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威出了陸府後,想著陸琉雖說答應了自己,可既沒有給他陸希八字,也沒說個具體定親時間,三年後?高威摸摸下巴濃須,萬一這三年他改變主意了怎麽辦?


    “郎君?”近衛見高威站馬匹前不動,遲疑叫了一聲。


    “走,入宮去!”高威翻身上馬,決定找自己那皇帝女婿掰扯去。


    “說乞——元澈答應把皎皎嫁給阿嚴?”聽到這個消息,饒鄭啟一向喜怒不形於色,也忍不住麵露詫異,他一直以為陸家想把皎皎嫁給袁敞呢。就算不嫁給袁敞,他也真沒想到陸琉會把愛女下嫁到高家去。鄭啟倒不是看不上高家,不然他也不會把愛女下降高家了,隻是高家畢竟不是士族,高嚴也不是高囧。


    “皎皎終生大事,當然是她自己做主。”


    鄭啟突然想起了陸琉之前對自己說話,說來除了袁敞之外,高嚴也是和皎皎青梅竹馬長大,要論才貌也足可以和皎皎媲美,到是還真挺符合他那幾個條件。鄭啟莞爾,元澈這小子還是那樣胡來!


    “對,陛下,元澈老弟倒是沒拒絕,但又不肯定親,也沒給陸大娘子生辰八字,說他這是算婉言拒絕嗎?”高威抓了抓臉上胡子,頗為苦惱說。


    鄭啟似笑非笑望著高威,這老小子不是明知故問嗎?“他要是想拒絕,還需要‘婉拒’嗎?直接趕出去就是了。元澈也就這兩個女兒,又一向疼愛皎皎,這會去提親,他怎麽肯答應?皎皎還小,就先等上三年再說吧。”


    “嘿嘿嘿——這不是不知道元澈老弟心性,特地來向陛下討教嗎?”高威賊兮兮笑道。


    “這老小子,得了便宜還賣乖!”鄭啟笑著拿起一本奏折丟到了高威身上,說出來高威想聽話,“好了,朕知道了,等元澈回來了,會親自跟他說。”不過元澈什麽時候肯嫁女兒,他可管不了。鄭啟可是記得清楚,元澈當初和他說過,他要讓女兒滿了十八再嫁。


    “是!”高威來鄭啟這兒,也不是指望鄭啟能說服陸琉,讓兩現提親。而是有意讓鄭啟知道,陸家大娘子他們高家定了,回頭如果真有橫插一刀——他們高家可不會賣帳!真鬧出什麽事來,陛下麵前也好交代。


    高威和鄭啟扯了一會,就得意洋洋走了,鄭啟等高威走後,想起昨天樂平舉動,臉色一沉,看來他是太寵樂平了,把她都寵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起身往皇後宮中走去。


    高皇後這會正摟著九皇女,教她說話,見鄭啟進來了,笑著將九皇女放到鄭啟懷中,“正好育郎來了,給她講孔融讓梨故事。”


    “這不是她之前就聽過了嗎?”鄭啟掂了掂手中小胖娃,“貌似又沉了些。”


    “這故事啊,天天跟她說個十來遍,可就小纏精還是天天纏著說。”高皇後點點九皇女挺挺小鼻子,九皇女以為阿母同自己玩,笑嘻嘻去抓高皇後手。


    鄭啟失笑,見外頭天氣還不錯,就對高皇後說:“走吧,們去大母那兒,有好消息同們說。”


    “好消息,什麽好消息?”高後抬手輕挽鬢發道。


    “等去了那兒再說,省得再說第二遍了。”鄭啟笑著說。


    “育郎——”高後嬌嗔,鄭啟哈哈大笑,心情頗好抱著女兒,挽著嬌妻往長樂宮走去。內侍和乳母想上前去抱九皇女,鄭啟也沒讓,他精於騎射,又一向重視鍛煉,抱個三歲小胖娃還是很輕鬆。


    “陛下,前幾日已經把樂平嫁妝理差不多了,想著阿元是樂平生母,不如再問問阿元意思?”高皇後提議道。


    “不用了,樂平大婚一切都有做主吧。”鄭啟淡淡說,“她也馬上要成親了,成親前就宮中養養性子吧,別四處亂跑了。”鄭啟陛下是堅決不會承認自己孩子德行不好,一切錯都是有唆使,而元貴妃鄭啟心目中無疑就是唆使自己女兒變壞罪魁禍首!


