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鳳來浙江省平湖人,自授編修以來,積官少詹事兼禮部侍郎,以禮部尚書入閣。崇禎元年,任命施鳳來為第一任內查院院使。


    崇禎明白施鳳來的擔憂,但是他相信施鳳來,唯有不擇手段之人,才能勝任內查院院使一職。倘若換一個迂腐之人,內查院更不不會發揮作用,相反會造成掣肘。所以,崇禎沒有理睬施鳳來的推脫之詞。


    經過一段時間,崇禎安排施鳳來明察暗訪。施鳳來探查有兩點:其一,京師是暗訪各位京師重臣的財產和人物交往;其二,地方主要是暗訪各位藩王的聲譽及所擁有的田地。


    在朝堂之上,群臣對施鳳來發難。


    施鳳來滿頭大汗,焦頭爛額地應付著滿殿文武的嗬斥,如同一個受氣的小媳婦般委屈,目光不時瞄向崇禎,希望崇禎能解決自己目前的困境。


    後在魏忠賢的幫助下,施鳳來成功解圍。


    後正值虎賁軍擴軍,其子施榮脫穎而出,任虎賁軍指揮使。


    話說這施鳳來才高八鬥,是一個標準的文人,而且是出類拔萃的文人精英。在如今這個大明文官治理天下的大勢之下,他就是拿這個小兒子施榮毫無辦法。施榮的性格特點完全繼承與其母孫氏。孫氏原名孫寒露,孫寒露的父親孫炳是一名武將,官至五軍都督府左都督,亦可為家學淵源。


    在大明朝,文官的地位,要明顯高於武官。孫寒露嫁給施鳳來,也算是高攀了。在明朝,豪門之間,子嗣眾多,女子往往會成為豪門之間交好利益,結成勢力同盟的犧牲品。


    這孫寒露與施鳳來就相差二十歲,而且雖不為最小,但畢竟不是正妻,幸好施鳳來老來得子,對孫寒露亦是倍加關愛。同樣作為獨子的施榮亦受到父母的疼愛,真是如寶貝一般。


    但隨著施榮的成長,施鳳來開始頭疼了。施榮從不好好讀書,家裏請的教書先生,沒有超過半年的。這些教書先生是狼狽地請辭的,其頑劣程度可見一般。


    但是,即便如此,施鳳來亦未曾責罰過施榮,隻是不斷地請更好的教書先生。但是境況卻沒有絲毫改變。施榮依舊頑皮搗蛋,到處惹是生非。


    隻到有一天,一個名叫玄空的道士,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施榮的老師。短短的半月,施榮如脫胎換骨般改變。開始勤於學習,並且在玄空的教導之下,練就一身本領。這一教就是十年,十年間,玄空除了每年離開數月之外,其他時間都在教導施榮。


    就在天啟七年正月,剛剛成年的施榮,強烈要求施鳳來,進入虎賁左衛之中任職。但是,施榮沒有一般官宦子弟的傲氣,整個虎賁左衛,沒有一個人知道其父親就是當朝炙手可熱的內查院院使施鳳來。


    如果,沒有崇禎的到來,也許施榮要想從一個小兵成長為指揮使的路很難很難。但這是玄空的要求,玄空的意思清楚明了,要不惜一切代價,在虎賁左衛之中獲得實權。施榮在理解玄空的意願之時,誤解了他的意思。所以半年來依然是一個小兵,一個處處受到排擠的小兵。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更何況,是這樣一門父子兩權貴的家族,施家的崛起已經無可爭議。


    但是,相對於外界熱情。施府的主人,卻格外冷靜。


    施鳳來謝絕了所有的來訪道喜的客人,一個人靜靜地端坐在書房之中,眉頭緊鎖,思考些什麽!


    施府並沒有因為權勢的提高而去過多追求奢華的生活。這裏依然如舊,施府到處展現著一種書卷氣,文人出身的施鳳來,一有閑暇,書不離手,這個習慣從來沒有因為地位和權勢的膨脹而有絲毫的改變,施鳳來在權勢麵前更沒有迷失自我,陷入不可救藥的政治鬥爭的泥潭。


    施府的布置相當有特色,整座府邸的大門是朝著坊街而開,朱紅色的大門,是官員府邸特有的顏色。穿過大門,是一塊空曠的庭院,庭院之上平鋪著大大的青石地磚。在庭院的右側是一個亭閣,亭閣依假山而建,四周種植有各種花卉樹種,不過此刻,花草已經失去生氣,花兒凋謝,樹葉枯黃,但是如果一到春季,春暖花開的時節,滿院的春色絕對會讓人流連忘返!那時節,施鳳來最喜愛在這亭閣之中看書、撫琴,享受難得的悠閑時光!


