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話,讓我陷入沉思。
我病後,經常在家裏發呆,百無聊賴地看著窗外,刮風下雨打雷閃電陽光燦爛。最近,關於馮小剛的報道很多,一個名動四海的名導演,據說是因為得了重病,以致放棄生育。馮小剛在博客上回應說:“不是不識好歹,皆因諸事順遂,僅此小小報應添堵遠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強。這是平衡。”想想也是,於是我經常回憶過去,把小時候偷鄰居一個雞蛋等無數惡事也翻出來,證明自己的病是“報應”。
我也到陽台外站立,看底下的樹木生機勃勃,鳥語花香,很是讓人羨慕嫉妒。不過,我手邊的花草就懶得理會,破敗不堪。有人說,從一個人養的花草可以看出他的心境,是有道理的。
我最喜歡看就是一兩隻鳥兒在樹上跳舞,他們從一株樹飛到另一株樹上,從一個枝頭飛到另一個枝頭,從一朵花舞到另一朵花,從容不迫,興高采烈。我就想像它們那樣,能夠在花間無憂無慮地嬉鬧,真的,我就希望能變成那隻鳥——我知道,那是一個夢想。
其實,在前文我就說過,自己是一個在枝頭上飛來飛去、疲於奔命的鳥,又為何願意成為一隻鳥呢?沒有什麽別的原因,我就是覺得,自己,其實就是一隻鳥。
三毛曾經說過,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裏安詳,/一半在風裏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如果有來生,要化成一陣風,/一瞬間也能成為永恒。/沒有善感的情懷,沒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裏灑脫,/一半在春光裏旅行;/寂寞了,孤自去遠行。/把淡淡的思念統帶走,/從不思念、從不愛戀;/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恒,沒有迷途的苦惱。/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溫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記住了,她也想做一隻鳥。一隻自由自在的鳥。
不過,那是何等的奢望。生病,失去自由的我曾幻想自己是一叢花,一棵樹,或者是一根草。甚至,做一個螞蟻也好,可以無憂無慮——至少我覺得。沒有哀樂喜怒,對了,就那麽長著。當然,我更願意自己是一個飛鳥,在花間翩翩起舞。
那個令我討厭的自己,不知何時在心底裏沒有一絲分量。據說,美國《幸福》問讀者:假如讓你重新選擇,你做什麽?沒想到答案五花八門,一位軍人選擇去鄉間開一個雜貨鋪;一位女部長選擇到海濱經營一個小旅館;一位市長的願望是改行當攝影記者;一位勞動部長想做一家飲料公司經理。幾位商人的回答最離奇,一位想變成女人,一位想成為一條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為植物。其間,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總統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麵包師的,應有盡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現在的自己。那麽,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的我,希望成為一隻鳥兒,也不算過份。
對了,父親去世後,道士說他變成了一隻鳥,為此我還寫了一篇文章《哪隻鳥兒是父親》紀念他。如果我也是鳥兒,我就可以看到父親了。
2015年年初,我加入了一個qq群,共同的境遇讓大家暢所欲言。有人說要一個浪跡天涯的攝影師!也有人說她還是喜歡生活,她還想當個全職太太,全心全意地去照顧好自己的父母、丈夫和寶寶,做個好女兒、好妻子、好媳婦、好母親。有人說,其實她想做一隻寵物貓!有人說他一直想的是做一顆樹,一顆懸崖峭壁上的樹,人家可以看但不能砍的樹!這當然不是我的理想,我隻是想做一隻鳥。為什麽變成樹就不能砍呢?如果有一隻大鳥,它想吃掉我這隻小鳥,如果有一杆獵槍向我瞄準,如果他們都感到快樂,我覺得也是值得的。
在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裏,那裏的土著居民生活異常簡樸,卻怡然自得,覺得幸福異常。在一個如此偏僻的小島上,人們僅僅是因為生活簡樸就認為這是最幸福的話,那麽幸福就來得容易了。如果我是一隻小鳥,我要飛到那個小島,領略幸福——我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譚維維在演唱一首歌時說:以前人們在四月開始收獲/躺在高高的穀堆上麵/笑著/我穿過金黃的麥田/去給稻草人唱歌/等著落山風吹過/你從一座叫“我”的小鎮經過/剛好屋頂的雪化成雨飄落……那個在天空上飛翔的精靈,就是我,一隻想做鳥兒的我。
