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武俠]論係統的穿越性錯誤 作者:小丁冬不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手緩緩推門而出,門外亮堂堂的陽光傾進了屋子裏,晃在眼前,一時竟覺得有些晃眼。
樓外青山的一處山間小築裏,走出了一個一身青色儒袍的男子。
入目是滿眼活潑可愛的一片蔥鬱的蒼青色,掩在眼前的手掌五指虛張,指縫間瀉下的一片暖洋洋的日光。
男人一手緩緩握拳收回負於身後,一手再虛握著置於唇邊,清咳數聲,眼底卻是不由難得勾起了幾分輕鬆愉悅的笑意。
一步十算,步步為營,且思且慮,終於是走到了……現下這一步。
入朝十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甚至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滔天權勢,竟終究還是抵不過他現□上幹幹淨淨的一介青衫布衣。名,利,權勢,地位……他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助一人勾勒了眼下這錦繡萬千的江山,前赴疆場,抵禦外敵,與善除惡,清肅朝堂,還了這天下如今這一片的太平盛世,盡管心生憊倦,卻終究半分無悔。
待到天下既定,萬事休罷……
在朝堂裏勾心鬥角,萬般算計的日子又哪比得上一介青衫布衣之士麵輯著青山的日子要來得自在閑適?
“寧可對上這天下人,也決不願對上你一個林子清。”
他看上去像是個常年臥於病榻,幾近足不出戶的病公子,便是臉色也泛著一層不比尋常的蒼白之色。然而想到當日裏唐崢難得一臉正色地言道的一聲真誠不過的肺腑之言。
他不由伸手摸了摸自己兩頰。
他看上去……莫不是當真像是個這般可怕的人物嗎?
隨後又一手虛握著,緩緩掩上了自己的唇角,唇角一勾,卻是不由一聲低低的輕笑聲。
——現下,倒是難得得了幾分空閑……
*
傅宗書勾結外敵,意圖謀朝篡位,傅宗書一倒,其下一幹黨羽肅清的肅清,告老的告老,辭官的辭官,便是在朝堂中的勢力,也被打壓了大半,十之□□都落入了皇帝的掌握之中,估摸著再不過一年,朝堂之上便會形成一股在天子眼皮子底下的近臣勢力。
而至於另一方得利的,卻正要數諸葛神侯的神捕司。神捕司此番救駕有功,無情,鐵手,追命四大總捕頭更由聖上親自追加封賞,眼看著都將是聖上麵前深受器重的幾大紅人,皇帝有意培養年輕一輩的勢力,拉攏更多近臣,神捕司無情,鐵手,追命,冷血諸人竟倒也不知怎的合了聖上的眼緣,於神捕司而言倒也算得上是一件幸事。
神捕司更由著諸葛神侯親自遊說,新增了一員大將,連雲寨大寨主九現神龍戚少商戚大當家,連同其下連雲寨九大寨主。戚少商於金鑾殿上,持著逆水寒劍,一劍便生生逼退九幽座下百數弟子,雖看似出生草莽,倒卻是個難得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與顧惜朝兩廂聯手,肅清了金鑾殿上暴起謀逆的一幹賊子,更設計一同端了一鍋與傅宗書狼狽為jian的九幽神君的老窩。此一役,倒真正可以算得上是戰績斐然,是個不凡的人物。
諸葛正我瞧上了這人忠義兩全的性子,智勇雙全的才能,愛才之心又起,也不知使了怎般的心思,竟當真將這個本出生草莽之間的江湖英雄人物攏到了他門下的神捕司。
然而……
這日裏,諸葛神侯扯了神捕司的小廝,捋著幾下花白的長長的胡須,道:“戚少商何在?”
那小廝支吾著不曾應下,倒是那連雲寨的原三大當家賽諸葛阮明正應了一聲,道:“將軍府。”
阮明正沉吟道:“林將軍辭世,再過幾日,便是落棺下葬之時,顧惜朝為林大人門下弟子,向來視林大人為長兄,林大人此番辭世,對於顧惜朝的打擊想必不小,因而……”
諸葛正我揪了幾把自己下巴上花白的胡子,擺擺手,又隨口應了幾聲“知了”。
神捕司與將軍府一脈的人關係盡管雖然確實不錯,但如戚少商這般三兩番的向著將軍府,顧家小子的顧府上時不時竄個門,這事未免也多有些說不過去了。諸葛正我念著回頭莫不是最好於戚少商再提點一下,心下卻不由歎了一聲,早年間江湖上尚在傳聞著顧惜朝火燒連雲寨,千裏追殺戚少商,戚少商誓殺顧惜朝,隻道兩人該是如何不死不休的一番局麵,卻不料,這幾日一見,兩人私下裏的私交倒竟像是十分不錯。
戚少商尋到將軍府的時候,卻見到顧惜朝立在了那已蒙上大片白綢的靈堂裏,一手端著一香爐,一手慢慢地磨著那香爐的爐壁,見了戚少商,顧惜朝便將手上那香爐隨手揣入了懷中,一手伸著兩指順著一縷從耳邊垂下的微卷的鬢發緩緩捋下。
顧惜朝倒是喃喃地道了一聲:“這世上能入爐的並不是隻有青蘿葉,還有……青蘿花。”
顧惜朝撩了一邊的前襟就著一旁的紅木椅子上坐下,閑閑地舉了麵前一盅茶水向著戚少商示意幾分,顧惜朝的麵皮子白皙,更是一副生得俊秀儒雅的容貌,偏就那勾起的嘴邊幾分似笑非笑的笑意無端讓人覺得一股子從骨子裏泛起的寒意。
