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深深的代溝
穿越未來後的生活記事 作者:浮遊的蜉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久沒寫過如此狗血的文了,苗可碼字碼得很亢奮,尤其她是定在柳東新和岑冰結婚時才揭露羅夏的穿越身份,而那已經預定是在文的三分之二處了,也就是說,在文的前三分之二,羅夏看起來都是男配,心懷痛苦的行事溫柔的對女主很好的男配,不描寫他的心理活動,隻寫他的處事、動作、言語,堆積出一個因為岑冰與他去世的女友很像而在照顧岑冰方麵比柳東新更稱職的保護者。
苗可的目標是,在前三分之二,要讓讀者們發出‘換男主’的強烈呐喊!而她就是絕對不會換~\(≧▽≦)/~
……咳,好吧,她其實就想知道二十三世紀的讀者調戲起來跟二十一世紀的有沒有差別。她再查了下《廢物》的每章被購買數,雖然已經知道這是一個全民(被迫)隻讀正版的時代,她還是看一次就驚豔一次——
看來靠寫文養活自己完全不是問題了,喵^^
重點是,不管占總讀書人數的百分之零點零零多少,她現在讀者人數的絕對值已經讓她很滿意了,是可以開展調戲的人數了。作為二十三世紀的新人,苗可決定以這種方式來慶祝自己的開張大吉(握拳)。
碼字碼得太亢奮的結果是,過了一周苗可才想起來她還有點後續工作沒做,趕緊敲了一段話扔到薑沛的聯絡號上:鍵盤用著很順手,敲擊的回彈力度現在感覺和剛拿到時一樣,沒有要報廢的跡象。謝謝。這十個用壞了我再找你做,當然,下次會付報酬。
扔完使用感想,苗可又立刻接著碼字,趁著對這個狗血故事的熱情正熾,要一氣嗬成,熱情被打斷可是很容易坑的。
另一邊,薑沛看著苗可發來的文字,難得的有些驚訝,他做的產品他最清楚,雖然肯定不可能用不壞,但再怎麽高頻率敲擊,一個用上幾年也是沒問題的,十個就是幾十年,即使再算上時間造成的自然損耗,起碼十幾二十年不在話下,怎麽苗可發來的消息他看著像是幾個月後就要再找他定製了呢?
錯覺吧?薑沛隻能這麽想,雖然他知道苗可定製鍵盤是為了大量輸入文字,也略猜測過是哪方麵的文字,但他的猜想中絕對不包括苗可正在幹的這件,也絕對沒有想過苗可的‘大量’是從上千萬字起算的。
現今還有聲帶正常的人用敲鍵盤的方式來長期寫每篇數十上百萬字的小說?傻瓜都會嘲笑其愚蠢,因為麵對那樣多的文字工作量,哪怕是聲帶出了問題的人也會選擇治好聲帶後再進行語音輸入,畢竟私人語音輸入設備的文字解讀率甚至比人耳都高。
就像薑沛無法理解苗可手速快過嘴速的二十三世紀異常狀況,苗可也無法理解那些用語音設備輸入文字的人,說一天的話,不會說到頭暈嗎?就算設置完善的私人語音輸入設備不要求音量,甚至含混在嘴裏的都可以,但她還是覺得發聲會扯動太多內髒,從舌頭一直到肚臍眼都不消停,而敲鍵盤隻用動幾個關節就好了。
明顯前者累得多嘛。真不明白這個世界為什麽不再用鍵盤碼小說。
這個疑惑在她看到《廢物》下的一條評論時,更發展到代溝的地步。
那條評論問:貓姑娘都是在哪裏寫文的?看文裏學校的風格,我覺得很像取材於我常去的喬瓦大學,貓姑娘給個暗號吧,說不定你來取材時我們能碰上呢?天台滅鬼那一段你是在第一教學樓樓頂錄的吧?一定是的吧?那圍欄的描寫肯定是看著那些鏽巴巴的玩意念的,據我所知隻有喬瓦大學還在用那麽破的東西!所以,貓姑娘,求見麵!
