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毀滅了科幻


    那麽,科幻為何被消滅了呢?


    科幻被毀滅的最大原因,就在於圖像表現式(影劇、動漫畫等)的科幻。當然,我說它是原因,並不是說是它不對;隻是單就事實上來說,它是整個事件的原因罷了。


    圖像武科幻愈是推廣,就愈是讓簡單易懂的科幻深入大眾人心。在此之前,所謂的『科幻』就是科幻迷之間常說的:『隻念過一本當然不夠,就算念過一百本也還是不夠,至少要念過一千本以上,才差不多勉勉強強能搞懂科幻是什麽。』聽起來像是鬼扯一樣,可是這真的是科幻迷之間的『常識』。


    我在學生時代時,也以自己算是某種程度的『讀過科幻』而自豪。可是當我跟學長們說『我懂科幻』的時候,就被反問了。那你念過這本沒?讀過那本沒?然後就像這樣列舉了一大串根本都還沒人翻譯的科幻小說來問我,我隻好說『沒念過』,結果就是被罵:『你根本不懂科幻!』


    我為此很不甘心,所以從高中二年級到三年級之間,開始自己一手拿著辭典一手寫下譯文,硬是去讀這些原文科幻作品。總覺得自己非得這麽做不可,當時所謂的科幻,門檻就是如此之高。


    當然,如果隻是單純地當個讀者,以娛樂的範圍來讀的話,有些作品也是誰都可以讀得很高興的。可是這裏所指的並不是這樣,這裏所指的『看得懂科幻』是包括『投身於科幻界』這件事在內的。要這個世界承認你『懂得科幻』的話,那不好好特訓一番可不行啊!那個時代就是這樣。


    然而那些因為看了《機動戰士高達》、《星際大戰》而進入科幻界的人,卻是在一瞬間就『懂得科幻』了,至少他們自己都自認『懂得科幻』了。就算那些先進前輩們跟他們說『你們還不行啦』叫他們發奮努力什麽的,他們也隻會覺得太麻煩、沒必要而已。當他們在看《星際大戰》,覺得『在塔吐因行星上,雙子太陽西沉的黃昏那一景,真是帥斃了,』之時,他們在那一瞬間就已經『懂得科幻』了。


    其實這種『懂』法也有它的正麵意義。的確,有的科幻是可以一瞬問就看懂的。這種在一瞬間就能抓到的概念,有時真的是與讀過了上千本科幻書籍後才明白的『就是這樣!』是完全等價的。


    但是,像這種因為『簡單易懂的科幻』而進入科幻世界的人,後來就隻會去找更加『簡單易懂』的東西來看!結果就會變成隻看『簡單易懂的科幻』,對『艱澀難懂的科幻』敬而遠之。


    『反正我已經看過動畫版了,書本什麽的不必看也無所謂了啦。』


    『從前的日本科幻作品不必看也無所謂啦。咦?喜歡科幻也不一定非要讀過小鬆左京的書不可吧?』


    結果就會變成這樣子。愈是輕鬆愉快的東西就會愈快普及化,這是必然的。


    換句話說,以前的科幻迷那種『非念完上千本書不可』或者『還沒有譯本的外文書就自己翻譯看懂』等,是相當具有求道精神的行為。無論是什麽道,求道者就是要追求極致,要能獨當一麵就一定要苦練修行方可,修行與精進都是理所當然該做的。當然,秉持這種精神的話,無論再艱澀困難的東西,都會漸漸變得輕鬆愉快起來。


    結果,科幻愛好者的人口是漸漸變多了,但相對地『科幻雖然很了不起,但是不經常用功可是不行的。』這種共通文化卻也消失了。以前那群國中生科幻迷『為了讓科幻變得更普及,我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麽呢?』的那種煩惱,已經沒人能理解,也沒人能繼承這種精神了。


