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武俠]論係統的穿越性錯誤 作者:小丁冬不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一朝皇妃端木氏貴體抱恙,慶曆十七年,六月,醜時,暴斃,聖上心下甚感痛惜,令,全國哀悼三日,以祭天靈。
這是日前聖上在早朝之時頒下的一紙詔令。滿朝文武盡皆默契地緘默不語,朝上的聰明人到底比不聰明的瞎子要多上許多。傅宗書及一幹傅黨日前被收網打盡,偏偏正巧在這個時候傳來一國寵妃暴斃的消息,若說其中當真沒有半分的聯係,隻怕多數人還是不會信的。更何況,傅宗書率一幹逆賊潛入宮中逼宮的消息朝中也依稀有所傳聞,亂黨因何能在戒備森然的皇宮中來去自如,悄然潛入,宮中必然會有一個地位甚至不低的接應之人。如此,兩廂細細推敲一番下來……
一國寵妃謀逆叛亂,這說來畢竟不是件十分光彩的事情,更何況又有傳聞言之,蓉貴妃攜眾屬意欲逃亡敵國之事。此事若是當真張揚了出去,於我朝麵上畢竟也不怎麽好看,死了總比投奔敵國這事實要來得讓人容易接受很多,是這個道理不錯。
那蓉貴妃瞧著一副溫文柔弱,知書達理得尋常溫婉女子的模樣,竟不知,私下裏是個這般禍國殃民的狠毒女子,女人既然已經嫁作了人婦,又哪有聯合外人謀害自己丈夫的道理,更何況是意圖謀害一國之君。
——這世上怎會有這般的毒婦?
便是害了自己的丈夫還不滿足,便是要和著自己的舊情人也一起謀害上。
舊情人,確實是舊情人,朝中的傳言雖然不多,畢竟是牽扯上了一國之君的蜚語流言,確實應當謹之慎之,然而,這朝上的眾多官員哪個又不是眼觀八方,耳聽六路的奸猾的人物,其中的曲曲直直哪能不多少聽聞了一二。
林大人早年間與端木姓的女子之間的一番交情,朝中該知道的人本也該知道地差不多了。
林子清死了,死在了他的將軍府中。
一杯嫋嫋還在騰著白霧的清茶,一個麵色如玉的青衣的書生,閉目而合,一室幽幽然的死寂。
一線青蘿香,半錢無根花。
這世上比鶴頂紅更惡毒,更無藥可解的一種劇毒。青蘿香本是無毒之物,然而,若是混上了半錢無根花,便會混成一種天下人大多都束手無策的無解的劇毒。
青蘿香混之無根花雖是天下最無解的劇毒,然而,亦是天下最可愛之毒。中毒盞茶,呼吸已絕,然而,麵如白圭,身死而屍首百日不腐,十年不蠹,麵目十年皆如一日,容顏永駐,是三代唐門保住唐崢一生最得意研製出來的奇絕之毒之一。
林大人死了,盡管看上去他隻像是一個已經沉沉入睡的熟睡之人,然而,探知鼻息,已無半分的溫熱之感。
他確確實實的死了。
在疆場上,他曾是軍中一眾將士軍心所向,是軍中的常勝將軍,青衣輕鎧,揮手之間,退敵百裏之外,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一入朝中,他位極人臣,百般謀算,鬥權正身,硬生生掰倒了一個朝中實力盤根錯雜的奸相傅宗書,是難得的一朝棟梁之才。如此人物,未過不惑,竟已早夭,實在是讓多數人感到惋惜的一件憾事。
最後竟是死在了一個女人的手裏。
其下門生,顧家顧惜朝代為收斂了其屍首,收殮入棺之時,長安城中一片死寂的黑白兩色,城中有人言道:“朝中難得一見的好官。”“如此人物,竟就這般早夭了。”“實在是可惜得很。”“……”
如此雲雲。
史書又有記之,朝中百官列傳位列其一。
林子清,字子安,清水縣人氏,麵如玉,性寡言,位極人臣。
曾為將,六年,退戎狄,戰無不勝。為官,位極人臣,除奸相傅氏,推政令,振糧倉,治蠹患,得以平天下。慶曆十七年,暴斃,時年三十二整。
——《史書·慶曆年間 二十二章回》
林大人收殮入棺當日,
將軍府,
李路李大人前來憑吊,卻是冷冷言道,“他一生向來最是自命不凡,最後怎料卻是死在了一個女人的手裏。”
沈譚沈大人近年來的心性盡管已經變得圓滑了不少,然而,一聞此言,少年時暴烈蠻橫的性子又起,便想著要狠狠揍上李大人的那張俊俏的臉皮子。顧惜朝攔住了沈譚,卻道了一句:“胡鬧。”
