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不如教孩子


    哈佛的教育理念是鼓勵人們從自己的特立獨行中尋求樂趣。同樣,如果有一天,哈佛將自己的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孩子單一固定的性格,那將是哈佛的末日。


    ——威廉·詹姆斯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如雄鷹一樣,在蔚藍的天空中展翅翱翔。可卻總是事與願違,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失望也就越深。父母總是不顧孩子的想法,為孩子設計未來,用他們心中最理想的模式來教育孩子,幫助孩子,使得孩子成了教育的被動對象。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成長的孩子,將很難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哈佛故事


    苗苗是家裏的獨生女,從小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什麽事情都有她爸爸媽媽幫助她做,知道她已經5歲了,都還不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


    在苗苗出門前,她的媽媽絕對會幫她把該帶的東西準備好,還會親自送苗苗去上幼稚園。


    幼稚園下課的時候,經常是苗苗還沒有跨出大門口,爸爸就一把幫她把書包拿過去。


    另外,父母忙,趕時間,很少給孩子時間和機會鍛煉自理能力。幼稚園的老師說,苗苗現在還不能自己吃飯,而她認為,自己吃飯是至少在幼兒園中班就該掌握的本領。


    苗苗的媽媽總是說:“苗苗每天起床都是爭分奪秒的,幫她穿衣服、洗漱、吃早飯,哪有時間讓她自己去做這些事情啊?還不如我幫她做了呢。”這樣時間久了,苗苗就一點自理能力都有了,因為她根本就沒有一點機會來自己做事情。


    苗苗時常自己想:自己是不是哪裏做的不好了?為什麽爸爸媽媽什麽事情都不讓我自己做,她們是覺得我非常麻煩嗎?苗苗會這樣想,正是因為她的爸爸媽媽太過度保護她了,以至於她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所以,什麽事情也都不敢自己去做了。


    苗苗從來都不自己削鉛筆,因為她知道她的媽媽會幫她削;苗苗從來都自己出去買吃的,因為她知道她的爸爸會給她來送吃的東西;衣服髒了從來都不自己主動讓在洗衣機裏麵,因為她知道她的媽媽會幫她的。就是這樣,她應該做的事情她的爸爸媽媽都幫助她做了,那苗苗還用做什麽?她還能做什麽?她還會做什麽?


    愛心課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啟蒙老師對孩子的成長、發展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有些父母認為自己的責任就是照顧好孩子,讓孩子吃飽穿暖。至於怎樣做人、怎樣與人相處、怎樣在社會生存等問題,父母卻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明白的。這些是極為錯誤的。


    作為父母,你有責任教給孩子: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辨別好與壞;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過馬路等這些簡單的、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孩子的嬰兒期,父母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照顧好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果缺乏了這些保護,嬰兒就很難獨自存活。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也在漸漸地長大,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繼續掌控孩子的生活,不給孩子獨自麵對的機會,那麽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影響了孩子心理功能的形成和發展。由於他最為基本的生存能力被父母替代,這也就意味著寶寶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沒有獨立性,也沒有自信心,更沒有勇敢麵對事情的勇氣,這樣的惡循環,最後使得寶寶無法適應社會生存。


    教育小妙招


    古人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幫助孩子不如教孩子。那麽我們該如何教孩子做事呢?哈佛教育專家給出了這幾點的建議:


    ·給孩子多一點鼓勵


    孩子第一次做事情的時候,免不了要失敗。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一點鼓勵,給他講講自己小時候失敗的故事,讓孩子重拾自信心,繼續勇敢地解決問題和困難。


    ·給孩子提供舒適的環境


    孩子必須親自體驗一些事物,才能夠有利於他認識世界,找尋自己想要的答案。所以請給孩子一個自主舒適的環境,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摸索。


    ·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識


    孩子對外界都有很大的好奇心,父母應該為其建造好的成長環境,讓其自主的發展。讓他自己去感受大自然的一切,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用行動表達他的要求,用大腦對外界的事物做出判斷。