    “也是,樂平公主府也要開建了,正好想問問她,想怎麽弄自己公主府呢。”高皇後笑著說,“這可是本朝建第一個公主府呢!”


    鄭啟聽到公主府,眉頭皺了皺,這會還沒嫁進去就如此,如果真建了公主府……“她兩個姑姑都沒建公主府,她也就算了吧。”鄭啟道,“就和她們一樣,門口列上雙戟,修葺下高府就夠了,這幾年天災頻發,她身為公主,理應節儉。”


    豫章和常山沒有公主府,那是有緣故,豫章當上公主時候,她和劉毅都成親許久了,又一直和劉毅分居,哪裏提得起什麽精神建公主府?至於常山,她下降家是吳郡陸氏,當時先帝鄭裕就要求女兒“婦事舅姑如父母”,有了公主府,就不能天天晨昏定省了,故隻陸府門前列了雙戟。而高府如今再顯貴,也不可能比得上十世八公陸氏,高皇後也隻是不太抱希望一提而已,沒想到陛下居然真免了樂平公主府,高皇後抿嘴微微一笑,沒了公主府,看她怎麽亂來。


    帝後說話間,就來到了長樂宮,兩給太皇太後請安後,鄭啟就說了高後好奇已久好消息。


    “說阿琉答應把皎皎許給阿嚴了?”高太皇太後聽到鄭啟說這個消息,真是又驚又喜,連高後都歡喜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隻拉著鄭啟衣袖問:“育郎,說可是真?”


    “還會騙們不成?”鄭啟好笑反問。


    高太皇太後和高後同時失笑,“這下可得好好給小皎皎準備嫁妝了!”高太皇太後笑眯眯說道。


    豫章前幾天劉家,劉家丁旺盛,滿府是孩子,鬧得豫章頭疼心慌,得了一個空隙,借口給祖母請安,帶著劉輕、劉軟入宮,實則是緩口氣,卻聽到陸希和高嚴訂親消息,不由一怔,皎皎嫁給高嚴?豫章眼底浮起一絲擔憂,兩出身完全不同,能處來嗎?但轉念一想,高嚴是阿弟教養大,和皎皎青梅竹馬,又一向對皎皎言聽計從,心裏稍稍放鬆了些,畢竟是皎皎終生大事,阿弟肯答應,也應該是經過慎重考慮吧?又聽高太皇太後這麽一說,她也隨口附和道:“是啊,大母,們可要好好合計合計了。”


    高皇後聽兩這麽一說,有些擔憂朝鄭啟望去,之前鄭啟提起樂平和陽平婚事時候,高太皇太後可沒什麽表示啊。對高後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高太皇太後疼哪個她都開心,可她擔心宮裏其他會說閑話。


    鄭啟豈是意這種事?他戲謔對高太皇太後說:“瞧著阿嚴這小子可有磨了,當初元澈可是跟說過,女孩子十八歲嫁生子好。”


    “哈哈——”高太皇太後笑著搖頭,“阿琉這孩子,說些胡話,想當年十八時候,都是兩個孩子阿娘了!”


    陸琉這話,也不是他一觀點,從前梁開始,士族女出嫁都比較晚,越是受寵士族女嫁就越晚,相對士族弟子成親年紀都比較早,故士族中很多夫妻,妻子年紀都比丈夫要大一些。


    鄭啟陪著高太皇太後說笑了一會後,就先離開了,高皇後見天色不早了,也不打擾太皇太後休息,同豫章一起離開了。


    、


    、


    、


    “六匣金子?”


