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生性灑脫,有疑問當即就問出來,歪著腦袋問道:“你我素不相識,又無交情,你為何救我回來,並且,為何對我如此禮待,你需知,這些文章若是流傳出去,朝廷定會治你個大不敬之罪。”
呂司失笑,心裏有些明白了,難怪他救了郭嘉,明明本該親近,他卻總覺得隔了一些什麽,原來是他文章,讓人生了提防。
呂司笑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人之本份,況且,我想與你相交。”
麵對如此坦誠的回答,郭嘉心裏有些慚愧,訕訕地說道:“你就不怕我胡言亂語,屋裏這些典籍盡是珍藏,我若稍微露出點口風,你隻怕要麻煩了。”
這些書太有價值,可以稱得上辛密,外麵若是有人知曉,登門求見之人肯定澤洛不覺,弄不好還會強取豪奪。
呂司瞥他一眼:“你會嗎?”
郭嘉不說話了,他才不是那種小人。
呂司低低笑了,能和少年時的郭嘉相交,他覺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淡淡道:“傳言荀彧有王佐之才,郭嘉有太公之名,盛名之下必無虛士,我信得過你。”
郭嘉聽後,唇角上揚,蒼白的臉上泛起一抹紅暈。
呂司梳洗完畢,轉身出門,直接找到王二勇,讓他今日買個會做飯的婆子回來,□□好了之後,送給郭嘉。
兩天後,周珈從外麵回來。
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三位遊俠和十六匹戰馬,其中一位遊俠,便是插標賣劍的那個啞巴,當然,賣劍是真,啞巴是假,昔日衣冠不整滿是絡腮胡子的浪人,現在已經變成豐神俊朗行俠仗義的豪俠,若非遇見熟人,絕對不會有人把他和前段時間賣劍的浪人聯係在一起。
“晉鵬叔父,您可回來了。”呂司早早便接到消息,今日提前跟先生告辭,親自準備了一桌酒菜。
一行人風塵仆仆,周珈看見呂司,立即來了精神,大步流星邁入院子,吸了吸鼻子,聞著空氣中的香味,嚷嚷道:“餓死我了,飯菜準備好了沒,老子等不及了。“
呂司忍住笑意,這才幾天沒見,周珈說話都變得粗魯起來,點頭道:“早就準備好了。”
周珈哈哈大笑:“司兒甚得我心,記得還要好酒,我這幾位好友,可是無酒不歡。”
周珈說完,便對呂司介紹道:“這三位是我至交好友,陳杞,韓周,李行山。”
呂司拱手行禮:“見過三位叔父。”
三人連忙回禮:“小公子不必客氣。”
周珈手一揮,不耐煩地說道:“馬在後麵,你讓人牽去馬棚裏,快點兒給我好酒好菜擺上,這幾天累死人了,對了,馬行裏的人你也招待一下,路上不太平,多虧有他們在,要不然,這馬險些運不回來。”
呂司一怔,點頭道:“晉鵬叔父放心,二勇叔父已經前去迎接了,偏院早就收拾好,不會怠慢了人家。”
周珈略一頷首,邁步走向屋內,瞅了呂司一眼,問道:“聽說你救了一個人回來?”
呂司微微一笑:“叔父消息好靈通。”
周珈道:“叫過來一起用飯吧,你也確實該結交一些友人。”
呂司皺了皺眉,遲疑道:“他還病著......”
周珈瞪他一眼:“病著就不吃飯了,叫來叫來,正好我也給你掌掌眼。”
呂司心裏好笑,不是他不叫,而是郭嘉不來,之前他就跟郭嘉說過大家一起用飯,隻是,郭嘉卻以他是外人並且身體虛弱推辭了。
周珈道:“人家那是懂禮,咱又不是規矩人家,何必那麽多講究,司兒頭一次結識朋友,我總得給你把把關。”
呂司腰板一挺,得意道:“郭嘉可聰明了,我這位朋友絕對沒話說。”
周珈略為詫異:“比之你來如何?”