    ·父母要給予孩子及時的指導


    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不能直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要引領孩子、教育孩子如何解決問題。請不要剝奪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和意識,而家長應該站在一邊,在適合的時候給予孩子一點指導和建議。


    ·獎勵製遊戲很不錯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養成了不愛幹活、好吃懶做的壞習慣也沒有關係,家長可以設計一些讓孩子幹活兒然後給予適當獎勵的親子遊戲,比如幫爺爺捶腿可以得到一個一支棒棒糖。但也要注意,獎勵之後要和孩子講明道理,讓他能夠在沒有獎勵時也願意自動動手做事。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幫孩子不如教孩子,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選擇尊重孩子,讓孩子順著自身的天性成長。孩子遲早要單獨麵對生活,那麽父母應該從小幫助他們獨立自主,教給他們生存的技能。


    從不做孩子能夠做到的事


    凡事都依靠自己去完成,自己擁有了一切。如果這樣的人都不幸福的話,世間還有什麽幸福的人呢?


    ——西塞


    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都能理解,而且這也是很多家長的既定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家長們是不惜一切代價,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教育孩子。那些聰明的家長幫助孩子製定目標,但不會代替孩子完成目標,而是鼓勵他們獨立自主。既嚴格要求孩子,又能寬容孩子犯下的錯誤,這樣的家長是智慧的,這樣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值得借鑒的。


    哈佛故事


    在神奇的宇宙中,有一顆非常特殊的星星,它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榴蓮星。榴蓮星上的小孩子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的父母經常叮囑道:“什麽都不需要你們做,你們隻管好好學習就行!”


    為了給孩子更多的看書時間,甚至連兒子的鞋帶都是爸爸給係上的;為了讓女兒多一點時間練習鋼琴,就連吃飯都是媽媽一勺勺喂進肚子裏的。


    榴蓮星上的孩子確實也很有出息:在這個星球上,2歲的孩子就會打算盤、會書法、會畫畫;3歲的孩子會跳舞、會唱歌、會下圍棋;4歲的孩子就能演奏很多種樂器……


    時間過得真快,榴蓮星球上的爸爸媽媽們一個個的老去、死去。等父母都離開人世後,榴蓮星球上就沒有人會係鞋帶,會使小勺了……


    他們不會係鞋帶,就沒有辦法走路;不會使小勺,就沒有辦法吃飯。萬般無奈之下,他們的總統派出專員,想要從地球上請幾個老師回去。


    過了沒幾天,榴蓮星上來了一群小老師,他們都是來自幼兒園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學生。


    小老師開始上課了。小班的朋友教榴蓮星上的孩子怎樣用小勺吃飯;中班的小朋友教他們怎樣係鞋帶、扣鈕扣;大班的小朋友教他們怎樣疊被子、洗碗……


    愛心課堂


    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慢慢地鍛煉孩子,從而教孩子學會自己事自己做。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幫倒忙,就幹脆剝奪了孩子做事情的權力;有些家長在孩子剛學會做事情的時候,對孩子的要求太高,批評太嚴厲等這些都是錯誤的行為。孩子第一次做事情,出現差錯是在所難免的事情,父母應該在一旁給予指導和鼓勵,而不是用嚴厲的口吻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大多數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強,造成這種局麵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方麵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都開始變得懶惰,缺乏主動勞動的精神,孩子從中耳濡目染,也沾染了這種惡習;另一方麵是家長過分的寵愛孩子,從而讓這種愛變成了溺愛,家長大攬大包,本來許多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都讓家長代替了。事實上,讓孩子適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對孩子的自理能力、責任感和獨立意識的培養都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讓孩子從小就有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的概念,同時也讓孩子養成了愛勞動的品質,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十分有益。