    陸希剛到家,就接到了一個驚喜,她飛梳洗過後,興衝衝連頭發都沒擦幹,就來找自己老爹了。陸琉送走高威後,就去沐浴,長伯來書房時候,內書房裏隻有陸希一,聽到長伯回報,陸希就算心裏有準備,也吃了一驚。


    “不止六匣金子,還有三大箱書畫,餘下十七箱皆為竹簡。”長伯看到一匣黃金後,就立刻讓把餘下箱子都打開,除了那六個小匣裏是金條外,剩下二十個箱子到全是書畫竹簡,“讓稍稍整理了下,那些書畫基本都是今所作,那些竹簡倒都是古籍,似乎是古纂字。”長伯也是陸家,雖然讀書無成,可該有見識還是有。


    這些書畫竹簡是高家父子這些年積蓄,高威自己大字不識幾個,可他從小就喜歡書畫這些雅物,當年跟著鄭裕,打劫了不少地方豪強,高威每到一處除了金銀珠寶外,就愛搶這些字畫。他這習慣又被完美被兩個兒子給繼承了,故高家私庫中書畫還真不少。當年高嚴有機緣拜入陸琉門下,喜得高威大開了十二天流水席。這次來陸家時候,原本他原本隻想送這些字畫,可看了半天,還是覺得禮薄了一些,後還是高元亮提議,不如再加點金銀,他才大手一揮,加上了那六箱黃金。


    “還——真是雅俗共賞……”陸琉梳洗完,回內書房,就聽到長伯回報,也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遲疑了一會,才勉強說了這麽一句話。


    陸希則別過頭暗暗好笑,她還第一次見耶耶這麽委屈給找借口呢!


    陸琉瞪了女兒一眼,吩咐長伯道,“先把那些字畫竹簡清理下,若真是古纂,就算送到六伯那兒去。”


    書房兩個僮兒隨著長伯一起退下,這兩個書童從小就陸琉書房伺候,論才華學識以及對書畫鑒賞,稱不上大家,也比尋常士子要強上許多。


    陸琉道:“等樂平公主和高元亮大婚時候,就照著這份禮,多一些補上去就是了。”他頓了頓道,“黃金就別送了,送些金器好了。”


    “知道。”陸希點點頭,想起自己來目,“耶耶,給看樣好東西。”


    “什麽?”陸琉聞言挑眉,他可很難得會聽女兒誇某樣東西為好東西。


    “看!”陸希從春暄手中接過一個木匣放陸琉麵前。


    陸琉揭開木匣,裏麵是一疊切好紙,陸琉拿起一張,紙剛入手他就覺觸感有異,“咦?”陸琉直起了身體,專注望著手中紙,“磨墨。”


    伺候筆墨丫鬟上前給陸琉磨墨,陸希則靠軟榻上,散著頭發,讓丫鬟給她拭幹濕發。


    陸琉蘸了墨,紙上大書了幾個字,他就發現了這紙和他慣用紙不同之處,不僅紙麵呈淺淺黃色、光潔幼潤,且浸潤保墨、極易書畫,“皎皎,這是一直說竹紙?”陸琉放下筆欣喜問,女兒三年前曾對陸家名下造紙坊工匠說過,以嫩竹為原料造紙,作出紙質量好,隻是竹料堅硬,不易處理,工坊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製作。


    “是。”陸希看到成品,臉上難掩欣喜之色。


    學書畫多少都會對筆墨紙硯製作工藝有些了解,陸希考上研究生後,導師是南方知名國畫大家,注重對學生實踐培養,不僅帶他們到處采風寫生,還領過他們去工坊看古法筆墨紙硯製造工藝。陸希對這些工藝製作流程,多少還記得些。每次陸希看到自家工坊裏,把一棵棵參天大樹給鋸了做紙,她就覺得心揪揪疼,這些樹要長成這樣得要多少年啊!難怪這時紙張屬於奢侈品。


