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求助
穿越未來後的生活記事 作者:浮遊的蜉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學校最大的收益來源還是在研究項目上,毫無疑問,這方麵大學占據絕對優勢,所以才能有源源不斷的並校、擴建、添置新儀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話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誠然,研究項目本身的投入也相當可觀,成功與失敗的比例差不多是一半一半,成功的項目中還有不少屬於公益類無法產生太多利潤,但是正如一個寫手能寫出一篇好文就能一輩子吃喝不愁,一所學校能有一個成功的大項目其基礎投入就能立刻被抹平。
旁聽了一堂討論課,課堂內容雖然有聽沒有懂,但苗可倒是利用聽課的這段時間認真查了不少關於學校的知識——她就不反省之前因為默認自己二十一世紀大學畢業很多年又厭煩了學校生活所以根本沒仔細研究過二十三世紀學校特色的失誤了。
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苗可還在時不時停下腳步埋頭在掌上電腦中搜索各學校主頁網站上的自我介紹,然後將一篇篇介紹順次排入‘朗讀’列表中,她則一直帶著耳塞,邊走邊聽,絕不浪費一點時間。
聽得太專注的後果則是,她撞到了……呃,某種儀器。
“抱歉。”薑沛從儀器後探出頭來,愣了一下,“是你啊,真難得。”
是挺難得的。苗可揉著額頭心道,她自己是個死宅,薑沛也是個不會輕易踏出房門的技術宅,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居然能在大街上相遇——哪怕是在他們的小區門口——實在是相當難得。
“別揉了,噴一下吧。”薑沛拿出一小瓶噴霧遞給苗可。
“還好,不怎麽痛,應該也沒破皮。”苗可接過噴霧,閉著眼大概對著被撞的地方噴了一下,有一瞬間的涼意,然後微微有點癢,接著就沒有其他感覺了,包括剛才揉得發熱的感覺也沒了。
苗可睜開眼,眨了眨,又抬手碰了碰額頭,覺得療效很神奇,正想詢問一下這東西的名稱及價格,就見薑沛屈指輕敲了敲那儀器的表麵,那表麵雖然泛著金屬光澤,敲上去卻一點聲響也沒有,讓苗可想起剛才自己撞上去時的感覺,像是撞上了……浸了冷水的硬泡沫。
“這東西要把人撞破皮或者傷到骨頭其實也挺難的,以你的體重造成的壓力,可能需要三層樓高自由落體後的累積速度吧。”
“……”其實她個人覺得,一天內的打擊還是不要太多的好,否則就算是她這麽沒心沒肺的人也會有小心肝兒承受不起的憂鬱。
“總之,抱歉。”薑沛笑了笑又說,“然後麻煩你往你的左手邊走兩步,你擋路了。”
為什麽她聽不出道歉的誠意呢?還是說他在暗示道歉的人應該是她?苗可揣摩,將噴霧還給薑沛,並往邊上走了幾步,把大門讓出來。這時苗可才發現,不遠處停了一輛貨車,奇怪的是貨車旁還站了一個人。
貨車其實也是送貨機器人的一種,隻要有送貨卡片,它們就會自行尋路將物品送到指定地點。除了取貨收貨外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工參與,更不要說一路陪同運貨了。
那人直直走了過來,走到薑沛麵前,挑剔地圍著那不知名的儀器轉了一圈。
“需要當場試用嗎?”薑沛冷淡地問。
“不,”那人說,“當然不,你的技術我們當然信得過。”
“不必,”薑沛回道,“按規矩辦事就好,多餘的本人愧不敢當。”
那人古怪地笑了兩聲:“還要繼續麻煩你把它送到貨車上,當然,是親手,畢竟,你最了解它。”
薑沛沒再接話,單手推著那儀器往貨車走去。
苗可靜悄悄地盯著儀器的底部,試圖看出那比人還高的沒輪子的儀器是怎麽被輕易推動的。
直到貨車開走苗可還在驚歎——當然,出於對形象的底線考慮,僅局限在心中驚歎——那車就跟變形金剛似的,本來後箱高度不足以容納儀器,可是當儀器被推到貨車旁,似乎是被掃描了一下,然後後箱就開始變形,長寬縮減、高度增加,儀器就能放入了。
“你還在啊?”走回來的薑沛隨口說道。
都這麽無視她啊?剛那個陪同押運貨車的人也是從頭到尾瞄都沒瞄她一眼。“我的存在感真有這麽低?”苗可問。
“還好吧,我不太會在意周圍環境。”薑沛說,頓了頓,又補充,“如果你指的是剛才那人,那麽,他左眼看不見,所以我才讓你往左走走的。雖然,他肯定還是看到你了,但躲遠點我想多少能減少他的關注度吧。”
“危險人物?”
