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清月逃過責罰,應該高興,可她的臉上,反倒添了幾分憂鬱。胤禛勸道:“清月,十三弟那裏有我呢。你不必擔心。況且現在他在自己府中,照料他的人都是自己人,應該比在宮裏強。”
可清月聽了,文不對題的對他說,四爺,您現在最要緊的,不是抓軍權,您應該把內務府抓在手裏。胤禛默然,他不知道這是皇阿瑪的意思,還是清月的意思。曆朝曆代,軍權至重,如果沒有軍權,李世民不可能贏得玄武門之變,朱棣不可能取代朱允炆,就是在本朝,鼇拜手握軍權,皇阿瑪親政不得,才設計擒拿,囚禁鼇拜後,皇權又才歸愛新覺羅氏。
胤禛想了想,問清月:“清月,我想知道,這是皇阿瑪的意思呢?還是你的意思?”
清月知道,胤禛起疑了,畢竟有那麽多先例在前,讓他放開軍權,他能不驚疑嗎?清月道:“是我的意思。皇上,他還未決定把大統托付於誰。他現在最擔心的,是你們骨肉相殘,群王擁兵自立,大清分崩離析。”
胤禛臉上的肌肉跳動:“你不是曾說過,皇上不會把所有兵權給一位皇子嗎?就如同太子輔政般,名義上是一個太子,底下卻有無數阿哥輔政。”
清月透過窗欞,望向那個院落,院中種了紫藤,春日時節,正是紫藤花開的最好的時節。看得到紫藤,卻看不到他,她心中難免有些失落。
胤禛隨著清月的目光望過去,那是十三的院落,安排在這裏會麵,他本覺不妥,改了地方,可清月卻說,在這裏最好,否則怎麽讓皇上知道,她心中隻有胤祥一人而已。胤禛歎了口氣,便隨了她。
清月一動不動的望著院牆,半晌,才道:“四爺,皇上是人,他也會變的。所以,您也要變。”
皇上變了,那他為取得兵權鋪墊那麽多,若皇上發覺……
清月接著說:“您也不用苦惱,您不是去爭西北大營的主帥,隻是陝甘總督,況且到現在也還沒成事,皇上再怎麽多疑,也疑不到您的身上。”
胤禛搖頭:“不對,陝甘總督還是兵權,正如你所說,皇上變了,那他不希望任何一個皇子染指兵權,誰稍稍異動,誰就要倒大黴。我已經折了個十三弟,我不允許我再出任何錯。”
清月止住了自己的目光,轉頭問胤禛:“四爺,那您現在收回來,還來得及嗎?”
胤禛看清月那三娘教子的模樣,笑了:“來不及。”
“那我再告訴您一件事,皇上他是一代明君,他分得清公與私。”清月也笑了。
笑,變成了一種武器,不是由於真心快樂,隻是為了掩飾內心的情緒。清月想,她恐怕以後都不會笑了。
胤禛離開後,她在這裏又見了幾撥不同的人,漕幫的、迎春院的、當鋪的、還有她的另一位師傅——蘇嬤嬤,在她回來前,她已進了三阿哥府。童淩是最後一個,老頭沒有騙她,童淩身形依舊矯健。她稍稍欣慰了幾許,隨即問起了雞冠山的事。童淩俯身稟報:“這次全托師父的福,他老人家假裝上嵩山少林與方正大師擺擂切磋,以達摩拳法和內功心法為賭約,邀請各路英雄來圍觀見證。趁機也發了張英雄帖給張小驢的好友鐵頭李,勾得張小驢心癢難耐,下了雞冠山,我們便在嵩山把他擒獲。”放到以前,清月對打擂爭天下第一這類事,一定會興致滿滿,這好像如同看了一部金庸大俠的現實版小說。可現在,清月沒那個心情,她雖知道曆史的脈絡,卻要承受曆史的煎熬,身在其中,早傷痕累累,已耗盡了氣力。
出了茶館的門,已是落日時分。起了風沙,清月拉起了鬥篷,走在官道上,路兩旁的商家,封門的封門,打烊的打烊,街上的人都捂住口鼻,低頭往家趕。她想起了胤祥院子裏的紫藤花,今夜過後,也不知會凋零多少。
有人重重的撞了她,撞的她一個趔趄。抬頭望去,她全身一緊。那人卻給她施了一禮後,快步走向了街角。清月示意跟在她身後的童淩,童淩便跟上了那人。
太子,真能給人驚喜。
回到宮中,已到了點燈的時候,上燈的太監提著火燭,一個一個點燃,風比落日時分更加大,宮燈在風中亂舞,火光跳動,人從燈下過,影子亂跑,巍峨的宮殿,卻散發出鬼魅的氣息。