    江南一帶竹林多,竹子又是年生植物,陸希就想起了竹紙製作工藝,正巧陸家先輩也有琢磨過竹紙工藝,後礙於技術限製,不了了之。那位先輩很明確筆記中憂心忡忡寫道:“十年成樹,百年成林,造紙之技,靡費既廣,並害林木,長此以往,必竭澤而漁。”陸希就以那本筆記為借口,讓工坊研究竹紙。隻是她縱然記得製作步驟,一旦真正開始實踐,還是困難重重。


    她當年看過製作過程,皆為眾所周知幾個大步驟,餘下重要小細節都是商業機密,她不可能知道,且竹紙製作還分了生料、熟料,陸希自己也記得迷迷糊糊,她還提出舍棄澱粉糊劑,改為植物性紙藥,可她就記得紙藥製作原料幾個植物名稱,還是現代名稱,對具體如何製作紙藥,做完了應該加了多少進去,她完全都不清楚。


    陸家工匠照著她說法,第一年便出了成品,可成品還不如他們原來作紙好,同時造紙工藝又汙染嚴重……種種種種,讓竹紙生產困難重重,若不是陸希有是力物力財力折騰,根本支持不了這麽久。今年工坊終於製作出讓滿意成品後,立刻派送來了,陸希得了,就樂顛顛找陸琉獻寶來了。


    “真不錯。”陸琉對這幾張竹紙愛不釋手。


    陸希道:“耶耶,工坊這次做不多,就給了幾刀,先帶去益州,回頭等他們做多了,讓再送來。等工坊將這個竹紙技術掌握再熟練些後,就把這方法詳細記錄下來,上書給陛下,讓朝廷把這技術推廣出去。”


    “好!”陸琉聽女兒這麽一說,也覺得可行。陸琉比陸希要想長遠許多,樹苗要長成大樹起碼要十來年時間,可竹子隻需一年便能成林,且此竹紙需要還是嫩竹,所耗費時間短,這樣話,紙張便不再是昂貴之物,就算貧家弟子也能耗費起了,這樣讀書認字之就多了……這可是利國利民大好事啊!陸琉欣慰望著女兒,心中無不惋惜,若是阿儀有多好!看到皎皎這樣,她一定會很開心。


    陸希又和父親確定了他這次要帶去書籍和一些慣用之物後,先離開了,出去玩了好幾天,回來積了一堆事務呢。


    “姑娘,工坊那工頭還,要不要讓他先回去。”春暄對陸希說道。


    “讓他來書房見。”陸希說。


    春暄應聲而下,反正都是隔著屏風說話,陸希也懶得換衣服了,夏暑給陸希上了紅棗茶,阿平、阿安抬著一個大木箱進來。


    春暄領著工頭進來,那工頭剛進屋子,連屏風都不敢抬頭看一眼,就五體投地趴地上給陸希磕頭請安。


    “這些紙們做很不錯。”陸希讓工頭起來,讓丫鬟給了他一個蒲團,讓他跪蒲團上,誇獎他道。


    “老奴謝大娘子誇獎。”工頭顫巍巍又給陸希磕頭,他也是造紙老藝了,不過四十歲出頭,臉上已經布滿皺紋,看起來像是一個七旬老,活了那麽大歲數,第一次有機會進主家大門,還得了主家大娘子招待,又是激動又是害怕。


    “阿平。”陸希吩咐了一聲。


    阿平將那箱子揭開,居然是滿滿一箱子銀光閃亮銀錁子,工頭愣愣瞪著那些銀錁子,他這輩子連銅錢都不曾見過多少,別說比銅錢貴重多銀子了,就覺得那些東西明晃晃、看著很喜,形狀也是討喜葫蘆狀。