戚少商心下尚不知那青蘿花亦或是青蘿葉又是何物,卻見那廂顧惜朝笑罷之後,麵色卻像是有些緩了緩,隨後又伸手揉了揉自己原本擰得十分厲害的眉間,像是忽然想通了什麽,眉間方才隱約的愁色也淡下幾分。
而顧惜朝那廂卻已經又莫名地繼續說起了另一件事,“老師曾言,六年前,他在江南一帶尋得了一間去處,舊友遭逢大難,僅餘一獨子,便將當時未曾足月的那孩兒托到了當地一處農舍收養,算算時日,現下也該是五六歲的年紀了,若日後,他待有不測,便會交托於人代為照料,現下,卻至今不曾有過消息。”
“少有人知道,老師與那四川唐家的堡主唐崢實則素來算是有幾分不淺的交情,沈譚言道,年前,那唐家堡的堡主還曾到過將軍府上敘過舊。那一線青蘿香,半錢無根花的混毒,正是唐家堡的堡主唐崢研製出的一門奇毒。”
顧惜朝難得絮絮地同戚少商說起了話來,顧惜朝一麵說著,戚少商便仔細地側耳聽著。這近半年來,戚少商在外亡命,顧惜朝發狠似的在這人身後追著跑,誓要殺了他戚少商,月前還是一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局麵。顧惜朝為人素來狠辣無情,他既已經定了千裏追殺戚少商,若是年前戚少商當真有半分失策不當,隻怕今日裏也不會出現在神侯府,須知顧惜朝行事向來不怎麽顧忌情分。
而現下兩人這般安安穩穩地共處一室一個說著一個便聽著的一副場景,倒是真正少見。
顧惜朝又說了一陣,隨後飲了一口茶,像是自嘲一聲,道:“我又與你這呆子說了這些做什麽?”
戚少商笑了笑,卻道:“你向來最得那林大人的青眼,又素來是個極為聰明的人物,想必林大人的心思旁人也少有人能比你揣測得更明白。”
頓了頓,戚少商又遲疑著說道:“若是未死,日後總會還有相見之日的。”
幾日之前,蓉妃大葬之日,卻也正是林將軍收殮入棺之日,聞之,天下忪然,長安城中晚上的街市歇了整整十日,送棺的隊伍後隨著近半個長安城披著麻衣的百姓,遠遠的一眼瞧上去,那情形竟似十分壯闊。
蓉貴妃的身份便是再如何尊貴,即使是聖上最為寵愛的一位貴妃,也不過是皇帝很多女人中的一個罷了,一個女人又如何能和一個一輩子為了整個江山社稷打拚了大半輩子的千古將相相提並論?
因而,待到了蓉妃大葬之日,幾近半個長安城的百姓都披上了麻布戴孝,祭著的卻是將軍府林將軍的牌位,反倒是這位據說已經辭世的皇上的寵妃的喪事,已鮮有人相提了。
顧惜朝堅持林將軍在今日辦了喪禮,堂而皇之的駁了這位新喪的貴妃的麵子,然而,聖上卻既已經半閉上一隻眼,朝中諸臣便也就更為隨意了。聖上原定是要親自為林子清辦上一回葬禮的,卻被沈譚駁了回去,沈譚言道老師向來喜歡清靜,那喪事想必也不願太過鋪張,請示了聖上說不如讓顧惜朝和他兩個其下門生為老師辦了喪事,也算盡上一份心意,聖上其後便就允了。
入土之前,開過一回棺,諸葛正我,李路,穆子俞,顧惜朝,沈譚,神捕司四大總捕頭各上前敬了一炷香,隨著戰事稍平後遠從邊疆趕赴而來的張合餘晃二人也各敬了一炷香,餘晃隨後又敬了兩柱香,是楊釗和弓樞兩位將軍囑下的。敬了香之後,隨後又合棺,再入葬。
穆尚書敬上了一炷香,道:“我倒是現下還心惦記著這小子日後於我敬上的一杯喜酒……”隨後又怔然喃喃道了一聲,“本應是你這小子待我百年之期一過,了結了身後之事後,與我敬上這一炷香的,現下竟是我早早與你敬上了這柱香。”
諸葛正我歎了一聲,道:“子安現下雖已經盡管身隕,這天下卻終究還多得是記著他的人的。”頓了頓,隨後又道,“人生於俯仰一世,若能為天下所謹記,這一世,隻怕也該是值當的。然而,這般的人物……百年間,隻怕也就僅見了林子安一人。”
張合拍了拍自己的腦門,像是笑笑,隨後便怔然道:“老子日後死了的時候,若是有這裏十分之一的人為我送葬,這輩子也就算是值了。”
餘晃道:“你笑著的時候可比哭著的時候還要難看許多。”
張合隨口又回了一句,道:“不比你小子越發哭喪,如喪喪皮一般的臭臉皮子。”
餘晃歎了一聲,道:“……如喪考妣。”
餘晃在墳前雙手抱拳行了一回軍中的禮數,林將軍既當過文臣,也擔過武將的擔子,然而,若及軍中,於軍中諸將而言,他卻終究還是年前那個不過一介布衣,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儒將。
隻聽得餘晃緩緩言道:
“四月,率軍一萬,追擊牙刅五萬殘兵,及漓州,敵軍大潰,斬殺四萬,生擒五千,縱五千,我軍,傷兵一千,亡,三百五十七人。外敵已退,邊疆已定,天下戰亂之患已平。”
“……”
將軍府中,
顧惜朝落了手上的茶盞,低低地笑了一聲,掀了一邊的眼皮子,卻是似笑非笑道:“你說的不錯。”
——日後總會有相見之日的。
*
【——恭喜玩家完成終極任務[肅清朝堂]。
——獲得頂級聲望稱號:千古將相。】
——即將獲得隨機終極獎勵……3.2.1……
——恭喜玩家獲得獲得物品獎勵回轉丹*10,恭喜玩家已消除【無根花】暈眩debuff狀態,判定【青蘿花】藥性無害,體質提升即將提升中……
——恭喜玩家獲得永久buff加持狀態(體質+2)
——檢測該玩家已完成終極任務,玩家已脫離最高遊戲環境【朝堂】,提示,係統即將關閉,是否確認完全卸載該係統?