呂司非常不情願的承認道:“比我聰明。”
周珈大笑:“聰明好,聰明好,你這混賬小子,就該結交一些聰明的朋友,免得你得意忘形。”
呂司白他一眼,自己哪裏混賬了。
周珈冷哼一聲,臭小子專斷獨行,固執己見,處處都混賬,要不是自己正好認識賈化,看他去哪裏學習知識,想起賈化,周珈轉而問道:“賈兄近來可好?”
呂司想了想,實話實說道:“先生精神不錯,罵人中氣十足,身體很好。”
周珈氣結,瞪著他:“你還好意思說?”
呂司翻了個白眼,他有什麽不好意思,先生沒事找事,沒毛病挑毛病,又不是他把先生氣到了。
周珈歎息了一聲:“唉,賈兄若能娶妻生子就好了。”
呂司沉默,先生還在黨禁之中,又是罪人之後,誰家會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思索了一會兒,呂司安慰他道:“總有一□□廷會解除黨禁,叔父莫急,司相信,時間不會太久。”
周珈似笑非笑瞅著他:“又是你的直覺?”
呂司撇了撇嘴:“愛信不信。”
周珈輕歎:“但願如此。”他也惟願朝廷能解除黨禁,若不然,他就連想去給老師墳前上柱香,此時也必須偷偷摸摸。
呂司問道:“對了,叔父如何識得先生?”
周珈瞥他一眼,說道:“賈兄的叔父,便是教我學問的那位先生。”
呂司恍然大悟,教導周珈學問的人,正是一位遭受黨錮之禍的老者,沒想到,晉鵬叔父和先生之間還有這層關係。
周珈歎道:“先生不願收我為弟子,何嚐不是擔心連累了我。”
呂司心中黯然,賈化不願收他為弟子,恐怕也是擔心連累了他,呂司有些煩悶,賈化的脾氣就像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連續磨了他一個月,硬是不肯鬆口跟他離開,不過,呂司心裏也能明白,先生若是離開,便真成了罪人,賈家世代清白,先生又豈肯擔下這樣的罪名,更何況,明年黨禁便會解除,罪臣將會得到赦免,先生也會重見天日,問題是.......
呂司擔心明年黃巾之亂,先生會出意外,罷了,呂司非常無奈地想道,先生願意怎樣就怎樣罷,大不了等義父回來,再欠太平道一個人情,總歸要保證先生的安全。
說話間,幾人來到堂屋,屋裏桌上擺滿好菜,還有幾壺好酒。
周珈喜笑顏開,總算不枉費他提前讓人捎信回來,司兒準備的極是周到,要不是顧忌禮節,周珈已經迫不及待想開動。
陳杞,韓周,李行山,幾人大開眼界,這菜做的太漂亮,漂亮的都不忍心動筷子,味道聞著太香,香的讓人垂涎三尺。
周珈連忙催促道:“快去把人叫來開飯。”
呂司點頭,轉身去房裏找郭嘉,至於王二勇等人,不用喊,這群人鼻子比狗還靈,肯定馬上就到。
回到房裏,郭嘉正在看書。
呂司走了過去,順手把書拿開,挑眉看了郭嘉一眼:“書看久了傷神,叔父叫你出去用飯。”
郭嘉瞪著他,兩人對視了一會兒,郭嘉發現不起作用,立馬轉身給他一個後腦勺,然後把被子往頭上一蒙:“不去,能看不能吃,我去幹嘛。”
呂司笑道:“可以吃一些清淡的,叔父說想見見你。”
郭嘉伸出腦袋,輕哼了一聲,隻用控訴的眼神陰惻惻地瞪著呂司,仿佛他做了什麽罪大惡極的事情。
呂司有些無奈,他的三觀簡直碎了,越和郭嘉相處,他越感覺不到曆史上郭嘉的那種風采絕倫,現在的郭嘉,根本就是一個熊孩子,說俗氣點叫中二,脾氣臭,小心眼兒,算計還頗多,不就是這兩天吃飯的時候,他們吃肉,郭嘉吃素嗎,要不要這樣記恨。
郭嘉不情願的爬起身,盡管他非常不想出去,但是他也明白,長者的話不可推辭,否則便是失禮。
呂司笑道:“放心,今日是我親自下廚,不辣的菜,你都可以淺嚐。”
郭嘉驚訝地抬起頭:“你下廚?”