對此條評論苗可的想法是:
首先,曾經她好歹江湖人稱貓大……好吧,其實叫小喵的更多,但貓姑娘……這人怎麽肯定自己是女的?算了,這不重要,反正當年取筆名的時候隻是因為自家貓正對著盆子裏的晚餐魚叫得歡快,她就順手敲了其發音,這人沒抱怨自己的筆名莫名其妙——她曾經常遭遇這項投訴——就很好了。
重點是‘在哪裏寫文’是個什麽玩意?外出取材?她又不是富堅。網絡小說難道不是對著電腦靠幻想嗎?敬業的收集資料字數比寫文字數都多,不敬業的連原著都不看就敢開同人。
苗可一直覺得寫網絡小說的都是死宅,頂多是顯性宅和隱性宅的區別。但當她被評論勾出代溝感後,在網頁上找了找這個時代寫手們的活動,發現,兩個世界外帶兩百年的代溝,珠穆朗瑪峰都填不平啊。
私人語音輸入設備,可以設置綁定模式,限製其隻轉換唯一使用者的聲音,而將其他所有的聲音都過濾掉,這樣形成的文字就隻有使用者說的話。這種模式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環境下進行寫文工作,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寫手更願意親身站到各個地方,一邊看,一邊用聲音描述,之後稍加整理——主要是刪去與文無關的和他人的說話——就成文上傳。
旅遊寫文兩不耽誤,要說有什麽不好的,就是文章的口語化越來越嚴重,但大家都習慣了。
即使是某些科幻類故事,也通常會以某個實景為模板再加以改編,而故事中的人物活動通常也都有實際原型,或者還有人會進行電腦建模。
好處是,細節上非常真實,而壞處是,苗可囧囧有神地覺得自己和他們在做的大概不是一種事情。
微茫文學網上某篇名為《死亡迷宮》的文,作者在文字之外,還上傳了一個三維配圖,圖原創,也是收費的。圖的收費模式苗可還不清楚,反正這張圖比《死亡迷宮》的任何一章價格都高得多,苗可付費打開後,當場就被震住了。
那是這篇文的地形模型,完完整整的一個迷宮,整體是直徑九公裏的球狀物,據說不僅包含了《死亡迷宮》涉及的所有場景地點,連劇情並不涉及但迷宮構造需要的部分也詳細設計了出來。據考據黨們說該模型與文章內容完全一致,包括道路、裝飾、牆上花紋、機關設置等等等等,沒有絲毫矛盾,而且該模型本身也設計合理,完全能夠以此為準建造實物。讀者在看模型時可以任意截取斷麵,並進行局部放大縮小旋轉等操作,還可設定沿道路行走,體驗主角的經曆或者自行探索解謎道路。
要……要不要這麽技術流……苗可瞪著那配圖——對,那文管這該死的玩意叫配圖——捂著心髒自卑:對比一下,自己寫的那些都是神馬東西……她決定在自己的專欄及每篇文的文案裏都標注‘本人的所有文都是瞎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然後苗可狠狠記住了《死亡迷宮》的作者……誒,這時她才發現,文的作者和圖的作者還不是一個人。
文學網都允許合作寫文的模式,一篇文裏,一個人寫第一章一個人寫第二章再來個人寫第三章,或者某一章同時署幾個人的名字,都是可以的。
至於收益,如果雖然整篇文有多個作者但每章隻有一個,那信用點的分配依然是單章收益每五點網站拿走一點其餘歸作者——稿費本來就是按章結算。
