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風卷殘雲一般的吃了飯,便坐在院子裏的葡萄架下吹著涼風吃著葡萄聊著天,多是在講明天去談生意的事兒。
連慧卿讓廚娘做清涼糕,清涼糕裏加了薄荷,所以會吃起來涼涼的,夏天吃的時候很舒服。
“這次聽說都鬧得很厲害啊。”黑暗中連振勳頗有興味道。
連老爹道:“這臨安四大家什麽時候鬧得不厲害?年年要出幾場官司的,不過這裏的知府老爺倒是得了不少便宜了。”
大家心照不宣,有了官司就要找官府,要找官府就要出銀子,不出銀子就隻有敗了,所以四家鬧得厲害,得利的卻是漁翁,也正是因為四家鬧得不可開交,下麵那些小門小戶喘*息的空間,才有他們生存的空隙。不過這四大家是不可能和好在一起的。
臨安城四大家,為大裕朝有名的絲綢供應商,各家從養蠶到織布,都有自己的一套技術,所以各家都是下麵有固定的農戶幫著養蠶,然後繅絲、織布、染印等都是一個班子,那些夥計都是世世代代在一家幹活兒的,手藝也是一代一代相傳的,不過挖牆腳盜技術的事兒沒少發生,整個比黑道爭地盤差多少。
這四家分別是城東王家,城南莊家,城西秦家和城北梁家,四家形成了四足鼎立之勢。四大家的布匹又各有特色,這王家最擅長的是繅絲技術,繅絲技術是要從蠶繭中把蠶絲抽出來。這個方法很簡單,但是要做到精細就不容易,要把絲抽得又勻又長,很不容易,如果技術沒掌握好,容易斷絲或者絲出現毛邊,這樣對於後麵的織布染印等都不是很有利的。王家的絲抽得好,所以織出來的布也不錯。繅絲技術是王家的立家之寶。
城南莊家,最擅長的是織布技術,這織布不僅僅能夠織出平滑的布,還能夠織出各種花樣來,提花紋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再通過浸染,布料上的花紋做出來的衣裳也更加有立體感,獲得許多人的喜愛。據說莊家能夠織出不一樣的布,全靠他們改進了織布機,隻是織布工是他們世代的雇傭工,又簽了很嚴的契約,再加上報酬很不錯,所以想要挖技術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剩下的兩家都是在染布上有不錯的造詣,城西的秦家是花樣比較豐富,光憑比較豐富是很難比肩其他三家的,關鍵是人家出新的速度夠快,每次花樣都能夠受到很大的歡迎,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人家出新花樣的速度夠快,就在別人還在學他們上一個新花樣的時候,下一個新花樣已經出來了,而且此時市麵上要以前的花樣的人也都買的差不多了。另一方麵,就算是別人家學,也學不了那麽好。
梁家染布染的好,就是實打實的技術問題了,布料顏色正,不易掉色,也不易變色,這個很受商戶們的歡迎,因為這個適合做庫存,不擔心因為放久了而變色或者出現其他的問題。
連慧卿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織布裏的技術很多,連慧卿很清楚,但是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技術戰了,大家都是拚的技術啊。
“咱們這次還是去哪家進貨呢?莊家的布固然好,但是另外幾家的也不錯,咱們這次去沿海,那邊的人恐怕更喜歡花色好的。”
雖然古代的海運不發達,但是在大裕朝,海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沿海的經濟也逐步發展起來了,所以沿海那邊的人不再是苦兮兮的漁民,而是靠著出海的船隻和貨物發財的財主了。