    教育小妙招


    每一個孩子在不同家長的影響下,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和能力。所以,作為父母,在保證孩子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應該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裏的寶貝,不舍得讓孩子做一點事情。其實這樣並不利於孩子的發展。父母的這種做法也就相當於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剝奪了孩子自理發展的機會,時間長了之後,孩子就會喪失獨立生存的能力。同樣,當孩子完成一定的工作後,父母也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肯定。


    ·讓孩子獨立思考


    孩子的思維能力並不完善,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幼稚的問題便加以嘲笑,這樣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父母應該注意對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激勵孩子學習和探索新問題的興趣。


    ·給孩子創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便會生出各種各樣奇怪的想法,大多數的家長便會將此認為是孩子淘氣的表現。其實不然,這隻是孩子在發表自己的看法而已,是一件好事情,父母應該抓住機會給予引導才是。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對孩子嚴格要求的同時,相對的也要給予孩子一些自由。一般情況下,最好別限製孩子的自由和行為,如果他的一些行為逾越了正確的規範,發生了一些錯誤現象,家長不要批評、責罵,應該尋找他們犯錯誤的原因,再及時的給予幫助。


    依賴感,孩子獨立的天敵


    雖然我們能夠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我們可以依賴自己的朋友和兄弟,可以因為他人而幸福,但是不管怎麽樣,我們人最能依賴的還是自己。


    ——歌德


    哈佛教育專家都知道,孩子總有一天要獨自走向社會,走向獨立的生活。因此,父母不但要給孩子提供囊中的美食、溫暖的房間、身上的衣服,還要培養孩子在社會上獨立生存的能力,能夠應對社會上的變化,能夠擁有融入社會的能力。


    哈佛故事


    吃過飯,剛上學的兒子在一邊做作業。


    “媽媽,這道題怎麽做?”


    媽媽皺了皺眉頭,這已經是兒子第五次發問了,每次兒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向他們求救,自己卻不知道思考。兒子把試卷拿到自己的麵前,媽媽看了看題,眉頭皺地更厲害了,這種題目對於兒子來說應該不是難題,隻要稍微動動腦筋,就能夠解出答案。


    “兒子,你再好好看看這道題,隻要你認真思考一下,這道題對你來說其實一點兒都不難。”兒子沒有從媽媽那裏得到答案,又自己坐回書桌旁去思考了。媽媽看著緊鎖眉頭的兒子,便走上前去,將題目中的條件寫在了紙上。兒子看著紙上的條件,隨後又根據自己的思路解出了答案。


    從那之後,兒子遇到困難時,他再也不想著依賴爸爸媽媽去解決了,而是嚐試著自己想辦法,自己尋找答案。


    愛心課堂


    陪伴孩子成長,不是幫助孩子處理好各種事情,應該給予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不要把孩子當作室內的花朵來養,這對孩子的成長及其發展,尤其是智力方麵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而感性認識是上升為理性認識的條件,沒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就很難升華為理性認識。對於沒有見過、沒有觀察過事物的特征,要對此類事物做出正確的、迅速的思考是很難的。讓孩子走出家庭的小環境,去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吸收更多的生活經驗,可以更廣泛、更深入的了解周圍的世界,從而豐富他們的視野,促進孩子的發展。


    父母的過分照顧、擔心和保護,往往會給成孩子造成沉重的負擔。其實,世上的每一個母親都會疼愛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摔跟頭。不過有些父母因為擔心孩子碰著、撞著,為孩子設置了許多禁區。這種管教孩子的方法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好的影響,從而阻礙了孩子各方麵能力的發展,讓孩子產生自卑、抑鬱的心理。


    父母能替代孩子一時,卻無法替代一世,早日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腳走路是正確的選擇。優秀的父母會交給孩子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而不是滿足、嬌慣、溺愛或放縱,這樣才能給予孩子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才是真正地愛他們。


    憐子之心人人都有,但是愛憐不能缺乏理智,不能愛得太盲目,更不能剝奪孩子自主生活的權利。凡孩子自己能夠做到的,應該讓他自己做;凡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去想。教導孩子自己做主、自理、自律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履行這一責任時,“無為而治”無疑是一種好方法。對孩子實行“無為而治”,才能夠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才能夠讓孩子依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發展。