    “這些銀錁子是賞們,工坊上下每都有。”陸希說,這會陸希已經不會犯買東西用銀子笑話了,也知道金銀並不屬於流通貨幣。可她還是做不出,讓抬了幾筐幾筐銅錢打賞舉動,哪怕那樣具震撼性。她讓工匠按著金銀銅材質和重量不同,打造了瓜子和葫蘆兩種形狀小錁子,專門用來獎勵下。這次她用來打賞小銀葫蘆每個重三兩,換成銅錢夠尋常家用上兩三年了,算是厚賞了。


    “銀錁子——賞——們?”工頭頓時瞪大了眼睛,身體微微顫抖。


    陸希又對阿安使了一個眼色,阿安屈身從陸希身邊端起一托盤一兩一個小金葫蘆走了出去,擺放工頭麵前。


    工頭看到這些金葫蘆,身體不抖了,一下子僵硬了。


    “這些金葫蘆,們幾個工頭一一個。”陸希繼續說道,她頓了頓,又問:“聽說這次竹紙中,紙藥是一琢磨出來,該如何加入紙藥又是另一琢磨出來,還有把打漿機改進了?”工坊給陸希和陸琉提供紙,都是工踩踏而成高級手工紙,原料中竹麻纖維幾乎是完好無損剝離,這樣製作出來竹紙極易書畫,但耗費工較多,故陸家尋常用紙都是用打漿機打出來。


    “是。”工頭戰戰兢兢回道,“紙藥是家小子阿明折騰出來,漿中該加多少紙藥是另一個工頭老黃弄,打漿機不是們紙坊工匠改進,是們莊上一個傻小子。”


    “傻小子?”陸希聲音從屏風內傳出。


    工頭見大娘子似乎對那傻小子有興趣,便詳細說道,“那傻小子今年十八歲了,整天不幹活,也不肯娶媳婦,整天就對著村裏水車、打棉籽機發呆,後來他老子受不住了,才把他趕到們工坊裏來幹零活。”


    “他們三,這金銀錁子一賞兩份,以後以後若是們能造出比如今好紙,獎勵多。回頭給那三帶話,他們誰想讀書認字,就明天過來。”華夏從古至今,從科技都不甚重視,工匠地位低下,她沒法子改變他們社會地位,但至少可以改進他們物質生活。陸希琢磨著,他們不識字時候,都能把她說那些似是而非東西琢磨出來,如果認字了,讓他們多看點書,說不定能想出多東西。


    陸希話,別說老工頭不敢置信,連春暄等都以為自己聽錯了,大娘子對有功下,賞賜一向大方,可他們怎麽都沒想到大娘子會讓那三讀書認字。


    陸希說完這些話後,就吩咐春暄把領出去,自己則去陸家藏書院,拿耶耶路上所帶那些書籍。陸家藏書極為豐富,藏書樓足足有八棟,每棟都有三層樓高,整個藏書院極廣,這是裏僅次於陸家家廟神聖存,守護兵丁、整理書庫下,都比得上主院下數了。


    此處絕對不允許任何出現任何明火,院樓周圍都砌上高高防火牆,庭院中不僅挖了三口井,屋內每層樓上,都擺放了三四口大缸,缸中常年備有清水。等閑陸氏族未經允許,是絕對不許進入此藏書院,以陸琉身份,想要從藏書樓拿書,也必須他或是陸希親自到場。


    自陸琉和陸希回家後,高嚴很有自知之明一直沒上門,他知道就算上門了,先生也不會讓他見皎皎,就這樣一直熬到了十四日,他才借著明日要起程,今日來商定出發事宜借口,光明正大登門求見。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肥吧?算雙了。。。其實是受了深度霸王刺激,謝謝她長評!其實我對某劇透獅曾口出狂言,有長評俺一定雙!可是現 =口= 我能說我量嘛。。。囧


    ps我此鄭重譴責劇透獅,某人不讓我劇透,但是自己跑去劇透!其實大家不用擔心,大家知道,聽風是親媽,一向隻寫甜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玉堂金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看泉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看泉聽風並收藏玉堂金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