——是。
——係統即將卸載中,1%……8%……屬性點已融合不可剝離……27%……35%……技能點已融合不可剝離……58%……卸載【訓練晨,主動buff技能卸載中,保留物品【回轉丹*10】……79%……係統麵板卸載中……100%……提示,係統已成功卸載!
——係統即將下線,3,2,1……提示,係統已下線。
……
“你門下那顧姓的門生隻怕是個實在聰明的人物,再由著你的性子,隻怕日後終會推斷出一二的。”唐崢抬了抬眼皮子,卻是拖著綿長的調子緩緩言道,“此外,你將這小兒從我這唐家堡裏帶了出去,怎不將那半死不死的活死人也一同帶上?”
“你早已在七八年前便早已料到那江家的小子日後該有一劫,故而早已打點好了一切?”
唐崢又道:“隻怕你便是存心要與那顧姓的小子留下些線索的,將這天下人都鼓弄在手掌之間,天下人現下都隻當你已經是個真正的死人了。”
隨後又嗤笑道:“那江家的小子刀實在是窩囊得很,那移花宮的女人死心塌地地喜歡著他,到頭來,我卻是第一次聽聞有哪個男人會被女人,尤其是對自己喜歡得死心塌地的女人,迫得這般田地?倒也實在是少見的很。”
“我便是寧可對上了這天下人,也是斷不願與你為敵的,便是閻王爺底下的十萬惡鬼,也比不上你這人的一顆聰明的可怕的腦袋要來的可怖。”
“……”
這一日裏,
巫江岸,
斜風,細雨,綠蓑衣。
一眼望去,茫茫的巫江麵上騰起了一層朦朦的水霧,綿綿的細雨若有似無地倒似一層籠在了這片天地之間的朦朧隱綽的輕紗,江麵上蕩著一葉輕舟。
見一披著一身蓑衣的青衣男人,手握著一根竹製的青色魚竿,帶著一頂鬥笠,壓得很低,隱約隻能見著一個好看的微微內嵌的下巴,拉扯得十分平直卻莫名顯出了幾分柔和的嘴角。
那青衣的男人閉目靠在了那船上,目似微瞑。
身臨巫江,輕舟,斜風,細雨,水霧,在臨江持杆垂釣的青衣人,披著一身蓑衣,衣袂隨斜風而翩翩,單隻一眼瞧上去,身姿更是清俊非凡,意態似是頗為的閑適,那般的一幅境況,遠遠的看去,隻覺得美好得像一幅在麵前緩緩展開的山水畫卷,悠遠而又可愛。
“若像你這般釣魚,隻怕到了晚上我們也逮不住一條魚吃。”那青衣的男人的身旁坐著一個垂髫小兒,瞧上去不過六七歲的年紀,一邊的臉上劃了兩道交叉的刀疤,損了幾分的秀氣,然而,小小年紀,五官之間便已經透出了一股子難掩的非凡的秀氣,那小子的眼珠子在滴溜溜的打轉著,瞧上去更是靈動,隨著幾分的狡色。
“哈,下雨了。”那孩童嘻嘻的笑著,也坐在那一葉扁舟上,晃著小腿肚子,伸手去接天上綿綿落下的一線細雨。
男人伸手一勾,隨手便將垂在那小兒腦後的鬥笠扣回了在那小兒的頭上,沉吟片刻後,道:“那晚上便不吃魚了。”
那忽然扣上的鬥笠對於一個不過六七歲的孩童而言顯然有些過大了,那小兒伸手扶著頭上的那頂鬥笠,扶了好一陣,才將那竹製的鬥笠在自己的頭頂上搗鼓著擺正。
那小兒便嘻嘻地拍手叫道:“那就不吃魚了,你瞧,我的名字叫小魚兒,它們是江裏的鯉魚兒,若叫我日日殘害我的同類,將它們吞食入腹,我到底還是有些於心不忍的。”
那小孩轉了轉眼珠子,仰著臉去又瞧身旁那一身青衣的男人。
男人近來已經極少束冠,散下的一襲如瀑的長發隨意以一青色發帶鬆鬆垮垮地係在腦後,未束住兩邊的兩縷鬢發,便隨意地在倆邊垂下,從一旁看去,隱約掩去了那人半邊俊秀好看的麵目。
男人抿著雙唇,唇角的弧度拉扯的十分平直,然而那兩邊垂下的幾縷鬢發卻似柔和了幾分那原本言笑不苟的麵容。
那人的麵色雖然蒼白,五官倒是確實好看,卻遠不止於一筆一劃刻畫而來的極致的精巧,隻能說是清俊,然而,眉間一股清俊儒雅之氣融合著那亦是清俊的五官,竟是兀的顯出一種讓人一眼瞧上去極為驚豔的,說不出的好看。
那小兒眨了眨眼,便道:“鎮子上王嬸子釀著的杏花酒似乎倒是極為不錯。”
男人抿了抿唇,伸手曲指點了點那小兒的眉心,道:“你半分也不像你的父親。”
那小兒張口問道:“你道我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男人便道:“想來不是個油腔滑調的小子,也不會是個酒鬼。”
那小兒又道:“哈,那他豈非過得比我這黃毛小子幾年的日子還要更無趣些?”