    教育小妙招


    獨立不僅僅是日常生活上的獨立,更主要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觀點、看法、處世方式上的獨立。人人都渴望獨立自由,並且也為之付出努力。一個無法獨立自由的人生是很可怕的,很難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更不要提成功的人生了。


    ·父母要舍得放手


    愛子之心是父母的天性,但愛子也不能盲目的愛。父母要舍得對孩子放手,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學著自己生活。如果父母總是扮演著孩子拐杖的角色,那麽時間久了之後,孩子就對你這根拐杖有了很大的依賴感,到時候,想要離開拐杖生存,也就很難了。


    ·站在遠處就好了


    孩子玩耍時,家長應該在遠處注視,不要靠得太近,孩子跌倒了隻要不嚴重,就讓他自己爬起來繼續玩。有些父母,在孩子玩耍的時候,會緊緊地跟在孩子的屁股後麵,喊著:“別走遠了,危險!”“別摸,那兒髒!”“別跑,當心摔著!”“別摸,那兒髒!”“別走遠了,危險!”等。如果孩子不小心絆倒了,父母一定會趕忙跑過去將孩子扶起來,並且對其又拍又哄,最後使得孩子哇哇大,這樣並不利於孩子獨立性格的養成。


    ·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的是:能夠獨自生活,能自己做主。孩子的房間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收拾,每天穿衣吃飯也讓孩子自己做,不要把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孩子總要長大,總要離開父母的庇護,在社會上獨立生活。富蘭克林說過這麽一句話:“人類一生的工作,無論精巧還是粗劣,都由他從小所形成的習慣決定的。”孩子應該從小養成自己生活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這樣鍛煉出來的孩子,他們的目的性、自主性、行動性、和計劃性都很強,而且對於孩子以後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幫助。


    引導孩子獨立思考


    如果不能主宰自己,那麽他永遠就隻是個奴隸。


    ——歌德


    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既需要家長對子女的耐心教育,也需要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對其揚長補短,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心智得到全麵而和諧的發展。孩童時期是一個人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他們既有獨立的意識,同時還保留著對父母的依賴感。要想讓孩子學會主宰自己,家長們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在思想上的“獨立”。


    哈佛故事


    卡文家裏養了100隻鵝,有一天,鵝竟然莫名其妙地死了20隻,卡文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他跑去找牧師,向其請教養鵝的方法。那位牧師聽完卡文的養鵝經過後,問道:“你每天放鵝都是在什麽時候?”“上午。”“哎呀,這個放牧時間可真是太不吉利了!最好的放鵝時間應該在下午!”


    卡文聽完牧師的解釋,便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可是過了3天後,卡文的鵝又死了20隻,他再次來到牧師的家裏,委屈地說:“牧師,我是依照您的方法去放養的,可是為什麽我的鵝還是死了20隻呢。”牧師聽完,問道:“你放鵝的地點在哪裏?”卡文很快答道:“就在我們那條河的右邊。”牧師聽完又緊張地大喊道:“哎呀,這一次放牧的地點又錯了,你應該在河的左岸放牧。”


    卡文聽完後,第二天便按照牧師的意見,把鵝趕到了河的左岸放養。誰知三天之後,卡文的鵝又死了20隻,他又一次來到了牧師的家裏:“牧師,我的鵝又死了20隻。”牧師看著卡文,歎息地搖搖頭:“不會吧,你平時都怎麽喂養它們?”卡文答道:“我隻是喂給它們一些苞穀粒。”牧師想了一會兒,說道:“這一次你又做錯了,你應該將那些苞穀粒碾碎之後,再將它們喂給鵝吃。”


