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本章 純文中文
穿越未來後的生活記事 作者:浮遊的蜉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葛淑淩生活的地方在這個世界的修真界而言地位很低,因為靈氣弱,有靈根的人少,有靈根的還基本都是劣等靈根,毫無前途可言,偶爾撞大運了出現個百年不遇的天才必然會想盡辦法盡快去往修真實力強大的地方,一般都會一去不複返,於是這小地方就更加邊緣化了。
葛淑淩的母親就是一個擁有劣等五靈根的女人,而她的父親稍好些,是一個四靈根。
如果是在修真傳承強大的地方,這種五靈根四靈根的資質找個好師父或者好門派勤奮些的話,應該能夠築個基,運氣好的話,結個丹也不是完全沒可能。但在這個最大修真門派的最強長老也不過是個金丹期、單靈根天才的最大目標也僅僅是結丹再多都當妄想的地頭,葛父葛母這樣的也就隻好把修真當健身一輩子練氣期沒跑了。
好在,這二位也不在乎,有靈根能修真,雖然資質所限一輩子成就無指望,但已經讓他們成為了世俗人眼中的仙人,走到哪裏都受人禮遇,而恰好,他們就生活在世俗界,朝夕相處的多半都是毫無靈根的凡人,於是他們很滿意這樣的生活,有兒有女後更是此生圓滿再無缺憾。
葛淑淩從頭一次見到自己的母親時就覺得這女人仿佛未成年,事實證明她出生時這位母親還真就隻有十七歲半,以葛淑淩上輩子的法律觀點來說,確實未成年,但實際上,在這個世界,十四五歲嫁人是很平常的——補充說明,十七歲半算的是實歲,十四五歲算的是虛歲——修真者的婚嫁年齡另說,終生不婚也常見,但像葛父葛母這樣的隻能算半隻腳踏進修真界的人,基本還是參照世俗的規則在生活。
葛淑淩還有一個哥哥,僅比她早出生一年半,初聞此事時葛嬰兒驚得讓她剛重啟的光腦又休克了——這這這,母親,您初次懷孕到底是在幾歲啊?
葛兄長的身體不太好,也沒有靈根,不過二者都不是問題,身體方麵,即使是最劣等的修真界丹藥對世俗人也是仙丹,好好溫養著就算先天不足但要長命百歲也毫無壓力。至於靈根,葛父家和葛母家的觀點都是有算驚喜沒有才正常。
所以說,葛兄長是正常人,葛淑淩是大驚喜。不過也不用指望這驚喜對葛淑淩有多大好處,五靈根,就比沒靈根好一點,加之也沒有什麽精妙修煉方法給她練,頂天了她也就是和她娘一樣,長大,嫁人,生兒育女,隻是因為是半隻腳仙人,夫婿可以隨便挑罷了。
對此,雖然是十幾年後的事情,葛淑淩卻已經感到毛骨悚然:十幾歲就嫁人?十幾歲就生孩子?!剛出生就一生注定?!!
作為一個有著不婚傾向的習慣獨立自主的女青年,她必須自救,而自救的方法,在這個世界,作為一個女子,唯有修真出點出息來,比如築基。
築基了不僅意味著修真前途,還意味著至少三百年的壽命,那才是正式脫離了世俗界,築基者基本不會再與壽命隻有幾十年的世俗人通婚,也即是說,那時生活在世俗界的頂多練氣期的對築基修者都是仰望態度的家人就不可能再對她逼婚,葛淑淩就自由了。
那麽,現在的難點就在於,在十年內不說達到築基期,至少也要達到練氣期七八層,顯露出衝擊築基的巨大潛力。
以五靈根的資質以及周圍的修真環境來說,這個難題……
“需要奇跡才能解開啊……”一歲的理清楚狀況的葛淑淩抱著腦袋哀傷。
雖然葛父葛母兩家都不是修真大家族,但基本上每代都會有一兩人具備靈根,家裏也算是有那麽點修真傳承,所以在當地也算得上是修真世家了——就是稍微寒磣了那麽點。
按照慣例,這兩家裏擁有靈根者都沒有實權,因為他們需要專心於修真之路,但相對的,他們有不弱的話語權,他們的需求被優先滿足,家族對他們沒有秘密,因為他們修真者的身份是家族淩駕於世俗的根本。
葛淑淩自然也有這些特權,非常有危機意識的她在能流利說話後第一件事就是鬧騰著參觀了兩家的全部收藏,旁人看來這是小孩子好奇心重走馬觀花地晃蕩了一圈,但實際上,在走馬觀花的路上,凡是與修真相關的,葛淑淩的伴生光腦都記錄了下來,接著就是全力以赴地參悟。
雖然說,這個參悟……常言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葛淑淩沒找著師父,沒找著門,卻不得不開始了修行,那怎一個沒頭蒼蠅可以概述的。
“好勤奮呢,我的小姑娘,”葛母還滿懷欣慰地騷擾她用功,“來,娘親教你,這個字念水~”葛母指著葛淑淩手中拿來裝樣子的薄薄一本練氣期入門小冊子拖長了聲音模仿奶聲奶氣地跟她交流。
葛淑淩:“……”
葛母繼續騷擾:“來,跟娘親念,水~”
葛淑淩tat:“水……”
葛母就著葛淑淩的手將小冊子翻了幾頁,然後指著某個字:“來,告訴娘親,這個字念什麽?”