男人思索片刻,隨後竟是十分自然地應了一聲,
“你說的不錯。”
那男人道:“是個與我一般無趣的男人。”
回頭又去仔細瞧著自己手裏的魚竿,連著魚竿垂到江麵的細線,江麵上的一點浮標,那小兒說他的魚竿釣不上魚,倒不是在說瞎話,他的魚鉤上沒有餌,沒有餌的魚鉤又怎會有魚上鉤。這便是六七歲的小兒都能懂的淺顯得很的道理。
近來的日子實在是悠閑自在得很,這日裏得了空,便想著要去釣一回魚,然而,一直到那葉扁舟撐著離了岸邊有一段距離的時候,他才記起自己竟然難得疏忽糊塗地忘了備上魚餌。但所幸,他倒也不是當真想嚐嚐江中鯉魚的鮮味,多少隻是想得一些江中垂釣的樂趣罷了,便就這般放著魚竿釣上了一回沒有魚餌的魚。
他道:“有時候,釣魚也並不全是為了要吃魚。”
那垂髫小兒晃著小腿肚子,一撇嘴,道:“釣魚不是為了吃魚,莫非還是到這江上來吹著涼風的,也隻有你們這些酸朽木訥得很的讀書人才有的一番閑情雅致。”
他卻隻悠悠然地說道:“別有一番滋味。”
臨近酉時,晚霞幾欲散盡的時候,綿綿的細雨也早已經歇了,隨著那小兒一同回去了鎮子上,順路便去先前寄賣字畫的書畫店裏取了這月來換來的字畫錢,收入也足有五六兩銀子,手頭還算寬裕,便去最近的客棧裏用黃油紙包上一隻燒雞帶回了杏花村。
杏花村原先並不叫杏花村,杏花村裏的杏花酒最是有名,村裏人家家都種上了杏花樹,久而久之,這村子便成了真正的杏花村。
村子裏新來了一位年輕的教書先生,年紀瞧上去似乎不大,卻已是個飽學之士,瞧著五官,也是個清俊不凡的儒生,實在生得好看得緊,麵色蒼白,似是顯出了幾分病態,身子骨似乎瞧著有些單薄,雖是一副言笑不苟的模樣,性子卻是溫和。
年輕的教書先生瞧著不過剛過而立的年紀,身旁伴著一不過六七歲的小兒。
說來也怪,
先生姓林,林子安,字子清。
村裏人大多都隻稱作先生。
先生的兒子卻姓江,名字也怪,叫江小魚。
村子裏設了一處新的私塾,每三日裏有兩日都能在私塾裏瞧見先生的影子,先生在前麵說故事,底下十幾來個六七歲的孩童便在下麵端端正正地坐著,若是換了一個山羊胡子一般的先生在上麵絮絮的說著,隻怕下麵的孩童多半都已經打起了小呼嚕,現下聽著先生說話,卻隻覺得先生說話的聲音竟是說不出的好聽,講的故事更說有趣動聽得很。
先生的故事常常隨口便能說上幾段,說到了《四書》裏的敬師長,尊孝道,隨口便又扯上了幾段王祥臥冰求鯉的小段子。回頭又扯呼到了三國,便開始扯起了赤壁,官渡,夷陵之戰,又說道了曹操,劉備,孫權幾人該是何等的人物,扯呼到了最後,便是先生也不知自己又扯到了什麽地方……
村頭的垂髫小兒正繞著一棵看上去年歲不小的杏花樹嘻嘻地打鬧著,遠遠地見到村中阡陌交通,連著幾畝的田地,村頭隱約瞧見了一一身青衣的男子慢慢悠悠地晃了回來,一手提著一隻酒壇子和一包燒雞,一手牽著一不過六七歲的孩童。
——先生回來了。
——先生從從鎮子上回來了。
村頭幾個正在嬉戲打鬧的孩童嘩啦一下子便忽然散了個幹淨,隨後一邊咋咋呼呼地向著家裏跑,一邊高高興興地喚了幾聲,
——先生回來了。
……
作者有話要說:林子清,字子安
林子安,字子清
……
看!改名了!