我就想當一隻鳥。
我病後,經常在家裏發呆,百無聊賴地看著窗外,刮風下雨打雷閃電陽光燦爛。最近,關於馮小剛的報道很多,一個名動四海的名導演,據說是因為得了重病,以致放棄生育。馮小剛在博客上回應說:“不是不識好歹,皆因諸事順遂,僅此小小報應添堵遠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強。這是平衡。”想想也是,於是我經常回憶過去,把小時候偷鄰居一個雞蛋等無數惡事也翻出來,證明自己的病是“報應”。
我也到陽台外站立,看底下的樹木生機勃勃,鳥語花香,很是讓人羨慕嫉妒。不過,我手邊的花草就懶得理會,破敗不堪。有人說,從一個人養的花草可以看出他的心境,是有道理的。
我最喜歡看就是一兩隻鳥兒在樹上跳舞,他們從一株樹飛到另一株樹上,從一個枝頭飛到另一個枝頭,從一朵花舞到另一朵花,從容不迫,興高采烈。我就想像它們那樣,能夠在花間無憂無慮地嬉鬧,真的,我就希望能變成那隻鳥——我知道,那是一個夢想。
其實,在前文我就說過,自己是一個在枝頭上飛來飛去、疲於奔命的鳥,又為何願意成為一隻鳥呢?沒有什麽別的原因,我就是覺得,自己,其實就是一隻鳥。
三毛曾經說過,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裏安詳,/一半在風裏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如果有來生,要化成一陣風,/一瞬間也能成為永恒。/沒有善感的情懷,沒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裏灑脫,/一半在春光裏旅行;/寂寞了,孤自去遠行。/把淡淡的思念統帶走,/從不思念、從不愛戀;/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恒,沒有迷途的苦惱。/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溫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記住了,她也想做一隻鳥。一隻自由自在的鳥。
不過,那是何等的奢望。生病,失去自由的我曾幻想自己是一叢花,一棵樹,或者是一根草。甚至,做一個螞蟻也好,可以無憂無慮——至少我覺得。沒有哀樂喜怒,對了,就那麽長著。當然,我更願意自己是一個飛鳥,在花間翩翩起舞。
那個令我討厭的自己,不知何時在心底裏沒有一絲分量。據說,美國《幸福》問讀者:假如讓你重新選擇,你做什麽?沒想到答案五花八門,一位軍人選擇去鄉間開一個雜貨鋪;一位女部長選擇到海濱經營一個小旅館;一位市長的願望是改行當攝影記者;一位勞動部長想做一家飲料公司經理。幾位商人的回答最離奇,一位想變成女人,一位想成為一條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為植物。其間,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總統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麵包師的,應有盡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現在的自己。那麽,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的我,希望成為一隻鳥兒,也不算過份。
對了,父親去世後,道士說他變成了一隻鳥,為此我還寫了一篇文章《哪隻鳥兒是父親》紀念他。如果我也是鳥兒,我就可以看到父親了。
2015年年初,我加入了一個qq群,共同的境遇讓大家暢所欲言。有人說要一個浪跡天涯的攝影師!也有人說她還是喜歡生活,她還想當個全職太太,全心全意地去照顧好自己的父母、丈夫和寶寶,做個好女兒、好妻子、好媳婦、好母親。有人說,其實她想做一隻寵物貓!有人說他一直想的是做一顆樹,一顆懸崖峭壁上的樹,人家可以看但不能砍的樹!這當然不是我的理想,我隻是想做一隻鳥。為什麽變成樹就不能砍呢?如果有一隻大鳥,它想吃掉我這隻小鳥,如果有一杆獵槍向我瞄準,如果他們都感到快樂,我覺得也是值得的。
在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裏,那裏的土著居民生活異常簡樸,卻怡然自得,覺得幸福異常。在一個如此偏僻的小島上,人們僅僅是因為生活簡樸就認為這是最幸福的話,那麽幸福就來得容易了。如果我是一隻小鳥,我要飛到那個小島,領略幸福——我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譚維維在演唱一首歌時說:以前人們在四月開始收獲/躺在高高的穀堆上麵/笑著/我穿過金黃的麥田/去給稻草人唱歌/等著落山風吹過/你從一座叫“我”的小鎮經過/剛好屋頂的雪化成雨飄落……那個在天空上飛翔的精靈,就是我,一隻想做鳥兒的我。
我就想當一隻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