她回來,剛把粥喝上,太子妃的教管嬤嬤——魏氏就推門而入。清月放下粥碗,起立給她請安,魏氏說坐下,讓小宮女給她添副碗筷,便也成了粥,和清月不緊不慢的吃著粥,兩人吃的都悄無聲息,伺候的小宮女,感受到氣氛的異樣,大氣都不敢喘,這個房間,除了燭火偶爾會跳動一下,竟像極了一口棺材。
等她們吃完,小宮女招呼門外的小太監,一起收了食盒,向她們告退,魏氏點頭,小宮女安靜的退下,並且關上了門。
好半天,魏氏不說話,清月見她不表明來意,也懶得開口,兩人就如同廟裏的泥塑,一動不動的坐著。
一個時辰後,康熙殿裏當差的人來了,說康熙要見清月,清月望向魏氏,魏氏起身說:“你去吧。我也走了。”清月給她道了個萬福,送她出了門,才隨來人去了萬字閣。
萬字閣中,康熙躺在躺椅上,替補西北大營的人選已經定了,可並沒像他所想的那樣,遇到重重阻力,幾個兒子也沒為兵權鬥個頭破血流。他疑慮重生,可當了解了內情後,他不得不佩服胤禩這個兒子,禦人的手段非比尋常,換做他,做到如此,也到了極致。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震怒,他甚至有了些許高興,畢竟這個如此優秀的人是他的兒子,有子如此,人生也是一件快事。這麽多年,他一直沒想通,那個怯怯一笑的衛氏,會生出這樣一個兒子。衛氏除了姿色上乘外,性子卻極為柔弱,出身又低,進宮後,對人處處忍讓,憑白被許多嬪妃欺負不說,稍有地位的宮女也敢為難她,自己有心護過幾次,可她那個性子,任誰都想欺負她。時間一長,他忙於國事,也懶得管這後宮裏的是非。衛氏在掖庭的大多數時間裏,都安居於她的小屋裏,整日做她的針線……
聽見清月的叩拜,康熙睜了眼,摸了一下頭,吩咐清月撿重要的說。
清月跪著回稟道:“漕幫從江南籌到陳糧五萬擔,已和糧商簽訂契約四百九十六分,今年秋收一過,籌糧十五萬擔,隻是,這籌糧的二十萬兩銀子還沒著落,加上舟車、腳夫費用,給漕幫的抽頭,恐怕要四十萬兩。”
康熙不語,點頭讓清月繼續。
“八阿哥和穆彰阿將軍私下見麵了。惠妃宮中的小太監當了一個元梅瓶。今天我在順義茶館,見了四阿哥。”
康熙聽的這,懶的問:“他問你什麽了?”
清月抬頭,對著康熙的眼睛回答:“四爺,托我打探十三爺的事。”
康熙又問:“你在他府中呆了多長時間?”
清月立馬回答:“六個月。”
康熙眼中一閃,隨即明白了,原來清月在那時就和胤祥好上了。費色曜,在這上頭又騙了他,人心會變,所以世間才有那麽多背叛。他心裏一輕,對費色曜的憐惜又少了一分。
“難道費色曜沒告訴你嗎?不得與阿哥結交!”康熙聲色開始有些嚴厲起來。
清月內心冷笑,準色誘套情報,不許真心相許,這種信條,隻有男人才能想得出來。表麵上,她隻有叩頭請罪:“啟稟皇上,費色曜交待過了,起先奴婢也時刻牢記著,隻是到了後來,奴婢就再也沒管住奴婢的心。請皇上責罰。”
康熙卻一轉話題,問道:“其他阿哥最近都在做什麽?”
清月見康熙不再探追她和胤祥以前的事,知道康熙已不再關心她和胤祥的風花雪月,而是把心思都轉回了國事上。
“三阿哥專心在修書,閑暇就和文人在鬆山書房吟詩作對。四阿哥每天都到戶部辦公,逢初一十五,都到寺廟燒香、打坐。五阿哥每天就是逛琉璃廠,有時到瀟湘館聽曲唱戲,還到天橋看雜耍聽評書。七阿哥最近忙著娶一位姑娘入府,還想請您冊封她。八爺、九爺、十爺時常小聚,八福晉過生日,九爺送了一幅吳道子的麻姑獻壽圖,十爺送了一尊金觀音,十四爺送了和田玉山子。十四爺平時愛和屬下打布庫,射羿比賽。十六爺去了萬福莊,要在莊子那邊建一個馬場。”說到這,清月就停了。因為其他小阿哥都養在內廷,每天讀書習字,全在康熙看管中,她就沒派人監視。
康熙接著問:“老三和那些文人寫什麽詩、做什麽對?老七想娶哪家姑娘?老八、老九、老十小聚時,都說些什麽?”