樓外青山的一處山間小築裏,走出了一個一身青色儒袍的男子。
入目是滿眼活潑可愛的一片蔥鬱的蒼青色,掩在眼前的手掌五指虛張,指縫間瀉下的一片暖洋洋的日光。
男人一手緩緩握拳收回負於身後,一手再虛握著置於唇邊,清咳數聲,眼底卻是不由難得勾起了幾分輕鬆愉悅的笑意。
一步十算,步步為營,且思且慮,終於是走到了……現下這一步。
入朝十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甚至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滔天權勢,竟終究還是抵不過他現□上幹幹淨淨的一介青衫布衣。名,利,權勢,地位……他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助一人勾勒了眼下這錦繡萬千的江山,前赴疆場,抵禦外敵,與善除惡,清肅朝堂,還了這天下如今這一片的太平盛世,盡管心生憊倦,卻終究半分無悔。
待到天下既定,萬事休罷……
在朝堂裏勾心鬥角,萬般算計的日子又哪比得上一介青衫布衣之士麵輯著青山的日子要來得自在閑適?
“寧可對上這天下人,也決不願對上你一個林子清。”
他看上去像是個常年臥於病榻,幾近足不出戶的病公子,便是臉色也泛著一層不比尋常的蒼白之色。然而想到當日裏唐崢難得一臉正色地言道的一聲真誠不過的肺腑之言。
他不由伸手摸了摸自己兩頰。
他看上去……莫不是當真像是個這般可怕的人物嗎?
隨後又一手虛握著,緩緩掩上了自己的唇角,唇角一勾,卻是不由一聲低低的輕笑聲。
——現下,倒是難得得了幾分空閑……
*
傅宗書勾結外敵,意圖謀朝篡位,傅宗書一倒,其下一幹黨羽肅清的肅清,告老的告老,辭官的辭官,便是在朝堂中的勢力,也被打壓了大半,十之□□都落入了皇帝的掌握之中,估摸著再不過一年,朝堂之上便會形成一股在天子眼皮子底下的近臣勢力。
而至於另一方得利的,卻正要數諸葛神侯的神捕司。神捕司此番救駕有功,無情,鐵手,追命四大總捕頭更由聖上親自追加封賞,眼看著都將是聖上麵前深受器重的幾大紅人,皇帝有意培養年輕一輩的勢力,拉攏更多近臣,神捕司無情,鐵手,追命,冷血諸人竟倒也不知怎的合了聖上的眼緣,於神捕司而言倒也算得上是一件幸事。
神捕司更由著諸葛神侯親自遊說,新增了一員大將,連雲寨大寨主九現神龍戚少商戚大當家,連同其下連雲寨九大寨主。戚少商於金鑾殿上,持著逆水寒劍,一劍便生生逼退九幽座下百數弟子,雖看似出生草莽,倒卻是個難得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與顧惜朝兩廂聯手,肅清了金鑾殿上暴起謀逆的一幹賊子,更設計一同端了一鍋與傅宗書狼狽為jian的九幽神君的老窩。此一役,倒真正可以算得上是戰績斐然,是個不凡的人物。
諸葛正我瞧上了這人忠義兩全的性子,智勇雙全的才能,愛才之心又起,也不知使了怎般的心思,竟當真將這個本出生草莽之間的江湖英雄人物攏到了他門下的神捕司。
然而……
這日裏,諸葛神侯扯了神捕司的小廝,捋著幾下花白的長長的胡須,道:“戚少商何在?”
那小廝支吾著不曾應下,倒是那連雲寨的原三大當家賽諸葛阮明正應了一聲,道:“將軍府。”
阮明正沉吟道:“林將軍辭世,再過幾日,便是落棺下葬之時,顧惜朝為林大人門下弟子,向來視林大人為長兄,林大人此番辭世,對於顧惜朝的打擊想必不小,因而……”
諸葛正我揪了幾把自己下巴上花白的胡子,擺擺手,又隨口應了幾聲“知了”。
神捕司與將軍府一脈的人關係盡管雖然確實不錯,但如戚少商這般三兩番的向著將軍府,顧家小子的顧府上時不時竄個門,這事未免也多有些說不過去了。諸葛正我念著回頭莫不是最好於戚少商再提點一下,心下卻不由歎了一聲,早年間江湖上尚在傳聞著顧惜朝火燒連雲寨,千裏追殺戚少商,戚少商誓殺顧惜朝,隻道兩人該是如何不死不休的一番局麵,卻不料,這幾日一見,兩人私下裏的私交倒竟像是十分不錯。
戚少商尋到將軍府的時候,卻見到顧惜朝立在了那已蒙上大片白綢的靈堂裏,一手端著一香爐,一手慢慢地磨著那香爐的爐壁,見了戚少商,顧惜朝便將手上那香爐隨手揣入了懷中,一手伸著兩指順著一縷從耳邊垂下的微卷的鬢發緩緩捋下。
顧惜朝倒是喃喃地道了一聲:“這世上能入爐的並不是隻有青蘿葉,還有……青蘿花。”
顧惜朝撩了一邊的前襟就著一旁的紅木椅子上坐下,閑閑地舉了麵前一盅茶水向著戚少商示意幾分,顧惜朝的麵皮子白皙,更是一副生得俊秀儒雅的容貌,偏就那勾起的嘴邊幾分似笑非笑的笑意無端讓人覺得一股子從骨子裏泛起的寒意。
戚少商心下尚不知那青蘿花亦或是青蘿葉又是何物,卻見那廂顧惜朝笑罷之後,麵色卻像是有些緩了緩,隨後又伸手揉了揉自己原本擰得十分厲害的眉間,像是忽然想通了什麽,眉間方才隱約的愁色也淡下幾分。
