興的樣子,清理了一番就可以入住了。
待白戰邇一家安頓好,第二天一早,蔣子寧就帶著裝著白家財產的幾個匣子和賬本以及幾個管事又拜訪了白家,把諸事都安排妥帖了。
臨走之前,看著似乎比自己大了兩歲但是仍舊略顯閱曆不足、最近才改名為白安國的表哥似乎有話要說,就讓舅舅留步,由表哥代為送自己出府。
“表哥有話要問?似乎是奇怪我怎麽把這麽大的資產一點不在意的還了,還添了不少;而舅舅也不在意的接了?”蔣子寧見白安國不開口,直接就把白安國的心思說了。
白安國張了張口,還是因為自己的口音而沒說話,隻是默認的點頭。
“表哥長在鄉間,想是見多了為爭財產人腦袋打出狗腦袋的事情了,自然也就認為京內的人家也是一樣的吧。其實也是一樣的,隻是若是我有能力憑自己的本事在把這些東西翻個幾番幾十番的時候,自然就不在意了。”蔣子寧的話裏雖然有誇大的成分,但是為了讓自己的這位表哥能把眼界開闊一些,誇大一些也不是什麽壞事。
“若是自身的本事到位,無論做什麽,隻要做到極致,自然這些黃白之物就會隨之而來了。表哥莫要覺得自己見識不及而心生自卑。須知京內之人有了今日的模樣,也是自小被調、教出來的。表哥有時間自怨自艾,不若十倍百倍的努力,花上些時間讓自己趕上京內的子弟們。”
蔣子寧到了大門口,回身看向白安國:“看表哥的樣子,雖然於文道上不是很精通,但是舅舅雖然失魂忘事,卻也教了表哥白家的拳腳刀法。不若表哥再努力一些,來日由舅舅出麵給表哥薦個武職?再有表姐,也可以請了京中的女秀才來教導。”
看著白安國若有所思的樣子,就知道對方聽進心裏了。於是蔣子寧痛快的告辭,回國子監上課了。
蔣子寧在國子監複課沒幾天,就被老侯爺給踹到了自己的京畿營裏做了校尉。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係列的狠狠操練。蔣子寧往往在白天的各種訓練之後,好藥被老侯爺的屬官傳來的各種戰場模擬分析給轟炸得焦頭爛額。
往常雖然這些也都是蔣子寧的日常功課,但是自來就沒有這麽大的強度。但蔣子寧在適應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的耐受力確實提高了,而且思考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周詳程度也大幅度提高。這才明白老侯爺的苦心。
老侯爺見蔣子寧適應了,又開始把白戰邇整合的西南情況交給了蔣子寧。這些年,朝廷陸續用改土歸流等手段收複了西南各少數民族。隻是具白戰邇猜測,之所以還有零星的戰亂,可能是南甸的王族挑撥的。
南甸的生活習慣和西南民族的生活習慣更貼近,西南民族自然更偏向於歸於南甸了。但是又不願意放棄朝廷所在的富庶中原對於本朝子民的優惠條件,於是就安定一段時間反叛一下。
蔣子寧冷笑。這種四麵諸國都把中原當肥肉的情況還真是和自己上輩子所在的世界那些曾經的曆史很像啊!表麵上臣服了,但是一個個都恨不得把中原朝廷給撕碎取而代之。稱這臣子的名號卻幹著賊子的事實,該殺!既然南甸王族這麽向往中原,那就一輩子都留在中原吧!
蔣子寧心裏升起一股“天涼王破”的豪氣。他之所以選擇西南作為自己戰場的起點,是因為白家就是在西南這個地勢複雜的地方一家陣亡的。但現在因為白戰邇的回歸,讓蔣子寧的心結解了,卻有了更大的宏願。
蔣子寧就這麽每天裏滿腦子都是南甸和西南的在京畿營裏呆著不走了,金鋒卻不高興了:去年冬天就把自己給欺辱了,之後躲了自己幾個月,他不過是禮尚往來的出去了十幾天,誰知道蔣子寧就把自己關在京畿營了。雖然沒做到最後,但是手指頭進去了也是進去了!這是要吃完就跑是吧?沒門!
於是在金鋒的授意下,蔣子寧的一眾好友輪流拜訪平原侯府,到底是讓老侯爺把蔣子寧給忽悠回來了。
才回府不到一炷香的時間,蔣子寧連衣服都沒換呢,就有小子來報,說是西寧世子來訪,在書房等著他呢。
蔣子寧一聽,先是一愣,然後就捂著臉低聲笑了起來。笑聲裏是看透了一些事情的暢快,然後也不換下身上的衣服,直接就到了外書房。
進門的時候,金鋒正看著蔣子寧因為練習書法而自己寫好掛在牆上的一幅字,正是毛太、祖的《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進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金鋒的神色有些感概又有些與有榮焉:“我卻不知你心裏還有這般的壯誌。”
“你想好了?”蔣子寧卻沒接他的話,而是問了句風馬牛不相及的話。但是金鋒卻懂了,正要點頭,就看見蔣子寧抬手製止:“我要的是平等的隻有二人,不能有什麽女子和後嗣。你想好了?”