清月回答道:“三爺他們什麽都詠,或物、或景、或人、或畫,並不拘於一格。他們最近還說了個笑話,奴婢講來,全當逗您一笑:有一位白字先生,被一蔭官請到府中做幕僚,蔭官不識律令,每事都谘詢這個白字先生。一天,巡捕拿一盜鍾的人,蔭官問:“如何給他定罪?”白字先生說:“夫子之道忠(音同“盜鍾”),怒而已矣。”蔭官就釋放了這個盜鍾的人。又過了一日,巡捕又抓到了一個盜席的人,蔭官又問白字先生,他回答:“朝聞道夕(音同“盜席”),死可以。”蔭官就將盜席的人立刻斃杖了。閻王出巡,察訪知道了這件事,就吩咐命鬼判官把白字先生捉來,大罵他:“什麽都不懂的畜生!你學術不精,誤典亂刑,其罪不小,謫往輪回去變豬狗。”白字先生再三哀告說:“作豬狗固不敢辭,但豬要判生南方,狗乞做一母狗。”閻王問為什麽,答曰:“《曲禮》雲:臨財母苟(音同狗)得,臨難母苟(音同狗)免。”[1]
康熙聽完,莞爾一笑,道:“他們倒是會逍遙。”
清月又稟道:“七爺想娶一位姓趙漢人姑娘,這位姑娘父親是一個落地秀才,素有薄產,卻膝下無子。把這位姑娘當男子養,據說,這位趙姑娘詩詞歌賦無一不通,更彈得一手好琴,七爺聽而難忘……”清月說的這,便打住了,這種事,說趙姑娘門風敗壞也好,說她有卓文君之範也好,全在康熙一句話。
康熙不以為意,讓清月接著說,清月接著道:“八爺、九爺、十爺聚在一塊,有時隻是說笑熱鬧,有時是九爺、十爺討教私產獲利的問題,有時也說朝政。講的最多的朝政就是,官員的升遷任免。但送儀程的事項,都時九爺去做的。十爺沒事的時候,也會去陪送。”
康熙不悅的說:“他倒有心。”
清月低下頭,假裝沒聽到。
康熙掃了一眼跪在地下的清月,自從最近懲罰了她和胤祥,她就是這樣一個態度,以前身上還有的冒失和膽氣都收了,安靜的做事,安靜的聽話,安靜的跪著,安靜的坐著,安靜的站著……不管這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也要把這顆棋子用下去。
久病在家的胤禩,突然接到內廷的旨意,命郭絡羅氏替貴妃主持閔太嬪的喪禮。表麵上這是喪禮,透著不吉利,可這是內廷的意思,又變得體麵起來。郭絡羅氏由著性子發了些牢騷,卻又認真起來,本來不大的喪禮,硬是被她辦得“鼓樂齊鳴”、“哀榮悲慟”,來往吊念的人穿梭不絕,弄得整個京城都知道,皇城內走了一位無子嗣的老太嬪。殷鈺看著害怕,幾次見他,要他出麵阻止郭絡羅氏的荒唐,胤禩卻抱著書說,由她去,隻要不違了規製就行。郭絡羅氏的胡鬧沒讓他鬧心,讓他鬧心的卻是另一件事:清月從承德回來後,就沒和他聯係過。他偷偷問過跟清月聯係的小太監,小太監搖頭,清月一回來就榮升了皇上的總管司膳,頂替了出宮的蘇嬤嬤,他要私下見清月一麵都難,更別說傳遞消息。他幾次去清月小屋前晃蕩,總被伺候清月的老嬤嬤問詢,他每次隻好推脫離開。
胤禩總覺得清月這次去承德透著古怪。提前半年準備消暑,雖說以前不是沒有先例,但隨便讓貼身的人離開,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換做他,用慣的人,不是不得以,不會讓她隨意離開。然後是清月回來後就憑白升了三級,變成了總管,宮中的女官熬了一輩子,也不一定能熬到這個位置。雖然這都根據帝王的喜好來決定,可清月為什麽能讓皇阿瑪突然喜歡,喜歡到把自己用了十幾年的人換掉。最後,就是清月回來快一個半月了,為什麽不和自己聯係,是她在躲自己,還是皇阿瑪發現了什麽,又或許是清月……想到這,他再也不敢往下想,清月的離開已經讓他抓狂,若她背叛了他,他胤禩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趙圓兒知道最近胤禩有些魂不守舍,看著書,半天也不翻一頁,釣著魚,魚食都被魚吃光了,也不拉一下鉤,畫著畫,總又下不了筆。他交代下去,讓伺候的人經點心,誰惹貝勒爺不高興了,我就不讓誰高興。一時間,伺候胤禩的人都小心翼翼,每個人的頭頂上都和主子一樣,頂了塊烏雲。
派去打探的人回來了,趙圓兒高興的推門而入:“主子,回來了!”
胤禩噌的從躺椅上站了起來,吩咐趙圓兒把人請進來。趙圓兒一步並做兩步的把那人帶了進來。
“奴才參見貝勒爺。”那人進門後,先給胤禩請安。
胤禩擺手:“許敬,你跟我這麽多年了。不必多禮,快說說你打探的情況。”
許敬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正如貝勒爺所料,清月姑娘沒有去承德。”
胤禩心一沉,她果然也騙了自己,自己在她心目中就如太子那般蠢嗎?胤禩示意許敬,許敬接著說:“奴才從驛站查到清月姑娘沒有去承德的記錄,卻不敢大意,親自到了承德,找了我們的人,承德宮裏、宮外都查了個遍,沒有人見過她,但奴才卻查出一件事來。”
胤禩表麵等著許敬說話,內心卻開始煩躁,許敬以為自己說書呢,有話不好好說,還吊起人的胃口。
許敬有些得意的回稟胤禩:“爺,四爺承德的莊子裏,有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懷了孕,而且在奴才回來的當天還生了個男孩。”