呂司挑眉:“有何不可?”
郭嘉抿嘴笑了笑:“那我可要一飽口福。”聽說王二勇的手藝也是呂司教的,郭嘉其實很好奇,究竟是什麽樣的環境,才能養出這樣的孩子,會醫術,還會廚藝,世人皆道君子遠庖廚,從前郭嘉也是這樣認為,但是,看見呂司毫無顧忌談做飯,他竟然沒有一點違和感,絲毫沒有覺得這有什麽不對。
呂司拿了一件裘衣給他:“那就快走,外麵冷,你穿厚些,省得病情反複。”
郭嘉連忙說道:“今天我已經好多了。”
呂司聞音知雅意,瞥他一眼,淡淡道:“好多了也要繼續施針,不過,藥方可以換了,再過三天,施針可改為三天一次,你底子弱,想要根治病情,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郭嘉鼻子一哼,覺得呂司壞透了,不是他的心眼兒小,而是呂司太過份,總是誘惑他。
白天的時候,郭嘉獨自在房裏用飯,沒有對比就沒有差別。
下午,呂司和郭嘉一起用飯,一個人吃清湯寡水,一個人吃大魚大肉,這不是擺明了氣他嗎?
郭嘉自以為,他是一個很風度的君子,但是這種君子風度,每次遇見呂司就破功,這家夥從來不按牌理出牌,兩人之間時常鬥智,一卷文章各抒己見,他們各執一詞,輸贏也各有勝負。
說句實話,郭嘉有些受打擊了,一個八歲孩童都能把他辯論倒,讓他深感慚愧,心裏更是升起了熊熊鬥誌,學習更加用功,總不能真讓一個孩子把他比下去。
呂司卻是心中感歎,他和郭嘉鬥智,卻是輸多贏少,郭嘉不愧為三國時期的鬼才,年僅十四,智慧便不可小窺。
他勝郭嘉,勝在多出了兩千年的文化與見識。
郭嘉做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古人,劍出偏鋒,智計百出,若論真正的實力,簡直可以把他碾壓,呂司自愧不如。
呂司失笑,心裏有些明白了,難怪他救了郭嘉,明明本該親近,他卻總覺得隔了一些什麽,原來是他文章,讓人生了提防。
呂司笑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人之本份,況且,我想與你相交。”
麵對如此坦誠的回答,郭嘉心裏有些慚愧,訕訕地說道:“你就不怕我胡言亂語,屋裏這些典籍盡是珍藏,我若稍微露出點口風,你隻怕要麻煩了。”
這些書太有價值,可以稱得上辛密,外麵若是有人知曉,登門求見之人肯定澤洛不覺,弄不好還會強取豪奪。
呂司瞥他一眼:“你會嗎?”
郭嘉不說話了,他才不是那種小人。
呂司低低笑了,能和少年時的郭嘉相交,他覺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淡淡道:“傳言荀彧有王佐之才,郭嘉有太公之名,盛名之下必無虛士,我信得過你。”
郭嘉聽後,唇角上揚,蒼白的臉上泛起一抹紅暈。
呂司梳洗完畢,轉身出門,直接找到王二勇,讓他今日買個會做飯的婆子回來,□□好了之後,送給郭嘉。
兩天後,周珈從外麵回來。
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三位遊俠和十六匹戰馬,其中一位遊俠,便是插標賣劍的那個啞巴,當然,賣劍是真,啞巴是假,昔日衣冠不整滿是絡腮胡子的浪人,現在已經變成豐神俊朗行俠仗義的豪俠,若非遇見熟人,絕對不會有人把他和前段時間賣劍的浪人聯係在一起。
“晉鵬叔父,您可回來了。”呂司早早便接到消息,今日提前跟先生告辭,親自準備了一桌酒菜。
一行人風塵仆仆,周珈看見呂司,立即來了精神,大步流星邁入院子,吸了吸鼻子,聞著空氣中的香味,嚷嚷道:“餓死我了,飯菜準備好了沒,老子等不及了。“
呂司忍住笑意,這才幾天沒見,周珈說話都變得粗魯起來,點頭道:“早就準備好了。”
周珈哈哈大笑:“司兒甚得我心,記得還要好酒,我這幾位好友,可是無酒不歡。”
周珈說完,便對呂司介紹道:“這三位是我至交好友,陳杞,韓周,李行山。”
呂司拱手行禮:“見過三位叔父。”
三人連忙回禮:“小公子不必客氣。”
周珈手一揮,不耐煩地說道:“馬在後麵,你讓人牽去馬棚裏,快點兒給我好酒好菜擺上,這幾天累死人了,對了,馬行裏的人你也招待一下,路上不太平,多虧有他們在,要不然,這馬險些運不回來。”
呂司一怔,點頭道:“晉鵬叔父放心,二勇叔父已經前去迎接了,偏院早就收拾好,不會怠慢了人家。”
周珈略一頷首,邁步走向屋內,瞅了呂司一眼,問道:“聽說你救了一個人回來?”