金鋒想了一下自己早些時候和父親在投了當今後的一段話,也笑了:“想好了。若想金家無虞,掌兵之將沒有後嗣是最能讓當今安心的了。”
好吧,雖然金鋒的“因為政治因素保證自己不會因為後嗣而弄出第三者”的回答讓蔣子寧不太滿意,但也算是殊途同歸啦。
於是蔣子寧上前幾步,牽住了金鋒的手。
“我知道你要去西南,我會等你回來。”金鋒歲數越大越有些不苟言笑,這次卻難得的說了一回飽含感情的軟話。
蔣子寧用了極大的意誌力才忍住沒笑出來。“等你回來”什麽的,真的讓他想起夏雨荷。但是金鋒和夏雨荷可是一點都沒有像的地方啊!這麽瓊瑤的話金鋒是怎麽說出口的?不過要是他真的笑了,恐怕就會再次領教一回金鋒的家傳拳法了,所以千萬不能笑。
兩個確定了關係的人膩膩歪歪的在書房裏黏糊到掌燈,金鋒才滿心不舍的離開。送走了金鋒的蔣子寧回想一下今天兩個人相處時候的情形,很難相信那兩個嘴裏沒有一句有用的話的人是自己和金鋒。是所有兩情相悅的人都會變成這種“我欽慕你”“我也欽慕你”“我更欽慕你”“我比你欽慕我更早要欽慕你”的狀態嗎?
好吧,雖然這種感覺也不錯,但是以後還是少做這種明顯屬於低智商的人才會做的事情吧!蔣子寧下定決心的想道,隻是之後的一輩子也沒掙脫出來。但那時後話,現在還是回到當下。
入秋之後,又有西南邊地被騷擾的奏報傳來,當今遵循舊曆讓戶部撥款做軍餉,讓兵部令西南駐兵禦敵。老侯爺趁機把蔣子寧的名字報到兵部,作為京城對西南駐兵的監官前往西南。待到了西南,自由當年白家的舊部給安排。
十月半,一路急行軍的蔣子寧到了西南邊地。雖然京城已經快飄雪了,但西南卻仍舊是一片濕熱。要不是蔣子寧事先有準備,耐受力也大大增強,否則真的會水土不服倒在這裏。
花了小半個月的時間適應,蔣子寧已經和自小長在西南的戰士一樣無二了。當年的白家舊部,如今的西南中軍將領,把蔣子寧安排在中軍的右路軍中,手下約有一千人。
一開始他手下的兵士對蔣子寧這個空降過來的世家子是不服氣的。到底白家也已經離開西南二十年了,當年知道白家的老病死的死、退伍的退伍,新兵雖然聽了一耳朵的舊事,但卻不認為蔣子寧是白家人——畢竟隻是外嫁女的孩子罷了。
但是這種不服在十幾天之後,就基本不見了。這位新來的上官對兵士的操練狠,對自己更狠。無論是負重、泅水、急行還是劈刀次數、軍體拳擊打次數,都是玩命的狀態。
都說人七天形成一個習慣,這一千來人在十幾天裏適應了新上官的訓練後,就趕上了一回亂起。這一次,傷亡人數大大減少,這也讓中軍側目。
“平日裏多流些汗,真和敵人對戰之時,我就能一敵二、一敵三甚至一敵四、一敵五。若是碰上強敵,因著平日的訓練,我的耐力更強,便可以在對方力竭或是受傷疼痛難當的時候給他致命一擊。”不同於西南地區口音的官話大聲對著台下的一千多人喊話,“我說過,我對你們下狠手,你們總有一天會感激我!如今你們是否還覺得我不配做你們的上官?”
“願為將軍效死!”
“願為將軍效死!”
“願為將軍效死!”
一個人喊出來之後,隨後就是片的響應。一個能讓手下的兵士在戰場上活命的將軍值得他們聽從命令。
而且在此戰中,蔣子寧幾乎是悍不畏死的衝在最前麵,還幾次救了差點被長刀砍了腦袋的時候一刀斃了對方的命,為此還被削了左臂上的一塊肉。這樣的上官,值得他們效死!
於是蔣子寧就這麽徹底收服了手下的兵士們。
因為天氣的原因,西南的冬季可沒有什麽休戰。反倒是因為天氣涼爽更能讓兵士覺得舒適,所以是本朝反擊的固定時間。蔣子寧在一個早上拜訪了中軍,然後就手下就由被分了兩千人。而且還帶著另外兩個手下有三千人的同僚一起用蔣子寧的訓練方式訓練了十天之後,被中軍撒了出去。
中軍重新分配了三軍的人數兵力分布,然後直接就越過當地的小股敵軍,直接急行進了裏自己最近的南甸境內,一路勢如破竹的把措手不及的南甸殺了個人仰馬翻。
南甸王族直到中軍快要打到三江城了,才匆忙的組織了軍隊進行反擊。他們怎麽也想不明白,一向脾氣溫和的中原朝廷,因為南甸和朝廷中間隔著一個三不管地帶,而且不斷有小股的隊伍在他們的挑撥下給西南軍添亂也沒見對方發火,怎麽忽然就打到這裏了?
因為南甸軍組織了軍隊,而且使用了一種西南軍從沒見過的軍陣——象陣來對陣西南軍,一時間西南軍竟然在南甸三江城前三個城市被阻住了腳步。
此時的蔣子寧已經和另外兩個將領一直潛伏到了三江城外(我知道有親會吐槽是怎麽無聲無息到三江城外的,但請輕拍)。且分成了十幾股,分別攻入三江城的幾個城門。
蔣子寧的目標十分明確——王宮。在此之前,遇神殺神,遇人殺人!盡管有侍衛和駐守的士兵,但是蔣子寧像是打了雞血一樣,領著自己手下的小三千人一路殺一路走,讓三江城的街道牆壁上幾乎到處都是噴濺的鮮血。這裏麵有士兵的,也有平民的鮮血。有男子的,也有婦女的鮮血。
蔣子寧咬著牙不讓自己有愧疚或是不忍的情緒。無論是西南還是北方,高麗還是東倭,這些彈丸小國自己因為地裏貧瘠,沒有智慧能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就向著地廣物博的中原伸手。殺我們的子民的時候他們不曾不忍愧疚,那麽他也要以殺止惡,以暴製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