而顧惜朝那廂卻已經又莫名地繼續說起了另一件事,“老師曾言,六年前,他在江南一帶尋得了一間去處,舊友遭逢大難,僅餘一獨子,便將當時未曾足月的那孩兒托到了當地一處農舍收養,算算時日,現下也該是五六歲的年紀了,若日後,他待有不測,便會交托於人代為照料,現下,卻至今不曾有過消息。”
“少有人知道,老師與那四川唐家的堡主唐崢實則素來算是有幾分不淺的交情,沈譚言道,年前,那唐家堡的堡主還曾到過將軍府上敘過舊。那一線青蘿香,半錢無根花的混毒,正是唐家堡的堡主唐崢研製出的一門奇毒。”
顧惜朝難得絮絮地同戚少商說起了話來,顧惜朝一麵說著,戚少商便仔細地側耳聽著。這近半年來,戚少商在外亡命,顧惜朝發狠似的在這人身後追著跑,誓要殺了他戚少商,月前還是一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局麵。顧惜朝為人素來狠辣無情,他既已經定了千裏追殺戚少商,若是年前戚少商當真有半分失策不當,隻怕今日裏也不會出現在神侯府,須知顧惜朝行事向來不怎麽顧忌情分。
而現下兩人這般安安穩穩地共處一室一個說著一個便聽著的一副場景,倒是真正少見。
顧惜朝又說了一陣,隨後飲了一口茶,像是自嘲一聲,道:“我又與你這呆子說了這些做什麽?”
戚少商笑了笑,卻道:“你向來最得那林大人的青眼,又素來是個極為聰明的人物,想必林大人的心思旁人也少有人能比你揣測得更明白。”
頓了頓,戚少商又遲疑著說道:“若是未死,日後總會還有相見之日的。”
幾日之前,蓉妃大葬之日,卻也正是林將軍收殮入棺之日,聞之,天下忪然,長安城中晚上的街市歇了整整十日,送棺的隊伍後隨著近半個長安城披著麻衣的百姓,遠遠的一眼瞧上去,那情形竟似十分壯闊。
蓉貴妃的身份便是再如何尊貴,即使是聖上最為寵愛的一位貴妃,也不過是皇帝很多女人中的一個罷了,一個女人又如何能和一個一輩子為了整個江山社稷打拚了大半輩子的千古將相相提並論?
因而,待到了蓉妃大葬之日,幾近半個長安城的百姓都披上了麻布戴孝,祭著的卻是將軍府林將軍的牌位,反倒是這位據說已經辭世的皇上的寵妃的喪事,已鮮有人相提了。
顧惜朝堅持林將軍在今日辦了喪禮,堂而皇之的駁了這位新喪的貴妃的麵子,然而,聖上卻既已經半閉上一隻眼,朝中諸臣便也就更為隨意了。聖上原定是要親自為林子清辦上一回葬禮的,卻被沈譚駁了回去,沈譚言道老師向來喜歡清靜,那喪事想必也不願太過鋪張,請示了聖上說不如讓顧惜朝和他兩個其下門生為老師辦了喪事,也算盡上一份心意,聖上其後便就允了。
入土之前,開過一回棺,諸葛正我,李路,穆子俞,顧惜朝,沈譚,神捕司四大總捕頭各上前敬了一炷香,隨著戰事稍平後遠從邊疆趕赴而來的張合餘晃二人也各敬了一炷香,餘晃隨後又敬了兩柱香,是楊釗和弓樞兩位將軍囑下的。敬了香之後,隨後又合棺,再入葬。
穆尚書敬上了一炷香,道:“我倒是現下還心惦記著這小子日後於我敬上的一杯喜酒……”隨後又怔然喃喃道了一聲,“本應是你這小子待我百年之期一過,了結了身後之事後,與我敬上這一炷香的,現下竟是我早早與你敬上了這柱香。”
諸葛正我歎了一聲,道:“子安現下雖已經盡管身隕,這天下卻終究還多得是記著他的人的。”頓了頓,隨後又道,“人生於俯仰一世,若能為天下所謹記,這一世,隻怕也該是值當的。然而,這般的人物……百年間,隻怕也就僅見了林子安一人。”
張合拍了拍自己的腦門,像是笑笑,隨後便怔然道:“老子日後死了的時候,若是有這裏十分之一的人為我送葬,這輩子也就算是值了。”
餘晃道:“你笑著的時候可比哭著的時候還要難看許多。”
張合隨口又回了一句,道:“不比你小子越發哭喪,如喪喪皮一般的臭臉皮子。”
餘晃歎了一聲,道:“……如喪考妣。”
餘晃在墳前雙手抱拳行了一回軍中的禮數,林將軍既當過文臣,也擔過武將的擔子,然而,若及軍中,於軍中諸將而言,他卻終究還是年前那個不過一介布衣,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儒將。
隻聽得餘晃緩緩言道:
“四月,率軍一萬,追擊牙刅五萬殘兵,及漓州,敵軍大潰,斬殺四萬,生擒五千,縱五千,我軍,傷兵一千,亡,三百五十七人。外敵已退,邊疆已定,天下戰亂之患已平。”
“……”
將軍府中,
顧惜朝落了手上的茶盞,低低地笑了一聲,掀了一邊的眼皮子,卻是似笑非笑道:“你說的不錯。”
——日後總會有相見之日的。
*
【——恭喜玩家完成終極任務[肅清朝堂]。
——獲得頂級聲望稱號:千古將相。】
——即將獲得隨機終極獎勵……3.2.1……
——恭喜玩家獲得獲得物品獎勵回轉丹*10,恭喜玩家已消除【無根花】暈眩debuff狀態,判定【青蘿花】藥性無害,體質提升即將提升中……
——恭喜玩家獲得永久buff加持狀態(體質+2)
——檢測該玩家已完成終極任務,玩家已脫離最高遊戲環境【朝堂】,提示,係統即將關閉,是否確認完全卸載該係統?