    在庭院的左側則為客廳,客廳的門前栽有一顆不知年歲的銀杏樹,銀杏樹的樹幹有一成人環抱大小,寬大的樹冠把客廳前的空地都籠罩其中,夏日,這銀杏樹底下,是納涼的好去處,輕搖蒲扇,涼風習習,別提有多爽快!


    客廳與主屋之間有著走廊貫穿其中,在主屋的最東側則為施府的書房,書房的光線很好,窗前沒有任何遮擋之物。施府的書房很簡單,絲毫看不出為高官的書房,平平淡淡。書房之中,有幾案、有書櫃、有字畫、有盆景,有古琴,唯獨沒有金銀財寶。在書房的牆上,寫作一副對聯:


    淡看清風明月,輕弄筆墨琴瑟。


    施鳳來為人不爭,卻擁有滔天的權勢;為人不惡,卻貪官汙吏聞風喪膽!


    話說,這樣的矛盾,卻如此巧妙地出現在一個人的身上,也算是難得。在這大明渾濁的官場之中,崇禎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會莫名地選擇施鳳來。也許,這就是天意!


    施榮的一步登天,讓施家在一時間更是走在風口浪尖。施家此刻的權勢在大明王朝可是榮耀至極,可正所謂,高處不勝寒,眼睛盯著施家的太多太多。


    施鳳來看著兒子因為激動而興奮得有些潮紅的臉龐,心中的憂慮不覺又更深一層。施鳳來為官多年,見過太多的雲詭波譎,太多的陰暗。


    所處的官位越高,所帶來的危機也將會越來越大,每走一步都需要如履薄冰,謹小慎微。否則,潛藏在暗處,隨時等待機會伺機報複的政敵,猶如貪狼般會將自己吞噬得渣都不會剩下!


    施鳳來在書房之中踱著步,手中的折扇打開又合了起來。書房之內的空間並不大,在有限的空間之內,這就造成施鳳來的身影,不停地在施榮的眼前晃動。而施榮能夠做的,就隻能是無奈地看著眉頭緊鎖的父親。


    施榮很不明白,自己升官本來應該值得慶賀的事情,為官多年的父親為何會是這般模樣。


    從小施家的家教甚嚴,倘若不是其母每次都護著,施榮的屁股之上不知需要多挨多少下。是故,即使有再多的疑惑,在這個時候,施榮是不會打擾施鳳來的。即使如今身居高位,亦沒有足夠的膽量去違抗父親的意願。


    施鳳來一直在思索所有的細節,更多的是思考,皇帝此次任命的目的。這是施鳳來為官多年以來,養成的良好習慣。謀定而後動,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似乎又過了很久,施鳳來有些明悟,緊鎖的眉頭有些些許展開,對施榮道:“榮兒,皇上此舉,對我們施家可謂恩賜有加。但是皇上改變軍製,此事非同小可,改革成敗的關鍵全係於你之身。倘若僥幸能夠成功,榮兒,你也將會流放百世,受萬世後輩敬仰。但是,如若失敗,我們施家恐怕將會大禍臨頭了!”


    “父親,孩兒的想法與您不一樣。自古富貴險中求,孩兒知道父親您為官不爭。可是,這大明的世道如此,你我心知肚明。不爭,那才是施家最大的危機。如果這個機會再不抓住,我們施家的敵人,恐怕一旦逮著機會,施家恐怕連基本的生存都會成為奢望。


    父親,您不也是一直被東林黨人排擠嗎?如果不是父親您與魏公公結盟。恐怕這大明的朝堂之上,早就沒有您的容身之地吧!”


    施榮聽到施鳳來杞人憂天的想法,心中集聚的不滿,在這刻徹底爆發了出來。


    施榮血氣方剛,又身為武將,身上雖然流淌著施鳳來的血脈,但是,卻亦有一半武將世家的血統。施榮更多的有著武將與生俱來的勇猛和無畏。所以,在這一刻,不再畏懼父親的權威,大膽地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心中壓抑的感覺在一瞬間徹底舒展。


    “榮兒,你太年輕了。你說的這些,為父很清楚。衝動和熱血隻能逞一時之英豪,但事以至此。為父多說無益於事,但是,你要時刻記住一點,休得違法軍紀,做出任何違逆之舉,否則,為父也保不了你。”


    施鳳來看到曾經唯唯諾諾的兒子,勇敢地反駁著自己的意見,清楚明確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施鳳來發現自己也許在一瞬間蒼老了許多,兒大不由父母了。是雄鷹總會有飛向藍天的一天,這一點,施鳳來不是不明白,但是沒有想到這一刻來的這樣快!


    施鳳來,將折扇緊緊地握著手中,朝著施榮揮了揮手,示意施榮離開。施榮感覺自己有些言重了,但是,想說些什麽,卻又不知從何處說起,最後,隻好默默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之血洗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鼎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鼎皇並收藏崇禎之血洗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