“誰知道呢,反正我就是個打工的,你就是個路人甲。”
唔……鑒於她對二十三世紀的犯罪現象沒多少了解,這個話題還是跳過吧,不過,“眼睛看不見,很難治嗎?”她好像記得有新聞說某人眼球被挖出來了都治好並恢複了正常視力之類的。
“他們大概不知道醫院大門往哪兒開。”薑沛無可無不可地說。
哦……苗可也無可無不可地聽著,視線在空蕩的街道上飄來飄去。
“說起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貨車載人。”苗可感慨,她指的是在二十三世紀,連前任的記憶一起算。
“精神病到那種程度確實罕見。”薑沛同意。
“哎?”
“看來你不知道,不過我們這個小區的結構的確有點問題,”薑沛指了指約十米遠的牆角處的一個很不起眼的凸台,“那就是我們小區的貨運地下通道的入口,雖然這入口外表是很破,但裏麵還是正常維護著的,沒有任何使用障礙。那個瞎眼的精神病卻非要把貨車弄到地上來運行。”
唔……等,等一下,容她翻找一下記憶,貨運地下通道……地上運行……
其實前任留給她的記憶挺詳細,她自我感覺也消化得不錯,但架不住自己跟前任關注的重點根本南轅北轍,導致極少有存儲情報是能直接使用的,從來都需要她臨時再加工一次。尤其是某些二十三世紀理所當然一般人完全不需探究的存在現象,她要是也理所然的忽略,就等著被二十一世紀的慣性坑吧。
說到底,在她的腦中,還是二十一世紀的記憶占了絕對上風,二十三世紀前任的記憶也就是像旁觀了下的故事,沒有太多的代入感,雖然不會很快忘記,但總是有隔閡,用於實際時經常要慢半拍。
“對了,剛才那台機甲你覺得怎麽樣?”還沒等苗可緩過勁兒來,薑沛又問道。
啥?苗可遲鈍地看著薑沛。
“機甲。”薑沛有趣地看著她,“你該不會沒發現它是吧?”
那個類似圓柱體的玩意?“機甲……不是能將人整個包裹起來嗎?”苗可遲疑地問,至少在她有限的查閱中,是這樣的。而剛剛那個圓柱體,雖然是比人高,直徑也比人寬,但把人塞柱子裏能幹嘛?
“用的時候需要先展開。”薑沛解說,以教小朋友的口吻,類似於幼兒園阿姨說:喝完水要把杯子放回原位哦。
我……苗可心中哀嚎:她要拒絕跟技術宅說話,太鬧心了,跟苗昱說話都沒這麽折磨。
薑沛其實就是覺得有趣,他看得出來苗可對理工科是頗有興趣的,但明明這麽有興趣,領悟力也不算太差,她在理工科方麵的知識卻偏偏缺乏到慘不忍睹。不,如果更準確地形容應該是,她的各方麵的知識儲備都缺乏到堪稱不學無術,但她明明又表現出了好學的態度——不是裝的,是確實認真在學。
苗昱的這個私生女薑沛早就知道,之前雖然沒打過交道但也略微聽說過一些,不學無術這一點很符合先前的了解,但好學……學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大概是她唯一認真的課程。
說到打扮,薑沛又打量了一下苗可,要不是本小區隻住了一個姓苗名可的人,他還真想懷疑自己聽說的那個人和眼前的這個隻是同名而已。
難道真如傳聞所言,被苗家正牌大小姐嚴重刺激了一次,導致精神失常性格大變?
“呃,有什麽不對嗎?”被薑沛的眼神看得發毛,苗可心虛地問——話說,為什麽自己要心虛?
“如果你需要精神科醫生……我可以幫你聯係。”
“……我能問問為什麽你認為我需要嗎?”
“很多人都知道你被刺激得性格大變。”
“哎?”
“苗昱一向是話題人物,他的兒女們也是。”
苗可覺得自己越來越能理解前任對苗昱除之而後快的痛恨心情。
“有件事情我倒是真需要幫忙,”苗可想了想,說,“如果你能並且樂意的話。”
“說來聽聽。”
“你認不認識經常去小學的孩子?”
“認識……是什麽程度?”
“我想去小學從頭學習各種儀器,”苗可覺得被薑沛打擊得夠多了,也就不介意被打擊得更多,於是破罐子破摔地坦白,“但如果一個人去的話,感覺有點……不敢。”
好在雖然薑沛經常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地打擊她,但從來都是有問必答,而且是詳細答:“所以你是需要一個帶著你在小學中把所有儀器一個接一個用一遍的小孩?”