胤禩以為是什麽大事,等許敬說出來,他不覺好笑,一個貝勒多養個女人孩子,這有什麽的,況且四哥妾氏子女並不算多,隻要四哥願意,請奏皇上,皇上一冊封,他們也不能拿這件事說四哥的私德,或者趁機打擊四哥在朝中的勢力。
見胤禩平靜如初,許敬急了,才說出這個女人和太子的總管侍女時常秘密見麵。
胤禩一聽,腦袋就炸了,難道這個女人是太子的女人?四哥替他養著子嗣,那這個冷麵王想幹什麽?隨即胤禩的腦袋裏充滿了興奮:“趙圓兒,去賬房,取一千兩銀子給許敬。”
許敬說不敢,胤禩道:“你先別急著謝恩,現在你馬上回承德,給我好好盯著,還有,這是大興商號的信物,你用這個,可以調動任何大興商號的人和物。”
許敬跪地雙手接過信物,給胤禩磕頭說:“奴才定不負主子的交代。”
表麵上公正不阿的四哥,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曆來不信,心思縝密的四哥,孤傲難馴的四哥會沒那個心思,老十三替他在前麵擋著,後麵又靠著太子,比起三哥、十四弟,或許他才是他最大的威脅。
到了晚上,趙圓兒一臉喜氣的衝了進來,他交把清月傳出的密信交給了胤禩。
胤禩仔細檢查過封臘後,才慢慢打開密信,又找出書,把密語逐個寫在紙上:明日早辰時,白雲觀後山敬山亭見。隨後,他把紙卷了,在燈籠燒掉了紙,火光明豔,吞噬著紙張,當紙張燒盡時,火光也隨之消失。
胤禩一夜沒睡好,即使眯著,也做夢,夢到他死去的額娘,她在哭,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哭,而是靜靜的落淚,仿佛她的眼眶是個泉眼,不停的湧出淚水,他不睜開眼,她的淚就不會停……
白雲觀最開始是明朝大臣的家廟,後來朝代更替,這裏也就廢棄了,草也長的有一人多高,平時隻有獐子、狐狸這類野獸出沒。再後來到了康熙十年,此處憑白來了一位空空道人,徒手油鍋裏取出黃金百兩,然後用這百金重建了白雲觀,在此開課講經,煉丹修身。因有這樣來曆,自白雲觀重新建成後,來白雲觀朝拜的癡男信女絡繹不絕,經商的求財,出行的求平安,做官的求升官,婆姨求子、求婚姻,香火旺的一裏地外就能看到,各式人物熙熙攘攘往來於此。
胤禩一大早便穿了便裝,手執一把素扇,帶了兩名家奴,到了白雲觀。
白雲觀掩在山穀中,依山而建,對麵有一個水庫,康熙三十年,才修整過,直通京畿河。這是他第一次來此觀,他不像四哥,參佛拜道,他隻信:敬鬼神而遠之。初春剛過,滿山遍野的新綠,襯著點點的桃花、杏花,看得人心中十分暢快。
進到觀中,他也入鄉隨俗,淨了手點上三炷香,對著元始天尊拜了三拜。
“無量天尊!”角落裏響起一個響亮的聲音。
胤禩尋聲望去,一須然老道,身著八卦衣,手持拂塵,對他稽首。胤禩還禮,吩咐隨從捐一兩銀子。
老道卻道:“貧道在此,隻是遵循家師遺願,並不為施主那一兩銀子。”
胤禩笑道:“不知仙長家師何人,又有何遺願。”
老道斜了一眼不以為然的胤禩,道:“家師乃空空道長,羽化成仙前,曾對貧道交待,今日辰時前後,必有貴人降臨,讓我在此,與他結善緣。”
胤禩還是一笑,又吩咐隨從,封一封一百兩的銀子,送給仙長,請他替他的亡母做一場法事。
老道見胤禩不為所動,把隨從遞過的銀子推開,長歎一聲:“也罷!這是家師讓我轉給貴人的。”隨後,遞給了胤禩一個黃杏色錦囊。
胤禩雙手接過,又示意隨從遞上銀兩,老道見胤禩收了錦囊,接過銀兩,出了大殿,噗通一聲,把銀兩丟進了防火的水缸裏。口裏念叨:癡癡癡,世人隻道夫妻好,怎不見大難臨頭各自飛;癡癡癡,世人隻道兒女好,怎不見久病床頭無孝子;癡癡癡,世人隻道錢財好,怎不見石崇綠珠兩難全;癡癡癡,世人隻道做官好,怎不見夢斷金陵白鬢翁……
胤禩看著老道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不知是我輕看了他,還是他小看了我。
到了後山敬山亭,清月還未到。胤禩背手欣賞春景,幾個月的鬱悶不快,似乎舒暢了許多。空氣中散發著草色的香氣,比起室內的熏香,更令人肺腑清朗,或許以後,他可以多出來走走,他隻是被訓斥,並不是像老十三那樣被囚禁。
不多會兒,清月拎著籃子來了,可籃子裏並沒裝香燭。給他請過安後,清月一聲不吭的站在他後麵,陪他欣賞春日的美景。胤禩一眼望去,她比以前又清瘦了很多。想問,又忍住了,既然是她找的他,那就等她先開口。
等了很久,清月也沒說一句話,胤禩皺了皺眉,難道她不急著回宮嗎?
清月看出了胤禩的心思,可她卻不能先開口。
兩人又在敬山亭站了許久,不得已,胤禩才開口問:“你找我有何事?”
清月俯身,給胤禩再次施禮,從籃子裏拿出食物、酒水,放在了石桌上,擺好碗筷,斟滿美酒。
“要請我吃飯?”胤禩問。
清月懇求的對上了胤禩的眼:“您先喝了這杯酒,我再告訴您。”
胤禩接過清月遞過的酒,毫不猶豫的喝光了,然後給清月看了空杯。
清月也喝光了自己麵前的酒,才緩緩對胤禩說:“這是我和十三爺的喜酒。”
胤禩拿杯的手抖了起來,他以為他聽錯了。可低頭看盤子裏的,子孫餑餑,龍鳳呈祥,鴛鴦戲水,天作之合,仿佛這一切都是真的。
“不可能,十三是罪人,皇阿瑪不會給他這個恩典。你在騙我!”胤禩的手抖得更厲害了。
清月淡淡笑道:“是,皇上不給我們恩典。我們自己不會給自己恩典嗎?”