    所謂文化,不是隻靠『方便』和『爽快』就能建立起來的。


    大年初一不去神社參拜一下就會覺得心裏有股愧疚感。


    每逢八月十五曰在電視上看到『終戰特集』或『戰爭特集』等特別節目,就會覺得『啊,又到了這個季節。』


    看到女孩子穿著褲裙走在街上,就會想到『又到了畢業典禮的時節了。』


    每到年底就在煩惱該給哪些人寄賀年卡。


    以上說的這些就是現代的日本文化。換句話說,所謂文化,就是某種義務鹹、某種季節感、某種行動樣式等與『方便』、『爽快』無關的事物之集合體。


    當科幻界裏每天隻會尋求新的動畫或電影的科幻迷變得愈來愈多時,就已經喪失了『科幻文化』。這也就是為何說『科幻已死』。


    『萌』會毀滅禦宅?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禦宅』和『萌』身上。人隻要一瞬間就能感受到『萌』。而『感受到萌的人』就會把『不萌的事物』都排除掉。


    『因為我被萌到了,所以我就是禦宅了,我所不懂的禦宅領域?那種東西根本沒必要啦!』就像這樣。


    從前禦宅被稱為文化時,是一種近似苦修的斯多亞學派,甚至常有『我還不夠格稱為宅』、『我認為自己宅度還不足』的說法。


    以上這是將近十年前的禦宅的概念,也是禦宅界通用的概念。一直到第二世代的禦宅都還抱持著這種概念。


    『不不,我還不行啦,說不上是禦宅啦。』這類說法曾經存在過。


    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卻變成了『會萌就是宅』的說法。


    這就跟因為『會萌才是宅』,所以『岡田自認不懂萌,所以不配當禦宅』這種論點一樣荒謬。


    簡單易懂的東西當道,結果讓科幻滅亡。


    同理,在禦宅的世界裏也是『萌』這種簡單容易的速食品當道。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就可想而知了。那就是除了『簡單易懂=萌』以外的作品和感性都會被排除掉。


    隻要是禦宅,就算是喜歡漫畫,也對軍事或鐵道等東西多少知道一些。當然,既然最喜歡漫畫,那就連少女漫畫或劇畫也一定要知道才行。


    從前這種被稱為『身為禦宅必須具備的教養』已經漸漸被排除了,變成了『我隻要看我喜歡的東西就好』這種短視的價值觀。


    這就是科幻滅亡時,景況與現今的禦宅界極為相似之處。


    不過我說的什麽滅亡、死掉等,隻不過是我所認定的『堅強的禦宅』而已,也請別忘記這點。這裏說的隻不過是指我所定義的禦宅罷了。


    我所定義的禦宅,是選擇了自己的興趣,就算它們像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也罷,對於這件事,能用強韌的精神力和豐富的智慧來對抗世人歧視的眼光。這才是禦宅!


    『大家的喜好都隻是人雲亦雲,隻不過是怕被眾人排擠而選擇的興趣而已;但我們不是!我們是因為自己喜歡,所以才選擇了它,而且就算現在因此而遭到歧視,也一樣會選擇它!』


    我認為要有這樣強烈的意識和自負,才配稱之為禦宅。然而這種名叫禦宅的強者已經漸漸沒有了。反倒是一堆成天哭訴『這世問不能理解我的興趣,都是這世界不好!』的弱者變得四處可見


    禦宅貴族主義


    我的想法也可是說是一種貴族主義吧。我打從心底認為『禦宅是一種貴族』。不,該說我曾經如此認為。


    『因為我是貴族嘛,所以我和一般平民的感覺不一樣也是當然的。這根本不是什麽好壞優劣的問題,所以被搞錯也無可奈何。』這就是我的禦宅貴族主義的思考方式。


    這可不是我虛張聲勢。要當個貴族可是很麻煩的。為什麽?因為貴族是伴隨著『noblesseoblige』的。


    所謂『noblesseoblige』就是『高貴的義務』,其概念就是貴族特有的義務,可以當成是這群大人物在擁有權力的同時也背負著的義務。本來的意思,是在戰爭的時候貴族必須比任何人都要先參戰,要比最前線的士兵還要先戰死以保衛平民。