“對。”
誠然,研究項目本身的投入也相當可觀,成功與失敗的比例差不多是一半一半,成功的項目中還有不少屬於公益類無法產生太多利潤,但是正如一個寫手能寫出一篇好文就能一輩子吃喝不愁,一所學校能有一個成功的大項目其基礎投入就能立刻被抹平。
旁聽了一堂討論課,課堂內容雖然有聽沒有懂,但苗可倒是利用聽課的這段時間認真查了不少關於學校的知識——她就不反省之前因為默認自己二十一世紀大學畢業很多年又厭煩了學校生活所以根本沒仔細研究過二十三世紀學校特色的失誤了。
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苗可還在時不時停下腳步埋頭在掌上電腦中搜索各學校主頁網站上的自我介紹,然後將一篇篇介紹順次排入‘朗讀’列表中,她則一直帶著耳塞,邊走邊聽,絕不浪費一點時間。
聽得太專注的後果則是,她撞到了……呃,某種儀器。
“抱歉。”薑沛從儀器後探出頭來,愣了一下,“是你啊,真難得。”
是挺難得的。苗可揉著額頭心道,她自己是個死宅,薑沛也是個不會輕易踏出房門的技術宅,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居然能在大街上相遇——哪怕是在他們的小區門口——實在是相當難得。
“別揉了,噴一下吧。”薑沛拿出一小瓶噴霧遞給苗可。
“還好,不怎麽痛,應該也沒破皮。”苗可接過噴霧,閉著眼大概對著被撞的地方噴了一下,有一瞬間的涼意,然後微微有點癢,接著就沒有其他感覺了,包括剛才揉得發熱的感覺也沒了。
苗可睜開眼,眨了眨,又抬手碰了碰額頭,覺得療效很神奇,正想詢問一下這東西的名稱及價格,就見薑沛屈指輕敲了敲那儀器的表麵,那表麵雖然泛著金屬光澤,敲上去卻一點聲響也沒有,讓苗可想起剛才自己撞上去時的感覺,像是撞上了……浸了冷水的硬泡沫。
“這東西要把人撞破皮或者傷到骨頭其實也挺難的,以你的體重造成的壓力,可能需要三層樓高自由落體後的累積速度吧。”
“……”其實她個人覺得,一天內的打擊還是不要太多的好,否則就算是她這麽沒心沒肺的人也會有小心肝兒承受不起的憂鬱。
“總之,抱歉。”薑沛笑了笑又說,“然後麻煩你往你的左手邊走兩步,你擋路了。”
為什麽她聽不出道歉的誠意呢?還是說他在暗示道歉的人應該是她?苗可揣摩,將噴霧還給薑沛,並往邊上走了幾步,把大門讓出來。這時苗可才發現,不遠處停了一輛貨車,奇怪的是貨車旁還站了一個人。
貨車其實也是送貨機器人的一種,隻要有送貨卡片,它們就會自行尋路將物品送到指定地點。除了取貨收貨外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工參與,更不要說一路陪同運貨了。
那人直直走了過來,走到薑沛麵前,挑剔地圍著那不知名的儀器轉了一圈。
“需要當場試用嗎?”薑沛冷淡地問。
“不,”那人說,“當然不,你的技術我們當然信得過。”
“不必,”薑沛回道,“按規矩辦事就好,多餘的本人愧不敢當。”
那人古怪地笑了兩聲:“還要繼續麻煩你把它送到貨車上,當然,是親手,畢竟,你最了解它。”
薑沛沒再接話,單手推著那儀器往貨車走去。
苗可靜悄悄地盯著儀器的底部,試圖看出那比人還高的沒輪子的儀器是怎麽被輕易推動的。
直到貨車開走苗可還在驚歎——當然,出於對形象的底線考慮,僅局限在心中驚歎——那車就跟變形金剛似的,本來後箱高度不足以容納儀器,可是當儀器被推到貨車旁,似乎是被掃描了一下,然後後箱就開始變形,長寬縮減、高度增加,儀器就能放入了。
“你還在啊?”走回來的薑沛隨口說道。
都這麽無視她啊?剛那個陪同押運貨車的人也是從頭到尾瞄都沒瞄她一眼。“我的存在感真有這麽低?”苗可問。
“還好吧,我不太會在意周圍環境。”薑沛說,頓了頓,又補充,“如果你指的是剛才那人,那麽,他左眼看不見,所以我才讓你往左走走的。雖然,他肯定還是看到你了,但躲遠點我想多少能減少他的關注度吧。”
“危險人物?”