葛淑淩盯著那個‘水’字,欲哭無淚:我的親娘喂,您就放過我吧,乖,去跟你丈夫撒嬌去,您女兒我識字,真的。
“哎,換一個地方就不認識了嗎?”葛母似乎找著了樂趣,興致勃勃地繼續教女兒,“來,再來一遍,這是‘水’字,念水~”
葛淑淩有氣無力:“水……”
伴生光腦的根本功能是記錄,主要價值是事後可隨時讀取,在足夠詳細的記錄及讀取基礎之上自然產生了一些衍生功能,比如說,翻譯。
任何一種語言,隻要記錄了足夠的對話、文字,擁有了足夠的素材,光腦就能將之準確翻譯為葛淑淩的母語,如果母語中沒有對應詞語,光腦也會用比喻、描述等方法進行詳細解釋,直到葛淑淩能夠理解為止。所以葛淑淩從來沒有不識字的煩惱,再說,這個世界的文字與她上輩子的比起來,就是複雜了點,主體框架卻是類似的,光腦翻譯一段時間後她基本也就認識了。
葛淑淩的哥哥在同一時間也開始了學業啟蒙,《三字經》啦,《千字文》啦,很傳統的,以背誦為起點。葛淑淩雖然從文獻裏知道過這種學習方式,但她已經無法理解其意義了,任何一個擁有伴生光腦的人,所謂學習,都是學習使用知識的方法,記憶的步驟完全交給了伴生光腦分擔。死記硬背是被舍棄的學習方式,人腦中記憶的都是在使用過程中不知不覺熟悉的知識。
雖然也有學者提出擔憂說伴生光腦的普及會導致人腦的退化,但就像人類依賴各種交通工具而不會隻靠雙腿走天下一樣,人類的曆史本就是惰性普及化與深入化的發展史。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伴生光腦其實就相當於給每個人一座隨身圖書館,館中的每一本書都是那人的親身經曆,它們和以前的記事本、搜索網頁沒有本質區別,唯一的優勢就是隨身和讀取迅速,甚至其信息廣闊度還不如搜索網頁,人類依然要學習依然要不斷地學習,隻有接觸的事物越多,個人圖書館裏的書籍才會越多,以後取用才會越方便。光腦真正減少的其實隻是重複查找資料的時間,大腦能夠用在更有益的地方,會有更多的鍛煉,又怎麽會退化呢?
葛兄長先天身體不太好,但腦子很好,學習的速度很快,而且有著過目不忘的神技,小小年紀便被先生稱讚不已。
葛母對此有點擔憂,她既擔憂兒子會因為沒有靈根而對女兒有心結,又擔憂女兒一個字都要教兩天才能記住會對兒子的聰明有嫉妒,她不敢在兒女麵前表現出這種擔憂,隻好私下裏跟丈夫傾吐,葛父被她一提醒,也上了心,經常找各種理由讓兒女聯絡感情。
葛兄長很配合,葛淑淩隻覺得莫名其妙最重要的是耽誤她時間。好不容易葛淑淩弄懂了這二位的擔憂,她隻覺得哭笑不得,就她而言,當然不可能去嫉妒什麽過目不忘,至於葛兄長其他方麵聰不聰明,暫時壓根看不出來,可能以後也不太容易看出來,因為葛淑淩習慣的評判聰明與否的標準一個是實用科學,在這個世界,屬於‘工’的範疇,不是上等人該玩的東西;另一個就是人與人的對掐,不是,是對抗,從中表現出的勾心鬥角陰謀詭計爾虞我詐,以後葛兄長若是為官的話,大概就需要體現這種能力了,不過那時,葛淑淩要麽是進入了修真界很難跟蹤觀察自家兄長,要麽是已經出嫁進入了生兒育女的糟心生活估計記不得還有兄長觀察日記要寫了。
葛淑淩生活的地頭最大的修真門派是清風派,該門派的主要依仗在於他們是本地唯一與修真大世界有定期交流的組織,於是進入該門派便成了葛淑淩的目標。
葛淑淩的母親就是一個擁有劣等五靈根的女人,而她的父親稍好些,是一個四靈根。
如果是在修真傳承強大的地方,這種五靈根四靈根的資質找個好師父或者好門派勤奮些的話,應該能夠築個基,運氣好的話,結個丹也不是完全沒可能。但在這個最大修真門派的最強長老也不過是個金丹期、單靈根天才的最大目標也僅僅是結丹再多都當妄想的地頭,葛父葛母這樣的也就隻好把修真當健身一輩子練氣期沒跑了。