如果單章有多個作者,則還要分情況,如果是並列,那麽獲得的第一個信用點歸順序上的第一個作者——如何排序作者自己商量,以網站上最終顯示為準進行收益分配——第二個信用點歸第二個作者……第五個信用點依然歸網站,基本上算是平分,當然,排在後麵的很可能會吃虧一個信用點,不過沒人會計較這個。
如果明確區分了主要作者與次要作者,那麽需要主次要作者們自行簽訂協議確定分配比例,然後提交網站進行數據對應,獲得收益後自動執行。比如前三個信用點歸主要作者,第四個信用點歸次要作者,第六個信用點歸另一個次要作者,接下來三個信用點又歸主要作者……這樣循環之類的。
《死亡迷宮》的文字作者是‘翻手為雲覆手雨’,而那個三維模型——苗可實在無法用將那玩意稱為‘配圖’,畢竟她自己也配過圖……手繪的鉛筆草稿掃描圖= =——的作者是‘純屬幫忙’。
這兩個破名字怎麽覺得都這麽兒戲呢?苗可一邊嘀咕一邊查看兩人專欄下的作品列表,卻都隻有這麽一個作品。當然,這不能說明那兩人就真隻完成了這一項東西,因為雖然寫手發文是要綁定真實身份,但一個真實身份下卻可以隨意開無數個馬甲,每個馬甲還都有一個單獨的專欄,萬一這兩人就喜歡開著小號來震撼大眾呢?
至少‘純屬幫忙’取這個筆名很可能就是字麵意思,不過更可能這人根本不混網文圈,由‘《死亡迷宮》找茬小隊’分析,‘純屬幫忙’的主職應該是建築設計,不過兩位作者對此都沒有回應。
純屬幫忙除了甩了個模型出來外完全就算不存在,讀者的任何詢問他都一律不回複——很多人都堅信他壓根兒就沒看。
至於翻手為雲覆手雨,他倒是非常積極地與讀者交流,但一分析他的交流內容,那是天南海北全部胡謅一句真話沒有。不要說透露兩人身份了,連載期間他連劇透都八成是假的還有兩成是誤導,甚至很多人已經糊塗了翻手為雲覆手雨的性別。照說,在微茫上寫文的,男性居多,可是,這廝的某些言語又像是女性,但有些句子又隻可能男人才會說,最終,大家把他定位為了人妖。
——這王八蛋還不如和純屬幫忙一樣裝神秘呢。這是《死亡迷宮》讀者們的普遍感想。
苗可的目標是,在前三分之二,要讓讀者們發出‘換男主’的強烈呐喊!而她就是絕對不會換~\(≧▽≦)/~
……咳,好吧,她其實就想知道二十三世紀的讀者調戲起來跟二十一世紀的有沒有差別。她再查了下《廢物》的每章被購買數,雖然已經知道這是一個全民(被迫)隻讀正版的時代,她還是看一次就驚豔一次——
看來靠寫文養活自己完全不是問題了,喵^^
重點是,不管占總讀書人數的百分之零點零零多少,她現在讀者人數的絕對值已經讓她很滿意了,是可以開展調戲的人數了。作為二十三世紀的新人,苗可決定以這種方式來慶祝自己的開張大吉(握拳)。
碼字碼得太亢奮的結果是,過了一周苗可才想起來她還有點後續工作沒做,趕緊敲了一段話扔到薑沛的聯絡號上:鍵盤用著很順手,敲擊的回彈力度現在感覺和剛拿到時一樣,沒有要報廢的跡象。謝謝。這十個用壞了我再找你做,當然,下次會付報酬。
扔完使用感想,苗可又立刻接著碼字,趁著對這個狗血故事的熱情正熾,要一氣嗬成,熱情被打斷可是很容易坑的。
另一邊,薑沛看著苗可發來的文字,難得的有些驚訝,他做的產品他最清楚,雖然肯定不可能用不壞,但再怎麽高頻率敲擊,一個用上幾年也是沒問題的,十個就是幾十年,即使再算上時間造成的自然損耗,起碼十幾二十年不在話下,怎麽苗可發來的消息他看著像是幾個月後就要再找他定製了呢?