    也就是『生來就高高在上的人,必須背負社會


    的義務』之意。


    這不是指那些靠實力出頭天的人。靠自己的實力創建公司當上老板的人,或者憑自己


    的實力定上菁英之路而當上董事長的人,他們並沒有『noblesseoblige』。


    我雖然說不上是『從一生下來就是禦宅』,但我認為我的確是從很小的時候起,就已經決定了自己要成為禦宅的方向性。


    所以我認為禦宅是貴族。而我也認為禦宅是有了『noblesseoblige』這種『高貴的義務』的。


    為何非要念過上千本的科幻書籍不可呢?這之中不是也有許多是根本不喜歡的,還有根本看不懂的嗎?但即使如此還是非忍著念完不可,不用功努力可不行。


    無論覺得多無聊的作品也得忍著讀下去,至少一定得要看完第一集才行。


    敢自稱是禦宅的話,就要有這種修道的精神。就算說『我不懂萌』也一定要搞懂才行。我認為這才叫禦宅。


    從前我們的那些大前輩,就是一九六四年那群國中三年級學生。為了要讓科幻普及,還會想著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麽。我認為我是他們的嫡係子孫。


    要當禦宅,就要把喜歡動畫、喜歡電玩或喜歡漫畫等事情都不隻當成是『自己的興趣』,而是要當成自己人格形成與為人修行的道場,


    所以,就算有人批評你,在你背後對你指指點點,也要當成理所當然。這就是選擇了成為『禦宅』這種貴族的生存方式時所背負的義務。


    這種貴族主義並非是我個人的特殊感覺。雖然不一定同樣使用這種語匯來形容,但第一世代禦宅的成員,保證都有這種共通意識。或許不會像我一樣說出這麽極端的話,但這是第一世代人們的特征。


    禦宅菁英主義


    相對的,第二世代也就是現今三十多歲的禦宅們,特別是禦宅業界的評論家之類的,他們不是『貴族主義』,而是『菁英主義』。


    貴族主義的人在傳播推廣動畫的時候,本身是以誌願軍的自覺去做的。


    『我們貴族天生就比較聰明而高品味,所以能享受動畫之美;你們平民大概無法理解吧?那不教會你們可不行啊,因為我是貴族嘛。』


    但是,『菁英』與『貴族』的態度是不同的。


    他們的態度是:『你們看不懂動畫之美,是因為你們還不夠用功!』


    『我是努力用功才變得這麽厲害的,所以才能理解這個作品的好,你們無法理解這個作品的好在哪裏,是因為你們太笨!太不用功,』


    所以,在批評《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時候,他們也不把這作品的『到底是哪裏厲害』向一般人講解清楚。『我能看懂到這種地步!怎樣!我很行吧?』『連eva都看不懂,表示你們還不行啦,』這就是第二世代發言的態度。


    有一段時期,因為《福音戰士》大紅特紅造成熱潮,出了一堆謎本和作品解說,對他們來說這部動畫作品正好救了自己,趁此紛紛出頭。以此為根基發表了『我才是能“正確”理解這部作品的聰明人!』之類的贏家宣言。


    這不是他們的人性有什麽問題,而是因為他們是『菁英主義』。


    怎麽看都是有點自命不凡的酸味,雖然也可以說他們是實力主義啦,不過他們之所以會有『反正辯到你沒話說,我就贏了』的價值觀,也是肇因於此。


    菁英的想法是『隻要努力用功,一般人也能懂得這個的美好的。』


    我們第一世代禦宅,也就是貴族禦宅的意識是很冷淡的:『一般人是不會懂的啦。我們因為是貴族所以能懂,可是一般人不是禦宅嘛。』但他們則相反,非常地熱血。


    無論是任何人,都應該能懂禦宅作品的美好之處才對,所以,你要是不懂,那是你不夠努力!他們得出了這種結論。


    這結果就是:禦宅第二世代對於學術界都抱持著相當的善意。範例之一就是:對於學者老兄們的禦宅論都非常喜歡。


    因為這樣可以利用禦宅作品,使禦宅在一般社會中獲得較高的地位。


    第一世代因為本來就已經認為『因為我們和一般人不一樣嘛』,所以早就放棄了,對於什麽社會地位的不感興趣。然而第二世代為了要得到學術界認可,所以成天都在想到底是東浩紀講的才對,還式齋藤環講的才對,或是了不起的精神科醫生講的才對……等。