胤禩臉色鐵青:“你們瘋了。”
清月回答是,我們都已瘋了。
胤禩再要說話,清月卻阻在了他前麵。
[1]摘自《笑林廣記》
可清月聽了,文不對題的對他說,四爺,您現在最要緊的,不是抓軍權,您應該把內務府抓在手裏。胤禛默然,他不知道這是皇阿瑪的意思,還是清月的意思。曆朝曆代,軍權至重,如果沒有軍權,李世民不可能贏得玄武門之變,朱棣不可能取代朱允炆,就是在本朝,鼇拜手握軍權,皇阿瑪親政不得,才設計擒拿,囚禁鼇拜後,皇權又才歸愛新覺羅氏。
胤禛想了想,問清月:“清月,我想知道,這是皇阿瑪的意思呢?還是你的意思?”
清月知道,胤禛起疑了,畢竟有那麽多先例在前,讓他放開軍權,他能不驚疑嗎?清月道:“是我的意思。皇上,他還未決定把大統托付於誰。他現在最擔心的,是你們骨肉相殘,群王擁兵自立,大清分崩離析。”
胤禛臉上的肌肉跳動:“你不是曾說過,皇上不會把所有兵權給一位皇子嗎?就如同太子輔政般,名義上是一個太子,底下卻有無數阿哥輔政。”
清月透過窗欞,望向那個院落,院中種了紫藤,春日時節,正是紫藤花開的最好的時節。看得到紫藤,卻看不到他,她心中難免有些失落。
胤禛隨著清月的目光望過去,那是十三的院落,安排在這裏會麵,他本覺不妥,改了地方,可清月卻說,在這裏最好,否則怎麽讓皇上知道,她心中隻有胤祥一人而已。胤禛歎了口氣,便隨了她。
清月一動不動的望著院牆,半晌,才道:“四爺,皇上是人,他也會變的。所以,您也要變。”
皇上變了,那他為取得兵權鋪墊那麽多,若皇上發覺……
清月接著說:“您也不用苦惱,您不是去爭西北大營的主帥,隻是陝甘總督,況且到現在也還沒成事,皇上再怎麽多疑,也疑不到您的身上。”
胤禛搖頭:“不對,陝甘總督還是兵權,正如你所說,皇上變了,那他不希望任何一個皇子染指兵權,誰稍稍異動,誰就要倒大黴。我已經折了個十三弟,我不允許我再出任何錯。”
清月止住了自己的目光,轉頭問胤禛:“四爺,那您現在收回來,還來得及嗎?”
胤禛看清月那三娘教子的模樣,笑了:“來不及。”
“那我再告訴您一件事,皇上他是一代明君,他分得清公與私。”清月也笑了。
笑,變成了一種武器,不是由於真心快樂,隻是為了掩飾內心的情緒。清月想,她恐怕以後都不會笑了。
胤禛離開後,她在這裏又見了幾撥不同的人,漕幫的、迎春院的、當鋪的、還有她的另一位師傅——蘇嬤嬤,在她回來前,她已進了三阿哥府。童淩是最後一個,老頭沒有騙她,童淩身形依舊矯健。她稍稍欣慰了幾許,隨即問起了雞冠山的事。童淩俯身稟報:“這次全托師父的福,他老人家假裝上嵩山少林與方正大師擺擂切磋,以達摩拳法和內功心法為賭約,邀請各路英雄來圍觀見證。趁機也發了張英雄帖給張小驢的好友鐵頭李,勾得張小驢心癢難耐,下了雞冠山,我們便在嵩山把他擒獲。”放到以前,清月對打擂爭天下第一這類事,一定會興致滿滿,這好像如同看了一部金庸大俠的現實版小說。可現在,清月沒那個心情,她雖知道曆史的脈絡,卻要承受曆史的煎熬,身在其中,早傷痕累累,已耗盡了氣力。
出了茶館的門,已是落日時分。起了風沙,清月拉起了鬥篷,走在官道上,路兩旁的商家,封門的封門,打烊的打烊,街上的人都捂住口鼻,低頭往家趕。她想起了胤祥院子裏的紫藤花,今夜過後,也不知會凋零多少。
有人重重的撞了她,撞的她一個趔趄。抬頭望去,她全身一緊。那人卻給她施了一禮後,快步走向了街角。清月示意跟在她身後的童淩,童淩便跟上了那人。
太子,真能給人驚喜。
回到宮中,已到了點燈的時候,上燈的太監提著火燭,一個一個點燃,風比落日時分更加大,宮燈在風中亂舞,火光跳動,人從燈下過,影子亂跑,巍峨的宮殿,卻散發出鬼魅的氣息。