好在,這二位也不在乎,有靈根能修真,雖然資質所限一輩子成就無指望,但已經讓他們成為了世俗人眼中的仙人,走到哪裏都受人禮遇,而恰好,他們就生活在世俗界,朝夕相處的多半都是毫無靈根的凡人,於是他們很滿意這樣的生活,有兒有女後更是此生圓滿再無缺憾。
葛淑淩從頭一次見到自己的母親時就覺得這女人仿佛未成年,事實證明她出生時這位母親還真就隻有十七歲半,以葛淑淩上輩子的法律觀點來說,確實未成年,但實際上,在這個世界,十四五歲嫁人是很平常的——補充說明,十七歲半算的是實歲,十四五歲算的是虛歲——修真者的婚嫁年齡另說,終生不婚也常見,但像葛父葛母這樣的隻能算半隻腳踏進修真界的人,基本還是參照世俗的規則在生活。
葛淑淩還有一個哥哥,僅比她早出生一年半,初聞此事時葛嬰兒驚得讓她剛重啟的光腦又休克了——這這這,母親,您初次懷孕到底是在幾歲啊?
葛兄長的身體不太好,也沒有靈根,不過二者都不是問題,身體方麵,即使是最劣等的修真界丹藥對世俗人也是仙丹,好好溫養著就算先天不足但要長命百歲也毫無壓力。至於靈根,葛父家和葛母家的觀點都是有算驚喜沒有才正常。
所以說,葛兄長是正常人,葛淑淩是大驚喜。不過也不用指望這驚喜對葛淑淩有多大好處,五靈根,就比沒靈根好一點,加之也沒有什麽精妙修煉方法給她練,頂天了她也就是和她娘一樣,長大,嫁人,生兒育女,隻是因為是半隻腳仙人,夫婿可以隨便挑罷了。
對此,雖然是十幾年後的事情,葛淑淩卻已經感到毛骨悚然:十幾歲就嫁人?十幾歲就生孩子?!剛出生就一生注定?!!
作為一個有著不婚傾向的習慣獨立自主的女青年,她必須自救,而自救的方法,在這個世界,作為一個女子,唯有修真出點出息來,比如築基。
築基了不僅意味著修真前途,還意味著至少三百年的壽命,那才是正式脫離了世俗界,築基者基本不會再與壽命隻有幾十年的世俗人通婚,也即是說,那時生活在世俗界的頂多練氣期的對築基修者都是仰望態度的家人就不可能再對她逼婚,葛淑淩就自由了。
那麽,現在的難點就在於,在十年內不說達到築基期,至少也要達到練氣期七八層,顯露出衝擊築基的巨大潛力。
以五靈根的資質以及周圍的修真環境來說,這個難題……
“需要奇跡才能解開啊……”一歲的理清楚狀況的葛淑淩抱著腦袋哀傷。
雖然葛父葛母兩家都不是修真大家族,但基本上每代都會有一兩人具備靈根,家裏也算是有那麽點修真傳承,所以在當地也算得上是修真世家了——就是稍微寒磣了那麽點。
按照慣例,這兩家裏擁有靈根者都沒有實權,因為他們需要專心於修真之路,但相對的,他們有不弱的話語權,他們的需求被優先滿足,家族對他們沒有秘密,因為他們修真者的身份是家族淩駕於世俗的根本。
葛淑淩自然也有這些特權,非常有危機意識的她在能流利說話後第一件事就是鬧騰著參觀了兩家的全部收藏,旁人看來這是小孩子好奇心重走馬觀花地晃蕩了一圈,但實際上,在走馬觀花的路上,凡是與修真相關的,葛淑淩的伴生光腦都記錄了下來,接著就是全力以赴地參悟。
雖然說,這個參悟……常言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葛淑淩沒找著師父,沒找著門,卻不得不開始了修行,那怎一個沒頭蒼蠅可以概述的。
“好勤奮呢,我的小姑娘,”葛母還滿懷欣慰地騷擾她用功,“來,娘親教你,這個字念水~”葛母指著葛淑淩手中拿來裝樣子的薄薄一本練氣期入門小冊子拖長了聲音模仿奶聲奶氣地跟她交流。
葛淑淩:“……”
葛母繼續騷擾:“來,跟娘親念,水~”
葛淑淩tat:“水……”
葛母就著葛淑淩的手將小冊子翻了幾頁,然後指著某個字:“來,告訴娘親,這個字念什麽?”