——是。
——係統即將卸載中,1%……8%……屬性點已融合不可剝離……27%……35%……技能點已融合不可剝離……58%……卸載【訓練晨,主動buff技能卸載中,保留物品【回轉丹*10】……79%……係統麵板卸載中……100%……提示,係統已成功卸載!
——係統即將下線,3,2,1……提示,係統已下線。
……
“你門下那顧姓的門生隻怕是個實在聰明的人物,再由著你的性子,隻怕日後終會推斷出一二的。”唐崢抬了抬眼皮子,卻是拖著綿長的調子緩緩言道,“此外,你將這小兒從我這唐家堡裏帶了出去,怎不將那半死不死的活死人也一同帶上?”
“你早已在七八年前便早已料到那江家的小子日後該有一劫,故而早已打點好了一切?”
唐崢又道:“隻怕你便是存心要與那顧姓的小子留下些線索的,將這天下人都鼓弄在手掌之間,天下人現下都隻當你已經是個真正的死人了。”
隨後又嗤笑道:“那江家的小子刀實在是窩囊得很,那移花宮的女人死心塌地地喜歡著他,到頭來,我卻是第一次聽聞有哪個男人會被女人,尤其是對自己喜歡得死心塌地的女人,迫得這般田地?倒也實在是少見的很。”
“我便是寧可對上了這天下人,也是斷不願與你為敵的,便是閻王爺底下的十萬惡鬼,也比不上你這人的一顆聰明的可怕的腦袋要來的可怖。”
“……”
這一日裏,
巫江岸,
斜風,細雨,綠蓑衣。
一眼望去,茫茫的巫江麵上騰起了一層朦朦的水霧,綿綿的細雨若有似無地倒似一層籠在了這片天地之間的朦朧隱綽的輕紗,江麵上蕩著一葉輕舟。
見一披著一身蓑衣的青衣男人,手握著一根竹製的青色魚竿,帶著一頂鬥笠,壓得很低,隱約隻能見著一個好看的微微內嵌的下巴,拉扯得十分平直卻莫名顯出了幾分柔和的嘴角。
那青衣的男人閉目靠在了那船上,目似微瞑。
身臨巫江,輕舟,斜風,細雨,水霧,在臨江持杆垂釣的青衣人,披著一身蓑衣,衣袂隨斜風而翩翩,單隻一眼瞧上去,身姿更是清俊非凡,意態似是頗為的閑適,那般的一幅境況,遠遠的看去,隻覺得美好得像一幅在麵前緩緩展開的山水畫卷,悠遠而又可愛。
“若像你這般釣魚,隻怕到了晚上我們也逮不住一條魚吃。”那青衣的男人的身旁坐著一個垂髫小兒,瞧上去不過六七歲的年紀,一邊的臉上劃了兩道交叉的刀疤,損了幾分的秀氣,然而,小小年紀,五官之間便已經透出了一股子難掩的非凡的秀氣,那小子的眼珠子在滴溜溜的打轉著,瞧上去更是靈動,隨著幾分的狡色。
“哈,下雨了。”那孩童嘻嘻的笑著,也坐在那一葉扁舟上,晃著小腿肚子,伸手去接天上綿綿落下的一線細雨。
男人伸手一勾,隨手便將垂在那小兒腦後的鬥笠扣回了在那小兒的頭上,沉吟片刻後,道:“那晚上便不吃魚了。”
那忽然扣上的鬥笠對於一個不過六七歲的孩童而言顯然有些過大了,那小兒伸手扶著頭上的那頂鬥笠,扶了好一陣,才將那竹製的鬥笠在自己的頭頂上搗鼓著擺正。
那小兒便嘻嘻地拍手叫道:“那就不吃魚了,你瞧,我的名字叫小魚兒,它們是江裏的鯉魚兒,若叫我日日殘害我的同類,將它們吞食入腹,我到底還是有些於心不忍的。”
那小孩轉了轉眼珠子,仰著臉去又瞧身旁那一身青衣的男人。
男人近來已經極少束冠,散下的一襲如瀑的長發隨意以一青色發帶鬆鬆垮垮地係在腦後,未束住兩邊的兩縷鬢發,便隨意地在倆邊垂下,從一旁看去,隱約掩去了那人半邊俊秀好看的麵目。
男人抿著雙唇,唇角的弧度拉扯的十分平直,然而那兩邊垂下的幾縷鬢發卻似柔和了幾分那原本言笑不苟的麵容。
那人的麵色雖然蒼白,五官倒是確實好看,卻遠不止於一筆一劃刻畫而來的極致的精巧,隻能說是清俊,然而,眉間一股清俊儒雅之氣融合著那亦是清俊的五官,竟是兀的顯出一種讓人一眼瞧上去極為驚豔的,說不出的好看。
那小兒眨了眨眼,便道:“鎮子上王嬸子釀著的杏花酒似乎倒是極為不錯。”
男人抿了抿唇,伸手曲指點了點那小兒的眉心,道:“你半分也不像你的父親。”
那小兒張口問道:“你道我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男人便道:“想來不是個油腔滑調的小子,也不會是個酒鬼。”
那小兒又道:“哈,那他豈非過得比我這黃毛小子幾年的日子還要更無趣些?”