回頭,卻又是冷冷地向著李路李大人言道:“李大人若是存心前來憑吊自可,若無意,自可歸去。”
早年間,李路卻是與林大人一同入朝為官之人,同一日中舉,經年,再同朝為官,這近十年來,盡管處處卻被那人壓了一頭,然而,經年相處之下,卻又不得不承認,林子清確實是個十分值得讓人尊敬的對手,無論是在心性或是手段上。而這個心下本以為是自己唯一的對手的人物最後的結局竟就這般簡簡單單地敗在了一個女人的手裏,盡管早已知了即使憑著那人走上三步咳上半路的一副身子,早晚也撐不得幾日,然而,真正到了這時候,他卻還是難免有些……甚至難以接受。
他心下又不免猜測,憑著那人算無遺漏的一身本事,當真便算不得要害他之人,竟會最後落得敗在一個女人的手裏?傅宗書倒了,在大節上,林子清勝了,可他卻死了,豈非又是他敗了。
也或許是……或許是他早已厭倦了這朝堂之上終年的勾心鬥角的日子,又或是因為知道他早已知了自己遲早活不上幾日,更或許是因為……聖上?最後便索性尋了眼下這體麵得很的死法,傅宗書一倒,朝中的勢力必將失衡,必會有一番大清洗……
從理智上而言,他不得不承認,林子清死了,這卻是一件十分得利的好事。
然而,從情感上而言……李路自少年以來,從未遇到過一個像林子清一般的對手,他視他為一生僅見的對手,卻處處低了那人一頭,他心心念念著的便是要在這朝堂上堂堂正正地勝他一回。如今,林子清卻死了,他這一生都不可能勝他一回了。更何況,他這一死,盤算下來,竟然也是一筆盤算的極為巧妙的一步棋。
這人,便是死了,也不忘要落下一子,謀算全局。
而他卻竟然半分也不希望這人早早的死去,如此一般一個舉世無雙的人物。
李路接過身旁將軍府的小廝點上的兩根香,拱手拜上一拜,插入了案上擺著的香爐裏。
李路轉頭看向了顧惜朝,沈譚二人,道:“你們二人入朝為官,隻望你們日後莫要墮了他在朝中的聲名才好。”
顧惜朝勾著幾分似笑非笑的唇角,道:“本該如此。”
“不勞大人多有煩心。”沈譚隨口也冷冷接道。
……
邊疆,
溫良咬著嘴上的一根草葉,支著一隻腿靠坐在身後大牢的陰冷的牆角處,從頂上的暗格子裏透出來的光線十分稀疏,整個牢房裏都是一片昏昏沉沉的暗色。
牢房大門的鎖把子一旋,隻聽得卡拉一聲,牢房門便開了,走出一個全身裹在了一件黑色裘衣裏的女人。腳步很輕,身形很清瘦,不高,足下輕點,踩著蓮步,確實是個女人。
溫良抬了抬眼,嗤笑了一聲,道:“果然,這世上大半漂亮的女人都不會是什麽好東西。”
女人摘了頂上的兜帽,露出一張足以讓大多數男人心動的一張漂亮精致的臉皮,溫良抬眼瞧了瞧,心下卻是暗道,這女人五官倒是精致漂亮得很,隻可惜,沒有幾分活潑的生氣,瞧著便隻像是個精致的娃娃,然而,再精致的娃娃便是瞧久了,也是會膩的,瞧上第一眼的時候是驚豔,再多多瞧上幾眼,又會覺得好像不過如此,看多了自然也就膩了,男人本就是極為喜新厭舊的,更何況,是一個像他一樣對女人不怎麽感興趣的男人。
女人的身後還隨著一人,也是個女人,五官溫婉秀氣,獨有著一分江南女子的韻味,五官也是精致,卻不如先前那女子五官更好看些,然而麵目之中卻又透著一股子瞧著讓人覺得十分舒心的清冷的氣質。
溫良眯著眼瞧上那女人一眼,又歎了一聲,道:“這世上的漂亮女人果然多數都沒一個好東西。”
那隨在身後而來的女子緘默了片刻,隨後方才張口言道:“我本是戎狄人,自當無愧。”出了聲嗓子卻是啞啞的,不複往日裏清亮的嗓音。
溫良道:“確實,若是隻論來曆,你本是軍中最為可疑的一人,然而,你卻在軍中整整潛伏了數十年,盡心盡力的負責軍中救濟事宜,軍營之中隻當你是救苦救難的葉醫師,是女子中難得一見的值得敬佩的人物,卻怎料……”
溫良低低地又嗤笑一聲,止住了到嘴邊的話,回頭卻隻看上了那女人一眼,神情似笑非笑。
先前那容貌更精致一些的女人道:“你不必激了我們二人,便是你現下的境地又比我們好去了多少,你雖已經投誠朝廷,可你畢竟曾是永安侯的叛將,現下軍中懷疑有了細作,豈非不是將你拉著第一個去躺槍的,隻怕擇日還會將你推了出去擋刀,你現下的境況可當真要比我們二人壞上了許多。”
溫良道:“你莫非是來勸我來投誠的?”