    因為是學術界講的話所以有價值。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就是因為他們是菁英主義。


    『禦宅是很了不起的』,這是他們想要說的。


    貴族和菁英的反目


    我身為第一世代禦宅,有時也會說『禦宅和一般人是不一樣的。』這種話,偶爾也會說『我很厲害』之類的話:但是,我絕對不會把兩者混淆而說『因為我是禦宅,所以我很偉大。』這種話。為什麽?因為貴族是沒必要說『貴族很偉大』的。因為不用說這種話也知道自己很偉大。


    然而第二世代的禦宅評論家卻常說『禦宅是很偉大的』。這種話在我們貴族看起來隻會覺得很沒品。你們就那麽想要被一般社會所接納嗎?我隻覺得『就算是東大學生也不見得能理解動畫的美好吧?他們夠用功了,可是也當不了禦宅啊。』


    我自己有在東大開『禦宅講座』,但我的態度也隻是『並不是因為在東大講課所以就特別有意義,隻不過對於那些當不成禦宅的世人來說,這符合他們簡單易懂的價值觀,所以我利用了此事罷了。』、『像我這樣雖然隻不過是當個兼任講師而已,但我就可以對人說“你好,我是東大的,我有開課,這是我出的書”……等,這不是很方便嗎?』像這樣而已。


    所以我會覺得『你們啊,真的這麽相信學術界講的話就有價值嗎?想得太簡單了吧?』


    反過來說,這一點在他們看來,就像菁英看到貴族,隻覺得一肚子火。


    『什麽宅王之王,在業界還像高級顧問一樣,架子倒挺大,一看就知沒啥實力。你根本沒看過這個對吧?你根本不知道這本色情漫畫雜誌上的那部作品對吧?你啊,根本就跟不上現在最新的作品了吧?所以才不會為表現的自由而戰吧?』


    我反而招來了他們這種反感。


    也就是說,像我這種第一世代看來,第二世代那種拚命努力想要在一般社會中求得地位的行為,隻覺得難看到看不下去。另一方麵。從第二世代來看我們第一世代,也隻覺得『隻不過早出生個幾年,就把好處全都先得了,還自認是什麽王者,白癡!』就這樣對立起來了。


    如果說第一世代與第二世代的禦宅會發生這種世代問的爭論的話,我想其本質,就是像這樣的貴族主義與菁英主義的對立。


    第一世代原本就是自己很清楚地選擇了禦宅主義這條路,所以不管別人對這件事說什麽都統統不在意,簡單的說,這群人是以一些傻愣愣的少爺小姐之類的人為中心的。而相對的第二世代則是在宮崎勤與奧姆真理教……等動亂之下長大,不管是禦宅的興趣,自己的興趣都遭到社會大眾的迫害、批判,就在這種環境下從兒童時代一直到學生時代,所以他們是帶著一股『無論如何自己一定要保護自己才行』的迫切感長大的。因此,他們無論如何都想從學術界求得救援。


    但是,這兩個世代之問並不是隻會反目成仇,其實大多數時候都很談得來,交情也不錯。所以從旁觀者看來,會覺得雙方都是一樣的。


    貴族主義也好,菁英主義也好,其實根柢上來說都是一種優越感,所以彼此問也都摸透了對方的底。正因為彼此間相當了解對方,所以也會因為在乎這種差異而吵架。


    第三世代很敏感


    但是,現在第三世代出來了。對他們來說,貴族主義或菁英主義都


    一樣沒用。『上個世代的都隻會講些什麽修道啦,普及啦這些麻煩的東東,我才不認識他們咧。』正因如此,所以對他們來說,我們統統都沒有用。


    因為在旁觀者看來是不會去分什麽第一世代還是第三世代的,所以現實生活中,要是在工作中或大學裏被人發現愛看漫畫或愛看動畫,就會被周圍的人嘲笑、欺負。那,這種時候,第三世代的反應是什麽呢?