她回來,剛把粥喝上,太子妃的教管嬤嬤——魏氏就推門而入。清月放下粥碗,起立給她請安,魏氏說坐下,讓小宮女給她添副碗筷,便也成了粥,和清月不緊不慢的吃著粥,兩人吃的都悄無聲息,伺候的小宮女,感受到氣氛的異樣,大氣都不敢喘,這個房間,除了燭火偶爾會跳動一下,竟像極了一口棺材。
等她們吃完,小宮女招呼門外的小太監,一起收了食盒,向她們告退,魏氏點頭,小宮女安靜的退下,並且關上了門。
好半天,魏氏不說話,清月見她不表明來意,也懶得開口,兩人就如同廟裏的泥塑,一動不動的坐著。
一個時辰後,康熙殿裏當差的人來了,說康熙要見清月,清月望向魏氏,魏氏起身說:“你去吧。我也走了。”清月給她道了個萬福,送她出了門,才隨來人去了萬字閣。
萬字閣中,康熙躺在躺椅上,替補西北大營的人選已經定了,可並沒像他所想的那樣,遇到重重阻力,幾個兒子也沒為兵權鬥個頭破血流。他疑慮重生,可當了解了內情後,他不得不佩服胤禩這個兒子,禦人的手段非比尋常,換做他,做到如此,也到了極致。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震怒,他甚至有了些許高興,畢竟這個如此優秀的人是他的兒子,有子如此,人生也是一件快事。這麽多年,他一直沒想通,那個怯怯一笑的衛氏,會生出這樣一個兒子。衛氏除了姿色上乘外,性子卻極為柔弱,出身又低,進宮後,對人處處忍讓,憑白被許多嬪妃欺負不說,稍有地位的宮女也敢為難她,自己有心護過幾次,可她那個性子,任誰都想欺負她。時間一長,他忙於國事,也懶得管這後宮裏的是非。衛氏在掖庭的大多數時間裏,都安居於她的小屋裏,整日做她的針線……
聽見清月的叩拜,康熙睜了眼,摸了一下頭,吩咐清月撿重要的說。
清月跪著回稟道:“漕幫從江南籌到陳糧五萬擔,已和糧商簽訂契約四百九十六分,今年秋收一過,籌糧十五萬擔,隻是,這籌糧的二十萬兩銀子還沒著落,加上舟車、腳夫費用,給漕幫的抽頭,恐怕要四十萬兩。”
康熙不語,點頭讓清月繼續。
“八阿哥和穆彰阿將軍私下見麵了。惠妃宮中的小太監當了一個元梅瓶。今天我在順義茶館,見了四阿哥。”
康熙聽的這,懶的問:“他問你什麽了?”
清月抬頭,對著康熙的眼睛回答:“四爺,托我打探十三爺的事。”
康熙又問:“你在他府中呆了多長時間?”
清月立馬回答:“六個月。”
康熙眼中一閃,隨即明白了,原來清月在那時就和胤祥好上了。費色曜,在這上頭又騙了他,人心會變,所以世間才有那麽多背叛。他心裏一輕,對費色曜的憐惜又少了一分。
“難道費色曜沒告訴你嗎?不得與阿哥結交!”康熙聲色開始有些嚴厲起來。
清月內心冷笑,準色誘套情報,不許真心相許,這種信條,隻有男人才能想得出來。表麵上,她隻有叩頭請罪:“啟稟皇上,費色曜交待過了,起先奴婢也時刻牢記著,隻是到了後來,奴婢就再也沒管住奴婢的心。請皇上責罰。”
康熙卻一轉話題,問道:“其他阿哥最近都在做什麽?”
清月見康熙不再探追她和胤祥以前的事,知道康熙已不再關心她和胤祥的風花雪月,而是把心思都轉回了國事上。
“三阿哥專心在修書,閑暇就和文人在鬆山書房吟詩作對。四阿哥每天都到戶部辦公,逢初一十五,都到寺廟燒香、打坐。五阿哥每天就是逛琉璃廠,有時到瀟湘館聽曲唱戲,還到天橋看雜耍聽評書。七阿哥最近忙著娶一位姑娘入府,還想請您冊封她。八爺、九爺、十爺時常小聚,八福晉過生日,九爺送了一幅吳道子的麻姑獻壽圖,十爺送了一尊金觀音,十四爺送了和田玉山子。十四爺平時愛和屬下打布庫,射羿比賽。十六爺去了萬福莊,要在莊子那邊建一個馬場。”說到這,清月就停了。因為其他小阿哥都養在內廷,每天讀書習字,全在康熙看管中,她就沒派人監視。
康熙接著問:“老三和那些文人寫什麽詩、做什麽對?老七想娶哪家姑娘?老八、老九、老十小聚時,都說些什麽?”