“你未免也太天真了些,我從未見過一個像你這般蠢笨的女人。”溫良忽然驀地支起了方才軟趴趴的無骨一般的,半邊身子,溫良道,“若非將軍確實心存了死誌,臨死又怎會栽在了一個像你這般蠢笨的女人身上。”
溫良道:“你莫非忘了,我當時是因何才中途投誠朝廷的?永安侯勾結戎狄外虜,甘願稱臣,意圖謀國篡位,與戎狄瓜分我大慶天下。我溫良雖不是個大俠大義之人,甚至於是個貪生怕死之輩,然而,便是大是大非之前,卻還是能辯得清楚的,女人,我畢竟是個中原人,是大慶朝的子民,你莫非連這一點都忘了,忘了……你還是個中原人。”
女人的眼色一眯,神色一凝,麵上便是忽然閃過了幾分青白之色。
溫良忽然又軟下了嗓子,竟是忽然說起一事,“慶曆九年,大軍隨行進了汶穀,大軍剛退戎狄十萬大軍,勉強算是有了一段休養生息的閑時,將軍望進汶穀,卻與弓樞,楊釗兩位將軍言道,大軍在此候命,他隨著幾將輕騎去汶穀一查。”
溫良道:“月後,白馬坡上的小山頭上多了一座新墳,清水縣人氏縣令端木固(字)之墓。”
溫良不急不緩地說道,嗓子卻是很柔,隨著幾分幾近緬懷的悵然之意。
他嗤笑了一聲,道:“將軍當日裏曾言道,端木易之女曾與他有過一畫之恩,若非端木家的女兒買了他的畫,才不至於在他少年落魄之時落了個不堪潦倒的地步,此恩來日他必想報。”
“將軍即使一生算無遺漏,是個天下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人物,隻怕初時也不曾能料想得到,早日裏他欲報之大恩的,天真良善的少女會在日後成為一個這般令人不齒的毒婦。勾結奸相,通敵叛國,意圖謀殺親夫,謀害一國天子,謀朝篡位,現下更欲遠遁塞外,自甘向戎狄稱臣。你莫非已經忘了,當年你父親正是為奸相所害,才會落得當年一番的境地?忘了當日在端木姑娘你逃亡之時,是誰伸手向著你拉上了一把,免於你落得個被人欺辱的不堪境地?”
麵上一副實在嫌惡至極的神色,鄙棄道:“我果真是最惡極了麵皮子最是漂亮的女人,麵上的一副臭皮囊,骨子裏卻是個如同蛇蠍一般的毒婦。你隻當天下人都對不住了你,將軍負了你?你又何曾想過你可曾對得起過天下人?對得起過我們將軍?”
溫良扯了一邊嘲諷意味十足的嘴角,已從那牢房裏的草席之上立了起來,振了兩邊的長袖,卻是冷冷言道:“你且再回頭看看,那牢房裏外的可都是些何人?”
那相鄰的幾間牢房之中原本應是被迷藥迷暈了的上百個牢中之人……此時竟都已經忽然立了起來,掀了披頭散發的模樣,為首的豈非不正是軍營裏的幾個將軍,張合,餘晃二人更是首當其衝……
——戎狄細作葉唯,通敵叛國之輩端木蓉,慶曆十七年,七月,伏案。
*
傅宗書狼子野心,通敵叛國一事已有了定論,牆倒眾人推,一眾傅黨無暇自顧,幾近人人自危,傅黨甚眾,聖上倒也不是不知,若是當真一眾連根拔起,隻怕他這朝堂之上也該徹底清下大半,因而,明麵上卻隻抄了幾家勢力極大的傅黨,殺雞以敬猴。然而,傅黨勢力眾多,即使隻肅清了十之一二的傅黨,現下的朝堂之上也比尋常之時要冷清了很多,半月,皇城中的金鑾殿上整整動蕩了半月,才終於慢慢地平穩了下來。
通敵叛國畢竟是重罪,牽涉重大,即使有心放著有些人一馬,有時候卻還是不妨更心狠手辣一些,幾家勢力龐大的傅黨的處置要狠,而至於一些細枝末節扯上了一兩分關係的小官小吏倒不妨網開一麵,該留情的時候絕不心狠,該狠辣的時候絕不心慈手軟。
三年一回的科舉早已在朝下聚攏了一部分待用的人才,朝中的一些亂臣賊子一除,底下選拔上來的官員便頂上去,朝中不怕沒有確實的人才可用。
諸多事宜盡皆都基本安置了妥當,底下幾方的官員倒是不得不承認,聖上在這一方麵確實做得很不錯,該心狠的時候絕不留情,斬草務必除根,張弛收放有度,放了些小魚小蝦,逮著大頭的魚一刀子宰下去,夠狠,便是隨即在朝中頂上去的一部分官員想必也是早有過一番布置,料想應該是聖上親下培育的一幹近臣,這坐在金鑾殿上的男人確實不是個能夠輕易宰割的人物,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百萬,這天下能坐穩這天底下萬人之上的頂天的位子的又哪會真有一個簡單的人物?