    他們絕對不會像第一世代的人那樣,『我根本不會去在意這種事,你們這些平民百姓不懂是當然的』,絕對不會這麽說。


    同時,像第二世代那種菁英那樣,告訴別人說『因為禦宅是很厲害的,所以要引以為傲』……等,也隻會讓他們很為難。就算再怎麽告訴他們:『你之所以被一般人排擠而講不出話來,是因為你不夠用功,理論武裝不足所致!』他們聽了也隻會很為難。


    也就是說,在第三世代禦宅看來,菁英或貴族都是沒用的。菁英的人就算跟他們講:『好好看這部作口品,讓自己更精進。』或『去看這部了不起的大作吧,這一來你也會懂了。』……等,他們也不會想去看。因為他們的想法是:『隻想看自己看得懂的作品,隻想看自己喜歡的作品而已。


    沒有中心概念


    為什麽呢?因為第三世代的人們,這群以『萌』為中心的禦宅,他們承認自己心中的軟弱,他們隻想找個忘卻現實的逃避場所。


    當然,第一世代、第二世代的人的心中也有這個部分。可是第三世代的人這種傾向卻特別強烈。因為當禦宅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是個『認同』的問題。


    也就是說,自己身為禦宅這件事,他們不像第一世代是『賭上自己一生的興趣』的問題,也不像第二世代是社會性的問題:第三世代是當成了『我自己』的問題。


    這不是『要如何在社會中生存下去』的問題,也不是『我的興趣如何如何』的問題,而是『選擇了這種生存方武的“我”,這樣真的可以嗎?請你告訴我“可以”。』是這種徹底的『認同』問題。


    正因為是認同的問題,所以對他們來說,『這樣就是禦宅』這種中心概念是不存在的。他們的中心就隻有『我自己』而已。


    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是有中心概念的。我認為我所謂的『堅強的禦宅』也是中心概念之一。


    然而第三世代的禦宅彼此之問,並沒有彼此共通的思想。他們有的隻是『萌』這種感覺而已。因為這隻是一種感覺,所以就算語言上是同一個字,但『萌』這種感覺是無法共有的。


    宅女們之所以無論如何都無法創造出『這樣就是腐女子』之類的定義或中心概念,正


    是因為她們把『身為禦宅』一事視為『認同』問題所致。


    所謂『認同』,就是去尋找『我和大家在這個地方是不一樣的』。所以就算有人說『腐女子就是這樣的人種』,她們也不會去注意那些『說中的部分』,隻會去找那些『沒說中的部分』。


    同樣的,對第三世代的禦宅來說,他們也是把身為禦宅一事,當成了認同的問題。


    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承認中心概念這種東西。要是承認了那種東西的話,自己就會被排擠了。為什麽?因為如果有『禦宅是這樣的』這種中心概念的話,那一定會有少許地方與自己不符合。然後他們就會很在意這些『不符合的部分』,又覺得自己被排擠了。


    就算嘴巴裏同樣在說『萌』,每個禦宅的萌點都各不相同。所以雖然隻有使用『萌』這個字是一樣的,但也會感覺到總算有人跟我是一樣的了,有點安心的感覺。所以,對於這個『萌』到底是什麽的評論也絲毫不感興趣。既然聽到難懂的字眼就會覺得『我不懂』,那幹脆就不要這個中心思想了。


    第三世代禦宅的興趣是徹徹底底的『我自己』。


    所以除了『我自己』所喜歡的作品以外,其他的價值都統統一律不承認。


    就像從前的科幻迷一樣,我們禦宅從前擁有的那個『互相理解』的幻想,已經沒了。『我大致知道你想講什麽,雖然我迷漫畫,他迷模型槍,但我還是懂得他在說啥,因為漫畫裏也會有手槍出現嘛。』像這種互相理解。雖然說可能隻不過是幻想而已,但也是能夠共有的『共同幻想』。


    但是,第三世代卻隻要共有『萌』這種感覺就夠了。就像天上放煙火時大家一起歡呼一般,因為在那一瞬間會產生一股像融為一體般的『共有感覺』,而這種感覺的共有是絕不會否定『我』的。