連老爹摸了摸胡子,道:“花色當然重要,不過這料子好不好也很重要,別再當人家是沒見識的鄉巴佬了,那邊的人可學精明多了。”
當初沿海的人的錢多好賺啊,就跟暴發戶似得,什麽都缺,就不缺錢,隨便弄點那邊沒有的東西過去,都能夠賺個滿盆缽,可惜現在不行了。
連振勳點頭,道:“真是可惜了,若是四家的技術能夠合起來,必然能造出天底下最好的布料。”
連老爹搖搖頭道:“世界上哪有那麽美好的事情。若是真的實現了,必然也是沾了鮮血的,還是不要那麽想的好。”
四家的技術合成一體,那預示著其中三家甚至四家全部都要垮掉,非暴力不合作,就如同統一天下不可能靠嘴皮子說一樣,這將所有的技術合起來,也不是嘴皮子一碰就成的,肯定是經過十分激烈的鬥爭的。
裴九在一旁道:“咱們與其現在在這裏為難,還不如先去打聽一下消息,看看近日事情發展得如何了。說不得因為幾家鬧,價格還能夠低點兒。”
連老爹覺得這話有道理,便讓連振勳去忙這個事兒。
連慧卿還懵懵懂懂不知道臨安城到底發生了何事呢,不過這麽大的事情,應該隨便找個人打聽就知道了。
連老爹和連振勳來這裏是為了進貨,連慧卿沒啥事兒,又得了連老爹的允許,就可以出去溜達溜達,當然身邊要帶幾個人才行。
第二天連慧卿就迫不及待地出門了,好巧不巧就在門口碰到了裴九,看樣子也是要出門去的。
“你去幹什麽?”
連慧卿道:“就是到處走走看看,畢竟還未出過這麽遠的門,當然要出去見識一下。”
裴九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們便一起罷,正好我也沒什麽事兒。”
連慧卿道:“你也要出去走走?你應當不是第一次到臨安來吧?”
裴九笑眯眯道:“當然不是第一次,但是也未曾在臨安城好生轉轉過,你說得對,一個地方的小吃,才是最能夠看出這個地方的特點的。”
連慧卿汗了一下,不要這麽一本經地說出來好不好,實在是讓人害羞啊!
兩個人一起出了門,連慧卿坐馬車裴九騎馬,連慧卿很早就打聽好了臨安城哪裏有好吃的,直接讓車夫去那裏,裴九毫無異議。
連慧卿讓廚娘做清涼糕,清涼糕裏加了薄荷,所以會吃起來涼涼的,夏天吃的時候很舒服。
“這次聽說都鬧得很厲害啊。”黑暗中連振勳頗有興味道。
連老爹道:“這臨安四大家什麽時候鬧得不厲害?年年要出幾場官司的,不過這裏的知府老爺倒是得了不少便宜了。”
大家心照不宣,有了官司就要找官府,要找官府就要出銀子,不出銀子就隻有敗了,所以四家鬧得厲害,得利的卻是漁翁,也正是因為四家鬧得不可開交,下麵那些小門小戶喘*息的空間,才有他們生存的空隙。不過這四大家是不可能和好在一起的。
臨安城四大家,為大裕朝有名的絲綢供應商,各家從養蠶到織布,都有自己的一套技術,所以各家都是下麵有固定的農戶幫著養蠶,然後繅絲、織布、染印等都是一個班子,那些夥計都是世世代代在一家幹活兒的,手藝也是一代一代相傳的,不過挖牆腳盜技術的事兒沒少發生,整個比黑道爭地盤差多少。
這四家分別是城東王家,城南莊家,城西秦家和城北梁家,四家形成了四足鼎立之勢。四大家的布匹又各有特色,這王家最擅長的是繅絲技術,繅絲技術是要從蠶繭中把蠶絲抽出來。這個方法很簡單,但是要做到精細就不容易,要把絲抽得又勻又長,很不容易,如果技術沒掌握好,容易斷絲或者絲出現毛邊,這樣對於後麵的織布染印等都不是很有利的。王家的絲抽得好,所以織出來的布也不錯。繅絲技術是王家的立家之寶。