“誰知道呢,反正我就是個打工的,你就是個路人甲。”
唔……鑒於她對二十三世紀的犯罪現象沒多少了解,這個話題還是跳過吧,不過,“眼睛看不見,很難治嗎?”她好像記得有新聞說某人眼球被挖出來了都治好並恢複了正常視力之類的。
“他們大概不知道醫院大門往哪兒開。”薑沛無可無不可地說。
哦……苗可也無可無不可地聽著,視線在空蕩的街道上飄來飄去。
“說起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貨車載人。”苗可感慨,她指的是在二十三世紀,連前任的記憶一起算。
“精神病到那種程度確實罕見。”薑沛同意。
“哎?”
“看來你不知道,不過我們這個小區的結構的確有點問題,”薑沛指了指約十米遠的牆角處的一個很不起眼的凸台,“那就是我們小區的貨運地下通道的入口,雖然這入口外表是很破,但裏麵還是正常維護著的,沒有任何使用障礙。那個瞎眼的精神病卻非要把貨車弄到地上來運行。”
唔……等,等一下,容她翻找一下記憶,貨運地下通道……地上運行……
其實前任留給她的記憶挺詳細,她自我感覺也消化得不錯,但架不住自己跟前任關注的重點根本南轅北轍,導致極少有存儲情報是能直接使用的,從來都需要她臨時再加工一次。尤其是某些二十三世紀理所當然一般人完全不需探究的存在現象,她要是也理所然的忽略,就等著被二十一世紀的慣性坑吧。
說到底,在她的腦中,還是二十一世紀的記憶占了絕對上風,二十三世紀前任的記憶也就是像旁觀了下的故事,沒有太多的代入感,雖然不會很快忘記,但總是有隔閡,用於實際時經常要慢半拍。
“對了,剛才那台機甲你覺得怎麽樣?”還沒等苗可緩過勁兒來,薑沛又問道。
啥?苗可遲鈍地看著薑沛。
“機甲。”薑沛有趣地看著她,“你該不會沒發現它是吧?”
那個類似圓柱體的玩意?“機甲……不是能將人整個包裹起來嗎?”苗可遲疑地問,至少在她有限的查閱中,是這樣的。而剛剛那個圓柱體,雖然是比人高,直徑也比人寬,但把人塞柱子裏能幹嘛?
“用的時候需要先展開。”薑沛解說,以教小朋友的口吻,類似於幼兒園阿姨說:喝完水要把杯子放回原位哦。
我……苗可心中哀嚎:她要拒絕跟技術宅說話,太鬧心了,跟苗昱說話都沒這麽折磨。
薑沛其實就是覺得有趣,他看得出來苗可對理工科是頗有興趣的,但明明這麽有興趣,領悟力也不算太差,她在理工科方麵的知識卻偏偏缺乏到慘不忍睹。不,如果更準確地形容應該是,她的各方麵的知識儲備都缺乏到堪稱不學無術,但她明明又表現出了好學的態度——不是裝的,是確實認真在學。
苗昱的這個私生女薑沛早就知道,之前雖然沒打過交道但也略微聽說過一些,不學無術這一點很符合先前的了解,但好學……學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大概是她唯一認真的課程。
說到打扮,薑沛又打量了一下苗可,要不是本小區隻住了一個姓苗名可的人,他還真想懷疑自己聽說的那個人和眼前的這個隻是同名而已。
難道真如傳聞所言,被苗家正牌大小姐嚴重刺激了一次,導致精神失常性格大變?
“呃,有什麽不對嗎?”被薑沛的眼神看得發毛,苗可心虛地問——話說,為什麽自己要心虛?
“如果你需要精神科醫生……我可以幫你聯係。”
“……我能問問為什麽你認為我需要嗎?”
“很多人都知道你被刺激得性格大變。”
“哎?”
“苗昱一向是話題人物,他的兒女們也是。”
苗可覺得自己越來越能理解前任對苗昱除之而後快的痛恨心情。
“有件事情我倒是真需要幫忙,”苗可想了想,說,“如果你能並且樂意的話。”
“說來聽聽。”
“你認不認識經常去小學的孩子?”
“認識……是什麽程度?”
“我想去小學從頭學習各種儀器,”苗可覺得被薑沛打擊得夠多了,也就不介意被打擊得更多,於是破罐子破摔地坦白,“但如果一個人去的話,感覺有點……不敢。”
好在雖然薑沛經常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地打擊她,但從來都是有問必答,而且是詳細答:“所以你是需要一個帶著你在小學中把所有儀器一個接一個用一遍的小孩?”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