    各自的壁壘


    這種中心概念或認同等問題,也許有點難懂,所以我再多補充一點。


    對第一世代的禦宅來說,因為身為禦宅這件事的『中心』,是自己某種興趣的對象,例如科幻、動畫或漫畫等。所以會集中在這個『中心』,而自然會與周圍的普通人之問產生一道『隔閡』,但是對禦宅來說並不在乎這種隔閡。『因為我們是貴族嘛,所以當然會與一般人之間有道隔閡啊,這是沒法子的啦。』像這樣的隔閡。


    當然,所謂有隔閡,並不表示會與周圍完全斷絕往來。而是接受了有隔閡存在這件事,但是對於要如何造個出入口一事,並不操心。


    對第二世代來說也是有『中心』存在的。但是他們對於和周圍的『隔閡』一事相當敏感。他們主張『之所以會有隔閡,並不是我們的錯,』所以當他們聽到學者們說『這個隔閡存在是有正當性的,並不是你們不好。』的時候就會覺得特別高興。雖然對於前一世代漠不關心的態度覺得很火大,但是一來畢竟是有著相同的興趣,二來又是前輩,所以也就算了。


    然而第三世代卻是因為『萌』而當禦宅的。所以這種人的『中心』不是什麽特定的領域或作品。因為『萌』的對象並不是特定的東西,而是包括了『自己本人在看時的反應』在內。也就是說,他們所關注的中心,不是科幻也不是動畫,而是『對該事物有反應的自己』。


    所以,對他們來說,『當個禦宅所必須具備的教養』之類的,都隻是不必要的麻煩事,因為他們真正有興趣的隻是『自己』而已。


    當然,這一來也會與他人、社會之間產生隔閡,可是要討論關於這層隔閡之事真是太麻煩了。為什麽?因為這個『自己』也包括了隔閡在內。因為各自都有自己的興趣,所以彼此之問也無法『共有』這層與外界的隔閡。所以他們無法產生共通概念。所謂的認同問題就是這麽一回事。


    民族的認同


    實際上在民族的認同問題上也可以見到類似的現象。例如從前就有一群被稱為印第安人的『美國原住民』們。


    在好萊塢的西部片中,把他們演成了會用手拍打嘴巴怪叫,穿著有羽毛的衣物,還會拉弓射箭,和白人牛仔戰鬥的一群人。


    這種號稱『美國原住民』的人們已經不存在了。當然,他們的子孫都還活著.可是已經沒有民族的尊嚴了。至少已經無法維持他們過去與白人戰鬥時的那種『民族文化』了。當他們喝著白人做出來的可樂,穿著t恤的時候,就已經是另一回事了.


    同樣的,愛奴人(注1)的子孫現在也活得好好的,但是從純粹的意義上來說,繼承其文化的愛奴人已經不存在了。就算現在還有繩文人(注2)的子孫,我們也已經不是繩文人了。日本人或許是武士的子孫,但我們之中已經沒有一個人是武士了。


    如果要維持文化上所定義的民族,那就需要有物理上的界線,以及排他的文化。


    也就是說,印第安人為了要成立『美國原住民』的概念而與白人交流,可是在白人的文化中,所謂的印第安已經活不下去了。以生物上的民族來說他們當然都還活著,可是民族的文化已經死絕了。頂多隻能模仿祖先們做的民俗工


    藝品擺在得來速餐廳裏賣,而且變成了這副模樣。就隻能這樣生存下去.


    我出生於大阪,所以對於日本韓裔們拚命把自己的兒子女兒送進韓文學校的事,我是很熟悉的。我也很清楚,他們為了維持所謂的民族文化,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不是有著共通目標的話,是不可能有這股莫名其妙的氣魄支持他們如此做下去的。


    每逢假日就要把親感們都叫來一起聚會,過年也一定要團聚,還要彼此口耳相傳把這個習慣維持下去。親感們的結婚典禮就算不想去也得全部出席,有葬禮也要全部到齊。連上高中也要保持這樣去上學,房間裏也要掛著某些照片……就算被四周的人歧視,也要穿著韓文學校的製服,從國中到高中都去韓文學校。如果不嚴守這些規矩.那所謂的韓裔就會在日本消失了。


    他們很清楚,要讓韓裔民族文化在日本的國內得以生存下來,就必須要用『文化的認同』來造成與外界的隔閡,並且全員努力維持守住,絕對不能讓『日本』這種異文化融入其中才行.