葛淑淩盯著那個‘水’字,欲哭無淚:我的親娘喂,您就放過我吧,乖,去跟你丈夫撒嬌去,您女兒我識字,真的。
“哎,換一個地方就不認識了嗎?”葛母似乎找著了樂趣,興致勃勃地繼續教女兒,“來,再來一遍,這是‘水’字,念水~”
葛淑淩有氣無力:“水……”
伴生光腦的根本功能是記錄,主要價值是事後可隨時讀取,在足夠詳細的記錄及讀取基礎之上自然產生了一些衍生功能,比如說,翻譯。
任何一種語言,隻要記錄了足夠的對話、文字,擁有了足夠的素材,光腦就能將之準確翻譯為葛淑淩的母語,如果母語中沒有對應詞語,光腦也會用比喻、描述等方法進行詳細解釋,直到葛淑淩能夠理解為止。所以葛淑淩從來沒有不識字的煩惱,再說,這個世界的文字與她上輩子的比起來,就是複雜了點,主體框架卻是類似的,光腦翻譯一段時間後她基本也就認識了。
葛淑淩的哥哥在同一時間也開始了學業啟蒙,《三字經》啦,《千字文》啦,很傳統的,以背誦為起點。葛淑淩雖然從文獻裏知道過這種學習方式,但她已經無法理解其意義了,任何一個擁有伴生光腦的人,所謂學習,都是學習使用知識的方法,記憶的步驟完全交給了伴生光腦分擔。死記硬背是被舍棄的學習方式,人腦中記憶的都是在使用過程中不知不覺熟悉的知識。
雖然也有學者提出擔憂說伴生光腦的普及會導致人腦的退化,但就像人類依賴各種交通工具而不會隻靠雙腿走天下一樣,人類的曆史本就是惰性普及化與深入化的發展史。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伴生光腦其實就相當於給每個人一座隨身圖書館,館中的每一本書都是那人的親身經曆,它們和以前的記事本、搜索網頁沒有本質區別,唯一的優勢就是隨身和讀取迅速,甚至其信息廣闊度還不如搜索網頁,人類依然要學習依然要不斷地學習,隻有接觸的事物越多,個人圖書館裏的書籍才會越多,以後取用才會越方便。光腦真正減少的其實隻是重複查找資料的時間,大腦能夠用在更有益的地方,會有更多的鍛煉,又怎麽會退化呢?
葛兄長先天身體不太好,但腦子很好,學習的速度很快,而且有著過目不忘的神技,小小年紀便被先生稱讚不已。
葛母對此有點擔憂,她既擔憂兒子會因為沒有靈根而對女兒有心結,又擔憂女兒一個字都要教兩天才能記住會對兒子的聰明有嫉妒,她不敢在兒女麵前表現出這種擔憂,隻好私下裏跟丈夫傾吐,葛父被她一提醒,也上了心,經常找各種理由讓兒女聯絡感情。
葛兄長很配合,葛淑淩隻覺得莫名其妙最重要的是耽誤她時間。好不容易葛淑淩弄懂了這二位的擔憂,她隻覺得哭笑不得,就她而言,當然不可能去嫉妒什麽過目不忘,至於葛兄長其他方麵聰不聰明,暫時壓根看不出來,可能以後也不太容易看出來,因為葛淑淩習慣的評判聰明與否的標準一個是實用科學,在這個世界,屬於‘工’的範疇,不是上等人該玩的東西;另一個就是人與人的對掐,不是,是對抗,從中表現出的勾心鬥角陰謀詭計爾虞我詐,以後葛兄長若是為官的話,大概就需要體現這種能力了,不過那時,葛淑淩要麽是進入了修真界很難跟蹤觀察自家兄長,要麽是已經出嫁進入了生兒育女的糟心生活估計記不得還有兄長觀察日記要寫了。
葛淑淩生活的地頭最大的修真門派是清風派,該門派的主要依仗在於他們是本地唯一與修真大世界有定期交流的組織,於是進入該門派便成了葛淑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