錯覺吧?薑沛隻能這麽想,雖然他知道苗可定製鍵盤是為了大量輸入文字,也略猜測過是哪方麵的文字,但他的猜想中絕對不包括苗可正在幹的這件,也絕對沒有想過苗可的‘大量’是從上千萬字起算的。
現今還有聲帶正常的人用敲鍵盤的方式來長期寫每篇數十上百萬字的小說?傻瓜都會嘲笑其愚蠢,因為麵對那樣多的文字工作量,哪怕是聲帶出了問題的人也會選擇治好聲帶後再進行語音輸入,畢竟私人語音輸入設備的文字解讀率甚至比人耳都高。
就像薑沛無法理解苗可手速快過嘴速的二十三世紀異常狀況,苗可也無法理解那些用語音設備輸入文字的人,說一天的話,不會說到頭暈嗎?就算設置完善的私人語音輸入設備不要求音量,甚至含混在嘴裏的都可以,但她還是覺得發聲會扯動太多內髒,從舌頭一直到肚臍眼都不消停,而敲鍵盤隻用動幾個關節就好了。
明顯前者累得多嘛。真不明白這個世界為什麽不再用鍵盤碼小說。
這個疑惑在她看到《廢物》下的一條評論時,更發展到代溝的地步。
那條評論問:貓姑娘都是在哪裏寫文的?看文裏學校的風格,我覺得很像取材於我常去的喬瓦大學,貓姑娘給個暗號吧,說不定你來取材時我們能碰上呢?天台滅鬼那一段你是在第一教學樓樓頂錄的吧?一定是的吧?那圍欄的描寫肯定是看著那些鏽巴巴的玩意念的,據我所知隻有喬瓦大學還在用那麽破的東西!所以,貓姑娘,求見麵!
對此條評論苗可的想法是:
首先,曾經她好歹江湖人稱貓大……好吧,其實叫小喵的更多,但貓姑娘……這人怎麽肯定自己是女的?算了,這不重要,反正當年取筆名的時候隻是因為自家貓正對著盆子裏的晚餐魚叫得歡快,她就順手敲了其發音,這人沒抱怨自己的筆名莫名其妙——她曾經常遭遇這項投訴——就很好了。
重點是‘在哪裏寫文’是個什麽玩意?外出取材?她又不是富堅。網絡小說難道不是對著電腦靠幻想嗎?敬業的收集資料字數比寫文字數都多,不敬業的連原著都不看就敢開同人。
苗可一直覺得寫網絡小說的都是死宅,頂多是顯性宅和隱性宅的區別。但當她被評論勾出代溝感後,在網頁上找了找這個時代寫手們的活動,發現,兩個世界外帶兩百年的代溝,珠穆朗瑪峰都填不平啊。
私人語音輸入設備,可以設置綁定模式,限製其隻轉換唯一使用者的聲音,而將其他所有的聲音都過濾掉,這樣形成的文字就隻有使用者說的話。這種模式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環境下進行寫文工作,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寫手更願意親身站到各個地方,一邊看,一邊用聲音描述,之後稍加整理——主要是刪去與文無關的和他人的說話——就成文上傳。
旅遊寫文兩不耽誤,要說有什麽不好的,就是文章的口語化越來越嚴重,但大家都習慣了。
即使是某些科幻類故事,也通常會以某個實景為模板再加以改編,而故事中的人物活動通常也都有實際原型,或者還有人會進行電腦建模。
好處是,細節上非常真實,而壞處是,苗可囧囧有神地覺得自己和他們在做的大概不是一種事情。
微茫文學網上某篇名為《死亡迷宮》的文,作者在文字之外,還上傳了一個三維配圖,圖原創,也是收費的。圖的收費模式苗可還不清楚,反正這張圖比《死亡迷宮》的任何一章價格都高得多,苗可付費打開後,當場就被震住了。