呂司微微一笑:“叔父消息好靈通。”
周珈道:“叫過來一起用飯吧,你也確實該結交一些友人。”
呂司皺了皺眉,遲疑道:“他還病著......”
周珈瞪他一眼:“病著就不吃飯了,叫來叫來,正好我也給你掌掌眼。”
呂司心裏好笑,不是他不叫,而是郭嘉不來,之前他就跟郭嘉說過大家一起用飯,隻是,郭嘉卻以他是外人並且身體虛弱推辭了。
周珈道:“人家那是懂禮,咱又不是規矩人家,何必那麽多講究,司兒頭一次結識朋友,我總得給你把把關。”
呂司腰板一挺,得意道:“郭嘉可聰明了,我這位朋友絕對沒話說。”
周珈略為詫異:“比之你來如何?”
呂司非常不情願的承認道:“比我聰明。”
周珈大笑:“聰明好,聰明好,你這混賬小子,就該結交一些聰明的朋友,免得你得意忘形。”
呂司白他一眼,自己哪裏混賬了。
周珈冷哼一聲,臭小子專斷獨行,固執己見,處處都混賬,要不是自己正好認識賈化,看他去哪裏學習知識,想起賈化,周珈轉而問道:“賈兄近來可好?”
呂司想了想,實話實說道:“先生精神不錯,罵人中氣十足,身體很好。”
周珈氣結,瞪著他:“你還好意思說?”
呂司翻了個白眼,他有什麽不好意思,先生沒事找事,沒毛病挑毛病,又不是他把先生氣到了。
周珈歎息了一聲:“唉,賈兄若能娶妻生子就好了。”
呂司沉默,先生還在黨禁之中,又是罪人之後,誰家會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思索了一會兒,呂司安慰他道:“總有一□□廷會解除黨禁,叔父莫急,司相信,時間不會太久。”
周珈似笑非笑瞅著他:“又是你的直覺?”
呂司撇了撇嘴:“愛信不信。”
周珈輕歎:“但願如此。”他也惟願朝廷能解除黨禁,若不然,他就連想去給老師墳前上柱香,此時也必須偷偷摸摸。
呂司問道:“對了,叔父如何識得先生?”
周珈瞥他一眼,說道:“賈兄的叔父,便是教我學問的那位先生。”
呂司恍然大悟,教導周珈學問的人,正是一位遭受黨錮之禍的老者,沒想到,晉鵬叔父和先生之間還有這層關係。
周珈歎道:“先生不願收我為弟子,何嚐不是擔心連累了我。”
呂司心中黯然,賈化不願收他為弟子,恐怕也是擔心連累了他,呂司有些煩悶,賈化的脾氣就像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連續磨了他一個月,硬是不肯鬆口跟他離開,不過,呂司心裏也能明白,先生若是離開,便真成了罪人,賈家世代清白,先生又豈肯擔下這樣的罪名,更何況,明年黨禁便會解除,罪臣將會得到赦免,先生也會重見天日,問題是.......