隱忍,盤算,果決,該心狠的時候絕不心慈手軟,婦人之仁,更懂得拉攏人心。天下為君者,聖上確實可以說是做得非常不錯的一人了。
傅宗書勾結江湖九幽神君座下之人,與牙刅敵軍狼狽為奸,意圖推翻我朝統治,趁機舉義叛亂,其狼子野心,眾人皆知,為天下所不容,當誅。然,天子聖德,有令,傅宗書次日斬首示眾,徹查傅府,收繳國庫,其女及其府上丫鬟仆役貶為庶民,罪不及死。又有令,九幽神君與奸相狼狽為奸,意欲挑起朝中紛爭,雖為江湖中人,其行危及朝野上下,下令討伐,追繳九幽神君,一時之間,江湖諸人雲集響應,誅殺九幽一派座下弟子餘孽。
再言朝堂之上,朝中的勢力一番大洗牌,另一方得益的卻是以諸葛正我為代表的神捕司,李路李大人所代表的九王爺一派,九王爺告老之後,朝中多以李路為首,李路名為九王爺女婿,實則卻算是九王爺門生,九王爺欣賞他的才華,待他如義子,待到九王爺退隱朝堂之外後,一幹派首便也自然以其為首。
諸葛神侯的神捕司一再壯大,在刑部之外自形成了一股不可小窺的勢力,名義上歸為刑部之下的管轄,實則卻已經隱隱自成了一派,聖上倒也足以樂見其成,兩派勢力相互製衡,倒也算是得了他的心意。
諸葛正我持著玉笏前來清和殿拜見的時候,聖上正在臨摹著手上的一幅畫,諸葛正我垂首退立在了一旁。
待到手上的筆尖勾出了最後一筆,皇帝將手中沾了墨的狼毫筆擱在了案上,卻見案上一幅美人出浴圖。
皇帝伸手撫著那美人出浴圖的一角,嘴角一勾,卻是忽然低低地笑了一聲,示意著諸葛正我瞧上一瞧那原畫的落款處,道:“是不是不想著,一個如他這般正經的人竟也會著筆一幅美人出浴圖?”
諸葛正我伸手掩在唇邊輕咳了幾聲,見了那落款處赫然印著一人的筆跡,清瘦瀟灑,暢快隨性卻又不失其風韻,一枚紅色的方形印章,——林子安。諸葛正我沉吟片刻,斟酌著說道:“確實。十分意外。”
皇帝又笑,道:“他這人瞧著正經嚴肅得緊,在有些方麵原則卻是難進分寸之地,然而,若在另一些方麵,原則卻往往會十分鬆散得很,若非觸及到了十足分寸不得動的方正之地,行事卻是肆意自由得很。”
皇帝道:“為士,他曾在街市上販過字畫,未免不是有些自降格調,卻又隻賣自己的畫,十兩銀子一幅,分文不讓,是傲骨。為官者,他不計較與各地商販言語之間自降身份的周旋,官家自詡,官場聲名,他卻竟全然棄擲邐迤。”
伸手細細磨著那幾案上的畫卷的畫紙,皇帝忽然又低低地笑道:“是不是覺得朕行事十分荒唐?”
荒唐?確實。放著後宮佳麗三千,粉黛千數盡皆不為所動,卻偏偏對自己的臣子起了些不該有的心思,豈非是十分的荒唐?這份心思確實極淡,甚至於有時候便是他自己也會疏忽的幾分心思,心性裏隱忍的天性使得他從不輕易在外表露自己的情感,太聰明的人即使瞧了出來,也絕不會輕輕鬆鬆地點出來。
諸葛正我確實是個聰明人,朝堂之上,像他這樣的聰明人本就不多了,聖上便是說上一句話,他也能細細從中推敲出好幾番的意味,聰明人自然不會去做一些不怎麽聰明的事情,諸葛正我退在了一旁,低著頭看著自己腳下的那雙官靴,似乎像是忽然對自己腳下的這雙靴子起了幾分探究的心思,低頭不語。
他是大慶朝的皇帝,從感情上於他而言卻是十分不智的,然而,他卻畢竟是一個皇帝,一個隱忍,尚且理智的帝王,他的理智時刻在向他念著,一個仕途盡毀的林子清,比之一個在朝堂上指點江山,推政行令,助他安平天下的近臣,後者的價值自然是遠遠高於前者。初時,在他自己看來,旁人的計較卻自認是有些多餘的。
即便是朕起了些不該有的荒唐心思又如何?朕又何曾當真感情用事,未曾顧全大局過?該用人的時候莫非朕還會徇私計較不成,你們這些朝臣,整天顧忌來顧忌去,莫非還信不了朕嗎?
然而,時至今日……負在背後的手掌指尖卻是一動,皇帝卻是歎了一聲,道:“林子清便當真現下已經……”、
諸葛神侯斟酌片刻,道:“顧沈兩家的小子差辦著,林大人的屍首已於昨日入土為安了。”
“很好。”皇帝收起了手上的那幅畫軸,道:“邊疆派遣出的人手可是已經有了消息?”
諸葛神侯道:“邊疆早有人手,是月前傳了林大人的令安排下的布置,戎狄細作現下已經失手被擒,溫將軍帳下一幹將士截了牙刅的糧草,退了了牙刅大軍五萬兵馬,鮮於仇,冷呼兒二將被擒,傅中丞伏誅之後,牙刅斷了我軍動向的情報,又遭此大敗,本是蠢蠢欲動的試探,卻狠狠地將腦袋伸出來讓我們砍了一刀,現下自然已經安分不少,差了使者派遣軍中和談,簽訂盟約,言談賠款和解事宜,近十年內想必不會來犯,邊疆戰患已緩。”
皇帝又道:“人已經擒住了?”