那是這篇文的地形模型,完完整整的一個迷宮,整體是直徑九公裏的球狀物,據說不僅包含了《死亡迷宮》涉及的所有場景地點,連劇情並不涉及但迷宮構造需要的部分也詳細設計了出來。據考據黨們說該模型與文章內容完全一致,包括道路、裝飾、牆上花紋、機關設置等等等等,沒有絲毫矛盾,而且該模型本身也設計合理,完全能夠以此為準建造實物。讀者在看模型時可以任意截取斷麵,並進行局部放大縮小旋轉等操作,還可設定沿道路行走,體驗主角的經曆或者自行探索解謎道路。
要……要不要這麽技術流……苗可瞪著那配圖——對,那文管這該死的玩意叫配圖——捂著心髒自卑:對比一下,自己寫的那些都是神馬東西……她決定在自己的專欄及每篇文的文案裏都標注‘本人的所有文都是瞎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然後苗可狠狠記住了《死亡迷宮》的作者……誒,這時她才發現,文的作者和圖的作者還不是一個人。
文學網都允許合作寫文的模式,一篇文裏,一個人寫第一章一個人寫第二章再來個人寫第三章,或者某一章同時署幾個人的名字,都是可以的。
至於收益,如果雖然整篇文有多個作者但每章隻有一個,那信用點的分配依然是單章收益每五點網站拿走一點其餘歸作者——稿費本來就是按章結算。
如果單章有多個作者,則還要分情況,如果是並列,那麽獲得的第一個信用點歸順序上的第一個作者——如何排序作者自己商量,以網站上最終顯示為準進行收益分配——第二個信用點歸第二個作者……第五個信用點依然歸網站,基本上算是平分,當然,排在後麵的很可能會吃虧一個信用點,不過沒人會計較這個。
如果明確區分了主要作者與次要作者,那麽需要主次要作者們自行簽訂協議確定分配比例,然後提交網站進行數據對應,獲得收益後自動執行。比如前三個信用點歸主要作者,第四個信用點歸次要作者,第六個信用點歸另一個次要作者,接下來三個信用點又歸主要作者……這樣循環之類的。
《死亡迷宮》的文字作者是‘翻手為雲覆手雨’,而那個三維模型——苗可實在無法用將那玩意稱為‘配圖’,畢竟她自己也配過圖……手繪的鉛筆草稿掃描圖= =——的作者是‘純屬幫忙’。
這兩個破名字怎麽覺得都這麽兒戲呢?苗可一邊嘀咕一邊查看兩人專欄下的作品列表,卻都隻有這麽一個作品。當然,這不能說明那兩人就真隻完成了這一項東西,因為雖然寫手發文是要綁定真實身份,但一個真實身份下卻可以隨意開無數個馬甲,每個馬甲還都有一個單獨的專欄,萬一這兩人就喜歡開著小號來震撼大眾呢?
至少‘純屬幫忙’取這個筆名很可能就是字麵意思,不過更可能這人根本不混網文圈,由‘《死亡迷宮》找茬小隊’分析,‘純屬幫忙’的主職應該是建築設計,不過兩位作者對此都沒有回應。
純屬幫忙除了甩了個模型出來外完全就算不存在,讀者的任何詢問他都一律不回複——很多人都堅信他壓根兒就沒看。
至於翻手為雲覆手雨,他倒是非常積極地與讀者交流,但一分析他的交流內容,那是天南海北全部胡謅一句真話沒有。不要說透露兩人身份了,連載期間他連劇透都八成是假的還有兩成是誤導,甚至很多人已經糊塗了翻手為雲覆手雨的性別。照說,在微茫上寫文的,男性居多,可是,這廝的某些言語又像是女性,但有些句子又隻可能男人才會說,最終,大家把他定位為了人妖。
——這王八蛋還不如和純屬幫忙一樣裝神秘呢。這是《死亡迷宮》讀者們的普遍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