呂司擔心明年黃巾之亂,先生會出意外,罷了,呂司非常無奈地想道,先生願意怎樣就怎樣罷,大不了等義父回來,再欠太平道一個人情,總歸要保證先生的安全。
說話間,幾人來到堂屋,屋裏桌上擺滿好菜,還有幾壺好酒。
周珈喜笑顏開,總算不枉費他提前讓人捎信回來,司兒準備的極是周到,要不是顧忌禮節,周珈已經迫不及待想開動。
陳杞,韓周,李行山,幾人大開眼界,這菜做的太漂亮,漂亮的都不忍心動筷子,味道聞著太香,香的讓人垂涎三尺。
周珈連忙催促道:“快去把人叫來開飯。”
呂司點頭,轉身去房裏找郭嘉,至於王二勇等人,不用喊,這群人鼻子比狗還靈,肯定馬上就到。
回到房裏,郭嘉正在看書。
呂司走了過去,順手把書拿開,挑眉看了郭嘉一眼:“書看久了傷神,叔父叫你出去用飯。”
郭嘉瞪著他,兩人對視了一會兒,郭嘉發現不起作用,立馬轉身給他一個後腦勺,然後把被子往頭上一蒙:“不去,能看不能吃,我去幹嘛。”
呂司笑道:“可以吃一些清淡的,叔父說想見見你。”
郭嘉伸出腦袋,輕哼了一聲,隻用控訴的眼神陰惻惻地瞪著呂司,仿佛他做了什麽罪大惡極的事情。
呂司有些無奈,他的三觀簡直碎了,越和郭嘉相處,他越感覺不到曆史上郭嘉的那種風采絕倫,現在的郭嘉,根本就是一個熊孩子,說俗氣點叫中二,脾氣臭,小心眼兒,算計還頗多,不就是這兩天吃飯的時候,他們吃肉,郭嘉吃素嗎,要不要這樣記恨。
郭嘉不情願的爬起身,盡管他非常不想出去,但是他也明白,長者的話不可推辭,否則便是失禮。
呂司笑道:“放心,今日是我親自下廚,不辣的菜,你都可以淺嚐。”
郭嘉驚訝地抬起頭:“你下廚?”
呂司挑眉:“有何不可?”
郭嘉抿嘴笑了笑:“那我可要一飽口福。”聽說王二勇的手藝也是呂司教的,郭嘉其實很好奇,究竟是什麽樣的環境,才能養出這樣的孩子,會醫術,還會廚藝,世人皆道君子遠庖廚,從前郭嘉也是這樣認為,但是,看見呂司毫無顧忌談做飯,他竟然沒有一點違和感,絲毫沒有覺得這有什麽不對。
呂司拿了一件裘衣給他:“那就快走,外麵冷,你穿厚些,省得病情反複。”
郭嘉連忙說道:“今天我已經好多了。”
呂司聞音知雅意,瞥他一眼,淡淡道:“好多了也要繼續施針,不過,藥方可以換了,再過三天,施針可改為三天一次,你底子弱,想要根治病情,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郭嘉鼻子一哼,覺得呂司壞透了,不是他的心眼兒小,而是呂司太過份,總是誘惑他。
白天的時候,郭嘉獨自在房裏用飯,沒有對比就沒有差別。
下午,呂司和郭嘉一起用飯,一個人吃清湯寡水,一個人吃大魚大肉,這不是擺明了氣他嗎?
郭嘉自以為,他是一個很風度的君子,但是這種君子風度,每次遇見呂司就破功,這家夥從來不按牌理出牌,兩人之間時常鬥智,一卷文章各抒己見,他們各執一詞,輸贏也各有勝負。
說句實話,郭嘉有些受打擊了,一個八歲孩童都能把他辯論倒,讓他深感慚愧,心裏更是升起了熊熊鬥誌,學習更加用功,總不能真讓一個孩子把他比下去。
呂司卻是心中感歎,他和郭嘉鬥智,卻是輸多贏少,郭嘉不愧為三國時期的鬼才,年僅十四,智慧便不可小窺。
他勝郭嘉,勝在多出了兩千年的文化與見識。
郭嘉做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古人,劍出偏鋒,智計百出,若論真正的實力,簡直可以把他碾壓,呂司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