城南莊家,最擅長的是織布技術,這織布不僅僅能夠織出平滑的布,還能夠織出各種花樣來,提花紋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再通過浸染,布料上的花紋做出來的衣裳也更加有立體感,獲得許多人的喜愛。據說莊家能夠織出不一樣的布,全靠他們改進了織布機,隻是織布工是他們世代的雇傭工,又簽了很嚴的契約,再加上報酬很不錯,所以想要挖技術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剩下的兩家都是在染布上有不錯的造詣,城西的秦家是花樣比較豐富,光憑比較豐富是很難比肩其他三家的,關鍵是人家出新的速度夠快,每次花樣都能夠受到很大的歡迎,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人家出新花樣的速度夠快,就在別人還在學他們上一個新花樣的時候,下一個新花樣已經出來了,而且此時市麵上要以前的花樣的人也都買的差不多了。另一方麵,就算是別人家學,也學不了那麽好。
梁家染布染的好,就是實打實的技術問題了,布料顏色正,不易掉色,也不易變色,這個很受商戶們的歡迎,因為這個適合做庫存,不擔心因為放久了而變色或者出現其他的問題。
連慧卿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織布裏的技術很多,連慧卿很清楚,但是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技術戰了,大家都是拚的技術啊。
“咱們這次還是去哪家進貨呢?莊家的布固然好,但是另外幾家的也不錯,咱們這次去沿海,那邊的人恐怕更喜歡花色好的。”
雖然古代的海運不發達,但是在大裕朝,海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沿海的經濟也逐步發展起來了,所以沿海那邊的人不再是苦兮兮的漁民,而是靠著出海的船隻和貨物發財的財主了。
連老爹摸了摸胡子,道:“花色當然重要,不過這料子好不好也很重要,別再當人家是沒見識的鄉巴佬了,那邊的人可學精明多了。”
當初沿海的人的錢多好賺啊,就跟暴發戶似得,什麽都缺,就不缺錢,隨便弄點那邊沒有的東西過去,都能夠賺個滿盆缽,可惜現在不行了。
連振勳點頭,道:“真是可惜了,若是四家的技術能夠合起來,必然能造出天底下最好的布料。”
連老爹搖搖頭道:“世界上哪有那麽美好的事情。若是真的實現了,必然也是沾了鮮血的,還是不要那麽想的好。”
四家的技術合成一體,那預示著其中三家甚至四家全部都要垮掉,非暴力不合作,就如同統一天下不可能靠嘴皮子說一樣,這將所有的技術合起來,也不是嘴皮子一碰就成的,肯定是經過十分激烈的鬥爭的。
裴九在一旁道:“咱們與其現在在這裏為難,還不如先去打聽一下消息,看看近日事情發展得如何了。說不得因為幾家鬧,價格還能夠低點兒。”
連老爹覺得這話有道理,便讓連振勳去忙這個事兒。
連慧卿還懵懵懂懂不知道臨安城到底發生了何事呢,不過這麽大的事情,應該隨便找個人打聽就知道了。
連老爹和連振勳來這裏是為了進貨,連慧卿沒啥事兒,又得了連老爹的允許,就可以出去溜達溜達,當然身邊要帶幾個人才行。
第二天連慧卿就迫不及待地出門了,好巧不巧就在門口碰到了裴九,看樣子也是要出門去的。
“你去幹什麽?”
連慧卿道:“就是到處走走看看,畢竟還未出過這麽遠的門,當然要出去見識一下。”
裴九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們便一起罷,正好我也沒什麽事兒。”
連慧卿道:“你也要出去走走?你應當不是第一次到臨安來吧?”
裴九笑眯眯道:“當然不是第一次,但是也未曾在臨安城好生轉轉過,你說得對,一個地方的小吃,才是最能夠看出這個地方的特點的。”
連慧卿汗了一下,不要這麽一本經地說出來好不好,實在是讓人害羞啊!
兩個人一起出了門,連慧卿坐馬車裴九騎馬,連慧卿很早就打聽好了臨安城哪裏有好吃的,直接讓車夫去那裏,裴九毫無異議。