清月回答道:“三爺他們什麽都詠,或物、或景、或人、或畫,並不拘於一格。他們最近還說了個笑話,奴婢講來,全當逗您一笑:有一位白字先生,被一蔭官請到府中做幕僚,蔭官不識律令,每事都谘詢這個白字先生。一天,巡捕拿一盜鍾的人,蔭官問:“如何給他定罪?”白字先生說:“夫子之道忠(音同“盜鍾”),怒而已矣。”蔭官就釋放了這個盜鍾的人。又過了一日,巡捕又抓到了一個盜席的人,蔭官又問白字先生,他回答:“朝聞道夕(音同“盜席”),死可以。”蔭官就將盜席的人立刻斃杖了。閻王出巡,察訪知道了這件事,就吩咐命鬼判官把白字先生捉來,大罵他:“什麽都不懂的畜生!你學術不精,誤典亂刑,其罪不小,謫往輪回去變豬狗。”白字先生再三哀告說:“作豬狗固不敢辭,但豬要判生南方,狗乞做一母狗。”閻王問為什麽,答曰:“《曲禮》雲:臨財母苟(音同狗)得,臨難母苟(音同狗)免。”[1]
康熙聽完,莞爾一笑,道:“他們倒是會逍遙。”
清月又稟道:“七爺想娶一位姓趙漢人姑娘,這位姑娘父親是一個落地秀才,素有薄產,卻膝下無子。把這位姑娘當男子養,據說,這位趙姑娘詩詞歌賦無一不通,更彈得一手好琴,七爺聽而難忘……”清月說的這,便打住了,這種事,說趙姑娘門風敗壞也好,說她有卓文君之範也好,全在康熙一句話。
康熙不以為意,讓清月接著說,清月接著道:“八爺、九爺、十爺聚在一塊,有時隻是說笑熱鬧,有時是九爺、十爺討教私產獲利的問題,有時也說朝政。講的最多的朝政就是,官員的升遷任免。但送儀程的事項,都時九爺去做的。十爺沒事的時候,也會去陪送。”
康熙不悅的說:“他倒有心。”
清月低下頭,假裝沒聽到。
康熙掃了一眼跪在地下的清月,自從最近懲罰了她和胤祥,她就是這樣一個態度,以前身上還有的冒失和膽氣都收了,安靜的做事,安靜的聽話,安靜的跪著,安靜的坐著,安靜的站著……不管這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也要把這顆棋子用下去。
久病在家的胤禩,突然接到內廷的旨意,命郭絡羅氏替貴妃主持閔太嬪的喪禮。表麵上這是喪禮,透著不吉利,可這是內廷的意思,又變得體麵起來。郭絡羅氏由著性子發了些牢騷,卻又認真起來,本來不大的喪禮,硬是被她辦得“鼓樂齊鳴”、“哀榮悲慟”,來往吊念的人穿梭不絕,弄得整個京城都知道,皇城內走了一位無子嗣的老太嬪。殷鈺看著害怕,幾次見他,要他出麵阻止郭絡羅氏的荒唐,胤禩卻抱著書說,由她去,隻要不違了規製就行。郭絡羅氏的胡鬧沒讓他鬧心,讓他鬧心的卻是另一件事:清月從承德回來後,就沒和他聯係過。他偷偷問過跟清月聯係的小太監,小太監搖頭,清月一回來就榮升了皇上的總管司膳,頂替了出宮的蘇嬤嬤,他要私下見清月一麵都難,更別說傳遞消息。他幾次去清月小屋前晃蕩,總被伺候清月的老嬤嬤問詢,他每次隻好推脫離開。
胤禩總覺得清月這次去承德透著古怪。提前半年準備消暑,雖說以前不是沒有先例,但隨便讓貼身的人離開,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換做他,用慣的人,不是不得以,不會讓她隨意離開。然後是清月回來後就憑白升了三級,變成了總管,宮中的女官熬了一輩子,也不一定能熬到這個位置。雖然這都根據帝王的喜好來決定,可清月為什麽能讓皇阿瑪突然喜歡,喜歡到把自己用了十幾年的人換掉。最後,就是清月回來快一個半月了,為什麽不和自己聯係,是她在躲自己,還是皇阿瑪發現了什麽,又或許是清月……想到這,他再也不敢往下想,清月的離開已經讓他抓狂,若她背叛了他,他胤禩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趙圓兒知道最近胤禩有些魂不守舍,看著書,半天也不翻一頁,釣著魚,魚食都被魚吃光了,也不拉一下鉤,畫著畫,總又下不了筆。他交代下去,讓伺候的人經點心,誰惹貝勒爺不高興了,我就不讓誰高興。一時間,伺候胤禩的人都小心翼翼,每個人的頭頂上都和主子一樣,頂了塊烏雲。
派去打探的人回來了,趙圓兒高興的推門而入:“主子,回來了!”
胤禩噌的從躺椅上站了起來,吩咐趙圓兒把人請進來。趙圓兒一步並做兩步的把那人帶了進來。
“奴才參見貝勒爺。”那人進門後,先給胤禩請安。
胤禩擺手:“許敬,你跟我這麽多年了。不必多禮,快說說你打探的情況。”
許敬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正如貝勒爺所料,清月姑娘沒有去承德。”
胤禩心一沉,她果然也騙了自己,自己在她心目中就如太子那般蠢嗎?胤禩示意許敬,許敬接著說:“奴才從驛站查到清月姑娘沒有去承德的記錄,卻不敢大意,親自到了承德,找了我們的人,承德宮裏、宮外都查了個遍,沒有人見過她,但奴才卻查出一件事來。”
胤禩表麵等著許敬說話,內心卻開始煩躁,許敬以為自己說書呢,有話不好好說,還吊起人的胃口。
許敬有些得意的回稟胤禩:“爺,四爺承德的莊子裏,有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懷了孕,而且在奴才回來的當天還生了個男孩。”
胤禩以為是什麽大事,等許敬說出來,他不覺好笑,一個貝勒多養個女人孩子,這有什麽的,況且四哥妾氏子女並不算多,隻要四哥願意,請奏皇上,皇上一冊封,他們也不能拿這件事說四哥的私德,或者趁機打擊四哥在朝中的勢力。