諸葛神侯道:“蓉妃……已然伏誅。”
“她既然這般歡喜在塞外的日子,傳令下去,便不必押送回京了。邊疆的戰馬負責照料的人手本就極少,拷上了手腳,便發配邊疆去馬棚照看牧馬,開采礦山,終老塞外,終生不許踏入中原半步。”皇帝冷笑了一聲,隨手將手上的畫軸向著諸葛神侯送了過去,道,“這畫便送你了,如今人已經死了,畫便成了絕筆,倒成了世上難得一見的一幅珍品畫作。”
說罷,揮了兩袖,便走出了那清和殿外。
這是日前聖上在早朝之時頒下的一紙詔令。滿朝文武盡皆默契地緘默不語,朝上的聰明人到底比不聰明的瞎子要多上許多。傅宗書及一幹傅黨日前被收網打盡,偏偏正巧在這個時候傳來一國寵妃暴斃的消息,若說其中當真沒有半分的聯係,隻怕多數人還是不會信的。更何況,傅宗書率一幹逆賊潛入宮中逼宮的消息朝中也依稀有所傳聞,亂黨因何能在戒備森然的皇宮中來去自如,悄然潛入,宮中必然會有一個地位甚至不低的接應之人。如此,兩廂細細推敲一番下來……
一國寵妃謀逆叛亂,這說來畢竟不是件十分光彩的事情,更何況又有傳聞言之,蓉貴妃攜眾屬意欲逃亡敵國之事。此事若是當真張揚了出去,於我朝麵上畢竟也不怎麽好看,死了總比投奔敵國這事實要來得讓人容易接受很多,是這個道理不錯。
那蓉貴妃瞧著一副溫文柔弱,知書達理得尋常溫婉女子的模樣,竟不知,私下裏是個這般禍國殃民的狠毒女子,女人既然已經嫁作了人婦,又哪有聯合外人謀害自己丈夫的道理,更何況是意圖謀害一國之君。
——這世上怎會有這般的毒婦?
便是害了自己的丈夫還不滿足,便是要和著自己的舊情人也一起謀害上。
舊情人,確實是舊情人,朝中的傳言雖然不多,畢竟是牽扯上了一國之君的蜚語流言,確實應當謹之慎之,然而,這朝上的眾多官員哪個又不是眼觀八方,耳聽六路的奸猾的人物,其中的曲曲直直哪能不多少聽聞了一二。
林大人早年間與端木姓的女子之間的一番交情,朝中該知道的人本也該知道地差不多了。
林子清死了,死在了他的將軍府中。
一杯嫋嫋還在騰著白霧的清茶,一個麵色如玉的青衣的書生,閉目而合,一室幽幽然的死寂。
一線青蘿香,半錢無根花。
這世上比鶴頂紅更惡毒,更無藥可解的一種劇毒。青蘿香本是無毒之物,然而,若是混上了半錢無根花,便會混成一種天下人大多都束手無策的無解的劇毒。
青蘿香混之無根花雖是天下最無解的劇毒,然而,亦是天下最可愛之毒。中毒盞茶,呼吸已絕,然而,麵如白圭,身死而屍首百日不腐,十年不蠹,麵目十年皆如一日,容顏永駐,是三代唐門保住唐崢一生最得意研製出來的奇絕之毒之一。
林大人死了,盡管看上去他隻像是一個已經沉沉入睡的熟睡之人,然而,探知鼻息,已無半分的溫熱之感。
他確確實實的死了。
在疆場上,他曾是軍中一眾將士軍心所向,是軍中的常勝將軍,青衣輕鎧,揮手之間,退敵百裏之外,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一入朝中,他位極人臣,百般謀算,鬥權正身,硬生生掰倒了一個朝中實力盤根錯雜的奸相傅宗書,是難得的一朝棟梁之才。如此人物,未過不惑,竟已早夭,實在是讓多數人感到惋惜的一件憾事。
最後竟是死在了一個女人的手裏。
其下門生,顧家顧惜朝代為收斂了其屍首,收殮入棺之時,長安城中一片死寂的黑白兩色,城中有人言道:“朝中難得一見的好官。”“如此人物,竟就這般早夭了。”“實在是可惜得很。”“……”
如此雲雲。
史書又有記之,朝中百官列傳位列其一。
林子清,字子安,清水縣人氏,麵如玉,性寡言,位極人臣。
曾為將,六年,退戎狄,戰無不勝。為官,位極人臣,除奸相傅氏,推政令,振糧倉,治蠹患,得以平天下。慶曆十七年,暴斃,時年三十二整。
——《史書·慶曆年間 二十二章回》
林大人收殮入棺當日,
將軍府,
李路李大人前來憑吊,卻是冷冷言道,“他一生向來最是自命不凡,最後怎料卻是死在了一個女人的手裏。”
沈譚沈大人近年來的心性盡管已經變得圓滑了不少,然而,一聞此言,少年時暴烈蠻橫的性子又起,便想著要狠狠揍上李大人的那張俊俏的臉皮子。顧惜朝攔住了沈譚,卻道了一句:“胡鬧。”