    過了3天,卡文又找到了牧師,牧師說:“卡文,這一次你又遇到什麽問題了?”卡文傷心地說道:“昨天晚上我的鵝又死了20隻。”牧師漫不經心地說道:“沒關係,卡文,隻要你的心裏充滿信心,時常來我這裏一趟,我會告訴你一些養鵝的經驗。這樣一來,你肯定能夠等到成功的一天。好了,現在,你再告訴我你的鵝都是在哪裏飲水?”卡文聽完牧師的話,心裏又升起了希望,說道:“我平常都是讓鵝飲用河裏的水。”牧師驚訝地叫道:“天哪!你怎麽可以讓鵝去喝河裏的水呢!你應該喂給它們井水才對。”


    過了幾天,卡文再一次敲開了牧師家的門,這時牧師正在看一本厚厚的書籍。卡文上前恭敬地說道:“牧師,你好。我家裏已經一隻鵝都沒有了,牧師,我現在身都沒有了。”牧師抬頭看了看卡文,歎息地說道:“哎,真是好可惜啊,我還有幾個忠告沒有告訴你呢!”


    愛心課堂


    如果我們過於聽從別人的“忠告”,往往會限製住自己的思想,讓自己裹足不前,最終一事無成。要想讓自己的孩子獲得成功,就應該將其培養成一個獨立思考、富有主見的人,而不是事事都要征求別人的意見。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為了避免孩子走彎路,往往把孩子的事情都安排的妥貼周到,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這樣做是否對孩子有幫助。


    其實,父母這樣幾乎完全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這對於孩子的發展極為不利,很可能會讓他們養成一種懶惰思考的習慣,一遇到問題,便方寸大亂,沒有了其他人的幫助,就根本無法解決。


    教育小妙招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太過嬌慣孩子,遇到問題應該讓他們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關於具體的行動方案,我們不妨試試哈佛教育專家的意見吧。


    ·為孩子創造思考的氛圍


    為孩子創造獨立思考的氛圍,可以促使孩子養成獨特的個性,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年齡小、需要照顧就將其作為成人的附屬品,任何事都要接受父母的支配。其實孩子雖小,但他也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允許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維空間。比如:父母不要訓斥孩子偶爾冒出的稀奇古怪的想法,給孩子多留一些可以由自己做主的地盤,讓他們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建議。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逛逛博物館、動物園或者科技館,多聽聽孩子的想法。


    隻有和睦的家庭氛圍,平等的生活方式,才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思考環境。遇到事情和孩子一起探討、共同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見。隻有這樣孩子才能沒有任何拘束和壓力,才能積極地思考,最終閃爍出創造的思維之光。


    ·讓孩子學會思考


    父母要注意與孩子相處的方式,尤其是在交談的時候要以商量的口氣,與孩子一起討論、協商,留給孩子一些獨自思考的餘地,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父母和孩子交談時,也可根據談話內容,適當地發問,比如:“你認為這兩者之間有關係嗎?”“你覺得怎麽做才能更好?”“你這個想法不錯,但有什麽樣的根據呢?”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父母可以采用啟發式問話,引導著孩子逐步展開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在想問題的時候,父母不要太過心急,給孩子留出充足的思考時間。如果孩子答錯了,父母也不要責怪,可以給孩子一些提示,引導他們重新思考問題,直到想出正確答案為止。


    ·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


    引導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學習是孩子受用終身的好習慣。當孩子遇到某個問題時,家長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應該間接地引導孩子去獨自思考和體驗,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


    ·提供工具是個好選擇


    當孩子正在尋求答案的時候,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借助工具書或者是相關資料。當然,父母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尋找資料,這樣一來更加能夠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好奇心是每一個孩子的專利,這就讓他們有很多稀奇古怪地問題,這個時候就是父母訓練他們獨立思考能力的最佳時機。針對孩子所提出的提問,父母可以教他一些常識,讓其從日常生活中搜集相關的教材,引導孩子慢慢思考,直到他自己找到正確答案為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嘿!我是早教書:全麵解讀哈佛大學智能教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璐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璐璐並收藏嘿!我是早教書:全麵解讀哈佛大學智能教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