    努力消失了


    就這層意義上而言,一旦失去了共通文化,或說失去了名為『互相理解』的幻想,禦宅就等於已經不存在了。


    所以我才說『死了』。


    雖然『死了』這種話說得很過分而難以理解,但是這個文化已經維持不下去了,與其他人的文化非常輕易地就混雜在一起了,隻要會『萌』的人就能簡簡單單地混進來,因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成了語言的共有。


    在這種狀態下,禦宅文化是不可能維持的。不,應該說就是因為變得不可能維持,所以才變成這種狀態。所以,我才說禦宅已經死了。


    要維持所謂的文化,就需要有自尊、自傲這種正麵的排他性才行。日本韓僑就是一個例子。如果沒有自尊、矜持及像義務感一樣的東西的話,終究還是無法維持。


    在『維持自尊』這件事情上,貴族主義和菁英主義的人都做得相當好。


    但是現在的禦宅世代卻統統不需要,已經完全沒有自傲、自尊或自信等東西了。剩下的隻有以『萌』為代表的快樂原則而已。


    到這種地步,所謂的禦宅已經死了。到底是今天死的,還是昨天死的,或是去年死的,我也不知道。大概打從十多年前我們被世人認知的那時候開始,就已經開始步向滅亡了。


    而從《電車男》之後,因為人數爆發性地增長,禦宅市場一下漲到數十億,甚至數百億日圓。這就像是一場備極哀榮的盛大葬禮吧。


    所謂禦宅文化死了一事,並不是什麽壞事。也不是要找出凶手,就算悲傷,就算憤怒,也無可奈何。


    《電車男》或人偶模型等掀起了大熱潮時,禦宅雖然覺得很丟臉,很看不下去,可是也不全然是痛苦的事。


    如同各位所知,死掉的是貴族主義和菁英主義,是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所體現的禦宅,亦即我所擁有的禦宅的概念死了而已。


    說起來,是『禦宅統一民族』這種幻想死了。是『禦宅們大家都是一起的』這種想法死了而已。


    能夠為禦宅情感代言的評論家或學者,都已經不存在了。當禦宅還活著的時代裏,曾經有過一個為禦宅全體的事物著想,把周遭的人所說的那些『其實是每個人都一定要自己來講才行』的事情,尋找詞匯以換句話說的學者、評論家、號稱宅王之王的人存在過。


    但是現在已經不需要這種人了。


    禦宅已死,禦宅評論家和學者也都死了,而宅王之王也死了。因為已經沒必要存在了。


    靈魂的真心話


    從此以後,『喜歡動畫』、『喜歡電玩』、『喜歡鐵路』……等眾多『喜歡』的感情,都隻好由每個人自己來保護了。已經不再有『因為我是禦宅所以喜歡』這種借口了。這塊逃避用的大陸已經不存在了。


    從前有『因為我是禦宅』這種理由在支持著每個人的感情,並且以權威的姿態來讓大家的感情正當化,但現在已經沒了。當然,這世間對於『選擇自己所愛事物的人們』,也就是所有世代的禦宅,都會抱著有色眼光對待。而且無論如何都會排擠你。


    貴族主義那套『你們不理解我也無所謂』的想法已經不管用了。菁英意識的那套『明明是這美好的事物,不了解是你們不對!』的態度也已經不管用了。


    到此地步,我們終於明白了那個在『青少年真心話大會』大喊著『請大家理解我!』的年輕人,他所喊出來的是他的真心話。他的主張也許很愚蠢,但對他來說卻是真到不能再真的真心話,是靈魂的吶喊,即使表現方式很幼稚。


    譯注1愛奴人(ainu)是居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的原住民。


    2日本新石器石代的原始人。處於農耕文明發展前,以狩獵為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宅,你已經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岡田鬥司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岡田鬥司夫並收藏阿宅,你已經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