男人思索片刻,隨後竟是十分自然地應了一聲,
“你說的不錯。”
那男人道:“是個與我一般無趣的男人。”
回頭又去仔細瞧著自己手裏的魚竿,連著魚竿垂到江麵的細線,江麵上的一點浮標,那小兒說他的魚竿釣不上魚,倒不是在說瞎話,他的魚鉤上沒有餌,沒有餌的魚鉤又怎會有魚上鉤。這便是六七歲的小兒都能懂的淺顯得很的道理。
近來的日子實在是悠閑自在得很,這日裏得了空,便想著要去釣一回魚,然而,一直到那葉扁舟撐著離了岸邊有一段距離的時候,他才記起自己竟然難得疏忽糊塗地忘了備上魚餌。但所幸,他倒也不是當真想嚐嚐江中鯉魚的鮮味,多少隻是想得一些江中垂釣的樂趣罷了,便就這般放著魚竿釣上了一回沒有魚餌的魚。
他道:“有時候,釣魚也並不全是為了要吃魚。”
那垂髫小兒晃著小腿肚子,一撇嘴,道:“釣魚不是為了吃魚,莫非還是到這江上來吹著涼風的,也隻有你們這些酸朽木訥得很的讀書人才有的一番閑情雅致。”
他卻隻悠悠然地說道:“別有一番滋味。”
臨近酉時,晚霞幾欲散盡的時候,綿綿的細雨也早已經歇了,隨著那小兒一同回去了鎮子上,順路便去先前寄賣字畫的書畫店裏取了這月來換來的字畫錢,收入也足有五六兩銀子,手頭還算寬裕,便去最近的客棧裏用黃油紙包上一隻燒雞帶回了杏花村。
杏花村原先並不叫杏花村,杏花村裏的杏花酒最是有名,村裏人家家都種上了杏花樹,久而久之,這村子便成了真正的杏花村。
村子裏新來了一位年輕的教書先生,年紀瞧上去似乎不大,卻已是個飽學之士,瞧著五官,也是個清俊不凡的儒生,實在生得好看得緊,麵色蒼白,似是顯出了幾分病態,身子骨似乎瞧著有些單薄,雖是一副言笑不苟的模樣,性子卻是溫和。
年輕的教書先生瞧著不過剛過而立的年紀,身旁伴著一不過六七歲的小兒。
說來也怪,
先生姓林,林子安,字子清。
村裏人大多都隻稱作先生。
先生的兒子卻姓江,名字也怪,叫江小魚。
村子裏設了一處新的私塾,每三日裏有兩日都能在私塾裏瞧見先生的影子,先生在前麵說故事,底下十幾來個六七歲的孩童便在下麵端端正正地坐著,若是換了一個山羊胡子一般的先生在上麵絮絮的說著,隻怕下麵的孩童多半都已經打起了小呼嚕,現下聽著先生說話,卻隻覺得先生說話的聲音竟是說不出的好聽,講的故事更說有趣動聽得很。
先生的故事常常隨口便能說上幾段,說到了《四書》裏的敬師長,尊孝道,隨口便又扯上了幾段王祥臥冰求鯉的小段子。回頭又扯呼到了三國,便開始扯起了赤壁,官渡,夷陵之戰,又說道了曹操,劉備,孫權幾人該是何等的人物,扯呼到了最後,便是先生也不知自己又扯到了什麽地方……
村頭的垂髫小兒正繞著一棵看上去年歲不小的杏花樹嘻嘻地打鬧著,遠遠地見到村中阡陌交通,連著幾畝的田地,村頭隱約瞧見了一一身青衣的男子慢慢悠悠地晃了回來,一手提著一隻酒壇子和一包燒雞,一手牽著一不過六七歲的孩童。
——先生回來了。
——先生從從鎮子上回來了。
村頭幾個正在嬉戲打鬧的孩童嘩啦一下子便忽然散了個幹淨,隨後一邊咋咋呼呼地向著家裏跑,一邊高高興興地喚了幾聲,
——先生回來了。
……
作者有話要說:林子清,字子安
林子安,字子清
……
看!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