見胤禩平靜如初,許敬急了,才說出這個女人和太子的總管侍女時常秘密見麵。
胤禩一聽,腦袋就炸了,難道這個女人是太子的女人?四哥替他養著子嗣,那這個冷麵王想幹什麽?隨即胤禩的腦袋裏充滿了興奮:“趙圓兒,去賬房,取一千兩銀子給許敬。”
許敬說不敢,胤禩道:“你先別急著謝恩,現在你馬上回承德,給我好好盯著,還有,這是大興商號的信物,你用這個,可以調動任何大興商號的人和物。”
許敬跪地雙手接過信物,給胤禩磕頭說:“奴才定不負主子的交代。”
表麵上公正不阿的四哥,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曆來不信,心思縝密的四哥,孤傲難馴的四哥會沒那個心思,老十三替他在前麵擋著,後麵又靠著太子,比起三哥、十四弟,或許他才是他最大的威脅。
到了晚上,趙圓兒一臉喜氣的衝了進來,他交把清月傳出的密信交給了胤禩。
胤禩仔細檢查過封臘後,才慢慢打開密信,又找出書,把密語逐個寫在紙上:明日早辰時,白雲觀後山敬山亭見。隨後,他把紙卷了,在燈籠燒掉了紙,火光明豔,吞噬著紙張,當紙張燒盡時,火光也隨之消失。
胤禩一夜沒睡好,即使眯著,也做夢,夢到他死去的額娘,她在哭,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哭,而是靜靜的落淚,仿佛她的眼眶是個泉眼,不停的湧出淚水,他不睜開眼,她的淚就不會停……
白雲觀最開始是明朝大臣的家廟,後來朝代更替,這裏也就廢棄了,草也長的有一人多高,平時隻有獐子、狐狸這類野獸出沒。再後來到了康熙十年,此處憑白來了一位空空道人,徒手油鍋裏取出黃金百兩,然後用這百金重建了白雲觀,在此開課講經,煉丹修身。因有這樣來曆,自白雲觀重新建成後,來白雲觀朝拜的癡男信女絡繹不絕,經商的求財,出行的求平安,做官的求升官,婆姨求子、求婚姻,香火旺的一裏地外就能看到,各式人物熙熙攘攘往來於此。
胤禩一大早便穿了便裝,手執一把素扇,帶了兩名家奴,到了白雲觀。
白雲觀掩在山穀中,依山而建,對麵有一個水庫,康熙三十年,才修整過,直通京畿河。這是他第一次來此觀,他不像四哥,參佛拜道,他隻信:敬鬼神而遠之。初春剛過,滿山遍野的新綠,襯著點點的桃花、杏花,看得人心中十分暢快。
進到觀中,他也入鄉隨俗,淨了手點上三炷香,對著元始天尊拜了三拜。
“無量天尊!”角落裏響起一個響亮的聲音。
胤禩尋聲望去,一須然老道,身著八卦衣,手持拂塵,對他稽首。胤禩還禮,吩咐隨從捐一兩銀子。
老道卻道:“貧道在此,隻是遵循家師遺願,並不為施主那一兩銀子。”
胤禩笑道:“不知仙長家師何人,又有何遺願。”
老道斜了一眼不以為然的胤禩,道:“家師乃空空道長,羽化成仙前,曾對貧道交待,今日辰時前後,必有貴人降臨,讓我在此,與他結善緣。”
胤禩還是一笑,又吩咐隨從,封一封一百兩的銀子,送給仙長,請他替他的亡母做一場法事。
老道見胤禩不為所動,把隨從遞過的銀子推開,長歎一聲:“也罷!這是家師讓我轉給貴人的。”隨後,遞給了胤禩一個黃杏色錦囊。
胤禩雙手接過,又示意隨從遞上銀兩,老道見胤禩收了錦囊,接過銀兩,出了大殿,噗通一聲,把銀兩丟進了防火的水缸裏。口裏念叨:癡癡癡,世人隻道夫妻好,怎不見大難臨頭各自飛;癡癡癡,世人隻道兒女好,怎不見久病床頭無孝子;癡癡癡,世人隻道錢財好,怎不見石崇綠珠兩難全;癡癡癡,世人隻道做官好,怎不見夢斷金陵白鬢翁……
胤禩看著老道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不知是我輕看了他,還是他小看了我。
到了後山敬山亭,清月還未到。胤禩背手欣賞春景,幾個月的鬱悶不快,似乎舒暢了許多。空氣中散發著草色的香氣,比起室內的熏香,更令人肺腑清朗,或許以後,他可以多出來走走,他隻是被訓斥,並不是像老十三那樣被囚禁。
不多會兒,清月拎著籃子來了,可籃子裏並沒裝香燭。給他請過安後,清月一聲不吭的站在他後麵,陪他欣賞春日的美景。胤禩一眼望去,她比以前又清瘦了很多。想問,又忍住了,既然是她找的他,那就等她先開口。
等了很久,清月也沒說一句話,胤禩皺了皺眉,難道她不急著回宮嗎?
清月看出了胤禩的心思,可她卻不能先開口。
兩人又在敬山亭站了許久,不得已,胤禩才開口問:“你找我有何事?”
清月俯身,給胤禩再次施禮,從籃子裏拿出食物、酒水,放在了石桌上,擺好碗筷,斟滿美酒。
“要請我吃飯?”胤禩問。
清月懇求的對上了胤禩的眼:“您先喝了這杯酒,我再告訴您。”
胤禩接過清月遞過的酒,毫不猶豫的喝光了,然後給清月看了空杯。
清月也喝光了自己麵前的酒,才緩緩對胤禩說:“這是我和十三爺的喜酒。”
胤禩拿杯的手抖了起來,他以為他聽錯了。可低頭看盤子裏的,子孫餑餑,龍鳳呈祥,鴛鴦戲水,天作之合,仿佛這一切都是真的。
“不可能,十三是罪人,皇阿瑪不會給他這個恩典。你在騙我!”胤禩的手抖得更厲害了。
清月淡淡笑道:“是,皇上不給我們恩典。我們自己不會給自己恩典嗎?”
胤禩臉色鐵青:“你們瘋了。”
清月回答是,我們都已瘋了。
胤禩再要說話,清月卻阻在了他前麵。
[1]摘自《笑林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