回頭,卻又是冷冷地向著李路李大人言道:“李大人若是存心前來憑吊自可,若無意,自可歸去。”
早年間,李路卻是與林大人一同入朝為官之人,同一日中舉,經年,再同朝為官,這近十年來,盡管處處卻被那人壓了一頭,然而,經年相處之下,卻又不得不承認,林子清確實是個十分值得讓人尊敬的對手,無論是在心性或是手段上。而這個心下本以為是自己唯一的對手的人物最後的結局竟就這般簡簡單單地敗在了一個女人的手裏,盡管早已知了即使憑著那人走上三步咳上半路的一副身子,早晚也撐不得幾日,然而,真正到了這時候,他卻還是難免有些……甚至難以接受。
他心下又不免猜測,憑著那人算無遺漏的一身本事,當真便算不得要害他之人,竟會最後落得敗在一個女人的手裏?傅宗書倒了,在大節上,林子清勝了,可他卻死了,豈非又是他敗了。
也或許是……或許是他早已厭倦了這朝堂之上終年的勾心鬥角的日子,又或是因為知道他早已知了自己遲早活不上幾日,更或許是因為……聖上?最後便索性尋了眼下這體麵得很的死法,傅宗書一倒,朝中的勢力必將失衡,必會有一番大清洗……
從理智上而言,他不得不承認,林子清死了,這卻是一件十分得利的好事。
然而,從情感上而言……李路自少年以來,從未遇到過一個像林子清一般的對手,他視他為一生僅見的對手,卻處處低了那人一頭,他心心念念著的便是要在這朝堂上堂堂正正地勝他一回。如今,林子清卻死了,他這一生都不可能勝他一回了。更何況,他這一死,盤算下來,竟然也是一筆盤算的極為巧妙的一步棋。
這人,便是死了,也不忘要落下一子,謀算全局。
而他卻竟然半分也不希望這人早早的死去,如此一般一個舉世無雙的人物。
李路接過身旁將軍府的小廝點上的兩根香,拱手拜上一拜,插入了案上擺著的香爐裏。
李路轉頭看向了顧惜朝,沈譚二人,道:“你們二人入朝為官,隻望你們日後莫要墮了他在朝中的聲名才好。”
顧惜朝勾著幾分似笑非笑的唇角,道:“本該如此。”
“不勞大人多有煩心。”沈譚隨口也冷冷接道。
……
邊疆,
溫良咬著嘴上的一根草葉,支著一隻腿靠坐在身後大牢的陰冷的牆角處,從頂上的暗格子裏透出來的光線十分稀疏,整個牢房裏都是一片昏昏沉沉的暗色。
牢房大門的鎖把子一旋,隻聽得卡拉一聲,牢房門便開了,走出一個全身裹在了一件黑色裘衣裏的女人。腳步很輕,身形很清瘦,不高,足下輕點,踩著蓮步,確實是個女人。
溫良抬了抬眼,嗤笑了一聲,道:“果然,這世上大半漂亮的女人都不會是什麽好東西。”
女人摘了頂上的兜帽,露出一張足以讓大多數男人心動的一張漂亮精致的臉皮,溫良抬眼瞧了瞧,心下卻是暗道,這女人五官倒是精致漂亮得很,隻可惜,沒有幾分活潑的生氣,瞧著便隻像是個精致的娃娃,然而,再精致的娃娃便是瞧久了,也是會膩的,瞧上第一眼的時候是驚豔,再多多瞧上幾眼,又會覺得好像不過如此,看多了自然也就膩了,男人本就是極為喜新厭舊的,更何況,是一個像他一樣對女人不怎麽感興趣的男人。
女人的身後還隨著一人,也是個女人,五官溫婉秀氣,獨有著一分江南女子的韻味,五官也是精致,卻不如先前那女子五官更好看些,然而麵目之中卻又透著一股子瞧著讓人覺得十分舒心的清冷的氣質。
溫良眯著眼瞧上那女人一眼,又歎了一聲,道:“這世上的漂亮女人果然多數都沒一個好東西。”
那隨在身後而來的女子緘默了片刻,隨後方才張口言道:“我本是戎狄人,自當無愧。”出了聲嗓子卻是啞啞的,不複往日裏清亮的嗓音。
溫良道:“確實,若是隻論來曆,你本是軍中最為可疑的一人,然而,你卻在軍中整整潛伏了數十年,盡心盡力的負責軍中救濟事宜,軍營之中隻當你是救苦救難的葉醫師,是女子中難得一見的值得敬佩的人物,卻怎料……”
溫良低低地又嗤笑一聲,止住了到嘴邊的話,回頭卻隻看上了那女人一眼,神情似笑非笑。
先前那容貌更精致一些的女人道:“你不必激了我們二人,便是你現下的境地又比我們好去了多少,你雖已經投誠朝廷,可你畢竟曾是永安侯的叛將,現下軍中懷疑有了細作,豈非不是將你拉著第一個去躺槍的,隻怕擇日還會將你推了出去擋刀,你現下的境況可當真要比我們二人壞上了許多。”
溫良道:“你莫非是來勸我來投誠的?”
“你未免也太天真了些,我從未見過一個像你這般蠢笨的女人。”溫良忽然驀地支起了方才軟趴趴的無骨一般的,半邊身子,溫良道,“若非將軍確實心存了死誌,臨死又怎會栽在了一個像你這般蠢笨的女人身上。”
溫良道:“你莫非忘了,我當時是因何才中途投誠朝廷的?永安侯勾結戎狄外虜,甘願稱臣,意圖謀國篡位,與戎狄瓜分我大慶天下。我溫良雖不是個大俠大義之人,甚至於是個貪生怕死之輩,然而,便是大是大非之前,卻還是能辯得清楚的,女人,我畢竟是個中原人,是大慶朝的子民,你莫非連這一點都忘了,忘了……你還是個中原人。”
女人的眼色一眯,神色一凝,麵上便是忽然閃過了幾分青白之色。
溫良忽然又軟下了嗓子,竟是忽然說起一事,“慶曆九年,大軍隨行進了汶穀,大軍剛退戎狄十萬大軍,勉強算是有了一段休養生息的閑時,將軍望進汶穀,卻與弓樞,楊釗兩位將軍言道,大軍在此候命,他隨著幾將輕騎去汶穀一查。”
溫良道:“月後,白馬坡上的小山頭上多了一座新墳,清水縣人氏縣令端木固(字)之墓。”
溫良不急不緩地說道,嗓子卻是很柔,隨著幾分幾近緬懷的悵然之意。
他嗤笑了一聲,道:“將軍當日裏曾言道,端木易之女曾與他有過一畫之恩,若非端木家的女兒買了他的畫,才不至於在他少年落魄之時落了個不堪潦倒的地步,此恩來日他必想報。”
“將軍即使一生算無遺漏,是個天下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人物,隻怕初時也不曾能料想得到,早日裏他欲報之大恩的,天真良善的少女會在日後成為一個這般令人不齒的毒婦。勾結奸相,通敵叛國,意圖謀殺親夫,謀害一國天子,謀朝篡位,現下更欲遠遁塞外,自甘向戎狄稱臣。你莫非已經忘了,當年你父親正是為奸相所害,才會落得當年一番的境地?忘了當日在端木姑娘你逃亡之時,是誰伸手向著你拉上了一把,免於你落得個被人欺辱的不堪境地?”
麵上一副實在嫌惡至極的神色,鄙棄道:“我果真是最惡極了麵皮子最是漂亮的女人,麵上的一副臭皮囊,骨子裏卻是個如同蛇蠍一般的毒婦。你隻當天下人都對不住了你,將軍負了你?你又何曾想過你可曾對得起過天下人?對得起過我們將軍?”
溫良扯了一邊嘲諷意味十足的嘴角,已從那牢房裏的草席之上立了起來,振了兩邊的長袖,卻是冷冷言道:“你且再回頭看看,那牢房裏外的可都是些何人?”
那相鄰的幾間牢房之中原本應是被迷藥迷暈了的上百個牢中之人……此時竟都已經忽然立了起來,掀了披頭散發的模樣,為首的豈非不正是軍營裏的幾個將軍,張合,餘晃二人更是首當其衝……
——戎狄細作葉唯,通敵叛國之輩端木蓉,慶曆十七年,七月,伏案。
*
傅宗書狼子野心,通敵叛國一事已有了定論,牆倒眾人推,一眾傅黨無暇自顧,幾近人人自危,傅黨甚眾,聖上倒也不是不知,若是當真一眾連根拔起,隻怕他這朝堂之上也該徹底清下大半,因而,明麵上卻隻抄了幾家勢力極大的傅黨,殺雞以敬猴。然而,傅黨勢力眾多,即使隻肅清了十之一二的傅黨,現下的朝堂之上也比尋常之時要冷清了很多,半月,皇城中的金鑾殿上整整動蕩了半月,才終於慢慢地平穩了下來。
通敵叛國畢竟是重罪,牽涉重大,即使有心放著有些人一馬,有時候卻還是不妨更心狠手辣一些,幾家勢力龐大的傅黨的處置要狠,而至於一些細枝末節扯上了一兩分關係的小官小吏倒不妨網開一麵,該留情的時候絕不心狠,該狠辣的時候絕不心慈手軟。
三年一回的科舉早已在朝下聚攏了一部分待用的人才,朝中的一些亂臣賊子一除,底下選拔上來的官員便頂上去,朝中不怕沒有確實的人才可用。
諸多事宜盡皆都基本安置了妥當,底下幾方的官員倒是不得不承認,聖上在這一方麵確實做得很不錯,該心狠的時候絕不留情,斬草務必除根,張弛收放有度,放了些小魚小蝦,逮著大頭的魚一刀子宰下去,夠狠,便是隨即在朝中頂上去的一部分官員想必也是早有過一番布置,料想應該是聖上親下培育的一幹近臣,這坐在金鑾殿上的男人確實不是個能夠輕易宰割的人物,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百萬,這天下能坐穩這天底下萬人之上的頂天的位子的又哪會真有一個簡單的人物?
隱忍,盤算,果決,該心狠的時候絕不心慈手軟,婦人之仁,更懂得拉攏人心。天下為君者,聖上確實可以說是做得非常不錯的一人了。
傅宗書勾結江湖九幽神君座下之人,與牙刅敵軍狼狽為奸,意圖推翻我朝統治,趁機舉義叛亂,其狼子野心,眾人皆知,為天下所不容,當誅。然,天子聖德,有令,傅宗書次日斬首示眾,徹查傅府,收繳國庫,其女及其府上丫鬟仆役貶為庶民,罪不及死。又有令,九幽神君與奸相狼狽為奸,意欲挑起朝中紛爭,雖為江湖中人,其行危及朝野上下,下令討伐,追繳九幽神君,一時之間,江湖諸人雲集響應,誅殺九幽一派座下弟子餘孽。
再言朝堂之上,朝中的勢力一番大洗牌,另一方得益的卻是以諸葛正我為代表的神捕司,李路李大人所代表的九王爺一派,九王爺告老之後,朝中多以李路為首,李路名為九王爺女婿,實則卻算是九王爺門生,九王爺欣賞他的才華,待他如義子,待到九王爺退隱朝堂之外後,一幹派首便也自然以其為首。
諸葛神侯的神捕司一再壯大,在刑部之外自形成了一股不可小窺的勢力,名義上歸為刑部之下的管轄,實則卻已經隱隱自成了一派,聖上倒也足以樂見其成,兩派勢力相互製衡,倒也算是得了他的心意。
諸葛正我持著玉笏前來清和殿拜見的時候,聖上正在臨摹著手上的一幅畫,諸葛正我垂首退立在了一旁。
待到手上的筆尖勾出了最後一筆,皇帝將手中沾了墨的狼毫筆擱在了案上,卻見案上一幅美人出浴圖。
皇帝伸手撫著那美人出浴圖的一角,嘴角一勾,卻是忽然低低地笑了一聲,示意著諸葛正我瞧上一瞧那原畫的落款處,道:“是不是不想著,一個如他這般正經的人竟也會著筆一幅美人出浴圖?”
諸葛正我伸手掩在唇邊輕咳了幾聲,見了那落款處赫然印著一人的筆跡,清瘦瀟灑,暢快隨性卻又不失其風韻,一枚紅色的方形印章,——林子安。諸葛正我沉吟片刻,斟酌著說道:“確實。十分意外。”
皇帝又笑,道:“他這人瞧著正經嚴肅得緊,在有些方麵原則卻是難進分寸之地,然而,若在另一些方麵,原則卻往往會十分鬆散得很,若非觸及到了十足分寸不得動的方正之地,行事卻是肆意自由得很。”
皇帝道:“為士,他曾在街市上販過字畫,未免不是有些自降格調,卻又隻賣自己的畫,十兩銀子一幅,分文不讓,是傲骨。為官者,他不計較與各地商販言語之間自降身份的周旋,官家自詡,官場聲名,他卻竟全然棄擲邐迤。”
伸手細細磨著那幾案上的畫卷的畫紙,皇帝忽然又低低地笑道:“是不是覺得朕行事十分荒唐?”
荒唐?確實。放著後宮佳麗三千,粉黛千數盡皆不為所動,卻偏偏對自己的臣子起了些不該有的心思,豈非是十分的荒唐?這份心思確實極淡,甚至於有時候便是他自己也會疏忽的幾分心思,心性裏隱忍的天性使得他從不輕易在外表露自己的情感,太聰明的人即使瞧了出來,也絕不會輕輕鬆鬆地點出來。
諸葛正我確實是個聰明人,朝堂之上,像他這樣的聰明人本就不多了,聖上便是說上一句話,他也能細細從中推敲出好幾番的意味,聰明人自然不會去做一些不怎麽聰明的事情,諸葛正我退在了一旁,低著頭看著自己腳下的那雙官靴,似乎像是忽然對自己腳下的這雙靴子起了幾分探究的心思,低頭不語。
他是大慶朝的皇帝,從感情上於他而言卻是十分不智的,然而,他卻畢竟是一個皇帝,一個隱忍,尚且理智的帝王,他的理智時刻在向他念著,一個仕途盡毀的林子清,比之一個在朝堂上指點江山,推政行令,助他安平天下的近臣,後者的價值自然是遠遠高於前者。初時,在他自己看來,旁人的計較卻自認是有些多餘的。
即便是朕起了些不該有的荒唐心思又如何?朕又何曾當真感情用事,未曾顧全大局過?該用人的時候莫非朕還會徇私計較不成,你們這些朝臣,整天顧忌來顧忌去,莫非還信不了朕嗎?
然而,時至今日……負在背後的手掌指尖卻是一動,皇帝卻是歎了一聲,道:“林子清便當真現下已經……”、
諸葛神侯斟酌片刻,道:“顧沈兩家的小子差辦著,林大人的屍首已於昨日入土為安了。”
“很好。”皇帝收起了手上的那幅畫軸,道:“邊疆派遣出的人手可是已經有了消息?”
諸葛神侯道:“邊疆早有人手,是月前傳了林大人的令安排下的布置,戎狄細作現下已經失手被擒,溫將軍帳下一幹將士截了牙刅的糧草,退了了牙刅大軍五萬兵馬,鮮於仇,冷呼兒二將被擒,傅中丞伏誅之後,牙刅斷了我軍動向的情報,又遭此大敗,本是蠢蠢欲動的試探,卻狠狠地將腦袋伸出來讓我們砍了一刀,現下自然已經安分不少,差了使者派遣軍中和談,簽訂盟約,言談賠款和解事宜,近十年內想必不會來犯,邊疆戰患已緩。”
皇帝又道:“人已經擒住了?”
諸葛神侯道:“蓉妃……已然伏誅。”
“她既然這般歡喜在塞外的日子,傳令下去,便不必押送回京了。邊疆的戰馬負責照料的人手本就極少,拷上了手腳,便發配邊疆去馬棚照看牧馬,開采礦山,終老塞外,終生不許踏入中原半步。”皇帝冷笑了一聲,隨手將手上的畫軸向著諸葛神侯送了過去,道,“這畫便送你了,如今人已經死了,畫便成了絕筆,倒成了世上難得一見的一幅珍品畫作。”
說罷,揮了兩袖,便走出了那清和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